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银装素裹中遇见来自故宫的美丽

小张老师398 张宁 ning zhang 2023-02-21
hua


点击上方“蓝字”,发现更多精彩

凌晨4:30,接到学校通知:下雪天,停课一天。激动得竟难以入眠,真得是好久没有像样的大雪了,好几年没有放过雪假了。


天蒙蒙亮,开窗看到室外一片银装素裹,对面的小哥已经早起,推着他的扫雪利器 “突突突” 地将整条街的人行道清扫干净了;斜对面的姐弟俩居然也没睡懒觉,给几位上了年纪的邻居扫清车道上的积雪。


等到小朋友们起床后,我们就走到户外开始冰雪运动。雪很松软,有6英寸(15厘米)厚,据说是,自2008年以来,最大的一场雪。


走到离家不远的公园,空无一人,仿佛漫游在仙境。空气清冽,悄然无声,只听得自己踏在雪地上的“嘎嘎”声。







很喜欢踏雪的感觉,也喜欢孩子们从坡顶冲雪的小刺激,欢声笑语,还有门前雪人的小可爱。





与孩子们的户外运动不同的是:感谢雪假让我有机会参与了两场云端报告。中午12点,美国Smithsonian 博物馆策展人史蒂芬·艾利(Stephen Allee)的演讲描述了两幅元代墨梅手卷。没有想到,一个美国人竟将梅花图和书法讲得如此生动,还有梅花的象征意义:在逆境中的美丽、勇气、刚毅以及重生的希望。



这两幅作品都显示出了老梅新枝,蓓蕾竞绽。一幅是在纸上画的,另一幅是在丝绸上画的,都是各自艺术家唯一幸存的作品。收藏家随后装裱了这两个卷轴,在绘画之上又添加了新的书法元素。从18世纪到20世纪,这两幅书卷一直由中国帝王收藏在宫中。



后来,不知怎么流落到民间,再后来漂洋过海来到美国,如今,由博物馆珍藏。


晚间又参加了 “彼岸文化” 组织的云端讲座《台北故宫、京华岁朝、牡丹亭》,听起来名字就很美,内容更是应景,从皇家文物中看中国人如何过年的:祭天祭地祭祖先,守岁接神。



当年老蒋撤离大陆时,从紫禁城带走了696,295件文物,三艘巨轮运宝到台湾。不仅数量庞大,而且种类繁多:青铜、瓷器、玉器、漆器、雕刻、书法、绘画、善本书籍等。台北的国立故宫博物院建成后,就成了这些珍宝的家,其珍贵性举世瞩目,可以这样说:紫禁城在北京,故宫在台北。去过一次台北故宫,尤其喜欢其中的书画,总是希望能够再重游。



听着台北故宫陆仲雁教授讲述这些珍宝是如何从故宫辗转三地:北京--南京--台北,感慨万千。很想告诉陆教授,中午见到的那两幅墨梅就曾是皇宫收藏的。美国人如获至宝,又是展出、又是派人研究、又是开讲座,而三地博物馆里的那么多珍品却深藏闺阁,有的甚至暗无天日啊。所以,真心希望有学者能静心研究并策展,提供人们更多的机会来欣赏这些瑰宝。


深受这两场讲座的启发,趁着雪天,提笔写就牛年的春联,一幅送给自己,一幅送给父母。



祝大家牛年大吉!心想事成!


END


每天的生活记录与观察思考

欢迎在后台留言,期盼一起共同成长。





感恩的心  感谢有你

长按识别关注小张老师

舌尖上的中文

爱上一座城,辛辛那提

教了一年书 白了少年头

你看你看,那一池的乡愁

开学第一周,雪花飘飘,北风啸啸

一场疫情改变了很多人的求学之路

中文社是美高学霸们的俱乐部

30岁未婚的他成了5个孩子的父亲

许学生笔墨纸砚,学生许我翩若惊鸿

我们离金博士的梦想有多远?

春风化雨 知行合一

黑暗中看到了光明 明天会是新的一天

雪泥鸿爪

瑞雪兆丰年

踏雪探梅

流泪的家长 流泪的老师

好书就如好友

疫情之下,和美国学生过个热热闹闹的中国年

美国学校春节系列活动之二:手工制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