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育儿博主也会吼娃么?
点击上方“超雄和她的混血娃”
回复【真言】,抽取属于你的一条亲子关系箴言
虽然我真的很不喜欢吼娃的自己,但有时还是难免掉入这个泥坑儿,是的,我也会吼娃,而且在我们家,爸爸似乎还吼的多一点,来,给你看看我们家那些鸡飞蛋打的样子吧。
每天早上出门是出状况最多的时候。我们家通常是爸爸送孩子们去学校然后他再去上班,早上开车去市里路上得花上40分钟,要保证爸爸上班不迟到,孩子们需要很顺畅的完成穿衣服,吃早餐,洗漱,穿上外套鞋子,坐到车上绑好安全带这几件事情,要是赶上中间某一个环节闹脾气,那天就悬了,所以爸爸每天早上的神经都是绷的紧紧的,催促姐弟俩别磨蹭的话自然也没少说。
那天姐弟俩都已经弄好要上车了,姐姐想要上厕所,于是爸爸先带弟弟上车,嘱咐姐姐快点跟上,可是姐姐悠悠的上完厕所后,非要让爸爸来帮她提裤子,爸爸已经火急火燎了,当然要姐姐赶紧提上裤子上车,姐姐不依,一定要爸爸进屋给她提,来来回回几轮后,爸爸火了,跟她说:你再不来我就走了!你自己看着办吧!姐姐急了,一边哭一边喊爸爸(我给她提也不行!),爸爸真是来不及了,就开门准备上车,姐姐见状更是哭的撕心裂肺,竟然光着屁股跑了出去阻止爸爸离开!我和她爸见了都惊的目瞪口呆,我赶紧追出去把姐姐抱回来,然后强行给她提上裤子,最后爸爸实在没功夫跟她耗,带着弟弟先走了,留下了情绪完全崩溃的Mia和我,求我当时心里阴影的面积...总之那天的场面真是一两年来最惨烈的一次!
除了早上,还有睡前也是麻烦很多的时候。那天我在姐姐的房间里给俩人读睡前故事,我和两小只都在床上,姐姐坐在我旁边,弟弟躺在我们前面,我读了几页书以后弟弟就开始用两只脚来回在我身上蹬着玩儿,我提醒他说:Ian你在踢妈妈,可以停下来吗?他停了2秒钟,然后又开始,我再次跟他说不要踢我了,这次他连停都没停,继续蹬,本来到临睡前大人折腾一天也累了,被他这样一踢我真是气不打一处来,于是冲他喊:我叫你不要再踢我了!你听明白了吗?!我的声音提高了不止一个八度,而且为了保证爸爸也明白我当时的恼怒,我是用英语说的,弟弟马上“哇”的一声大哭起来,爸爸一看苗头不对,就赶紧把弟弟抱到另一间屋去了,这才没有让事态进一步恶化...
前几天在餐桌上,Mia不小心弄脏了手,她就说:妈妈,请你给我拿一张纸好吗?虽然她说了“请”,可是我觉得她完全可以自己起身去拿纸,我们之前一直强调礼貌用语是希望孩子们养成好习惯,并不是只要说了“请”就可以大大方方的要求我们提供一切服务,所以我就告诉Mia:你可以自己去拿纸,这件事情你并不需要妈妈帮忙的。她说:不行,我拿不到。我说:你只要站在小凳子上就好了,平常你拿东西时都是这样的啊。她说:不要,我要妈妈拿!我不理她,继续吃饭,她就开始闹情绪,局面又僵在那儿了... 这件事情后来怎么样了?我下面会说到,接着看吧。
问题到底是属于谁的?
你的,还是孩子的?
我读的第一本育儿书是《全脑教养法》,当时这本书真的让我对很多处理孩子和自己情绪的问题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比如书中提到的“情绪脑(右脑)”和“理性脑(左脑)”,当孩子处于激烈的情绪中时,ta是被右脑掌控的,这时我们首先要做的是通过真正的共情去连接孩子的右脑,让右脑“冷静下来”,当ta从情绪冲击波中稍微缓过来以后,我们再试图去唤醒ta的左脑,和孩子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是我一直以来在安抚孩子情绪时遵循的原则,可是你有没有发现这个方法针对上面提到的几种情况就用不太上了?首先第一步“连接右脑,共情孩子”就卡壳了,因为这时候大人自己已经带着明显的情绪了,哪里还谈得上共情孩子?我巴不得有人来共情我呢!
