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个在冰场上征服世界的哈佛女孩 源于水木清华

小张老师398 张宁 ning zhang 2023-02-21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更多惊喜等着你


在我家的橱窗里,有一枚小小的精致的黄铜挂件,上面是一双冰鞋,每次看到都会想起它的赠送者,我的一位学生,那位曾在冰场上征服世界的哈佛女孩高昊。



暖阳中,高昊母亲卫红女士和我一起在公园里聊起往事,感慨万千。我曾有幸教过她家两位优秀的孩子,大女儿昊昊的勤学刻苦自然甜美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昊昊与其他的毕业生的照片一直保留在我教室的墙上,每年我都会和新生们谈起她,希望她的故事能够激励更多的学生追求自己的梦想。

无巧不成书,今年的课堂上,也坐着一位花滑女孩,每天下午提前放学南下肯塔基州训练,一聊起,她的教练就是当年昊昊的教练。

在此,感谢张卫红女士分享昊昊的故事,我也有幸将她的回忆整理如下,希望给追梦少年们以及家长们以启示。


故事从清华园开始...


昊昊的外婆外公都是清华毕业后留校的教授,外公张慕津是名体育爱好者,曾担任清华大学副校长,主管清华体育,现已退休。昊昊母亲卫红出生在清华园。

从小,体育锻炼就是卫红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她上小学时,父亲在清华绵阳分校工作。每天,天蒙蒙亮,母亲就把她从床上拉起来,两个人一起去跑步。原本,体弱多病的她慢慢地健壮了;中学时,跑步越来越快,还参加了校队。进清华后,成为清华的二线运动员,每天下课后就参加体育运动。

1990年卫红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只身来到美国留学,遇到了她一生的伴侣高昶先生。高昶先生也是运动健将,曾是中国羽毛球青少年组全国冠军。

好像是命中注定,一家子与体育有着不解之缘。


初遇花样滑冰 展露才华


昊昊七岁那年冬天,一次偶然的机会,父母带着她去溜冰场学滑冰。一节课下来,其他孩子都急匆匆下冰,她却在冰上不肯离开。摔了很多次,她也不在乎,坐在冰上转圈圈。对冰,她似乎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执着和喜爱,从此与滑冰结缘。

随着训练时间增多,父母为她请了私人教练。教练看出了她的滑冰天分,希望她每天都能参加训练。可是,训练时间在下午,父母都在宝洁公司总部工作,无法送女儿到冰场,当时准备放弃,就周末滑滑吧。然而,女儿的坚持,教练的劝说,还有的母亲卫红的不甘心最终胜出了。

昊昊父母决定想办法克服这个困难,于是一边问朋友,一边在大学里贴广告,终于招聘到能每天下午接送女儿去冰场的人,就这样保证了女儿下午的训练。昊昊进步很快,两年多的时间,她从一个在冰上都站不稳的小女孩变成了能自由自在地在冰上滑行并能跳出两周半的小运动员。十岁那年,在上万人的比赛中胜出,获得全美少年花滑比赛第12名,她是少年组里年龄最小的。

昊昊初滑生涯充满了快乐和意想不到的惊喜,回想起来,昊昊父母分享了一条心得:兴趣是最好的启蒙老师,遵从内心,坚持所爱,享受其中的快乐! 


花滑生涯的第一次打击


前进道路是曲折的,会遇到难以预料的困难。从十岁到十三岁,昊昊花滑有了突破性的进步。花滑最高难度是三周跳,昊昊在两年时间内跳出了所有的三周跳,技高压人,全美选拔赛中,她以最高分(超出第二名30多分)入选全国比赛。

当时媒体开始报道,预测她是全国青年初级比赛的冠军。11月初选拔赛结束后,昊昊与她的教练都信心百倍,加紧训练,准备一月份举行的全国大赛。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11月中旬,昊昊感到胯部隐隐作痛,在三周跳时不断地从空中摔在寒冷坚硬的冰上。到医院检查发现她的胯骨有裂缝,需要下冰休息至少几个月才能愈合。可是大赛即将来临,怎么坐得住?三个星期后,昊昊忍着伤痛又坚持上冰训练了。

滑冰对心理素质要求极高,运动员的信心对现场的发挥表现有着很大的影响,而信心往往是来自训练的好坏和准备是否充分。比赛的前几天,卫红感觉女儿的神情有些恍惚,缺少了以往的自信。

