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教版 | 数学八年级(下)20.3课题学习【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分析】微课精读+知识点习题

全册精讲+→ 绿色学习平台 2022-04-10
精典往期小学英语 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语数英预习单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初中物理初中化学初中生物 初中地理初中历史初中音乐初中美术 初中语数外预习单

精彩回顾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16.1 【二次根式】16.2【二次根式的乘除】16.3【二次根式的加减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17.1 【勾股定理】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第十八章 平行四边形18.1【平行四边形】18.2【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19.1【函数】19.2【一次函数】19.3【课题学习 选择方案】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20.1【数据的集中趋势】
20.2【数据的波动程度】每天同步更新中。。。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

20.3 课题学习 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分析

__

图文精讲+知识点习题

__

学习目标

__

1.在收集、处理、分析数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2.能利用统计的方法对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情况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
  

电子课本

__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知识点+教案

__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步骤:

1.收集数据    

2.整理数据    

3.描述数据  

4.分析数据    

5.撰写调查报告   

6.交流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八年级学生的体质健康情况.

2.初步掌握统计调查活动的全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收集有关八年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情况的数据.

2.教学难点:从收集的结果中确定样本,保证样本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为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全国各学校每年(或两年)都要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对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一次综合评定.

上节课,我们留下过一个作业;请同学们分组合作完成下面的调查活动:

收集近两年我校八年级部分学生的《体质健康登记表》,分析登记表中的数据,对我校八年级学生的体质健康情况进行评定,提出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建议.

生:我们组收集到了我校八年级的《体质健康登记表》.我校八年级有4个班,共180人,其中男生85人,女生95人.

下表就是用来记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的登记表.

中学生体质健康登记表 年 月 日

姓名 班级 年龄 性别

身高 体重 选 50米跑(30)

身高标准 测

体重(15) 一 立定跳远(30)

肺活量(15) 次

师:拿到这些登记表后,你计划如何从表中获取数据信息,分析数据,对我校八年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评定,然后提出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建议.

生:分以下四个步骤完成:

1、收集数据

2、整理数据

3、描述数据

4、分析数据

二、讲授新课

(一)收集数据

师:收集整个八年级的数据并加以分析,运算量很大,也没有必要,我们可以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方法,先抽取一个样本,然后通过对样本的研究去估计总体的情况.

你是如何抽取样本的?样本的容量为多少?

生:抽取样本,样本要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我们组从全校八年级的各班分别抽取5名男生和5名女生,组成一个容量为40的样本

生:我们抽取样本的方法是按学号,分别在每个班抽取学号排在最前面的5名男生和5名女生.

(二)整理数据

师:下面我们就来分析样本的体质健康登记表中的各项数据.

例如计算每个个体的最后得分,按评分标准整理样本数据,得到下到

成绩 划记 频数 百分比

不及格 下 3 7.5%

及格 正下 8 20%

良好 正正正下 17 42.5%

优秀 正正下 12 30%

合计 40 40 100%

(三)描述数据

根据上面的表格,画出条形图、扇形图、折线图、直方图等,使得数据分布的信息更清楚地显现出来.

(四)分析数据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过几种统计量,有反映平均水平的“平均数”、“中位数”,也有反映波动大小的统计量“方差”,“极差”.我们通过分析图表和各种统计量得出结论.

下面就请同学们分小组来分析图表和各种统计量.

师:从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可以发现样本的体质健康成绩达到良好的最多有17人,良好及良好以上的有29人,约占统计总数70%左右,由此可估计全校八年级学生的体质健康成绩有类似的结果.

生:可以计算出样本的体质健康成绩的平均数,即

—— 59X3+8X67.5+80X17+93X12

X =——————————————————

40

≈80.

所以样本的体质健康成绩的平均水平得到了良好,由此可推测全校八年级学生的体质健康成绩的平均水平得到了良好.

......

三、课时小结

本节学习了主要内容:

1、让学生经历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统计的全过程.

