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孩子能够赢在未来?多所学校力荐的纪录片揭秘这些事实······ | 五一荐影
以下文章来源于东西小学堂 ,作者千寻麻麻
文章转自微信号“东西儿童教育”(ID:eastwest_edu),作者:千寻妈妈。
在一次爸爸们参与的家庭聚会中,几位理工科出身的老爸聊到一个关于未来的话题:什么样的孩子,在AI时代不会被淘汰?
这个问题我也很感兴趣。众所周知,十年抑或二十年后,将是人工智能大步向前的时代,好多工作都会被机器代替,现如今以工业化为基础设计的教育体系,很可能给不了孩子赢在未来的能力。
那作为家长,我们都很想知道,什么样的教育,能确保孩子在未来不被淘汰。
这个问题,也是纪录片《极有可能成功》探讨的核心。
电影简介:
由格雷格·怀特利执导的纪录片《极有可能成功》,于2015年在圣丹斯国际电影节上展出,被誉为“迄今为止,关于学校题材最好的纪录片”。一所美国高中,一帮普通孩子和一群富有激情的老师,打破124年的教育体制,将学校变成了另一种模样。(如果五一假期,没有外出活动,不妨看看本纪录片哦。地址: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30577629?share_medium=android&share_source=copy_link&bbid=XY5A79D564E76DF8FA6C610D3D27607199678&ts=1551409615912)
为了寻找问题的答案,托尼·瓦格纳和泰德·丁特史密斯,两位纪录片发起人深入美国加州圣地亚哥一所特别的学校:High Tech High。
这所被比尔·盖茨誉为 “每个美国孩子都向往的创新学校”打破了124年来的传统教育模式,不按加州的课程标准授课,放弃以考试为目的的分学科教学体系,跳出只雇佣专业教师的局限,彻底采用项目制跨学科方式学习。
《极有可能成功》围绕High Tech High展开,讲述了为何要创办这样一所与众不同的学校、孩子在这所学校里能够获得什么以及这个学校所带给人们关于未来教育的启示。
当这些内容聚焦在一起,“到底什么样的教育,能确保孩子在未来不被淘汰”的答案渐渐浮出水面。
这部纪录片一经播出就在教育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同时也斩获不少奖项。
它被誉为“迄今为止,关于学校题材最好的纪录片”;
《美国独立电影专刊》评论它为“所有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必修课”;
获得24个国际影展奖项,全世界超过2300次公映。
它带给我的,除了内心的震撼之外,还有持续不断的思考。我将其中一些有意思的点分享给大家,希望也能带给你们启发······
为什么要创办一所与众不同的学校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穿越到124年前。
124年前,是美国工业革命的黎明时期。那时候大多数美国孩子还成长于农场,工作丰富多样并可以预见。
到了1843年,一个来自马塞诸塞州的教育家决定访问普鲁士,在那里他见证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
(图片源自视频截图)
在拿破仑战争中遭遇失败后,普鲁士人决定为每个7到14岁的德国男孩,创立一种新型的教育,目标是让这些男孩能组建更健康、更顺从、更有序的军队。
这位教育家将普鲁士模式带回美国后,立即引起了美国工业革命先驱者们的重视。
先驱者们渴望将无组织的农场劳动者转变为适应工厂和装配线工作的训练有素、高效的工人。普鲁士模式是最符合这种工厂文化的教育模式,它让每个孩子学习一套标准化科目,具备成为工人的基本技能。
(图片源自视频截图)
而一百年后,世事不再如此,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果说20世纪创立的经济,需要大量中等技能的工人,只要会3个R(读、写、算),能跟上简单的指令就可以。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事情再也不一样了。
1997年5月,IBM开发的“深蓝”计算机经过六场比赛,成为世界上首个击败世界象棋冠军的机器。2016年3月,谷歌人工智能AlphaGo打败了世界顶尖围棋高手韩国棋手李世石,这些信息都在说明一个事实,工业经济在往信息经济转变。
经济模式的转变必然带来对人的需求转变。工业时代需要的标准流水线工人,会被机器人取代,而未来需要的人,必须具有机器所不具备的创新能力。
这意味着,延续了一百多年的教育体系也将面临改变。
“我们需要勇敢做出尝试,找到什么样的技能,是这个技术非凡的社会和未来世界所需要的。”
“打造一个教育环境,帮助孩子们理解世界是一个有趣的地方,他们的工作是去了解它、探索它、改变它,轻轻拨动它。这些技能我还没有看到计算机显示出过。”
尝试和探索信息时代需要的全新教育模式,就是High Tech High这所与众不同的学校的创办初衷。
孩子在这所学校里获得了什么
High Tech High学校里有三个没有:
没有标准课程、没有上下课铃声、没有考试。
(图片源自视频截图)
学生们第一天来到学校,站在略显空旷的教室里,还有点不适应,没有老师站在讲台上传授知识,也没有一本可以依托的教材。
只有一个胖胖的老头告诉大家,欢迎来到“苏格拉底讨论班”。
在“苏格拉底讨论班”,没有老师告诉你必须做什么事情,老师只会给一些提示,你需要想出自己要做的事情,老师不会管理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步骤。
(图片源自视频截图)
在“苏格拉底讨论班”,你需要跟每个人说话,大家轮流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像传统学校那样举手回答问题。
老师会拿出一张纸,那上面有很多个小方格,每个小方格里有一个像论文题目那样的主题,学生需要做的是随便挑选出一个方格,说出你对这个主题的看法,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没有限制。
