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过去了,我们都不太会怀念它

大卫翁 起朱楼宴宾客 2020-09-08


2018年初的时候,因为工作需要,我密集的参加了十余场经济研讨会。

 

不出意外的,彼时各路专家和专业人士都对这一年的经济形势充满了信心。

 

供给侧改革取得了阶段性胜利,飙涨的房价得到了初步控制,眼看着全球经济的加速回暖给出口带来喜讯,人们的消费热情也正被高房价带来的财富效应持续激发,连企业都在纷纷高调宣布——我们要增加投资。

 

出口、消费、投资,三驾马车火力全开,还愁经济过不上几年的好日子?

 

上证50在年初经历了历史性的十九连阳,漂亮50的口号被喊得震天响,“新零售”、“区块链”、“消费升级”是那时最闪亮的概念,谁要是没买上两手腾讯阿里,感觉都对不起这个时代。

 

这些和冲上一万九千美元的比特币一起,见证了那段亢奋的时光。

 

然而似乎是在一夜之间,所有的逻辑都逆转了。

 

现在想起来,二月的全球资本市场大跌就像是感冒前的第一声喷嚏,来势迅猛,却让人有些莫名其妙。反应慢的人不当一回事,可聪明的人已经嗅到了不妙的端倪。

 

贸易摩擦其实早在特朗普上台后就被反复提及,但那段特朗普竞选中说了上百次China的视频,还是只被人们当笑话在流传。

 

美国加息缩表也并非什么超预期的黑天鹅事件,但并没有多少人认真想过,十年前全球央行开启的那段史诗级的量化宽松,在退出后究竟会给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去年大热的“灰犀牛”一词,现如今倒反而不见了踪影。

 

或许是因为,它已经来到了身边。

 


1

 


说到中国增长逻辑逆转的“罪魁祸首”,就不得不提到美国。

 

当特朗普得意洋洋的在推特上宣称中国股市因他而跌时,其实更像是一种新时代的宣言——老大哥之所以是老大哥,在于他治你的办法比你想象中还要多。

 

美国这次抓住了中国的“七寸”——全球贸易一体化。这是过去二十年中国蓬勃发展的根基,也是中国跳出中等收入陷阱、在产业链上升级转型的希望所在。

 

就在上个月,我在一场闭门会议上聆听了美国驻华大使、欧盟驻华大使和美国商会代表的讨论,近距离的体会了一把为什么说“中美再也回不去从前”。

 

就像会议中那个商会代表的发言,到了2018年,也只有中国还在把自己当发展中国家。

 

来过中国的外国人都发现,中国早已不是这个样子


在外人看来,哪有每年的经济增量相当于一个俄罗斯的发展中国家,哪有全球商场都把这个国家的文字放在最显眼地方的发展中国家,哪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可以在欧美市场把当地公司打得落花流水的发展中国家。

 

你说我还是个孩子,不要以成年人的规则来要求我,可人家冷冷的撇了一眼你的体格——就没见过这么人高马大、能文能武的孩子。

 

而成年人的游戏规则是复杂的,更是要付出成本和代价的。无论是知识产权、技术研发还是公司治理,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才能逐渐完善。


中国这么多年躲在“发展中国家”的保护圈里,突然被揪出来要求承担责任,那么打个寒颤甚至生场病,似乎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2

 


问题是,这个被迫“一夜长大”的时机选的实在不太巧。

 

若是早几年,地产泡沫还没有如此明显、“六个钱包”还鼓鼓囊囊,那我们会有足够的财政空间去减税降费、刺激消费,用内需市场来对冲“接受成人世界规则”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若是晚几年,金融去杠杆的战役圆满收工,那么至少央妈不用在影子银行“死灰复燃”和更大力度宽松货币之间左右为难,能够更明确地让释放的货币去该去的地方,而不是整天在金融体系里空转。

 

可早不来晚不来,中国的“成人礼”恰恰赶上了监管层下定决心要清理金融乱象的关键年份。

 

