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窗效应”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上面的图片,讲的是孟母三迁的故事。这个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了,不再赘述。我只想说一说故事背后的道理——对“破窗效应”的合理运用——虽然那时候还没有“破窗效应”这个概念,但道理是相通的。孟母三次搬家前的家庭环境,犹如“破窗”;孟母三迁,其实就是对“破窗”的及时修复。
什么是“破窗效应”?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应用?今天就与大家分享。
【由来】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猖獗。
【启示】
从"破窗效应"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同时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过错",如果对这种行为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就会纵容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就极有可能演变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恶果。就如刘备那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破窗效应带给我们的思路就是从小事抓起,只有全部小事都不出乱子,才能做大事。在应用实践中,最直观的"小事"就是环境卫生,要把一个地方搞干净1天、2天并不难,但是要一个地方持续1年365天都很干净,那就只有顶尖的企业才能做到。这些事情并不难,缺的只是下定决心、持之以恒、配套机制、形成文化、定期更新。
【应用】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不妨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应用“破窗效应”。
1.时时处处严格管理孩子,坚决杜绝因“破窗”现象。
“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应该与孩子制定各方面的规矩(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制定,等孩子稍大之后,不妨与孩子共同制定),从言谈举止、行为习惯等各方面规范孩子的言行,引领孩子成长。
对制定的“规则”严格执行,维护孩子健康成长的秩序。孩子的哪怕极其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错误,都是对这种“规则”的一种破坏,我们不能放任自流、不闻不问,或者是反应迟钝、纠正不力。如果家长漠然置之,就是对孩子不良行为的纵容,他的各种坏习惯就会快速滋生出来,等到形成一定的“惯性”,家长在想处理就为时已晚了。
2.注重教育方法,鼓励、奖励孩子的自我“补窗”行为。
如果上一条内容是“外部管理”的话,这一条便是引领孩子“自主管理”,这也是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
我们可以用共同制定的“规则”批评、惩戒孩子,但批评和惩戒之前,应该通过与孩子的交流沟通,了解孩子对自己不良行为习惯的认识,引导他自己认识错误、纠正错误、接受惩罚,也即自我“补窗”。
3.多以正面的教育引领孩子,杜绝给孩子“贴标签”。
常见一些家长,看到孩子成绩不好,不管什么场合都毫不客气地说自己的孩子是“笨蛋”;看到孩子画画、唱歌、体育不好,便说“他没有这个天赋”。给孩子贴上这些“标签”,其实就是在暗示孩子“你是一个破窗”。这样的结果,一是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越来越强,不愿与家长沟通,甚至顶撞家长,使家长与孩子关系越来越紧张,二是可能使孩子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没有了进取心,在学习、纪律、品行等方面会越来越差。
=======================================
温馨提示:亲爱的朋友,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如果您想更方便地阅读班级管理、教师成长、家庭教育的文章,请点击题目下面蓝色字“追梦教师袁建国”或者扫描下面二维码,再点击“关注公众号”即可。
更多家庭教育文章,请点击阅读
您懂得“尊重孩子”的重要性, 却不一定懂得“尊重法则”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