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新育:民族忠义精神决定国家兴衰成败
参考阅读:
民族忠义精神决定国家兴衰成败
(刊发于2013年8月5日《国际先驱导报》,参考消息网链接:
http://ihl.cankaoxiaoxi.com/2013/0805/250457.shtml;)
无论是冒险守护袁崇焕墓17代372年的佘幼芝家族,还是两代守护叶城烈士陵园43年的艾买尔老人,他们都体现了中国数千年来一以贯之的忠义精神。从程婴、杵臼冒死保护赵氏孤儿,到忠厚老仆在靖康之变后的战乱中带领殉国太原守将王禀遗孤南下逃难,到佘明德冒着被处心积虑构陷杀害袁崇焕的阉党和被蒙蔽北京市民杀死的风险收殓安葬袁崇焕,再到艾买尔大叔两代人悉心守护烈士陵园,我们看到了这种忠义精神的薪火相传、不断升华和发扬光大。
忠义精神,从来就既包括紧要关头慷慨赴死的壮烈,也包括对英烈们后事的照顾料理,而这一点对凝聚一个社会是不可或缺的。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明白我国建设维护烈士陵园、寻找接收志愿军烈士遗体的意义,才能理解韩国向我国交还360多具志愿军烈士遗体这份善意的价值,才能明白美国为什么要满世界搜寻他们失踪、死亡官兵的遗体。曾经强大的苏联解体是从什么开始的?是从全盘否定苏联历史、亵渎二战英烈和围攻军人开始的。戈尔巴乔夫时代末期,苏联英雄阔日杜布空军元帅曾在苏联人代会上悲愤地喊出:“军人保卫祖国,谁来保护军人?”如果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能够把为自己奉献生命的保卫者逼到这种地步,那么,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也就离灭亡不远了。
(文天祥祠堂)
忠义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凝聚力的最高体现,正是这种凝聚力能够激励全体社会成员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乃至献身,因此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一国在国际竞争中的成败利钝,在历史大转折关头尤其如此。拥有共同的强调“忠义”的儒家文化传统,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为何结果迥异?关键原因之一是当时的日本成功地落实了、动员起了社会的忠义精神,凝聚了社会共识;当时的中国则由于满清统治集团的某些私心作祟而无法有效动员起社会绝大多数成员的忠义精神,无从凝聚社会共识并投入共同事业。那么多资源丰富的后发国家为何发展情况很不好,甚至没有能力有效开发自己的资源?社会凝聚力差是一个关键原因。这样的国家,即使能够乘着新世纪头十年初级产品牛市的顺风而取得较高的纸面上的经济增长,甚至被赋予“金砖国家”之类名号,也是注定要在国际市场行情转折的考验中原形毕露的。我们不能指望永远享有顺利的经济政治环境,我们只能寄希望于自己有足够凝聚力和能力应对一切波折风浪考验。
忠义精神是我们继承的最可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又是需要我们不断发扬光大、与时俱进注入新的时代内容的鲜活精神财富。忠义精神的继承、弘扬、培育关键在于民间,只有成为众多社会普通成员发自内心情感的精神,才是有生命力的精神。一个社会,倘若单纯是所谓“上流社会”腐败没落,只要能够保证这个社会的流动性,那还不算致命;但如果连社会基层成员也全面腐败,那这个社会就真的不可救药了。正因为如此,佘幼芝、艾买尔这两个社会普通家庭表现出来的那种长久的忠义精神才令人感奋,“守墓老兵圆梦北京行”的行动才分外令人欣慰。因为在这场行动中,从头到尾没有动用政府财政资金,也不是党政机关发起的,而是普通个人发起、个人和企业自愿捐助的,而且一经发起就得到了大家相当热烈的响应,这一情节让人看到了我们社会对两个忠义之家精神的普遍认同与追随,这是最能让人自豪、欣慰的,也意味着我们培育、弘扬这种精神有着较好的基础。为了我们自己和后人能够享有一个更好的社会,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2013.7.15,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
前文回顾
本公号打赏支持
(适用于苹果机型及赞赏失灵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