2、让学生根据学过的统计量,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成绩做出科学、正确的判断.

3、又一次应用了样本估计总体的基本统计思想.

说明

《标准》明确在数学学科增加“综合与实践应用”这一领域,以培养学生的实践与综合应用能力.“课题学习“正是“实践与综合应用”学习的一个主要内容,因此课题学习的素材力求问题的实践性与综合性.

通过前几章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数据收集的方式,数据表示的方法,具有初步的数据处理能力.初步体会到了统计的广泛应用.但过去的学习和统计活动都是零碎的,是为了特定的学习目的而进行的,学生综合运用统计知识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撰写调查报告等统计的全过程,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统计意识,提高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综合应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该课题来源于学生实际,对于各地的学生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势必展开大量活动,具有很强实践性.



微课精讲

__

第一节课时

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离线观看视频

如何用手机观看和下载教学视频?点这里


图文解读

__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同步练习

__

1.某校为了解八年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在八年级学生中随机调查了50名学生一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并根据数据绘成统计图如图,则关于这50个数据的说法错误的是() 

A.平均数是9  B.众数是9 

C.中位数是9  D.方差是9

 

2. 某赛季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12场比赛得分情况如图表所示:这两名运动员的成绩进行比较,下列四个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甲运动员得分的方差大于乙运动员得分的方差 

B.甲运动员得分的中位数大于乙运动员得分的中位数 

C.甲运动员得分的平均数大于乙运动员得分的平均数 

D.甲运动员的成绩比乙运动员的成绩稳定 

 

3. 九年级1班9名学生参加学校的植树活动,活动结束后,统计每人植树的情况,植了2棵树的有5人,植了4棵树的有3人,植了5棵树的有1人,那么平均每人植树____棵.

 

4. 有100名学生参加两次体质健康测试,条形图显示两次测试的健康指数分布情况. 

请你根据条形图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两次测试最低指数在第______次测试中;

(2)第一次测试中,中位数在__________指数段;第二次测试中,中位数在_________指数段.

 

5.从甲、乙、丙三个厂家生产的同一种产品中各抽取8件产品,对其使用寿命进行跟踪调查,结果如下(单位:年):

甲:3,4,5,6,8,8,8,10;

乙:4,6,6,6,8,9,12,13;

丙:3,3,4,7,9,10,11,12.

三个厂家在广告中都称该产品的使用寿命是8年,请根据结果判断厂家在广告中分别运用了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中的哪一种来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

甲_______,乙_________,丙__________.

 

6. 某公司欲招聘一名工作人员,对甲、乙两位应聘者进行面试和笔试,他们的成绩(百分制)如表所示.

若公司分别赋予面试成绩和笔试成绩6和4的权,计算甲、乙两人各自的平均成绩,谁将被录取?

应聘者 

面试 

笔试 

甲 

87

90

乙 

91

82

 

7. 某商场服装部为了解服装的销售情况,统计了每位营业员在某月的销售额(单位:万元),并根据统计的这组销售额数据,绘制出如下的统计图1和统计图2,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该商场服装部营业员的人数为______,图1中m的值为______;

(2)求统计的这组销售额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8. 某校八年级学生开展踢毽子比赛活动,每班派5名学生参加,按团体总分多少排列名次,在规定时间每人踢100个以上(含100个)为优秀,下表是甲班和乙班成绩最好的5名学生的比赛数据(单位:个).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总分 

甲班 

100

98

110

89

103

500

乙班 

89

100

95

119

97

500

经统计发现两班总分相等,此时有学生建议,可以通过考查数据中的其他信息作为参考.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甲、乙两班的优秀率;

(2)求两班比赛数据的中位数;

(3)估计两班比赛数据的方差哪一个较小;

(4)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应该把冠军奖状发给哪一个班级?简述理由. 

