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汤不洛阳
一碗热汤下肚,填了胃,饱了腹,也暖了乡愁
无汤不洛阳
本文字数2500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清早一碗牛肉汤,给个神仙都不当;
天黑一碗丸子汤,一觉睡到大天亮。”
一句洛阳人的顺口溜,淳朴但并非虚言。
十三朝古都洛阳的早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鲜汤足以唤醒整座城市,开启神清气爽的一天。
“鲜”字就是基于“鱼”、“羊”合在一起羹煮后产生的鲜味!坊间流传着“民以食为天,食以汤为先”的说法,显而易见,汤在日常饮食中占据着绝对重要的位置。
关于喝汤最早的文献见于古希腊。在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每个参赛者都被要求带着一头山羊或小牛到宙斯神庙中去,先放在祭坛上祭告一番,其后宰杀掉并放在一口大锅中煮,煮熟的肉与非参赛者一起分而食之,但汤却留下来给参赛运动员喝,以增强体力。
洛阳人,爱喝汤---牛肉汤、羊肉汤、驴肉汤、杂肝汤,以及豆腐汤、丸子汤、不翻汤和粉条汤等等,从瀍河到老城、到西工再到涧西,洛河南北、大街小巷,接踵而至赶往汤铺,只为喝一碗头锅鲜汤。
春夏秋冬也罢,刮风下雨也好,东边地平线稍微泛起一丝丝亮光,晨曦徐徐拉开帷幕的时候,街头巷尾汤馆的香气就已经弥漫开来,撩拨行人的味觉。不要说喝了,就是让你闻闻,也会馋得你馋涎欲滴,欲罢不能。
尤其是这冬日的清晨,来上一大碗热气腾腾的鲜汤,从胃肠暖到全身,那种惬意的满足,正可谓“得劲的很”(洛阳话,美滋滋的意思)。
清早喝汤,已融入了洛阳人的生活。“每天一碗牛肉汤,无需大夫开药方。”这句话迅速定位,更道出了汤在洛阳餐桌上不可撼动的地位。
如果说兰州是拿一碗拉面吸引人们舌尖的城市,西安是用一碗羊肉泡馍征服人们胃口的城市,那么,洛阳则是用一碗鲜汤滋养人们肠胃的历史古城。
喝汤,是洛阳人饮食的灵魂所在。有些“老喝家”,从七八岁喝到八九十岁,一直坐在同一家临街汤铺的矮板凳上,喝着喝着,一辈子就走过去了。
凡是到洛阳游玩的中外朋友,依照旅游攻略的推荐,有三件事是必须要做的,那就是游玩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到中国佛教第一寺院白马寺上香祈福、去背街小巷喝碗牛肉汤或丸子汤。
的确,洛阳美景很多,美食也数不胜数。可若论真正的洛阳味儿,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洛阳人来说,心目中最独特、最具有代表性的饮食莫过于——喝汤,即便是百年老店真不同的武皇水席,也是以汤汤水水的牡丹燕菜、莲汤肉片、小碗汤、焦炸丸子、浇汤素海参.......组成的饕餮盛宴。
天刚刚亮那会儿,你随便拐进一条街巷,都能遇见灯火通明的各类汤铺,铺子门面一般不会很大,也就是三四间。人多的时候,铺子外边摆上一排方桌矮凳,供汤客来坐。
本地人喝汤喜欢蹲在地上,边喝边聊,用洛阳话叫“咕状着吃泡馍”。过去,汤铺往往座位不够,多数人只能蹲着喝汤,时间长了,便成了洛阳人的吃饭习惯,成了一道独特的城市餐饮网红景致,成了窥察地域文化的窗口。
其实,老洛阳人嘴里的“喝汤”,本意是吃饭,馍、面条、饺子、米饭都可能包括。通常把早饭叫“清早饭”,中午饭叫做“晌午饭”,吃晚饭习惯称为“喝汤”。
傍晚时分,街坊邻里、乡里乡亲见面一般会相互寒暄:
“喝汤没有?”
“喝罢汤厮跟着转转吧。”
汤,《说文解字》注释为热水、沸水,这个含义在先秦时期已经形成。后来,借代为热水烹煮的汁液食物。
洛阳把汤分为荤汤、素汤,甜汤、咸汤。所谓的甜汤,不是在汤里放入糖,而是汤里不加盐。用牛肉、牛骨熬出来的原汤,是不加盐和其他调味料的,只为保持原汁原味的“鲜”。
第一次吃这种佳肴的人,总觉得它淡而无味,但是只要连着吃上十天,你就上瘾了。那天然的鲜味,使你绝不肯放盐。因而,喝汤是否加盐,成为区别谁是不是本土老洛阳人的简单标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灶头上舀汤的师傅,堪称地道的表演艺术家。他一只手拿碗,另一只手娴熟地把熟肉、杂碎放进大瓷碗里,撒上葱花、香菜和调味品,随即抄起半米长的汤勺,从锅里舀出一大勺冒着热气的肉汤浇到碗里。葱花翻滚几圈,从碗底飘上来,浮在乳白色的汤上,再放点辣椒,万紫千红配着绿意盎然,格外诱惑人。
在洛阳,喝汤不仅是一种饮食习惯,更是一种美食文化。
添汤风俗,也最能体现一座城市的饮食特色。在洛阳,不论在哪个铺子喝汤,不管你喝的是多少钱一碗的汤,都可以根据自己需求去添汤,添几碗都行,只要你吃得下,店家绝对不会再问你要钱。
洛阳人熬汤是很有讲究的。熬汤前必须将牛骨头放进清水中泡上一天一夜,而且要不断更换泡骨头的水,直到泡骨头的水完全清澈见底,才将骨头放入一口大锅里煮,再加上独家调料配方,经过五六个小时的熬制,方能香味四溢开卖。细究起来,洛阳人对汤的情有独钟,也有几分道理含在里面。
掰着指头数数,洛阳早餐品种也很丰富,除了牛肉汤、羊肉汤、驴肉汤这些汤之外,还有豆腐脑、油茶、胡辣汤、豆浆、小米粥和八宝粥等。不过,最能俘获人们嗅觉和味觉的,莫过于香气氤氲的牛、羊、驴肉汤,以及豆腐汤、丸子汤了。
每次回洛阳,要么起个大早,去孙家汤府来碗牛杂汤,或者喝一碗匡家驴肉汤,要不就是干一碗豆腐汤;要么就是返程上高速之前,路过马杰山牛肉汤喝一碗再走。
多数情况下,回乡的脚步都是匆匆的,那就在连霍高速的孟津会盟出口下站,直奔5公里之外的铁谢羊肉汤馆,一份羊汤两个烧饼,喝完添汤再喝一碗,饭足之后再次驱车赶路。
一碗热汤下肚,填了胃,饱了腹,也暖了乡愁。
一碗汤喝出一座城市的幸福滋味,一盘饼泡出一个时代的美食符号。让四海宾朋知味停车、闻香下马,从味蕾的碰撞激发至心灵的满足,在游记和故事中铭记这座中原故都。
久居他乡,或者出差在外的日子,偶尔也能看到“洛阳原汁牛肉汤”这样的门店,照例是不会去喝的,内心知道那并不是真正的洛阳味道,只不过客居漂泊的内心还是会多一份暖意。
小区楼下的门面房,餐饮小店开了关,关了又开。最近新装修开业了一家洛阳牛肉汤馆,没进去喝过。
对于我这个洛阳游子而言,要喝汤,就回洛阳去。
无汤不洛阳。
这些年,前腐后继的证监系统官员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