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就请叫我艺术家|lol创斯坦电台



欢迎点击小程序收听播客~


🥳本期嘉宾

INNOVA-STEIN RADIO




于霏霏当代艺术家

📖编辑话

INNOVA-STEIN RADIO

本期编辑


冯胥涵北京ONE艺术创意机构 执行总监27院儿运营主管

艺术是一个宏大的词汇,存在着各种维度的注解和阐释:神秘性、普遍性、争议性与包容性,人们可以从自身出发,说出万般定义和理解,且各有各的侧面,各有各的声量。作为从业者的“艺术家”,是如何面对自己这样一个的社会身份,通过怎样的实践和反思路径来进行艺术这一主题在公共领域的知识梳理和传播,面对流量和经济导向又有什么样的独特脑回路和专业考量。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试问和碰触,我们才有可能再回到一些更基础层面的问题:我们在谈论艺术家、艺术学习和艺术项目传播的时候,我们想说的是什么。在这个基础上,艺术在各个层面的推动力,可能才会相对明确,而不那么晦涩。很幸运,在这一期我们开启了这样一个讨论,从「艺术家」的抬头说起。

对于上面的问题你怎么想呢?
你还有哪些新鲜想法
听完节目一起来交流!
欢迎加入创创社区参与热烈讨论😎

 👇👇👇
「扫码即可加入🙉」

分享第八期听众们的反馈👏👏




🎙️本期聊了什么

INNOVA-STEIN RADIO

05:00

为了弄懂流量,测试了公众号、播客等各种自媒体端可能的形态……

一个艺术家是怎么到B站去的


15:10

在专业艺术院校的学习是什么样的?

又是怎么抛弃了“根正苗红”,找到了自己的艺术语言


22:00

艺术培训到「蛋白碗」,怎么看待艺术教育? 


23:13

艺术面向公众传播?

听艺术家聊聊如何扩大影响力,并了解当初做蛋白碗的三个诉求和规划


33:30

谈流量、谈商业模式、谈转化、谈变现……

最终落脚在艺术家的品牌价值和作品。


38:48

转身离开「蛋白碗」后的下一阶段做什么?

暂不可知形状的创作!



✦✦✦  ✦✦✦  ✦✦✦  ✦✦✦  ✦✦✦✦✦✦  ✦✦✦  ✦✦✦  ✦✦✦  ✦✦✦

(摘录)


“前面一期我们说到艺术行业是高淘汰行业,我们主要从艺术行业的产能过剩来展开聊了聊…… 艺术追逐的是生命,而艺术圈追逐的是资本,如果你用艺术追逐资本,那你基本就完蛋了。” @当代艺术家 · 于霏霏

                                                   


 PART 01 

一个艺术家,是怎么到了B站


Fei:我是一个艺术家,同时我是一个当代艺术科普博主。但艺术家在中文里面是一个头衔,不是一个职业,所以一般没有人管自己叫艺术家。我只能说我是一个视觉工作的实践者。


过了30岁之后真的有非常强烈的自我认知,做的所有决定都是为了变成一个更靠谱的人。其实生存并不难,难其实难在你怎么样作为一个社会人,怎么样去处理这些社会材料。 


Han:你是怎样到B站这个平台上去的呢?


Fei:我去年做个展以及过去在国内做展览的经验告诉我:传统媒体本身,包括艺术媒体本身,它的声量是有限的。怎么样可以迅速的触达到我们的目标观众,对我来说,还挺重要的。一方面我的作品本身有诉求,另外一方面作为艺术家,我们的职业也有诉求。


当时我们做关于Anish Kapoor 的展览。特别欣慰的是,后来UCCA做 Anish Kapoor 的梳理,research到了我们,所以我们做的research已经具有文献属性。

*UCCA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图|来自@霏霏的艺术蛋白碗,Anish Kapoor太庙展览现场


我知道B站上面有很多导向类的内容,但是从B站崛起的一些up主的自媒体内容我其实没有了解太多,所以我用了大概一个月的时间做 research。


估计很多同行看到我的这些举措匪夷所思,一篇帖子还说“女艺术家真人秀,是为了吸流量”,如果想要做一个自媒体内容真的触达到目标客群,必须得在有一些事情上做妥协,我每天的工作,大概有至少三成的时间是在做自己的心理疏导。 



 PART 02 

为什么创办“蛋白碗”?


Fei:蛋白碗其实是在围绕着艺术家身份聊的一个东西,你完全get到了,目前为止好像还没有人能简单概述这件事。


做蛋白碗,包括我们做宣传教育类型的内容,它有点像我过去做老师的一个延伸。艺术到底是什么,我觉得可以应用到公众的艺术,它能给公众带来的是什么,影响力本身能转化成什么。


我发现好像也没有人做这个事儿,没有人在对大家输出正向的引导。我身边接触到的很多人,已经具有非常高的教育水平,但仍然对这个行业有大量的看不清,或是不理解。


我认为是行业树立起来的距离感,因为当时艺术市场要通过距离感来变现,但是可以去触达公众的那类型的内容,往往都是公益性质,也没有人做。


他们有这个诉求,但没有一个窗口可以去切入这件事,还挺可惜的,所以我们就做了蛋白碗。


图|来自B站@霏霏的艺术蛋白碗


我们通过这一过程,用一手经验去research自媒体端、新媒体端、内容生成端以及各种各样的一手形态。了解了几乎我们能了解的或是跟我们创作工作相关的所有业态在自媒体端的一个呈现。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及他们的内容生成和变现方式。


「档案机器人」是第一个跟我合作的人,档案机器人是一个除了在艺术家工作室没有工作过,在艺术行业的各个环节里都工作过的天才少女!!

