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政法学刊》2022年第6期要目

法研在线 2023-03-24
《政法学刊》2022年第5期要目,含征稿启事
《政法学刊》2022年第4期要目

《政法学刊》2022年第2期要目

《政法学刊》2021年第2-3期目录
《政法学刊》新型犯罪研究征稿启事
《政法学刊》2021年第1期要目来源:政法学刊




政法学刊2022/6
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

习近平法治思想下“两法衔接”体系构建研究

周秀银(5)

新型犯罪研究


少捕慎诉慎押下“两卡”类帮信罪的司法治理

班艺源(14)

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证据困境与实务应对

申  蕾(23)

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警学论坛


警务辅助人员参与公安行政执法的权限及其边界问题探讨

谢  波,韩梓龙(30)

回归控制风险的功能本位:警察先期处置制度评析

姚永贤,王  理(39)

法理学







执纪执法案例指导制度对党内法规实施的价值与功能

孙永兴,张亚勇(50)

论家庭暴力的正当防卫

叶秀雄(59)

刑事法


冒名顶替罪中的“数罪并罚”条款阐释

彭辅顺(66)

“感情投资”型受贿犯罪的证明标准

王成星(76)


诉讼法


“清晰且令人信服”的法义与功能

      ——基于域外起源与本土语境的双向考察

宋冀峰(84)

职务犯罪案件中监察证据审查判断规则之具体化

王  译,董永刚(94)


民商法、经济法


论诈害信托的财产独立性否认

      ——兼评“家族信托被强制执行第一案”

刘杰勇(103)

论债券违约的分类法律处置

田春雷(109)



国际法


网络空间国际治理政策法律:国际组织与规则探究

吴才毓(117)

《政法学刊》2022年总目次

(126)








习近平法治思想下“两法衔接”体系构建研究






                                          





 

 












 



周秀银







     

     基金项目:2020 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毒品问题治理的实践困境与模式创新研究”(20 & ZD196)

    作者简介:周秀银(1982-),男,湖北武穴人,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浙江省公安厅特约研究员、公职律师,浙江省法学会行政立法专家,从事公安学、刑法学、行政法学、诉讼法学研究。

  

       摘  要:在我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中还存在衔接主客体不明确、工作举措不力、监督责任不明等问题,为有效构建完备、严密、有力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体系,应厘清原因,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指导,通过完善衔接基本法律制度,完善执法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和衔接监督制约体系,确保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目的与执法司法衔接形式有机统一。同时以优先、同等、平衡、折抵、告知等理论原则为指导,构建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的我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法律体系、实施体系、监督体系、保障体系。


      关键词:衔接;体系;特色;理论



少捕慎诉慎押下“两卡”类帮信罪的司法治理


班艺源

   


    作者简介:班艺源(1996-),女,山西太原人,山西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从事刑事诉讼法学研究。

   

      摘  要: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以下简称帮信罪)作为一个刑法新型罪名,在长期休眠状态后,随着断卡行动的出现呈现出“井喷”式增长的样态。其中最为显著的便是“两卡”类帮信罪,在实践操作中大有沦为“口袋罪”的趋势。帮信罪实践所处的这种境遇,正是由我国既有的立法司法与实践中的新状况不相容所致。然而修法去适应实践所造成的投入成本巨大,与我国现阶段的犯罪治理要求不相适应。因此治理“两卡”类帮信罪需从司法制度入手,运用少捕慎诉慎押的刑事政策进行司法矫正,在治理犯罪的同时释放司法善意,实现治理成本和社会效益的平衡。


     关键词:轻罪治理;少捕慎诉慎押;断卡行动;帮信罪;网络犯罪




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证据困境与实务应对

申  蕾

  

   

   基金项目:北京警察学院 2022 年度校局合作重点项目“智慧侦查背景下大数据证据规制创新研究”(2022KXJ01)

   作者简介:申蕾(1987- ),女,河南林州人,法学博士,北京警察学院侦查系教师,非接触式网络犯罪侦防研究中心人员,从事侦查学、诉讼法学、证据法学研究。



   摘  要: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在近年来呈现常见多发态势,有别于传统接触性犯罪类型,此类案件突出表现为四重证据困境,一是传统因果关系侦查思维与相关关系大数据侦查思维的冲突,二是被动型回溯侦查模式与主动型预测侦查模式的区别,三是常规侦查技术与现代犯罪手法的差异,四是条块管辖原则与数据全域分布的矛盾。破解上述困境需要突破现场中心论,发散取证思维;重塑传统侦查措施,理顺取证机制;以人才培养为保障,提升取证质量;拓宽取证渠道,从跨境倒U形结构转到向网络服务提供者收集数据。


