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黄宗智法史三部曲”-阅读中国法律人类学 04号

法研在线 2023-12-27
法律人类学后浪工作坊01号
《法律人类学论丛》(第9辑)征稿启事
来源:法律人类学世界


阅读书目1
黄宗智: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

领读人刘依檬 北京大学2023级博士研究生

阅读书目2
黄宗智:《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清代与民国的比较》,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

领读人李露莹 中共中央党校2023级硕士研究生

阅读书目3
黄宗智:《过去和现在:中国民事法律实践的探索》,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

领读人李月阳 北京师范大学2020级硕士


与谈人

马晓萍,吉首大学2022级硕士研究生

戴欣,西北大学2020级硕士


时间:2023年9月17日

地点:腾讯会议,本活动仅面向“法律人类学云端读书会”微信群的书友开放


作者简介

黄宗智,著名历史社会学家,普林斯顿大学学士,华盛顿大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讲座教授、兼职博士生导师。曾任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历史系教授,1991年晋升“超级教授”,2004年荣休。1986—1995年,任中国研究中心创办主任,《近代中国》季刊(Modern China)创办编辑。

主要学术兴趣为明清以来社会史、经济史和法律史。主要著作有:《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清代与民国的比较》《过去和现在:中国民事法律实践的探索》《中国研究的规范认识危机》《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实践社会科学研究指南》(编著)和“实践社会科学与中国研究三卷本”等。


附:目录+主要内容

阅读书目1

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

目录

总序/1

重版代序/ 2

中文版序/ 12

英文版前言/ 14

第一章  导论/1

第二章 范畴的定义:共产党革命前华北村庄的纠纷和诉讼/18

第三章  处理纠纷的非正式系统:共产党革命前华北农村的民间调解/43

第四章 处理纠纷的正式系统:大清律例与州县审判/64

第五章  介于民间调解与官方审判之间:清代纠纷处理中的第三领域/91

第六章 清代民事调判制度的两种型式/ 112

第七章  诉讼的规模、费用和各种策略/138

第八章 从县官“手册”看清代民事调判/161

第九章  马克斯·韦伯和清代法律及政治制度/179

附录A/ 191

附录B / 197

引用书刊目录/ 198

索引/ 210

内容概要

本书在其序中便提出了其核心观点,即法律制度的实际运作与清代政府的官方表述之间有很大的差距。清代政府的官方表述受儒家思想影响,其对人民既有儒家仁的一面,亦有法家刑的运用,在这种刚柔并济下,州县官展现了一种父母官的形象,在这种思想影响下的官方话语有着仁政的理想,而无讼就是这种理想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但实际的法律实践并非如此。毋宁说清代政府的法律运作中同时有道德性话语与实际性话语,两者对立统一,相辅相成。

作者挑选了巴县档案、顺天府宝坻县档案和台湾淡新档案以及民国诉讼档案和满铁调查资料中的628件案件作为研究材料,运用实证和量化的方法对其进行了分析考察,分别在第三、四、五章中对纠纷解决的非正式与正式系统以及介于二者间的第三领域作出了分类探讨,也展现了三种系统中的法律制度的实际运作以何种形式呈现。在后续几章又回归前文,探究了诉讼的程序、规模、费用、策略以及县官手册的表述,既肯定了民众在诉讼上的经济能力,也论证了县官手册上的表述与实际情况的背离。在最后一章对话马克斯·韦伯的“实体理性”观点,探讨了中国法律独有的特点。

本书对法律的表述与实践的背离为中国法律制度史研究提供了新的启发,对于档案材料的运用也影响着后来诸多的研究者,是研究清代基层治理必不可少的作品。


阅读书目2

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清代与民国的比较》,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

目录

总序

中文版序

英文版序

上篇 从清代法律到国民党法律

第一章 导论

第一部 从清代法律到国民党法律

第二章 清末民初的民法:修订过的《大清律例》

第三章 清末民初司法制度的改革

第四章1929—1930年的国民党民法典

下篇 清代与国民党民事法律制度的比较 

第五章 典

第六章 田面权

第七章 债

第八章 赡养

第九章 清代法律下妇女在婚姻奸情中的抉择

第十章 国民党法律下妇女在婚姻、离婚和通奸中的选择

第十一章 结论

附录

引用书刊目录

索引

内容概要

《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清代与民国的比较》是法律出版社2014年出版的“清代以来民事法律的表达与实践:历史、理论与现实”三卷本中的第二卷。全书共三部分:第一章导论;上篇:从清代法律到国民党法律,分为三章,作为全书的背景介绍了国民党民事法律的产生到形成过程;下篇:清代与国民党民事法律制度的比较,分为七章,从典、田面权、债、赡养、婚姻等几个方面对清代与国民党民事法律制度进行了比较,最后一章为结论。