在“苏格拉底讨论班”,学生获得了独立思考和独立表达的机会。
与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同,High Tech High学校通过小组项目的方式进行学习,就是当下流行的PBL项目式学习。
PBL全称Project-Based Learning,意思是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学生为了完成一个项目,需要整合自己掌握的各个学科知识和生活经验,与团队配合来解决各种问题。
(图片源自视频截图)
我觉得它至少有两个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 和工作的结合度很高。PBL教学基本上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让学生借助生活中的各种资源进行问题探索,这和以前只要求掌握具体知识的教育完全不同。
经过PBL教学的孩子,进入职场后适应能力更好,因为项目式学习的很多东西,背景也好、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好,与工作是相通的。比如,当一个人在工作中负责某个项目,他需要懂得:做什么、有什么资源做、什么时间完成。而这样的项目思路,在PBL学习过程中孩子就已经习得了。
二 能培养很多软实力。比如沟通协作、解决问题、感受力、耐力、信心、批判性思维、团队协作等等。
项目式学习中,一个名叫莎曼莎的女孩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莎曼莎刚到学校来的时候很害羞,是个非常惧怕和人打交道的孩子。
(图片源自视频截图)
她所在的项目小组,要根据学习的知识排演一场关于巴勒斯坦的戏剧。作为导演,莎曼莎必须尝试突破内心障碍,和小组里的其它成员不断沟通、交流,布置舞台,甚至做鼓舞团队士气的演讲。
(图片源自视频截图)
整个过程给莎蔓莎带来了很大变化,期末的总结会上,莎曼莎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她不再是当初那个在课堂上说一句话都会脸红,会惶恐不安的小女孩。
如今的莎曼莎浑身散发出自信地光芒,站在台上,大方地讲:“我觉得让自己微笑是件很棒的事。”
(图片源自视频截图)
让我们回头看看,孩子在High Tech High里获得了什么呢:
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沟通协作能力、解决问题的方法、感受力、耐力、信心、批判性思维、团队协作以及等等。
这些能力有可能在未来给他们带来比方程式和微积分更大的影响。
这也是纪录片名字“极有可能成功”的由来,影片的发起者们认为,更早掌握工作技能和拥有更多软实力的孩子,在未来社会更容易获得成功!
这所学校带来面向未来教育的启示
最后让我们来展望一下,面向未来的学校应该是什么样?
哈佛大学Howard Gardner教授认为,面向未来的学校就像儿童博物馆,教室里给孩子上课的应该是各行各业真正的专业人士,他们可以带着孩子们一起探索真实世界,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让孩子们从专业人士那里学到真正实用的知识和能力而不是应对考试。
没有书面综合测试和期末考试的High Tech High践行了这个认知。
(图片源自视频截图)
High Tech High没有考试成绩可以向家长报告,孩子们的成果都在每年一度的“展览之夜”里展出。
展出的内容各式各样,有孩子自编自演的戏剧,也有他们亲手制作的复杂齿轮机械装置,还有一些自制的书和画。
“展览之夜”对全社区开放,不仅是家长,其它有兴趣的人士都可以参观,为此,孩子们充满了热情,他们希望自己主导的项目能以最完美的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
你真的很难想象,那些疲于应付考试的孩子,在为自己喜爱的事情努力时,是那么具有主动性,看他们充满热情和自信地讲解自己的项目,我忍不住去思考,激发孩子学习动力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一个负责齿轮机械装置某个部件的男孩,为了完成任务,通宵达旦地努力,最终还是失败。但失败后他又反思,在老师的帮助下,重新获得成功。这个动力是由内而外的,没有人去强迫他鞭策他做。
(图片源自视频截图)
那么,这些忙着做项目的孩子在学科学习上又完成得怎么样呢?
High Tech High用了两个数据来说明他们的成功,一个是High Tech High学生的平均成绩比地区平均水平高出10%,另一个是High Tech High学生的大学录取率是98%。
(图片源自视频截图)
我想这些足以给我们启示,面向未来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教育。
在标准化测验之外,孩子需要了解真实的生活,于不确定中,自行探讨、寻找各种可能性。孩子们还需要在独立思考和合作实践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动力,塑造终生学习能力。这其实就是机器和人的区别,面向未来的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
正如“一土学校”创始人李一诺所说:
教育的本质在于人,人世间再没有比“让人成为人”更深刻、更宏大的课题了。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东西儿童教育”(ID:eastwest_edu),一群行走于中美两地的家长,用心带娃,用心观察。每天分享美式教育理念、素质教育心得、国内教育实践,为3-12岁儿童家庭提供走心、专业、国际化的教育指引。
微信编辑:李中华
监 制:朱哲
往期荐读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石鸥:统编教材将全面铺开,如何勇敢而理性地拥抱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