     关键词: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证据困境;实务应对



警务辅助人员参与公安行政执法的权限及其边界问题探讨


谢  波,韩梓龙



    基金项目: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治安学特色专业建设项目“警务辅助人员参与公安行政执法的权限及其边界研究”(CQSTZAX04B - 001);2021 年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司法协同机制创新研究”(21SKGH003)

   作者简介:谢波(1983-),男,重庆沙坪坝人,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副教授,从事公安学、国家安全学研究;韩梓龙(2000-),男,广东湛江人,西南政法大学警察科学研究所研究人员,从事公安学研究。


     

       摘 要长期以来,对于警务辅助人员参与公安行政执法的权限都存在不同的认识,正是源于这些不同认识,警务辅助人员参与公安行政执法还存在相关管理体制不齐、法律身份定位不明、“权力”属性不清、权限范围规范不健全等突出问题。有必要在辨析警务辅助人员概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警务辅助人员参与公安行政执法的“权力”属性。借鉴域外相关制度,以具有代表性的《深圳经济特区警务辅助人员条例》为切入点,基于警务活动所涉公共性的强弱,具体划分弱公共性、相对或半公共性、绝对或纯公共性警察行政领域,科学厘定我国警务辅助人员参与公安行政执法的权力边界。


     关键词:警务辅助人员;行政执法;权力边界;公安机关





回归控制风险的功能本位:警察先期处置制度评析


姚永贤,王  理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委社科一般项目“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域下警察协助研究”(SM202114019001);北京警察学院重点科研项目“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公民人身自由即时强制研究”(2020KZD12)

    作者简介:姚永贤(1986-),女,河北新乐人,法学博士,北京警察学院首都公安执法监督研究中心研究员,从事行政法学研究;王理(1980-),男,山东青岛人,北京警察学院首都公安执法监督研究中心研究员,从事行政法学研究。


     摘  要:先期处置是警情处理的首要步骤,处置不当会造成人民群众利益受损、警察被问责、警民关系紧张加剧等多重不利局面。通过对先期处置制度的历史沿革考察和实务考察,确立破除当前困境的逻辑构造为回归控制风险的功能本位。即明晰安全与秩序优先的执法价值,破除案前程序行政、刑事二分化的掣肘,同时完善处置主体、处置措施以及问责机制,通过一整套以功能本位为出发点的制度设计,实现先期处置控制风险的功能。


     关键词:控制风险;先期处置;警察权;公民权利




执纪执法案例指导制度对党内法规实施的价值与功能

  

孙永兴,张亚勇
       基金项目:2016 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强化党内法规制度执行力的对策与机制研究”(16BDJ006)    作者简介:孙永兴(1973-),男,山东沂南人,中共天津市委党校法学教研部副教授,从事法学理论研究。     
    摘 要:执纪执法案例指导制度是党内法规实施的重要方式。执纪执法案例指导制度有利于克服党内法规立法语言的模糊性和原则性,并且可以将时代精神及时赋予到党内法规;党内法规实施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同案不同处”等缺陷也需要通过指导性案例制度予以克服;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法规的衔接和协调需要案例指导制度进行明确。执纪执法案例指导制度在党内法规实施方面具有特殊的价值,可以经常性的发展党内法规的基本规则。加强执纪执法案例指导制度建设,进一步促进党内法规的实施,应区分指导性案例的“前提”和“条件”;正确界定指导性案例的阐释规则与党内法规创制活动的界限;明确指导性案例的发布确认和废止程序;通过案例指导制度的实践明确“应当参照”的含义。
    关键词:执纪执法案例;指导制度;党内法规