比赛当天,第一个三周跳,昊昊摔倒了,随后的一个三周跳又摔倒了,紧接着一个又一个都摔倒了,比赛结束时, 她的成绩是最后一名。现场观看比赛的卫红心如刀绞,从此再也没有亲临女儿的比赛。巨大的打击也让昊昊开始对是否继续花滑运动产生了怀疑。

比赛结束后的两个月里,昊昊没有上冰训练,当时也不知道她的伤是否会痊愈,能否再跳出三周跳,能否再登上世界级的舞台。在昊昊疗伤期间,她的父母思考了很多:昊昊为什么要滑冰?为什么要支持她滑冰?我们想要得到什么?现在遭遇挫折了,我们该怎么办?

最终女儿对花滑的热爱以及父母骨子里的不服输胜出了,昊昊父母的决定是,增加训练时间,再继续!摔倒后爬起来,从中学会了吸取失败的教训,专注于未来的可能。


 脱颖而出  更上一层楼 


每年夏天是集训的最佳时间,美国花滑训练基地都会举办花滑夏令营,邀请世界级的教练教课。各地花滑孩子们都会报名参加。昊昊从小在附近的冰场训练,冰场的条件和教练的水平非常有限。看到女儿取得的成绩,昊昊父母也意识到需要带她出去开开眼界。

小昊昊最崇拜的就是韩国选手金妍儿,当时金妍儿在加拿大多伦多跟随布莱恩·奥瑟Brian Orser教练训练,这位教练曾是八十年代世界著名的花滑运动员,是世界冠军和奥林匹克亚军得主。

2008年夏天,昊昊初到这个冰场,觉得如天堂般美好,短短两个星期,爱上了一切。奥瑟教练注意到昊昊的天赋,并承诺,如果昊昊转去加拿大训练,他会欣然接受,这对于昊昊来说,是莫大的肯定和鼓励。



回家后,昊昊训练得更加刻苦,并充满了乐观和自信。第二年的全国比赛中获得全国成年中级第三名。赛后,美国花滑协会推选她代表美国参加世界青少年花滑大奖赛。


登上世界舞台  跻身国际赛场


花滑作为一项古老的运动,是一项非常优雅的运动,被誉为力量与美的最佳代表;随着悠扬的音乐,在冰上翩翩起舞的花滑运动员典雅飘逸无疑是很有魅力的存在。花滑也是一项贵族运动,是一个需要大量投入的运动项目。

不同于中国、俄罗斯等国家培养的花滑运动体制,美国花滑运动员在成名之前的很长时间都由家庭自主培养。这不仅要求花滑运动员的父母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意味着巨大的经济开销和支出,仅一个青少年级别的花滑选手,每年的滑冰相关开销至少两万美元。昊昊父母在培养女儿方面付出很多的心血。

昊昊父母注意到,当地的教练水平和训练条件已经不能满足女儿参加世界比赛的要求了,他们面临一个重大的抉择。如果要继续,就必须换教练,去有更好设施的训练场地。如果换教练,就意味着搬家换工作。他们还有一个小女儿,该怎么办?工作又该怎么安排?还有,花滑的费用会成倍增长,如果没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如何支付训练开销?何况能否在世界级比赛中获得好成绩也是一个很大的未知数。花样滑冰比赛有着高度的偶然性,一点点的失误就会导致前功尽弃。滑冰界有句行话”Ice is slippery”,再有经验的运动员也会马失前蹄。

退一步很容易,不用换工作,不用搬家,女儿专心读书,上大学,走平常人走的路,但是多年来家族体育精神的传承中,没有放弃两个字,再大的困难也要去克服。人生能有几回搏,不去试试,怎能甘心!

在昊昊父母的努力下,学校同意并安排了异地远程教学,昊昊成了她所在高中远程教学的第一个实践者。为支持女儿,昊昊父亲特意调到加拿大宝洁公司总部工作。


昊昊(右一)在我课堂上,随和得像个邻家女孩

2009年的夏天,他们北上多伦多,在金妍儿的训练场附近安顿下来。昊昊终于如愿以偿,在同一个教练指导下,和金妍儿一起训练,在同一个冰场挥洒汗水,跳跃旋转,分享训练的艰辛和快乐!

