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启动一个摄影项目? | 大卫影像工作室

罗大卫 大卫影像工作室 2022-12-19


 《网红打卡》之后,邹京耀新作


大卫按:

作为本号开篇文章,我想分享两点,与朋友们商榷。

1.  如何启动一个摄影项目?

2. 为什么我要做摄影项目孵化工坊?



如何启动一个摄影项目?



对于有一定摄影基础的朋友来说,专题摄影,已不再是陌生词汇。但如何启动一个专题摄影项目,却让许多计划从“零散单幅”转型“专题摄影”朋友们,不得其门而入。为此,我比较粗略的规划了四个循序渐进的步骤,来尝试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你已经拍了什么?


盘点、梳理、归类自己的照片数据库,可按不同的内容,分成N个文件夹,然后再对这些内容的重要性、可完成度等进行排序。如果自己看自己拍的照片比较麻木,也可以找周围的老师或有专题摄影经验的影友帮忙。


第二、你还可以拍什么?


做个有心人,检索、思考自己工作、生活和目力所及的周边,甚至新闻报道、朋友圈、微信群等等渠道,看有哪些项目可以进入摄影专题创作的范畴?


比如:邹京耀摄影项目《网红打卡》,拍摄启发就来自于朋友圈的网红展现场打卡照。


 邹京耀《网红打卡》项目的拍摄启发


看到这个信息后,他敏锐到意识到这是一个有趣的摄影项目,于是立即搜罗相关资料,分析、研究,并将位于三里屯的香奈儿展作为拍摄切入点。


 邹京耀《网红打卡》拍摄地三里屯香奈儿展,2018年10月。


随后一年的时间里,邹京耀奔波于几个一线城市,哪里有网红展哪里就有他的镜头,拍摄了大量的图片和视频,经过编辑、剪辑,顺利完成了项目的第一阶段。获得2019年丽水摄影节英国FORMAT摄影节大奖,入围第七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1839摄影奖、索尼青年十佳、27届国展等众多奖项。


 以上6幅,均为邹京耀《网红打卡》作品。


而吴国勇的《无处安放》,拍摄启发酝酿于他对共享单车现象的持续关注和思考,触发于2018年3月深圳电视台《第一现场》栏目对深圳某处小蓝单车坟场的报道。


 吴国勇《无处安放》第一个共享单车坟场拍摄地,2018年3月,深圳


第三、你打算拍摄的项目,在国际、国内历史上是否有类似作品?你将如何做到与他们不同?或者说如何超越他们?


这点需要有一定的纵向历史和横向摄影/艺术生态视野,也就说你对历史上、国际、国内已经出现并引发关注的作品,得有一个观看的积累。这个积累的数据库越大,你做专题判断的精确度就会越高。


第四、你是否有条件(包括时间、经费、毅力、坚韧度等综合条件)把项目尽力做到极致?

再以吴国勇《无处安放》为案例,来解析第三、第四点。在打算拍摄这个项目时,其实有太多人已经拍过而且进入了传播,包括中外媒体记者、专业摄影师、摄影爱好者等等,更有不少媒体做过深度报道。那如何做到与他们不同呢?


经过讨论,确定的方案是:二全策略,越快越好。即:

1. 拍摄全国范围已知、新增的所有共享单车坟场;

2.以全媒介拍摄。包括静态照片(微单相机、无人机、Gopro、手机)、VR全景影像、视频、现场声音采集等等。


执行力超强的吴国勇,在8个多月的时间内,往返于20多个城市,拍摄了40多个共享单车坟场点。而作品一进入传播,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燃遍官方媒体、商业媒体、文化媒体、摄影媒体、自媒体等渠道,仅央视便有《焦点访谈》、白岩松主持的《岩松说》、新媒体三次报道。


 央视《焦点访谈》报道《无处安放》


而当搜狐新闻《后窗》(现更名为极昼)主编孙俊彬第一次看到《无处安放》项目作品时,惊讶道:“我们下午开会还在讨论,怎么组织记者去拍摄共享单车坟场,现在看来显然不用做了,因为吴国勇已经把这个题,给做透了……”。做到极致的二全策略,显然是最适合这个项目的。点击阅读相关


那么,适合你项目的策略是什么呢?加油!



■ 我为什么要做摄影项目孵化工坊?



专题摄影,不少人已在做,更多人跃跃欲试。

而辅导专题摄影的机构和个人,也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冒出。

我也是其中之一。

 插播 

大卫影像工作室

摄影项目孵化工坊(第一期)

学员招募1月23日截止

那为什么我要做?