论家庭暴力的正当防卫

叶秀雄        作者简介:叶秀雄(1974- ),男,广东茂名人,广东雄远律师事务所主任,从事刑事诉讼工作。        摘 要近年我国家庭暴力受害妇女“以暴制暴”案件频发,但我国司法实践以传统正当防卫理论为基础,直接将受害妇女以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论处。笔者以家庭暴力区别于一般侵害行为的特殊性为切入点,对比分析故意犯罪说以及受害妇女综合征理论,对家庭暴力语境下的正当防卫行为作出新的解释:基于受害妇女因长期遭受家庭暴力的特殊性,在防卫起因上,应将施暴者所实施的持续、多次、长期的家庭暴力行为看成一个整体;在防卫时间上,应将施暴者的家庭暴力行为,认定为处于持续不间断的状态;在防卫限度上,应从男女性别差异、家庭暴力行为严重程度、手段的残忍程度、受害妇女所处的环境、既往家庭暴力的严重程度等因素,弹性考量受害妇女所实施防卫行为的正当性。
    关键词:家庭暴力;正当防卫;防御性紧急避险;防卫限度




冒名顶替罪中的“数罪并罚”条款阐释


彭辅顺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刑法指示规定的理论构建与立法技术研究”(17BFX077);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民法典》视域下侵犯个人信息行为的刑法规制体系构建研究”(21YBA021)    作者简介:彭辅顺(1967-),男,湖南衡阳人,法学博士,湖南大学法学院教授,从事刑法学研究。

    摘  要:冒名顶替罪中的“数罪并罚”条款,既不是注意规定,也不是法律拟制,而是罪数处断的指示规定。在由适用条件和处断规则构成的指示规定中,由于处断规则是确定的,适用条件是模糊的,因此其解释路径不能是“从适用条件出发分析处断规则”,而应是“从处断规则出发确定适用条件”。基于解释的协调性和罪刑均衡的要求,该款“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这一处断规则适用的罪数形态不是“一行为数罪”的想象竞合,而是“数行为数罪”的牵连犯。国家工作人员本人实施冒名顶替罪或者组织、指使、帮助他人实施冒名顶替罪又构成伪造、变造印章、身份证件等涉身份证明类犯罪或者受贿、滥用职权等职务犯罪的,属于该款牵连犯,应实行数罪并罚。
     关键词:冒名顶替罪;“数罪并罚”条款;指示规定;想象竞合;牵连犯



“感情投资”型受贿犯罪的证明标准
王成星   
  作者简介:王成星(1995-),女,云南曲靖人,武汉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从事中国刑法学研究。
   摘 要:《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第二款为“感情投资”型受贿犯罪之规定。“感情投资”型受贿犯罪的证明标准应当与《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相符应。实现个案正义需要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等学科的密切配合与通力协作,对任何案件的判处都必须达到法定证明标准。针对是否具有索取、收受行为;是否具有上下级关系和行政管理关系;财物是否价值三万元以上的案件事实的证明必须达到“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程度。认定“可能影响职权行使”则需要综合全案证据,结合经验法则,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程度。
     关键词:感情投资;受贿罪;证明标准;证据确实充分;排除合理怀疑


“清晰且令人信服”的法义与功能

——基于域外起源与本土语境的双向考察


宋冀峰
 

    作者简介:宋冀峰(1985-),男,河南周口人,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2020 级博士研究生,从事诉讼法、监察法学研究。


     摘 要:《监察法实施条例》通过对“证据确凿”加以解释的方式,间接引入“清晰且令人信服”作为综合衡量职务违法证明标准的重要条件,构建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差异化的证据标准体系。“清晰且令人信服”的表述来自我国学术著作对英美证据法中Clear and convincing证明标准的概念移植。通过域外起源与本土语境的双向考察可以发现,汉语言环境中的“令人信服”具有鲜明的主观价值判断色彩及自洽的情理逻辑,需要在实践中予以充分的理论关照。监察人员要立足职务违法案件特点,准确理解和把握“清晰且令人信服”的内涵,有效发挥证据标准的规范指引作用。
     关键词: Clear and convincing;证明标准;证据标准;修辞旨趣