金妍儿的陪练阵容包括母亲、保姆、医生、按摩师、营养师等,每次她在冰上训练时,所有的陪练都在一旁的小房间里严阵以待。对比之下,昊昊背着一个包每次独自出现在冰场上,保安都不敢相信地问:就你一人?昊昊很开心地点点头。

新环境有着优越的训练条件,在著名教练的严格要求下,昊昊如饥似渴地学习了很多世界先进的花滑技术、技巧和艺术表现力,综合能力取得了飞跃的进展,并代表美国参加过二十多个国家的顶级大赛。她每年都获得大奖赛的资格,曾获得世界青少年花滑大奖赛总决赛第三名、世界青少年花滑锦标赛铜牌、世界花滑大奖赛美国站银牌, 美国中西大赛金牌等等,在世界女单花滑排名第六,最后入选2010年冬奥会美国集训队。



看上去美美的花滑,却充满着各种伤痛,花滑运动员想要在赛场上得到高分,往往要做出一些高难度的动作,而这些优美却极其艰难的动作,在平地上完成都是非常困难的,更遑论在冰上了。昊昊在挑战难度和极限的过程中,经常受到伤病的困扰,也曾因滑冰受伤动手术,但出于对花滑的热爱,她始终没有放弃梦想。


花滑学业两者皆不弃


在加拿大期间,昊昊每天进行高强度的训练。早上8点半开始上冰,到11点半;中午一小时的午餐后,继续上冰;3点冰上训练结束,开车去健身房开始冰下体能和舞蹈训练。回到家已是精疲力竭,但昊昊父母坚持要求女儿不能轻易放弃学业。

尽管是远程网上教学, 课程进度从不拖延,作业按时完成, 考试要回到高中和其他学生一起考。我还记得,每次我把一个月的作业量传给她,她就早早地将所有作业做完,发给我批改,其作业的质量之高班上数一数二。

她还学习大学程度的生物和化学课程,为了记住方程式,她在床头、屋顶都贴上了各种各样的符号。远程教学没有老师课上的讲解,学起来更多了几分困难。昊昊精益求精, 不懂的就在网上查,找当地的老师讲解。就这样,三年的学业,每门课程都得了A。

当昊昊在高三下半年时,因为母亲卫红罹患癌症,从加拿大返回照顾母亲,就像一个普普通通的高中女孩,重新坐回我的教室,永远面带微笑,娴静而大气,生活的变故在脸上不留一丝痕迹。 

这期间,昊昊还参加了全美PSAT 的考试,参与美国高中生优秀奖学金的角逐.,经过四轮选拔,成为“美国优秀学者" ( National Merit Scholar ),授予美国优秀高中毕业生奖。2012 年昊昊以优异的成绩和无数世界花滑大奖被哈佛大学录取,开始了人生又一个重要历程。


遨游于最高学府 
驰骋在花滑最高舞台

2012年10月21日,西雅图ShoWare体育馆里,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美国站决赛正在进行中。卫红在家里的电视机屏幕前,心怦怦直跳,每次看大女儿比赛都有一种窒息的感觉。短短四分钟的时间,参杂着紧张、兴奋、喜悦或者是失望和无奈。

“Yes! ”卫红兴奋地叫起来,昊昊这次滑得很成功!当昊昊在领奖台上举起手中的银牌时,大家在电视机前高兴地拥抱在一起。这一年,昊昊18岁,哈佛大学学生,也是美国花样滑冰国家队队员,代表美国参加世界花滑最高级别的比赛。

在哈佛的前两年对昊昊来说,是对她脑力、体力、心理各方面的挑战:她既是一名花滑精英运动员,又是一所世界名校的新生;她既要完成繁重的大学学业,又要在业余时间坚持训练,同时还要代表美国参加各种花滑国际比赛。时间表永远是排得满满的。

每天早上6点,当昊昊的一些室友刚刚上床睡觉,她的一天就已经开始了。餐厅尚未开门,她通常会在一家商店停下来喝酸奶。然后,跳上在溜冰场停靠的86号公共汽车,如果天气晴朗,她选择步行。下午返回课堂,下课后再回到溜冰场进行冰上训练。她经常是在穿冰鞋的时候就累得睡着了。