从资管新规发布到金融机构“打老虎”,从年初的CDR和年末的科创板,到贯穿全年的“大幅度放宽金融市场准入”,其实监管的思路是清晰的,动作是到位的——先活血化瘀,再打通经脉,让中国过去十年来野蛮生长的金融体系归本复位。

 

然而就像武侠小说里练功最怕关键时候被外界打扰,不但会功亏一篑,搞不好还会走火入魔。中国的金融去杠杆,就像是1989年日本开始实施的金融紧缩政策,初心良好,却“生不逢时”。

 

当年日本政府想的也很好,要用一套“组合拳”来打击日益猖狂的资产投机泡沫。刚刚上任的日本央行总裁三重野顶住种种压力,一年之内将贴现率从2.5%提升到6%,也因此被誉为“平成的鬼平”(鬼平是日本江户时代类似包公的人物)。

 

然而当金融紧缩遇上了政府抑制地价上升的一系列政策,当过度升值的日元已经将日本企业的出口竞争力侵蚀一空时,资产泡沫骤然破裂,原本只局限于金融领域的紧缩措施被成倍的放大和施加在了经济之上。

 


3

 


事实上,无论是中国的金融去杠杆还是美国的加息缩表,都是在对过去十年“金融大时代”的矫正和纠偏。而首当其冲被冲击的,自然是对市场预期和金融条件更敏感的股票市场。

 

作为一个金融狗,其实已经很久没有写过和金融市场相关的文章。原因很简单,说者落泪,闻者伤心,这么一个惨绝人寰的市场现状,有什么好说的呢?

 

在最近投资圈的年终总结中,有一种说法很流行,那就是把今年股市遇到的诸多利空都“归罪”在政府头上——是各种行业政策的调整造就了一个个黑天鹅,从年初的环保,年中的光伏,再到年末的教育和医药,将优质标的“一网打尽”。

 

然而这样的想法其实是没有深刻理解今年被官媒反复提起的一个词——“共克时艰”。


中国投资者习惯于寻找受益于产业政策、受益于政府引导方向的行业和企业,然而今年正相反,所有靠政府吃饭、靠补贴盈利的行业都统统被政策所“抛弃”——投资者和政府的思考从没有像今年这样错位过。


不仅如此,连医药这样靠内生需求蓬勃发展的行业,也因为医保的隐患而被政策“勒令”吐出了利润。

 

之所以今年政策黑天鹅如此之多,其实是因为“大政府”国家的产业生存之道走到了下半场——过去是国家支持你们走到了这一步,接下来该你考虑回馈一下国家了。

 


4

 


明年会比今年更糟糕吗?最近很多朋友都在问。

 

理智告诉我有一个很显而易见的答案,但心里却隐隐有着不同的想法。因为每当市场预期过于一致的时候,物极必反。

 

2008年最寒风萧瑟的时候,我走在伦敦街头,感觉经济仿佛要迎来世界末日。每天都有新的金融机构在倒闭,所有行业都在裁员,毕业生几乎不可能找到工作,稍微郊区一点的地方到处都挂着“To Let”的牌子,媒体上天天都在预测着萧条会持续多长的时间。

 

可体感最冷的时候,往往孕育着生机。

 

中国人在2008年并没有吃过很大的亏,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或许不会怀念2018年的这个冬天,但理应永远铭记它。

 

因为唯有经历过周期的人,方能学会敬畏市场;唯有知道寒冬长什么样的人,才清楚该如何迎接春天。




这是一个金融🐶记录这个大时代的个人号,欢迎关注


创业:杀死那个创业者

个税抵扣:个税专项抵扣出台后,请珍惜身边学会计的朋友

股市:海底了才能捞 , 中概股成妖

房地产:为什么说买到就赚500万是荒唐的?

独角兽:小米美团们到底在急什么? 拼夕夕的上市让历史倒退了二十年

P2P:世上再无P2P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