职务犯罪案件中监察证据审查判断规则之具体化


王  译,董永刚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智慧司法科学理论与司法改革科技支撑技术研究”(2020YFC832400);湖南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刑事案件中优化未成年证人出庭作证程序研究”(20YQB095)   作者简介:王译(1988-),男,湖南邵阳人,法学博士,湘潭大学反腐败司法研究基地研究员,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公益诉讼理论研究基地(湘潭大学)研究人员,湘潭大学法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湖南勤人坡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从事监察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研究;董永刚(1967-),男,河北保定人,甘肃省人民检察院矿区分院党组成员、第一检察部主任,从事检察制度研究。
         摘  要:《监察法》第三十三条以概括型条款确立了监察证据衔接刑事诉讼时的证据转换标准,从内涵上仍有进一步延伸的空间。实物证据审查判断应考虑鉴真法则的适用空间,明确证据固定的保管链意义。监察机关对通过技术调查取得的文书证据,应由调查人员承担出庭出示与说明的义务。监察言词证据的审查判断可借鉴大陆法中的证据调查方法,明确以人的证据方法呈现的证据资料应恪守证据调查的直接言词原则。言词证据审查判断不仅要恪守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还可明确口供补强规则在监察调查活动中的具体场景。对于监察证据规则的例外情形,立法还可以考量非传闻言词证据的比例性排除或者瑕疵补正的适用空间。
     关键词:鉴真法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传闻证据;比例性排除;瑕疵补正


论诈害信托的财产独立性否认

——兼评“家族信托被强制执行第一案”


刘杰勇

  

   

   基金项目:2020 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大陆法系框架下信义义务的法理研究”(20FFB055)   作者简介:刘杰勇(1992-),男,福建漳州人,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从事公司法、信托法研究。
          摘  要:信托财产独立性要求信托当事人的固有财产与信托财产分离,以使信托财产免受信托当事人的债权人追索,但也为滥用信托制度提供可能性,比如诈害信托。诈害信托系委托人以任意目的设立信托但却以损害到债权人的债权清偿为设立后果的信托。诈害信托被撤销后处于信托无效状态,而非如《信托法》第五十三条规定的信托终止。为避免受托人诉前或诉后隐匿、转移或处分信托财产,损害债权实现,耗费精力与诉讼资源,应允许委托人之债权人诉请法院采取保全措施。此外,保全措施应属于广义上的强制执行措施,信托财产独立性与信托生效与否并无必然联系。
      关键词:诈害信托;强制执行;信托财产;独立性;保全措施





论债券违约的分类法律处置


田春雷


   基金项目:教育部 2018 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债券违约分类处置法律机制研究”(18YJC820056)

   作者简介:田春雷(1979-),女,黑龙江绥棱人,法学博士,广东金融学院法学院副教授,从事金融法学研究。



     摘  要我国债券违约的处置经历了从传统方式到市场化方式的嬗变。市场化方式在投资者分类管理基础上推行“卖者尽责、买者风险自负”的处置思路,虽然克服了传统方式中债券发行人、持有人、监管者的功能错位,但也有过度“去政化”、不区分违约事件风险程度“一刀切”式处置的隐忧。有必要根据债券违约引发的风险大小将债券违约分为单一债券违约与引发市场危机的债券违约,相应的债券违约的处置可依单一债券违约私法处置和债券危机公法处置的二元制度展开。
    关键词:债券违约; 刚性兑付;市场化处置;分类处置





网络空间国际治理政策法律:国际组织与规则探究


吴才毓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网络信息安全监管法治体系构建研究”(21&ZD193);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高水平非在编机构建设项目“纠纷解决智能化路径研究”(2021FZB07)    作者简介:吴才毓(1988-),女,福建福州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讲师、网络空间国际治理基地研究员,从事民商法学、网络法学研究。
        摘 要网络空间国际治理政策法律领域的关键议题逐渐聚焦,关键环节、前沿领域的网络空间国际规则重要性凸显,依托重点平台深度参与网络空间国际治理多边活动的必要性日增,通过对话合作机制探索新机制的国际治理合作进一步强化。联合国信息安全政府专家组、联合国开放成员工作组、联合国互联网治理论坛、联合国网络犯罪问题政府间专家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国际电信联盟、亚太经合组织、世界经济论坛网络安全中心、国际互联网会、欧盟、东盟等网络空间政策法律制定领域的重点国际组织或工作组,是我国参与相关国际事务活动以及跟踪各项进程动态的立足点,有必要结合联合国互联网治理论坛(IGF)等组织中的重点议题,以规则为线索跟踪分析当前网络空间国际政策法律规则进程的现状及分歧。网络空间国际治理规则方面的主要议题包括网络军事、网络犯罪、技术设施、数字经济、内容审核等,各国、利益攸关方的博弈以这些规则为焦点开展。


     关键词:网络空间国际治理;国际组织;政策法律;国际规则



知网链接

http://zfxk.cbpt.cnki.net/WKE/WebPublication/index.aspx?mid=ZFXK



官方批复:同意博士研究生再翻倍扩招!
温州大学法学院诚聘海内外英才
信春鹰、黄明、袁曙宏、沈春耀、何平、丛斌、徐辉、王洪祥、骆源、周光权等,履新职
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第十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推荐候选人名单公示
广州大学法学院2023年师资博士后招聘简章
一法学院:坚定不移实施“博士点攻坚计划”
又一大学排名发布
嗯嗯

天津市法学会关于第十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推荐候选人的公示

又一新的大学排名发布,你们学校排名第几?