后来我又读了《P.E.T父母效能训练》,这是一本很畅销的育儿书了,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我觉得这本书和《全脑教养法》是不错的互补,不妨都读一读,对于非新手妈妈来说《父母效能训练》也许不需要一个字一个字的啃完,我个人觉得这本书略微有些啰嗦了,但是整体框架和逻辑条理特别好,有的内容读一下小标题就心中有数了。
《P.E.T父母效能训练》一书中有一条很清晰的逻辑主线:这是谁的问题?这个问题归孩子,还是归父母?也就是"Who owns the problem? Children own the problem or parents own the problem?",问题的归属不同,处理方法也很不一样,我觉得理清了这一点对我有很大的帮助。
我发现在“问题归属于孩子”的情况下,《全脑教养法中》提到的“先连接右脑共情孩子,再唤醒左脑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很好的(以前专门写过,点文末连接可查看)。
那么哪些问题是属于孩子的问题呢?比如孩子在操场上摔倒磕破了皮,孩子找不到自己心爱的娃娃很崩溃,孩子和别的小朋友因为玩具发生争执等等,这些“问题”往往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但并没有造成家长的不适和不方便,比如孩子摔倒了很疼,这可能会让ta大哭,做为家长会很心疼,但“孩子摔倒了“这件事其实没有对你产生直接的影响,对于低龄儿童来说,ta可能需要你的帮助来解决问题,但这是“属于孩子的问题“,并不是“属于你的问题”。
当面对”属于孩子的问题”时,因为我们自己并不直接承担事件的后果,所以我们往往可以保持冷静的头脑和比较良好的情绪,这是我们可以”共情孩子“,然后帮他“唤醒理性脑”的前提,而我在上文中提到的3种情况,我和S先生都不具备这个前提了。
因为孩子的行为已经对我们产生了直接的不利影响,就是说我们自己已经被搅进去了。爸爸需要Mia马上提好裤子,停止哭闹,上车,否则他自己会迟到;我需要Ian立刻停止用脚蹬我,这样我身体上的不适和情绪上的不愉快才会消失;餐桌上的其他人都需要Mia不再闹脾气,这样大家才能好好吃饭。
这种时候,问题已经“不是属于孩子”了,至少不仅仅属于孩子,现在是家长更需要马上解决这个问题,而孩子往往没有太大的解决问题的“动机”,比如说Ian用脚在我身上蹬着玩儿,他觉得这很有趣呢,这对他完全不是问题,这跟他想要某一个玩具时是完全不一样的,那时是他急需解决问题(也就是得到玩具)。
不过我认为对于同样一个问题,它是属于孩子的,还是属于家长的,这对不同人来说答案可能不一样,对于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也会有不同,比如一个你心情很放松的周末午后,孩子们开始闹变扭,你大概能做到”置身事外“的去看待和处理这件事情,可是当你接了孩子们放学回家,正在赶着做晚饭,炉子上还点着火,这时俩孩子打起来了,你就不能说这完全是“属于孩子的问题”了吧。
所以判断某个问题归属于谁时,关键一点是看自己有没有被搅和进去,一旦你感觉自己已经搅进去了,那这就不是单纯的“属于孩子的问题”了。
书中对于“属于家长的问题”给出了几个大方向上的建议,我觉得这个思路特别好,想和你们聊一聊。
1/ 改变环境
2/ 改变孩子
3/ 改变自己
我自己的感觉是,大部分的“属于家长或者属于大家的问题”都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找到比较有效的解决方法,我就用文章开头提到的3件事情来讲一讲。
改变环境
环境对孩子的行为有着很大的影响,而且不只是身处的大环境,家里的小环境也是一点点都不能忽视的。比如孩子在家里关久了会各种哼哼唧唧,一会儿一个事儿,导致大人的心情也很烦躁,那么把孩子拉出去跑一跑,骑会儿单车,去公园里放一会儿电,ta的情绪和精神可能一下子就好了,这就是非常典型的通过改变环境来改变孩子的行为。
孩子们小一些的时候,我们家里到处都是玩具和书,后来我和S先生带姐弟俩一起收拾出了游戏房,虽然不能说是完全解决了“乱”的问题,但情况确实好多了。
所以当孩子们出现了任何让我感到不快或者我不能接受的行为时,尤其是当某一个行为反复的出现时,我首先会问自己,是不是环境需要一些改变?如果孩子总喜欢在墙上乱涂乱画,那么是不是可以专门辟出一小块墙面贴上壁纸,告诉孩子你可以在这里画?