*欢迎在本期播客的最后,收听更多「档案机器人」的超级个人部分采编 😄 🙉



 PART 03 

“艺术的品牌价值比金钱更重要”


Han:你在某一期里说,如果一平尺作品50万和50万点赞的话,你觉得是同等酷的事情。


Fei:我们确确实实在一开始,有幻想过流量。但是作为艺术家工作室,拿流量来变现方式,在我们research之后觉得是毫无可能的。


因为b站up主的变现方式就几种,我们分别看了看,都觉得是损害艺术家品牌价值的事情,艺术家的品牌价值对于我们来说更重要,比这点儿现金更重要。


艺术不只是美术。必须澄清的一点是:20世纪以来,艺术的含义又一次的走向了扩张而非收缩。过去我们说艺术是静态的画作、雕塑以及芭蕾、戏剧之类的,和表演相关的。但现在如果还这么想,就真的有点土了。 



 PART 04 

“跳出学科的限制”


Han:我们在讨论选题的时候,大家觉得你现在做的这个事情有跳出你的学科限制,我理解他们应该说的是“科班”的艺术,你其实是有把它往更宽的维度上去推。


Fei:我们的学科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它是区别于其他的实用美术。我们要重新定义美是什么。这样的话必然要跳出限制,本来就没有限制,不能给自己设限,这个其实挺难的。因为你要不断的背离过去的经验。


图|来自@于霏霏工作室。关于“凝视”的研究之一,影像装置,摄影,数码微喷打印于哈内姆勒纸,三明治装裱,2017


作为艺术家,research method要自己建立,我的研究生经历像是自学,那个阶段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时期,要把自己训练成一个可以跟画廊合作的艺术家的阶段。我毕业以后的两年才真真正正开始做作品。而在研究生阶段输出的东西都是去符合画廊标准,可销售、可流通的作品。


图|来自@于霏霏工作室。中国维纳斯,铜版纸喷墨印刷并镶嵌老旧木框,2019


 PART 05 

转身离开蛋白碗,下一阶段?


Han:一直比较关心于霏霏,下一阶段的预告和呈现会是什么样的呢?


Fei:我们整个策划都是作品的一部分,就跟蛋白碗是作品一样。蛋白碗真正落地的时候,我们其实是不知道它具体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形态。我们大概知道一些我们在不断清晰化的点。这个有点像地图,且行且走,看它生长到什么状态。


我们正在做的是线下展览的一些具体形式以及线下展览跟线上内容相关联的research,有很多个环节,需要一点一点的去打磨。


图|来自@于霏霏工作室。精炼的愚蠢,铝,2016


看完蛋白碗后可能得出一个结论,说它其实就是围绕着艺术家的刻板印象在进行了一大系列的探讨,是围绕着肖像的可能性在进行的一系列探讨,但是它不会让你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个东西跟艺术有关,它可能会让你以为是个爱情故事。



✦   ✦✦   ✦✦✦    ✦✦✦✦    ✦✦✦✦✦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 👇👇👇 



当代艺术家于霏霏工作室FeigfeiYu Studio关于霏霏的艺术实践About Feifei's art practice




霏霏的艺术蛋白碗

b站id: 360712084


🔗 https://space.bilibili.com/360712084/?share_source=copy_link&share_medium=iphone&bbid=1d736fa71c8f4ad6036a9ed16f552dbd&ts=1605844559


✦   ✦✦   ✦✦✦    ✦✦✦✦    ✦✦✦✦✦
本期延伸阅读 ✧✧✧
   霏要比比 | 语音带你们去Anish Kapoor展览浪
 →  怎么艺术家|Anish Kapoor的小笔记


关于「于霏霏」✧✧✧
   于霏霏专访 | 不,我们做的事情⼀直都不对头。
 → 《一个临摹者的房间/Facsimile Room》展览作品一览
 →  Facsimile Room
  《关于凝视的研究 / Study of Gaze》
  于霏霏 | ARTFORUM展评

关于「霏霏的艺术蛋白碗」✧✧✧
   艺术家日常放浪形骸还能实现自我成就人生?!怎么又野又靠谱
   爱豆、UP主、艺术家 谁是真戏精?凹人设我只服行为艺术家

  本期播客全文本内容文件可以下百度网盘链接下载:

  https://pan.baidu.com/s/1HKgMu2W8IsBPIEAsN5Djfg

  密码:1c9c


加入更深入的

讨论和互动🖐

INNOVA-STEIN RADIO

10月7日开始
每周三
晚 21:00
准时更新!
大家可以在以下渠道收听到我们的内容!

 播客收听 

喜马拉雅


网易云


播客


小宇宙



 留言互动区 
微博


猫弄

豆瓣
打开豆瓣,搜索“lol创斯坦”即可


 深度讨论(微信公号) 
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

北京ONE艺术周

27院儿


同时,我们将在电台的基础上
搭建一个陪伴成长型的社群,欢迎大家
加入我们的创创社群


往期回顾




1. 我们搞了个“lol创斯坦电台”,约吗?


2. “我21岁,即将清华毕业,却对前路感到焦虑” 

3. 迷茫和焦虑是当代年轻人的底色?

4. “我们到底迷恋城市的什么?”

5. 你理解你的城市吗?

6.  垃圾,一座城市的“照妖镜” 

7.  所以,垃圾分类到底在搞什么?

8.  为什么这两年社会议题的影视作品这么火?

9.  线上买买买的时代,逛市集让我有“活生生”的感觉!

10.  “药玩”,一场精神健康领域的嘉年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