教育厅副厅长,履新高校“一把手”!

上海交通大学2023年研究生复试线下进行!

钟山、郭树清、沈金龙、史耀斌、翁杰明、田国立、陈雨露、于春生、安立佳、谢经荣等,履新职

教育部备案!又一高校,拟更名

北京高校,推动腾退搬迁!

地方强校,入列双“省部共建”!

浙江大学2023年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120人
浙江大学2023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浙江大学2023年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第二次招生报名通知
北京中医药大学关于2023年在职申请中医博士专业学位英语统一考试的通知
中国美术学院2023年攻读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95人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2023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第一批),20人
哈尔滨师范大学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硕博连读”、“申请-考核”拟录取名单公示,34人
宁波诺丁汉大学与浙江财经大学2023年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招生简章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严正声明

张颂文向张纪中道歉!网友:该道歉的不是你......
上海市法学会关于第十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推荐候选人名单的公示
教师课堂上发表不当言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报
沉痛悼念葛宁律师
沉痛悼念经方大家聂惠民教授
沉痛悼念新中国基础教育的杰出工作者韦力同志
关于庞庞塔煤矿“3·7”事故的通报

厚大法考诉瑞达法考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二审判决(全文)

《中国刑事法杂志》选题原来出自这里!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3年第2期要目

关于举办“中伦文德杯”第二届东北地区卓越法治人才创新论文大赛 暨 “中伦文德杯”第五届辽宁省卓越法治人才研究生创新论文大赛的通知

2022年度CLSCI来源期刊高产学者观察

《当代法学》2023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决策与信息》2023年第3期法学论文要目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重大主题出版选题与征稿启事

隆重推出:第一届一裁仲裁周会议议程

“第十八届中国经济法治论坛·中国式现代化与现代化中国的经济法治”研讨会预通知

《学术与实践》2023年第1辑征稿启事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法学论文要目

《中国不动产法研究》2022年第2辑(总第26辑)卷首语及目录

《新华文摘》2023年第4期封面和目录

《法治社会》2023年第1期目录及内容提要

《太平洋学报》2023年第1、2期目录

央视又出直播事故了.......

《法学论坛》2023年第2期要目

2022年-2023年法律出版社青年法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计划

仲裁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将于3月10日在深圳召开

《行政法学研究》创刊30周年论坛征稿启事

《法治研究》2023年第2期要目

《中财法律评论》15卷特别稿约(征稿进程过半)

《上海法学研究》集刊2022年第18卷目录

第二届中国优秀法务团队榜TOP50揭晓

第十九届上海市刑法学博士论坛征稿启事

《行政法学研究》2023年第3期要目

全国第二届“刑事治理现代化研究生论文竞赛”征稿启事

“国家和社会治理现代化与刑事诉讼法治发展”高端论坛征文启事

《西南法律评论》第5卷(总第34卷)已出版,附本卷精要及中文目录!

《中国检察官》2023年选题指引

关于举办华东政法大学第二届研究生论文竞赛的通知

又一新的大学排名发布!你觉得有用吗?

台湾省的13位全国人大代表简介

113个暂缓结项,6个被终止!2023年2月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青年项目和西部项目结项情况

反思“地方性知识”学术工作坊征稿启事

第四届“方德法治研究奖”申报公告,奖金共128万!

《河北学刊》2023年第2期法学论文要目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1期目录

《湖湘论坛》2022年全年目录

考研国家线公布时间来了!
关于第一批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专家续聘名单的公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法学论文要目
《甘肃理论学刊》2023年第1期目录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目录
《版权理论与实务》2023年第2期目录
中外商法论坛第7期暨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公司法修订重大专题研讨会”议程
《湖湘论坛》2021年全年目录欢迎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免费领取优惠券,畅享优惠购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