因为喜欢

而且近10年来

我及四月风、风面

好像一直就在做这样的事情:-b


▲ 2011年四月风首次参展平遥的海报


2011年9月19日,创办不到一年的四月风,在第十一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上推出了会员作品群展、个展。但实话说,那会儿的专题摄影认知、策展意识等等,几乎是没有的…


于是,2012年,基于个人成长和四月风发展的考虑,我决定暂时弱化推进会员专题摄影,而先提升摄影认知和思想水平,分别发起主办了当代语境下的摄影价值研讨会(2012年4月)、当代语境下的景观摄影研讨会(2012年8月)。


 2012年4月,当代语境下的摄影价值研讨会

©四月风网站截图



 2012年8月,当代语境下的景观摄影研讨会

©四月风网站截图


并在第十二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上举办了5场公益性的影像文化讲座,期望带给影友们启发。


▲ 2012年9月,四月风在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期间的讲座


但即使如此重视思想、理论提升的2012年,依然推出了易建涛摄影专题《理想的风景》(被《财新<新世纪周刊>》、《青年文摘》等媒体刊登)等一些作品。因为参与了摄影创作过程和传播,所以,基本可以理解为我做摄影项目孵化的雏形时期


 2012,易建涛《理想的风景》


2013年,从四月风会员中选出10位联展、57位群展,共同组成了《日常困境——四月风中国当代影像展》。


 2013,展览海报,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2014年3月,我与四月风邯郸会员冀洪波联合发起全国性公益影像调查拍摄项目《中国呼吸》,9月,在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展出获得媒体和公众关注,并被央视原记者柴静团队将《中国呼吸》项目的影像,融入了次年2月下旬发布的独立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中,形成了巨大的社会效应。


 2014年,四月风《中国呼吸》展览海报


同年,由四月风绥芬河会员李广庆拍摄的专题《因病致贫的家庭》,经我推荐至新浪图片以《住在车库里的父女》刊登后,获得数百万阅读和5万多条留言,并引发央视采访。最终摄影专题中的主人公——朱晓晖,获得CCTV201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朱晓晖在《CCTV201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录制现场,李广庆摄影


2015年,一直在做优秀摄影师“发现、培养、推出”等类似摄影项目孵化工作的四月风,针对彼时业界“只评奖发奖金、不介入影像创作”的普遍激励形式,我协调赞助、特邀专家、策划方案,发起了“四月风青年影像创作扶持计划(第一期)”,经过两个多月的征稿、评选,在300多位投稿中,确定初选入围学员20位,再经所有专家投票,绝选出入围首期学员5位。



9月

经过导师、学员的深度交流及创作指导

首期5位学员作品

参加了

2015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11月

《希捷·四月风青年影像创作扶持计划首期学员作品展》前往丽水摄影节


部分参展人及策展人合影


并获得两个奖项


2016年,获得了一定资金支持的四月风,除《青年影像创作扶持计划》高精尖式的选拔激励之外,开始做各种日常化的激励计划,从日、月、年度,到优秀摄影作品及优秀文章,制订了全面的激励计划,后因赞助资金停止而终止。




同时,开始尝试以线上、线下方式,做摄影人文教育。开创摄影史论、创作方法论等在线课程,举办全国巡讲无锡站、宜昌站、武汉站、邯郸站等,举办四月风·许村年度活动(2016-2017)等等。






2017年,随着移动互联网阅读终端的全面普及,以及PC互联网时代的快速衰退,在维持四月风日常运转的情况下,我创建了摄影新媒体人文教平台——「风面」


摄影新媒体 & 人文教育


两年多以来,「风面」除了原创一些优质摄影人文在线课程、线下摄影工作坊、摄影节导览、艺术游学外,还于2018年3月31日,由我任主讲,推出一对一摄影专题创作辅导班(每期半年),该班培养并依次推出了吴国勇《无处安放》李继平《聆听拉尔山》邹京耀《网红打卡》徐小曼《同学》边卫民《光身汉张国良》等一批多媒介影像项目。


吴国勇《无处安放》获奖(2018年):

腾讯传媒赏“年度视觉奖”

第六届中国摄影年度排行榜上榜作品

澎湃新闻-眼光-湃客2018年度视觉奖

第二届映·纪实影像优秀奖及阿尔帕资助奖

《无处安放》邀请展:

2019年11月,莫斯科多媒体艺术馆个展

2019年10月,金边国际摄影节(PPP 2019)个展

2019年8月~2020年8月,法国巴黎荣军院地铁站独立公益个展

2018年12月,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影展个展

社会公益参与:

2019年9月12日,由田园东方田野乐园携手中央美术学院、美团公益、摩拜单车,特邀吴国勇作为活动发起人的“平衡世界-共享单车焕生季”2019 ECO-ART全球生态艺术大展在中央美术学院正式启动。田园东方田野乐园将在国内打造首个共享单车主题田野乐园,面向国内外50家顶尖艺术院校征集以共享单车为主题的艺术焕生作品并将在乐园中展示。


▲ 李继平,在我的建议和全程指导下,完成多媒体短片《聆听腊尔山》,投稿参加2018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获得“多媒体类”大奖,得到澎湃头条推荐、腾讯谷雨影像等媒体报道。


▲ 2019年11月11日19:30,2019丽水摄影节荣誉分享晚会在万象摄影坊(原油泵厂展区)举办,由罗大卫策展,90后青年摄影师、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邹京耀《网红打卡》获得2019英国FORMAT摄影节大奖,将于2020年7月受邀前往英国FORMAT摄影节展出关于这个奖项

此前《网红打卡》还获得:

入围第七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

入选2019年度索尼青年摄影师发展计划

入围首届1839摄影奖提名奖

入展第27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

并在《中国摄影》、《中国摄影报》、《中国摄影家》、《数码摄影》、腾讯谷雨影像、澎湃新闻、中国日报、新京报、新浪图片等平台发表。


回首过往

感慨万千

所幸

10年了

我一直没有停止学习、反思、践行

再学习……

有收获

更有教训

唯有初心不改

继续前行


· End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关注本号


携手「开启新的影像生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