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文脉·园林篇》41 苏州畅园
每日经典聆听最美好声音
《江南文脉·园林篇》41 苏州畅园
位于苏州市姑苏区庙堂巷的畅园,坐北朝南,西宅东园,占地仅1亩有余,是江南园林中最为“迷你”的小园之一。
畅园虽小,古典园林的所有元素,却一应俱全。它以水池为中心,环列建筑,广植花木,仅用三廊五亭,就在小空间里造出了大乾坤,形成了“畅”的效果。
三条长廊分列园子的东、西、南侧。东廊蜿蜒,短短二三十米之内,竟曲折六次。西廊虽不及东廊的长度,但是做成了V字形的设计,在江南园林中极为少见。南廊短而直,却依假山走势向上抬升,呈一斜廊,与西廊交会在全园最高处“待月亭”上。起伏多变的长廊,延伸了游览路径,拓展了小园的空间。
待月亭、延晖成趣亭、憩间亭等五座亭子,有大有小,有高有矮,或为六角或呈方形,巧妙穿插在三条长廊之间,丝毫没有局促之感。
园西的“涤我尘襟”船厅也十分独特,它侧舷临水,呈“泊舟”归岸情态,人立厅中,观景趣味大增,心情为之舒展畅快。
畅园最早为清同治年间王姓道台所建。1918年,由法学家兼大律师潘承锷购得。潘承锷,早年赴日留学攻读法律,归国后,曾任民国国会参议院议员,后因与“贿选总统”曹锟政见不合,辞职南归。抗战时期,潘承锷曾被迫出任伪职,后来,日方又逼他出任伪江苏省长,潘承锷不愿再陷泥淖,托称中风,卧床不起。殊不料,久卧之后,竟肌肉萎缩,真的无法下床,令人扼腕叹息。
涤我尘襟,也许正契合园主人洗去尘浊、洁身自好的心境吧!
畅园小而美、小而精,小而“畅”,可以说是在“螺蛳壳”里做足了“道场”,成为了江南园林的典范之作。建筑学家刘敦桢在《苏州古典园林》中称赞它,面积虽小,园景却丰富而多层次。2013年,中国园林博物馆按照1:1的比例,在北京完整复建了一座畅园。
今天,小小的畅园,传递着造园者的审美理想和精神坚守,不输众多名园大宅,以它特有的畅达之景,给每一位观赏者带来“涤我尘襟”的畅快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