 

 

 

9. 14.以下是一组选择题的答案:ABBDCBCDCDCABDCACDCBB.小东看到后突发奇想,用1代替A,用2代替B,用3代替C,用4代替D.得到这样一组数据:1,2,2,4,3,2,3,4,3,4,3,1,2,4,3,1,3,4,3,2,2.并对数据进行处理.现在请你帮助他完成以下操作:

(1)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精确到百分位)

(2)在得出结论前小东提出了几个猜想,请你帮助他分析猜想的正确性(在后面“______”中打√或×). 

A.若这组数据的众数是3,说明选择题中选C答案的居多 (____) 

B.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最接近3,可间接说明选择题中选C答案的居多 (____) 

C.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最接近3,可间接说明选择题中选C答案的居多 (____)

 (3)相信你一定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接下来,好奇的小东又对一组判断题进行了处理(用1替换√,用2替换×),然后计算平均数为1.65更接近2,于是小东得出结论:判断题中选答案×的居多.请你判断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并用计算证明你的判断.

 

 

10. 

(1)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数据分析的步骤通常有六步: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

(2)描述数据的常用方法为画表格、__________、__________、折线图、直方图.

(3)分析数据可以根据原始数据或由原始数据制作的各种统计图表,计算各组数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统计量,通过分析图表和各种统计量得出结论.

 

  

答案

1.D

2.D

3.3

4.一   20-39     40—59

5.众数   平均数   中位数

6. 解:甲的平均成绩为:(87×6+90×4)÷10=88.2(分),

乙的平均成绩为:(91×6+82×4)÷10=87.4(分),

因为甲的平均分数较高,所以甲将被录取 

7.(1)25     28

(2)解:平均数为18.6,众数为21,中位数为18


中位数为100,乙班中位数为97(3)甲班方差较小 (4)由以上结果得知:从优秀率、中位数、方差看,应把冠军奖状给甲班

9. 解:(1)平均数约等于2.67,中位数是3(2)A.因为众数是指在此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所以A的说法是正确的;B.因为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特征,不是其中每一个数据的特征,所以B的说法是错误的;C.因为中位数是指在此组数据中的数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处于中间的那个数,所以C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3)正确;证明:设判断题中选答案√的题数为n,题目总数为a,由平均数算法:

x=


10.

(1)收集数据   整理数据    描述数据    分析数据    撰写调查报告    交流.

(2)条形图   扇形图.

(3)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电子档按照下方提示下载打印

温馨提示

1、课件教案习题文档下载地址

http://1ydt.com/v/down-14639.html(复制链接至浏览器下载)

2、扫码下载

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课件

3、文章底部左下角,点击“阅读原文”进行下载


往期精彩回顾




小学语数英


小学语文

部编版小学语文1-6年级电子课本

人教版小学语文1-6年级教学资料汇编

人教版小学语文1-6年级知识要点整理

人教版小学语文1-6年级期末考试题汇编


小学数学

人教版 | 小学数学1-6年级(十二册)电子课本

人教版 | 小学数学1-6年级全册教案汇编(教学设计)

人教版 | 小学数学1-6年级全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 | 小学数学1-6年级全册,学习、教学资料大全

部编版 | 小学数学1-6年级全册【期末测试卷汇总】

苏教版 | 小学数学1-6年级全册课程教学讲解(全十二册)

小学数学1-6年级所有【必背】基础概念归纳


小学英语

人教版 | PEP小学英语3-6年级资料汇编

人教版 | 小学英语1-6年级上下册电子课本

人教版 | 小学英语1-6年级全册教案设计

人教版 | 小学英语1-6年级上下册,教学资料

人教版 | 小学英语1-6年级【期末测试卷】

初中语数英


人教版 | 初中数学7-9年级【汇总】图文精讲

统编版 | 初中语文7-9年级【汇总】图文精讲

人教版 | 初中英语7-9年级【汇总】图文精讲


微信号:yzy5200426扫码关注我们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全册PPT课件动画教案习题朗读试卷电子课本整套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