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DesignLab主题课 | 通往思念之门

LI ImpactStudio 2023-03-29


 “通往思念之门”!
专属定制课程带你突破思维边界!
对常规设计概念说NO!

前沿设计思维及设计方法论专属指导!

项目核心为衔接前沿设计理念,提升设计能力,开拓设计思维,优化方案思维逻辑以及相关尖端学术理论学习等。



01 < 项目背景 >

在电影《寻梦环游记》中有一句经典台词: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死亡,似乎是人们在生活中会刻意避讳的话题,但从设计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利用空间和交互性的方法来帮助人们正视死亡缅怀逝者。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生命与死亡的主题应该如何去思考和设计。
 
不同的文化对死亡的概念有不同的仪式和空间表现。以法老和金字塔闻名的埃及文明被认为是最早处理丧葬空间的文化。他们相信来世的概念,死亡只是一个过度阶段。根据早期埃及人的说法,坟墓是人们逗留时间最长的地方,因此法老们的陵墓会比住所装饰的更奢华。


而罗马人则在城郊建立了专门供奉死者的建筑,他们称之为大墓地,其中包括墓地和骨灰安置所。起初使用了地下墓穴的形式可以容纳更多的尸体,但最终由于卫生问题而改为骨灰保存的形式。


今天,死亡的概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相关的空间设计领域也是如此。虽然我们也保留下来了许多传统空间形式,但也发展出了许多更加务实和富有同理心的设计法。
 

02< 主题意义 >

该课题以死亡为主题,旨在通过空间表现生者与逝者在精神层面的互动性。可以表现我们对于一些特殊功能空间的思考方式和设计能力。另一方面我们的项目需要结合具体的,不同的文化背景展开,因此需要我们有较强的调研能力与设计转义能力。

 

03< 设计方法 >

 [1.生命的转换] 

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点,而以什么样的形式可以让生命得以延续甚至转化同样是一个非常好的设计方向。在这个选题下我们可以关注不同文化背景对于死亡的理解展开,在设计上我们可以去关注空间如何表达这些文化,以及这类转化过程的仪式感。


 [2.精神纪念] 

该方向可以设计一个纪念性建筑。纪念性空间作为具有公共属性的建筑需要思考如何与周围环境相互融合,如何吸引参观者等因素。同时以叙事的形式规划空间,结合材质、灯光、颜色等因素,调动起参观者的感官,实现纪念性空间的共情作用。


 [3.亡灵社区] 

这个方向更像是设计一个有创新性的墓地,所谓连接两个世界的人无非就是关注两个方向,一是逝者以什么形式存在,例如骨灰,墓碑,照片甚至是意识上传。二是生者如何寄托自己的思念,如何与逝者产生互动。在这设计中我们同样需要关注空间的氛围感和互动性。



 04< 主题成果参考 >




05 < 课程安排 >


LI
毕业于爱丁堡大学建筑空间室内专业
空间叙事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者
擅长空间情绪设计、动态空间设计等
曾就职于国际知名事务所,注重灵感发掘与思维拓展


授课形式:线下&线上
设计尺度:无限制
适合专业:室内设计,建筑设计
适合对象:设计类专业在校学生,设计能力拔高、思维逻辑提升、完善个人   Portfolio的学生
成果产出:个人成果或小组成果


05 < 课程咨询 >

课程咨询及报名电话/微信:15652065659
或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课程咨询及报名
注意:添加客服时请备注“主题课”,谢谢配合。

06 < 更多主题探索 >





 < 学员案例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