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明远:信息时代,教育更应注重“立德树人”
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必定会对教育产生革命性影响。但“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不会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沟通不可能被机器替代。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客观地讲,世界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兴起。
信息技术改变最快的是经济领域,对教育的改变则比较缓慢。因为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有自身的规律,不可能一下子随着技术的变化而变化。但是信息技术必定会影响到教育,会对教育产生革命性影响。虚拟现实进入课堂,人工智能影响学习,革命将是不可避免的。至于这场革命怎么进行?这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观念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深刻分析了大数据发展现状和趋势,结合我国实际对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做出部署和要求。对于学校而言,也应该加快数字化建设。但我个人认为,对于“数字化”的认识,教育工作者还不是都很清楚,还需要转变观念,不断地讨论、学习、研究。
信息化在教育领域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技术创新影响到教学环境和条件,改变的主要是教学设施。第二个阶段技术更加贴近教学应用,开发出适应从幼儿园到高中、大学不同教育阶段需求的教学软件工具。第三个阶段信息技术真正对教学产生影响,教学模式发生变化,教师就必须更新观念,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深度融合。
同时,在教育领域应用信息技术还要处理好三种关系,即“器”“技”“气”。
“器”,意为工具、器具,即硬件设施。不断发展进步的技术,如何适应并推动教育的发展,这主要依靠技术的力量。
“技”,指应用信息技术的技能,包括制作软件和应用软件的能力。对一般教师来讲,主要是要掌握使用已有软件的能力。有些教师往往简单地把使用数字化资源和课件理解为教育信息化,并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的优势——个性化、共享性、开放性等,也没有利用好这种优势促进教学,促进学生发展。
“气”指的是内容及其包含的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很看重“气”,如“气魄”“气概”“浩然正气”,讲的是一种精神。机器不可能代替人,它能改变教育的方式、方法,但“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不会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沟通不可能用机器替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年发布了研究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文中强调学校不会消亡,教师职业也不会消亡。
“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并没被削弱。学校教育是制度化学习和在家庭之外实现社会化的第一步,是社会学习(学会做人和学会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不应只是个人的事情,作为一种社会经验,需要与他人共同学习,以及通过与同伴和教师进行讨论及辩论的方式来学习。”
这既说明学校教育不可替代,又说明当代学习方式已发生变化。学习不再是个人埋头读书,学生需要与同伴和教师共同学习。
教师这一职业也不会消亡。教师是学生社会化交往的“第一人”,应当成为“向导”,引导学习者通过不断扩大知识、提升素养来实现发展与进步。
因此,“所有国家必须仍将有效的教学职业视为本国教育政策的优先事项”。尤其是教师在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情操、爱心等精神世界方面,机器不可替代。对于人而言,其社会情绪、人际关系、人格发展很重要。信息时代的教育,更应该着重在这些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本刊专家委员会顾问)
来源:《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8年第1期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投稿QQ群:246982773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
投稿请联系 010-56086251
推荐阅读
点击关键词,阅读更多相关内容
创刊寄语 | 创刊词:拥抱数字化教学的春天| 任友群:数字化胜任力 |张景中院士| 我与互联网同步进化| 全国数字化教学研讨会| 黎加厚:优秀教师的七个习惯| 周群:打通互联网与教学融合“最后一公里”丨面向高质量STEM的鸢尾花教育模式丨在全球化网络学习共同体中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丨从翻转课堂到移动学习丨电子书包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丨互联网环境下的语文项目学习 | 课程统计中的阅读设计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丨培养习惯 加强管理 规范评价丨李海东:信息技术与数学教材融合丨基于在线课堂的师生协同课程建设实践研究丨王志刚:数字化教学创造教育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