本书从诉讼案件出发理解历史上的法律的实践,并从中突出和提炼其包含的逻辑及法理,试图揭露清代法律和国民党法律在表达、法典或话语层面与法律的实践/实际运作层面之间的背离之处。本书的主要议题有三:成文法、民间习俗和司法实践,主要围绕成文法的概念构成与法律的社会背景和社会运作两方面进行考察,并将考察的对象聚焦到那些与社会生活有最大关联的部分(见下篇各章标题),以期“澄清社会和经济中那些明言和未经明言的逻辑”。本书的特色是以其多重主题的丰富内容展示了每个议题的探讨方法、比较清代与“现代”民国时期并考察了每个时期的成文法、民间习俗与司法实践的复杂性。这种比较不仅要揭示出比较两个时期各自特点的“对照和差异”,同时也要阐明双方之间的“协调与适应”。

除了具备“法律-社会”的宏大叙事和丰富翔实的实证资料,本书还开展了兼具方法论层面和实质性层面的理论对话,具有极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作者认为,中西方法律的混合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全盘西化过程,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传统延续的过程,而是两者的并存和互动。这更体现出经验和实践视野的不可或缺,以及历史视野的必要,也突出了探寻兼容两者,甚或超越性地融合两者的必要。


阅读书目3

过去和现在:中国民事法律实践的探索》,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

目录

第一章 导论:中国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001

相对理论而言的实践:美国法律形式主义与其法律实践历史/002

相对表达而言的实践:清代法律/003

相对制度而言的实践:男女继承权与其实际运作/005

不同于形式主义理论的实践历史/006

离婚法实践与法庭调解制度/010

第三领域和集权的简约治理/012

简约治理下的社区调解制度/015

第二章 社区调解的过去和现在/018

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的社区调解/020

来自明清时期徽州的另一例/029

集体时代的社区调解/030

改革后期的社区调解/045

民间调解的可能前景/051

第三章 集权的简约治理

——以准官员和纠纷解决为主的半正式基层行政/056

历史证据/057

集权的简约治理/067

儒法合一的治理/071

当代中国的科层制化和简约治理/073

第四章离婚法实践当代中国法庭调解制度的起源、虚构和现实/079毛泽东时代民事法律制度/081

历史起源/097

离婚法实践与整体的民事法律制度/108

第五章 取证程序的改革:离婚法的合理与不合理实践/112

从实地调查到庭审调查/113

历史环境的变迁/115

取证制度在离婚法中的实际运作/118

纯形式化的取证运作/122

实质性调解的延续/124

新形式正义以及形式、实质正义的合并/125

两不是的司法权力滥用/127

总论/128

第六章 民事判决的过去和现在/130

大陆形式主义与清代司法/132

儒家的表达与清代的法律实践/138

大陆形式主义与民国民法的中国式原则及实践/140

法律形式主义与当代中国的法庭实践/142

法律变革和中国当代立法/167

第七章法庭调解的过去和现在/171

清代的调解观念/173

清代的法庭实践/175

民国时期的调解/177

1949年后中国的调解意识形态/180

1949年后中国的法庭调解实践/183

调解与判决之间/192

当代中国法庭调解的性质/198

清代、民国和1949年后的中国调解/202

中国法庭调解的逻辑/204

第八章 中国法律的现代性?/207

美国法律的现代性/208

后现代主义与现代性问题/210

中国法律的现代性?/212

前瞻/230

第九章 结论:历史与现实/232

引用材料/240

附录 进一步的探索:简介/258

附录一 中西法律如何融合?/260

道德、权利与实用的三维体系/260

调解制度/261

离婚法/263

赡养—继承法/265

侵权法/266

刑讯逼供问题/268

刑事和解/272

结论/279

参考文献/281

附录二 历史社会法学:以继承法中的历史延续与法理创新为例/285

一、赡养/286

二、继承法/287

三、家庭一体与夫妻一体/290

四、中西法律的并存与融合/291

五、家庭主义与个人主义之间的张力/292

结语:历史社会法学/294

参考文献/296

建立“历史社会法学”新学科的初步设想/297

附录三 重新认识中国劳动人民

——劳动法规的历史演变与当前的非正规经济/301

一、劳动法规的历史演变/302

二、全球视野下的非正规经济/308

三、中国的农民工/309

四、城镇的正规与非正规就业人员/313

五、乡村的就业人员/317

六、中国的正规经济/322

结论/323

参考文献/325

索引/329

内容概要

本书所提倡之“实践历史研究”方法是几个论点的方法论基础,它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实践,而不是理论;置于非正式纠纷解决,而不是官方纠纷的表达;在于农村生活的“细事”,而不是宏观表达。通过农村土地、债务、赡养、分家和离婚等纠纷及其解决方式的分析,认为中国的法庭调解有自己的历史和实践逻辑,即它不从抽象的法律原则出发,通过演绎推理将之适用于事实情况的,而是从事实情况出发,以此引用适当的原则。也就是说,我国的法庭调解是以事实为前提的思维方式,而不是抽象的原则与演绎推理。在这个意义上,也许我国法制并没有完全西化,而是在实践层面上,显示了相当的主体性,它遵循着自己的历史发展脉络。这也许正是实践历史研究方法的价值所在。


被困缅北的中国科学院博士获救,会面临刑罚吗?
河南发布4名拟任职干部情况公示,涉及省管本科高校
复旦大学法学院2023级法律硕士奖学金方案
法学博士王新生当选日照市市长
广东财经大学拟增设交叉学科“数字法治”公示
中山大学法学院关于开展2024年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预通知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2023年“文化法学与人权”卓越法治人才夏令营优秀营员名单
斯人已逝、音容宛在——沉痛哀悼赵志廉同志

多位博导落马!考博的途径有哪些?为啥录取你?

