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天都会和爸妈吵起来,感觉在家待不下去了” | 线上心理支持计划第4辑 | 我们一起,共度时艰

王艳 杜学敏 北科心理 2020-08-30


今天是放寒假的第22天。同学们回到家也得有20天左右了吧。


刚回家的时候是不是这样的?


“孩子~妈想死你了~”

“妈给你做了你最爱吃的菜~”

“学习一定很累了吧~”

“放假在家好好玩~”


然后,是不是从某一天开始,发生了变化呢?


“一天到晚就知道玩手机!

“早上不吃,晚上不睡!

“地不扫,碗也不洗!

“你回来干嘛?还不如回学校!


加上这次,因为疫情的关系,你还不能回学校,只能心里苦。


我们也收到了好些和家人相处有关的提问。我们今天就来谈谈这个和家人相处的事儿。



花花同学问:


好不容易说服父母初二不去姥姥家聚餐,他们却执意要去同一小区的姑姑家聚餐,有一大桌子人。我出于担忧,劝他们的时候和他们吵了起来,最后他们还是去了,我一个人在家没去。父母认为我不懂事,不尊重长辈,还误会我是因为失恋在耍脾气。我也找不到沟通的正确方式,一直到现在关系也不好。


茶同学问:


因为疫情在家已经呆了很多天了,本来和家长的关系就属于短时间在一起很和睦但长期相处就会不和谐的类型。现在每天感觉都可能会和家长吵起来,但又不能外出远离家长散心,到底该怎么办啊?


强强同学问:


妈妈容易疑神疑鬼,这次因为一件小事每天都喋喋不休,爸爸也生气了,两人就有争吵。我大多数时候会耐着性子安慰她,但最近几次也忍不住生气,跟她发了脾气。她就觉得全家都在欺负她,没人理解她。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和她相处了。讲道理她不听,说她她又伤心生气,我也特别内疚自责。我在学校的时候跟她关系还好,三四天打一次电话,也愿意听她说说话。在家却没办法,一听她疑神疑鬼就很恼火。煎熬,好想开学啊!



答:


花花同学,疫情发生后,你听从专业指导,尽量减少外出,不参加家庭聚会,也尽力劝说了父母。其实这本应该是在当前应对疫情正确的做法。但父母不理解你,批评你,让你不知该如何与他们沟通。你原本是出于对自己及家人的健康提出的建议,是为了阻断疫情可能传播的途径,是一种大爱,现在却被最亲爱的家人指责为“不懂事”、“不尊重长辈”,你觉得很委屈。你关心家人,尽量听从专业指导与安排,认为隔离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与团聚。而父母那辈人可能认为与家人团聚更重要,或许认为教养与面子更重要。有如此大的差异,很容易发生冲突。当然,我希望你的父母现在已经能够理解你的处境了。毕竟,人民日报等各种官方媒体,这段时间以来都在反复强调不要聚集,聚集是一件高风险的事情(如《@所有人,集聚就是添乱!》《别聚了!疫情防控不容任性 | 人民锐见》)。或许,他们现在也觉得对你很抱歉,但是却碍于面子不好意思说出口。


茶同学,你也很棒,不仅觉察到自己的状态,并积极求助,还响应国家和学校的号召待在家里不外出,为控制疫情扩散做出了贡献!你提到自己的困惑是“和家长短时间在一起很和睦但长期相处就会不和谐,但是因为疫情不能外出远离家长散心”,由此可见你目前会有担心、烦躁、无可奈何等情绪,当然还有可能面临现实的家庭冲突。但我们看来,今年的经历对你来说既是一个新的挑战,又是一个成长的契机。这样的说法主要基于以下理由:根据你的叙述猜测之前你经常采用的亲子相处模式是一旦发生或者即将发生冲突就远离父母。离开问题,也许在短期内是个比较有效的解决方式。但是今年的疫情让你必须待在家里,这些对你来说的确是一个挑战,因为需要直面原来不愿意面对的问题。


强强同学,因为疫情,大家都不得不宅在家里。朝夕相处了一二十天,过往家庭里的沟通模式慢慢地浮现出来。妈妈容易胡思乱想,又难以听取别人的意见与建议,听上去有些执拗。你和爸爸反复解释过后,仍然没有效果;她的反应让爸爸和你都产生了愤怒,你忍不住呵斥她,妈妈却又很委屈,觉得全家人都在欺负她。她的委屈又会引起你的内疚与自责。这一模式你非常熟悉,也让你觉得痛苦。你已经对这样的朝夕相处感到煎熬,你希望早点开学,这样可以逃离这一亲密但又痛苦的关系。你或许和前面的茶同学一样,希望通过离开,不必直接面对这种冲突。


三位同学所面临的问题并不完全相同,大家和家人相处的时候,也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不同的状况。但是,这三个问题也有一些共性,我们和父母的很多矛盾,似乎都是因为沟通不畅,为什么彼此都关心和在意的人在一起的时候,会有误会,会出现矛盾呢?我们也想把问题放在一起来聊一聊。