比如在我们家,早上出门时孩子们容易出状况这一点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而是反反复复在上演的一幕,那么是不是有什么环境的原因导致孩子们很难顺利开心的完成早上的程序?这样一想,其实答案很明显。
因为早上家里的整个环境和氛围太紧绷了,我和S先生似乎做每件事情时都在争分夺秒,我们一而再再而三的催促让姐弟俩感到很难受,这往往让ta们不愿意配合,愈发的磨蹭,反过来,这又让我们更加着急和生气,于是就绕进了一个死胡同。
如果我们可以让早上的氛围变得更轻松,更从容,那么那些鸡飞蛋打,屎尿横飞的场面也许就会大大减少。比如我和S先生可以比孩子们早半个小时起床,我先准备好早餐和孩子们的午餐盒,爸爸先把自己收拾好,然后孩子起床后可以好好陪ta们一起吃早餐聊一聊今天会有哪些有趣的事情,孩子们心情好了,后面的穿衣洗漱出门自然就顺利很多。
事实上也正是这样的,只要我和S先生营造了一个平和从容的环境,那天早上通常就很好,反之肯定很槽糕。
孩子对环境的敏感,环境对孩子的行为产生的直接的和潜移默化的影响真的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比起后面的”改变孩子“和”改变自己“是当事情发生了以后再去解决,”改变环境“却是可以让事情根本不发生的,这不是好太多了么?
改变孩子
其实改变孩子和改变自己并不是完全孤立的,有时候改变自己通常就能带来孩子的改变,不过为了表述更清晰,我还是先说改变孩子。
文章前面提到的第二件事情,Ian用脚蹬我,我对此感到很不开心,我需要他马上停止这种行为,也就是我要“改变孩子”,那天的情形是:我吼了他 - 爸爸将他抱走 - 行为停止。
客观上讲这也是一种解决方法,因为我的目的 - 让他停止踢我,已经达到了。只是这当然不是最理想的方案,因为我们动用了大人的权威,还有身体力量远比孩子大这个孩子暂时无法改变的事实才达到了目的。不过家长的权威终究会随着孩子的长大而一点点减少,孩子的力量也会一天天的增加,我很难想象当弟弟16,7岁时,如果他再试图对别人动用武力的话,爸爸还能轻松的把他抱走。
那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让孩子“听我们的话呢”?也许你跟我一样,在寻找到那个更好的方法之前已经尝试过了不少”不好“,甚至“错误”的方法,比如说教,命令,威胁,责备...
S先生就习惯用威胁这一招,前面说到的“你再不来我就走了!你自己看着办吧!”就是个例子,而我冲弟弟说的”我叫你不要再踢我了,你听明白了吗!“这是命令,事实就是这样不但于事无补,还可能让事情更加糟糕。
如果我当时更冷静一点的话,我可以先拿住弟弟的脚,让他不能再踢我,然后跟他说:Ian你踢到妈妈了,这对你来说也许很好玩,但是却让我很疼,我很难过,我希望你可以停下来。
我这样说并不一定就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我传达给他的信息已经改变了,我在告诉他他的行为对我造成的影响和我的感受,而不是命令斥责他,命令斥责会让他觉得被侵犯,本能的就要去抗争,当我只是陈述我的感受时,这起码让他觉得自己是安全的,我们还可以把对话继续进行下去,一旦我动用命令,威胁,斥责这些武器时,往往就自己把沟通的大门给关闭了。
我的经验是,当我们需要“改变孩子”时,只要一开始没有遇到孩子明显,激烈的抵抗情绪 - 比如孩子开始大哭尖叫,强烈的表达对你的不满和愤怒,那么最后能满意的解决就比较有希望,可能这个过程需要一点时间和耐心,但是如果我们自己一开始就把门给重重的关上了,那就难了,哪怕孩子最后顺从了,也只是出于自己的弱小和无力,而这应该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
可偏偏当孩子出现了让我们不能接受的行为时,我们的本能反应就是去说教,批评,如果这样还不行,就轮到斥责和威胁了,所以,要减少说教批评责备威胁,这需要刻意的练习。
尝试着去陈述孩子的行为,这个行为对你造成的影响,以及最重要的,你的感受,然后再邀请孩子一起讨论,达成一个能让大家都不觉得自己是loser的解决方法,比如我可以紧接着对弟弟说:不如你坐到妈妈身上来听我讲故事吧,这样我们都很舒服,你觉得好吗?
我在后来的一些情况中就会不断的提醒自己放下说教和责备的冲动,而是通过表达自己的感受先去打开和孩子沟通的大门,这样的的确确对解决问题更加有效,而且还给了孩子思考自己的行为和探讨解决方案的机会。
如果你越觉得这样的沟通方式对你很难,你就越需要刻意的练习,练习的力量是很大的。
我这里虽然是在说“改变孩子的行为”,但其实我往往是从“改变自己的沟通方式”开始的不是吗?
