《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6期法学论文要目
2019年第5期法学论文要目与摘要
1、新时代的中国政治学学科路径与建设方向
赵可金;翟大宇;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摘要】回首走过的百年历程,中国政治学学科先后受到了欧美政治学、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政治实践的影响,学科机构、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奠定了一级学科的基础,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景观。然而,与法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相比,中国政治学学科发展相对滞后,对中国政治实践的影响力也有限,"两张皮"问题十分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政治学一流学科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要求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政治学学科。围绕新时代的中国政治学路径,学界存在构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回归本土政治学、政治学学科拓展以及政治学学科转型等观点。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需要来看,中国政治学的学科建设路径是构建中国学派、平衡政治使命和科学属性,立足国际学术前沿,充分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新时代的中国政治学应在中国学派的旗帜下,不断推进建设政治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教材体系。
【关键词】新时代;政治学;学科建设;中国学派;双一流;
2、中国对外援助决策机制的国际镜鉴——以美国“千年挑战账户”决策分析为例
孙明霞;中央社会主义学院;
【摘要】 随着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的组建,中国对外援助在2018年进入"改革元年"。为了稳健推进中国对外援助事业,我国应当广泛借鉴包括美国千年挑战账户在内的国际经验。对于美国在2002年建立千年挑战账户的行为,以往的研究认为这是出于反恐的需要。但千年挑战账户的援助资金既未投向滋生恐怖主义的失败国家,也未投向前线反恐的贫困国家。针对这一解释困境,本文借鉴多源流理论来分析小布什政府建立千年挑战账户的决策过程,认为千年挑战账户建立的原因是千年挑战账户的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三股源流以及政策之窗打开即联合国发展筹资会议召开的时机,这几方面因素相互汇合和作用的结果。多源流理论视域中的美国千年挑战账户决策过程对我国对外援助事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既要在实事求是的前提下与时俱进地变革对外援助方式,也要在顺应潮流的基础上增强对受援国的制度供给,更要在审时度势的条件下适时推动新型对外援助项目与机制。
【关键词】多源流理论;千年挑战账户;决策分析;乔治·W.布什;
2019年第6期法学论文要目与摘要
1、全球法律史的中国写作——“复规范性”与法律史学的空间感
李富鹏;清华大学法学院;
【摘要】本文以法律全球化为背景,通过法律史学的空间感,从民族国家到全球视野的"复规范性"转向,触及"全球法律史"之知识生产中的中国角色问题。本文基于空间预设对于法律史学的学术范式的影响,一方面,反思寺田浩明的"非规则型法"与黄宗智的"非正式性"表述背后的东西方对照/对抗性的空间预设;另一方面,梳理法兰克福的法律史学对欧洲概念的固守与突破,如何以全球视角取代欧洲中心,实现空间转向与"复规则性"的范式转变。最后,讨论"全球法律史的中国写作"的学术潜能,如何以全球本土化视角重新理解中国法律的生成机理,又如何以中国元素参与全球法律史的学术对话,从而奠定新法学理论的认知前提。
【关键词】 法律全球化;全球法律史;中国法律史;复规范性;法律空间;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宪法学文献整理与研究”(17ZDA125)
2、多元现代性视野下的中国法:重访“法律东方主义”对话中的复规范性问题
曹勉之;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摘要】本文从比较法方法论切入,以"复规范性"回应"法律东方主义"的理论挑战,揭示多元现代性视野下的中国法律变革的自身特点。比较视野下的中国法构型体现在三个方面:激活社会历史观念中的分歧、转移规范秩序间的冲突、正视个体的社会公正诉求。"法律东方主义"对话反应了对法律现代化议程的怀疑和焦虑。由于域外经验和本土资源都很难在全球社会转型的背景下继续为中国法律变革进行正当化,如何寻求法律变革的非法律基础成为难题。本文指出,不妨摒弃法律现代化叙事中的一元、单边的现代性立场,以多元现代性的视角和"复规范性"的立场重新理解中国法的变革,尤其关注域外输入的社会历史观念、不断转化的规范秩序间冲突和社会转型的个体公正诉求三者的重要性。复规范性的中国法构型将在规范话语的混沌和均衡中,以及相互竞争与合作的不同历史叙事中得以呈现。
【关键词】 比较法方法论;法律东方主义;系统理论;多元现代性;话语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