大一的时候,她经历长达26小时的旅程,前往俄罗斯索契,休整两天后就参加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决赛。返美三天后,开始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包括经济学、数学、生物、高级汉语等。这只是她忙碌生活的一个小缩影。


在接受哈佛校报记者采访的时候,她说,“到目前为止,我在哈佛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我不得不在滑冰和学校之间取得平衡,在开始时很难,但是却很有意义。我在两者之间找到了很好的平衡。学校使我头脑敏锐,滑冰使我身体敏捷。每天又累又酸痛,有时甚至觉得无法应付,想放弃,但我很高兴自己能坚持下来。”


昊昊对滑冰充满了热情,当她铭记着奥运会的精神前进时,她不仅要与对手竞争,而且要与自己竞争。花滑对技术、训练的要求很高,因为无法按照自己的日程安排课程,她做出艰难的决定,为了尝试奥运会的机会,决定离开哈佛一年,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中。

在哈佛学习期间,她的每门功课成绩都是A。她当年的花滑的世界排名是世界第六。昊昊的成功在于她的自律专注和坚持,大学前两年,她几乎没参加过学校的任何聚会,生活似乎就是两点一线,她曾说:“滑冰和哈佛学业两者相辅相成,虽然我的身体可能很累,但我精神并不疲倦,因为我喜欢滑冰,喜欢在这里上学。当你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你会觉得很快乐,一切的辛苦和劳累就都忘记了。”

2014年昊昊决定退出花滑的竞技比赛,这样可以有时间在哈佛参加各种活动,充分利用哈佛的资源,充实知识储备,培养社交能力,学习新的技能。她参加了哈佛财政金融俱乐部并当选俱乐部的副主席,还参加了学校毕业册的策划和发行工作,并组织和参加哈佛一年一度的为儿童癌症研究中心募捐的花滑公益演出。

2017年,她以优异的成绩从哈佛毕业,进入华尔街投行工作,在金融界大展身手。


微笑面对生活的不公平 奋发向上


生活不是对人人公平的,花滑评分受很多人为因素的影响,所以有时结果充满了争议。从美国的小比赛到世界顶级大赛,甚至奥运赛场,对打分都有广泛的质疑。尽管昊昊在美国出生长大,但作为亚裔选手,在比赛时,也会遇到不公平的裁判。

一次重要的比赛中,一位白人选手摔倒两次获得冠军,而表现出色的昊昊却屈居亚军。对此,昊昊和她父母都有过困惑、不解和不满,屡遭不公使他们慢慢地领悟到,只有在难度和表现力远远超过对手,你的实力和水平才不会被埋没和否认,才能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

从此,昊昊坦然面对不公的评判,不再烦恼,甚至把它变成了更加刻苦训练的动力。作为一个优秀的世界顶级花滑选手,除了有内心的热爱与执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忍受长年累月艰苦训练的耐力、强大的心理素质,还要面对赛场临场发挥的偶然性、伤病的折磨,以及赛场裁判的不公,这样她才能承受国际赛事的巨大压力,才能在世界赛场上有完美的表现,创造出好的成绩。在后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她总是对自己有着更高标准的要求。

回忆往事,卫红无不感慨,昊昊的成就受益于多年从事竞技体育运动。当年清华的体育精神教会他们太多的东西,热爱与执着、吃苦耐劳、百折不挠、坚持不懈、胜不骄败不馁,还有专注与自律。正因为竞技体育对昊昊的磨练,使她成为学业和工作中的佼佼者。我希望有更多的亚裔学生从昊昊的成功故事中汲取动力,拥有“更高、更快、更强”的自我挑战精神,改变亚裔学生不喜欢参加体育运动的现状。




淡墨红尘 纵笔驰骋

舌尖上的中文

我在美国黑人学校教中文

我在美国黑人学校教中文(续)

爱上一座城,辛辛那提

许学生笔墨纸砚,学生许我翩若惊鸿

春风化雨 知行合一

美国永久邮票上的中国女人

三八节,致敬悍妇

新冠疫情一周年记

青春的日记

那些年,那些事

一夜火爆 《咸宁西路28号》背后的故事

岁月如诗 77级交大校友远帆

77级校友汪时奇和他的父母亲 两代交大人

78岁的学生飞行小姐 玩的就是心跳

人间四月芳菲尽 美中雪花尤纷飞

一个人的编辑部 我写 只为 与你相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