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华经典资源库: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康震)



“月是故乡明”的乡愁总是让人思绪万千,特别是在每逢佳节之日,我们更加思念自己的故乡和亲人。那么,身处异乡的王维也会如此么?

【诵读】

诵读专家:方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指导)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f0190k92zmn
 

【书写】

书写专家:张宇(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j0190by6b46
 

【讲解】

讲解专家:康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a0190b5k755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讲解

讲解专家 | 康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一首名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山东”指的是哪里?


“山东”不是指现在的山东,而是指华山以东



王维是唐代的大诗人、大画家、音乐家,还是一位造诣精湛的佛教徒。王维的这首诗写得比较早,当时他大概才只有十七岁,在长安所写。这里所说的“山东”不是指我们现在的山东,而是指华山以东。王维的老家在山西太原,具体来讲是在蒲州,蒲州的王姓是当时的大姓,也就说王维的家族在当时还是很有影响的。王维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来长安谋功名、求前途,他的才艺在唐代诗人当中算是比较全面的,他有几样绝活是同时代其他诗人望尘莫及的。

王维在长安出道很早,二十岁出头就中了进士,后来长期在长安为官。而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王维早期在长安谋生活的时候所写的。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为何两个“异”?



“独在异乡为异客”,长安对于王维来讲是他乡,在他乡当然就是个异客,没有亲戚,没有朋友,全凭自己白手起家来打拼,所以说“独在异乡为异客”。“独在异乡为异客”,强调的就是这个“异”字,这个“异”字就是要突出他的孤独、他的无助,才能引出下一句“每逢佳节倍思亲”,即每次碰到过年过节的时候是我最难熬的时候,因为我更加加倍地思念家乡的亲人、家人。


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


茱萸在这里有一个妙用



而这里面最妙的是后两句:“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茱萸,草本植物,实际上是中药,结红色的小果子。这里出现茱萸有何用意,又何以“遥知兄弟登高处”?这就牵扯到他这首诗的“每逢佳节”的“佳节”为何,而其实是重阳节。九九重阳吃糕饼,喝菊花酒,插茱萸,登高,这是唐人的风俗。

这茱萸在这起到好几个作用:第一,点出佳节是重阳节。第二,它有一个非常妙的妙用,就是之后的“便插茱萸少一人”,从对面写来,而这正是中国古典诗歌当中的一个非常常用的手法。首句便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表明这是从王维在长安打拼的这个角度来写的。而现在换了个角度,假设现在我在“山东”,就是我在山西的这些兄弟们,他们现在在老家过年过节都可以团聚,重九登高,登高的时候他们必然要开始插茱萸,给每一个人手里都取来一株茱萸插在身上、戴在身上,但插着插着,却发现原来自家四个兄弟现在准备了四株茱萸,插的时候只有三个人插茱萸,还有一人去哪了呢?这才方想到,小王现在在长安。这是从山西的角度写过来,两面对着写。所以茱萸一方面点明了重阳节,另一方面也起到了缺席的一个提醒作用,他写得非常妙。


王维的诗歌有何特点?


比较安静、比较祥和、比较从容



盛唐的很多大诗人都有自己占据诗坛一席之地的那种绝活,我们现在熟悉的,王维擅长写山水田园诗,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这样的诗,他以这样的诗在文学史上独具一格。同时他也非常善于写情,也非常写景。比如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非常有名,也是王维的杰作。另外,他也非常善于写情,像今天我们讲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就是他写情的佳作,整个这个诗给我们的感觉是比较安静、比较祥和、比较从容。


为何此诗读不出忧伤?


有比思念亲人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一般来讲,人们写思乡都会写得比较忧伤,人们写思念都会写得比较纠结,但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我们在里面读不出来一点惆怅,也读不出来纠结,而感觉到的是一种蓬勃的生机。

十七岁的王维离开了家乡,离开了亲人,在重阳节里思念着自己家乡的亲人,但他并没有因为这种思念而让自己的情绪变得低沉、变得消极、变得忧伤。因为在这个年龄里头远远有比思念亲人更重要的事情去做,这件事情就是王勃的诗里所说的“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他要争前途、他要奔前途,他有更美好和广大的前途在等着他,这恰恰是盛唐时代诗人们表达思念的时候一种特有的情怀,虽然思念并不忧伤,虽然纠结并不沮丧,虽然有离别但是并不因为离别而感到孤独,反而因为这种离别而对前途充满了更远大的追求。

【往期精彩】

中华经典资源库:《鱼我所欲也》,教你如何取舍

中华经典资源库:《离骚》

中华经典资源库 :《大道之行也》

中华经典资源库 《关雎》竟蕴含这么多深意!

中华经典资源库 《庖丁解牛》

中华经典资源库:荀子《劝学》

中华经典资源库:庄子《逍遥游》节选

中华经典资源库:司马迁《鸿门宴》(上)

中华经典资源库:司马迁《鸿门宴》(下)

中华经典资源库:《十五从军征》

中华经典资源库:《孔雀东南飞》

中华经典资源库:曹操《观沧海》,气势如此磅礴

中华经典资源库:花木兰从军背后,还有这多故事

中华经典资源库:陶渊明《饮酒》其五

中华经典资源库:诸葛亮《诫子书》86字道尽人生

中华经典资源库:《兰亭集序》,不单是书法作品

中华经典资源库:《敕勒歌》

中华经典资源库:李密《陈情表》

中华经典资源库:吴均《与朱元思书》
中华经典资源库:《悯农》二首

中华经典资源库:孟浩然《春晓》

中华经典资源库:王翰《凉州词》

中华经典资源库:李白《蜀道难》

中华经典资源库:李白《望天门山》

中华经典资源库:李白《望庐山瀑布》

中华经典资源库:李白《行路难》

中华经典资源库:李白《登金陵凤凰台》(郦波)

中华经典资源库: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中华经典资源库:李白《早发白帝城》(王立群)

中华经典资源库: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中华经典资源库:高适《九曲词》其三

中华经典资源库:白居易《卖炭翁》

中华经典资源库: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中华经典资源库: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中华经典资源库:一首《咏柳》点染春意(康震)

中华经典资源库:韦应物《滁州西涧》

中华经典资源库:杜甫《绝句》

中华经典资源库:杜甫《春夜喜雨》

中华经典资源库:王维《使至塞上》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每天陪你读国学经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