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爱的人:抽丝剥茧的流行病学“福尔摩斯”张颖
照片由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
这次疫情,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室组成了流行病学调查团队,我和同事们一直站在流行病学调查一线,24小时值守。
我和团队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在医学领域侦破案件。做流行病学调查,很多时候我和同事要通过情景重现深入“红区”。“在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发现,有一个重点病例患者去过医院,但是没去过发热门诊,在医院里走了很多圈。像这种情况,我们必须从进医院大门开始,沿着患者走过的路线验证患者说的是否正确。比如患者说去过发热门诊,我们就要调出当天发热门诊的记录,查看患者是否去过,几点去的,待了多长时间,在发热门诊跟谁接触过,中间经过哪些诊室,经过哪个楼道,旁边有什么样的情况;判定患者有可能污染的区域和路线,当时医务人员的防护情况怎么样,周围是否有其他病患,有没有陪护,这些都必须落实到位,容不得半点疏忽。
做流行病学调查,一定要有患者核酸检测样本作为依据。有一次,我去一家医院提取检测样本。那家医院留在“红区”的医护人员非常少,也没有人做过采样。我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和护目镜,在现场给每一个患者进行了咽拭子和痰的采样。因为有些患者咳痰是喷溅式的,取样过程相当危险。我们在“红区”里待了3个多小时,病区温度达20多摄氏度,后来护目镜里全都是水珠,什么都看不见了,最后不得不换了一个。这个经历让我体验到一线医护人员的不容易,也更深刻体会到肩负的责任:如果我们把百姓的传播都防控了,其实相应地也是在保护临床医生。疾控中心在前面进行群体性防控,临床医生则进行个体的抢救和治疗。我们虽然在不同的岗位,但目的是一样的。我们必须替百姓守好阵地,守好一个战壕里的兄弟──临床医生。
记者手记
与临床医生不同,疾控中心面对的是群体防控,第一时间把所有病例、疑似病例以及密切接触的情况、症状等所有的信息汇总、厘清,通过建立完善的数据库,研判疫情趋势,分析疫情并作出风险评估……张颖和同事们连轴转地工作,为天津防控疫情及时、精准决策提供了海量的数据支持和最精确的信息索引。在2月2日举行的天津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张颖对宝坻区百货大楼5例病例的病毒溯源,以对病毒传播链条抽丝剥茧式的讲解走红网络,被网友誉为天津“福尔摩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