就中国留学生问题,饶毅答《南华早报》

东南亚博士,评职称不算!

西北大学拟增设2个博士点!

华南理工大学接收2024年推荐免试研究生预报名通知,博士1300人

天津大学招收2024级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及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章程

桂林理工大学2023级研究生新生大数据来啦~博士56人

从中专生到博士后!高校女教师的励志故事“热血又泪目”

郝觉民已任甘肃省纪委副书记!陈崇松任辽宁省纪委副书记

今日开幕!第六届中德刑法学术研讨会——信息社会中的刑法
“女子遭性侵后未获立案跳水库自杀”?警方回应网络关切
“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 推动诉源治理”典型案例——推进多元解纷篇
已经过考察!2所高校,拟更名!
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在杭州举办
第七届日照仲裁委员会聘任仲裁员,423名
院士,任地方高校副校长!

中国政法大学、武汉纺织大学、福州大学2023级新生大数据来啦!

大学新生刚报到就要返乡:“我要先去救爸爸!”

广东省监狱管理局局长李景言,被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喀什大学2023级本科生新生大数据

2023年有多少新生通过特殊途径进入清华大学?新生数据抢先看!

浙大原副校长周天华,履新教育部!

沉痛悼念涂荣平律师

沉重悼念阮苇国律师

河北省法学会2023年度研究课题立项公示公告
“中豪杯”第一届西部民商事鉴定式案例写作大赛公告
广西宪法学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征文通知
2023年度山东省人民检察院专题调研和理论研究课题立项公告
第一届川陕甘结合部检察理论论坛
重庆市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主题征文活动通知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双碳目标的能源法治保障”专题征稿启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第二十届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公示
法学专业教育共六种学历类型和五种学位类型体系,你知道吗?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8期法学论文要目
法律人类学后浪工作坊01号
“知识产权保护高端论坛”议程
《江海学刊》2023年第4期法学论文要目
省律协不良资产管理法律专业委员会论文征集通知
广西金融法学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征文通知
关于开展广西经济法学研究会2024年学术年会征文的通知

重磅!又一大学排名,来了!

北京市犯罪学研究会“2023’药品安全保护论坛”通知

湖北省法学会破产法学研究会2023年年会暨第七届破产法珞珈论坛公告

第二十一届中韩刑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高铭暄学术馆成功举行

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2023年度重大项目招标公告

《社会科学家》2023年06期法学论文要目

《广西社会科学》杂志2023年第6期目录

《中国土地科学》2023年第8期法学论文要目

重磅!又一大学排名,来了!

北京市犯罪学研究会“2023’药品安全保护论坛”通知

湖北省法学会破产法学研究会2023年年会暨第七届破产法珞珈论坛公告

第二十一届中韩刑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高铭暄学术馆成功举行

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2023年度重大项目招标公告

《社会科学家》2023年06期法学论文要目

《广西社会科学》杂志2023年第6期目录

《中国土地科学》2023年第8期法学论文要目

524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度课题拟立项名单公示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关于印发2023年度学术研究课题立项名单的通知

“至正杯”推进新时代诉源治理主题征文启事

2023年发展中国家与国际法发展——金砖+法律论坛议程等

《政法论坛》2023年第5期目录

《荆楚法学》2023年第4期(总第12期)目录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法学论文要目

《上海法学研究》集刊2023年第4卷目录

《财经法学》入选CSSCI(2023-2024)来源期刊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年第4期

《法学》2023年第8期要目

北京市监察法学会2023年年会通知及征文公告

关于2023年度基本法理论研究项目课题申请的通知

第二届留日青年刑法学者学术论坛议程

《时代法学》2023年第4期要目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全文链接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7期目录

劳东燕教授:我不知道电话是中国移动打的还是骗子打的

《数字人文》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集刊(2023-2024)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入选CSSCI(2023-2024)来源期刊

《社会批判理论纪事》继续入选为CSSCI(2023-2024)收录集刊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首次入选CSSCI来源期刊

9人拟履新!中共山西省委组织部公示

2022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获得者名单公示

创刊8年后,被收入CSSCI(2023-2024)来源期刊库

2019年发刊的这个期刊入选为CSSCI(2023—2024)扩展版来源期刊

这个期刊2016年创刊,2021年入选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现又跻身CSSCI正刊

2019年复刊的《清华社会科学》入选CSSCI(2023—2024)收录集刊

5本期刊入围CSSCI来源期刊(藏文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