我们毫不怀疑同学们与家人之间的爱。你们与父母之间,会有感激、关心和照顾。但亲密关系往往不是单一的构成,你们之间也一定有期待、要求和愿望。


我们每个人首先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然后才是家庭的一员。父母也有他们自己的过去。妈妈在家庭中可能会“感情用事”,爸爸则可能会有些暴脾气。父母之间可能会互不相让。我们和父母之间也可能会有争执。我们可能都希望证明自己是对的,以此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抵御自己的自卑。越自卑的人,有时越需要肯定,有时会特别执拗地坚持自己、要证明自己是正确的,甚至会“不听取别人的意见与建议”,一旦遭到反驳,就会迅速地联系到自己的价值,会觉得所有人都看不起自己,对自己没有爱与耐心,而不再就事论事,开始声讨他人,这样确实很容易勾起他人的内疚和自责。如果能理解到这种程度,或许你会更能够理解你自己的感受,也能体谅到父母的心情。


当然,父母的情绪不是你的问题。这是他们自己需要面对与成长的地方。如果我们想要和他们好好相处,需要做的是去理解,接纳他们现在就是这个样子,不会因为他们的反应而生气。这么想,一方面是对我们自己的保护,使我们不陷入和父母不良的互动之中,另一方面,也为他们的改变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争吵,并不容易实现良好的沟通,反而容易导致误会越来越大。疫情当前,只能窝在家里,原本最需要就是家人之间的相互陪伴、支持和理解。你们也一定希望家人之间能够更融洽地相处,能够互相陪伴与支持。


在过去,我们要么年纪还小,以读书为主;要么身在异地,物理距离拉开了心理距离,关系没有那么紧密。而在一起战“疫”的这些日子里,我们无法选择,只能面对亲密而又纠缠的家庭关系。或许这也是一个机会,让我们重新深入地了解父母,理解他们的内心,倾听他们的需要,改变就悄然发生。或许,这也是一个机会,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某些场景为何更容易引发我们的情绪反应?你希望的亲密关系是怎样的?怎样朝着这个目标努力?这对于我们将来组建和经营自己的家庭也是很重要的。平时忙碌的科研与学习让我们无暇顾及处理情感与关系问题,慢下来的生活让我们有机会去面对与处理这些对于我们人生也很重要的议题,这样看来,这也称得上是不幸中的幸事了。


接下来,你可以想想看,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你看,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和父母的短期相处都还是很融洽的。所以,不妨仔细地回想一下:短期内的融洽是怎么做到的?你还可以回忆在你年幼的时候,是否还有一些融洽的亲子时光,而那个时候又是如何做到的?这些都是你宝贵的生命经验,也是你开启新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契机。


是否可以用新的视角来看待自己和家长?有哪些新的方式和他们进行交流沟通?也许之前我们有很多误会和不理解,是否可以尝试着在合适的时间平心静气的把自己心里的想法和父母谈一谈?毕竟亲子之间都是有感情基础的。今年的情况你们不得不长时间住在一起,那么,这也许是给你和父母一个增进沟通,消除隔阂的机会呢。


你可以先与父母共情。比如花花同学的情况,父母非要去参加家族聚会。你可以表达对他们特别重视亲情的理解,同时也表明你也特别重视亲情,不去聚餐也是为了一大家子人的健康。你看,这么说的话,你们的立场就是一致的了。然后,可以跟父母分享一些官方媒体上关于自我隔离的宣传报道,让他们引起重视,不要心存侥幸心理。我想,只要你的态度足够真诚,父母一定会看到你原初大爱的心,体会到你维护他们急切的心情,你与父母的关系也会有所改善。


除了和父母相处的时间,你也还有自己的时间。你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充实,转移注意力,比如看一直想看而未看的电影或电视剧,在家规律的健身,积极参加学校的线上活动或者规划一下自己新一年的学习,去读自己过去想读而未读的书。当然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借此机会读一些关于家庭关系的书籍,也许你会因此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和做法。



我校心理中心开设的线上心理支持计划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往期内容如下:


第1辑 | “新学期开学,我还有补考”

第2辑 | “虽然没症状 但我还是很担心自己已经被感染”

第3辑 | “每天在家闷死了”


如果同学们有更多想要咨询的问题,或者想要分享你的感悟、心得以及宅家经验,仍可扫描下方的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填写问卷。我们会把回答提问,并将解答发送到你所指定的邮箱。我们也会选择性有代表性的问题和分享,以匿名的形式分享在北科心理公众号上,让更多的同学受益。


点击《我们一起,共渡时艰 | 北京科技大学心理支持计划》,查看完整心理支持计划。




原始回答:王艳、杜学敏

组稿与编辑:肖丁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