改变自己
虽然我同意成年人要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思维习惯,甚至价值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也绝对不是一件做不到的事情,除非你已经认定自己不可能改变。
改变自己可以是上面说到的改变自己的”沟通方式“,我这里还有另外一个例子,就是文中的第三个故事:吃饭的时候Mia让我帮她拿纸巾,我认为她可以自己去拿,并不需要我的帮助,局面僵住了,后来是怎么解决的呢?我在前面特意卖了个关子。
那次我在启用那些大人惯用却又无用的方法之前先让自己停顿了一下,我在心里默默的说,我不想把好好的吃饭时间搞的一团糟,一定还有更好的方法来化解这个僵局。
Mia不是说她拿不到吗,那我不如演示给她看她可以拿到(当然她本来就知道自己拿得到)?我就说:Mia,妈妈觉得你可以拿到,不信我表演给你看一下。
于是我站起来,我让Mia也站起来,我走到她身边,然后往下蹲,直到我跟她处于同一个水平高度为止,我接着说:现在我跟你一样高了,现在我就是Mia,我要去拿餐巾纸了!然后我就半蹲着走到厨房的案台前,半蹲着搬来小凳子,半蹲着踩上去然后拿到了纸巾,再继续半蹲着走回来挥舞着手上的纸巾欢呼到”哇!我拿到纸巾了!“,这一连串的表演很滑稽,姐弟俩都彻底被逗乐了,最后我问Mia,你看刚刚我假装成Mia拿到了纸巾,不知道真正的Mia能不能拿到呢?
她一听马上去拿了一张给我看,然后自己把手擦干净了。
这就是“游戏力”的沟通方法了。
所以,虽然我们很容易掉进无效沟通的泥坑里,但还是有很多有效的沟通方法在那里的,我们并不是没有选择,关键是我们不要无视那些更好的方法,一味的在泥坑里打滚。
如果“改变沟通方法”还是比较容易让人接受的话,那么“改变观念”可能很多人就犯难了,但事实上改变观念也不是一件那么难的事情,人本来就是会变的。
比如一些你之前不能接受的行为 - 孩子把自己弄的很脏,孩子上蹿下跳不得安宁,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可能也不觉得那么难接受了,而且夫妻之间的育儿观念也是会相互影响的,即使你没有意识到或者不愿意承认。
以前我写过一篇文章是关于我和S先生在育儿上的一些分歧,我说到他一直不能接受孩子们在沙发上跳,我却觉得这没有什么,后来我们各自说了自己的观点,但他仍然不愿意让姐弟俩在沙发上跳,可事实上呢?他的想法也受到了我的影响,表现在他现在看到俩人在沙发上跳上跳下时有时候也会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我始终觉得人只要拥有改变的意愿,就拥有改变的能力,如果你觉得自己的观念确实可以改一改了,这样说不定会让大家都轻松很多,那就尝试着去改变,不试怎么知道自己做不到?
P.S. 在上一周的读者问卷调查中,我问大家希望我增加哪方面的分享?“自我成长”这个选项是投票最多的,其实我觉得育儿中的很多问题,如果你用心去琢磨和对待,这本身就是自我成长,比如你学会了如何更好的去和孩子沟通,那么你也大可以把这种沟通的方法和理念运用到和伴侣,朋友,同事,上司的沟通中来不是吗?
今天的文章对大家和孩子沟通方面有帮助吗?
你有什么想分享的呢?
在留言板和大家一起讨论讨论吧!
-The End-
喜欢我的话,不妨加个星标,常来这里坐坐。
By 超雄
2019.5 克利夫兰
「超雄:坐标克利夫兰,2年+线下双语音乐早教经验,组织过上百场音乐早教活动,有两个混血宝宝,姐姐Mia(5岁)是个小甜心,弟弟Ian(3岁)是个淘气包和段子手,这里有亲子生活,文化观察和我们一家人的故事。」
相关阅读
聊一聊和另一半在育儿上的分歧 | 成长环境是刻进一个人骨子里的育儿理念
近期文章
爸爸去上班,孩子去上学,妈妈的一天是怎么过的?20张图片告诉你
超详细 | 0-6岁科普类书籍怎么挑选和使用?附书单,比较及小实验
这个火遍全球的教育理念S.T.E.M,精髓在哪里呢?你可以和孩子做些什么?
后台「回复」“加群”,加入“0-6岁中美育儿交流群”
后台「回复」“手工”,查看简单好玩的亲子手工集锦
后台「回复」“生活英语”,学习地道的亲子生活英语
菜单栏点击“英文儿歌”,看经典英文儿歌视频(带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