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各朝代帝王——明(二)

最爱诗词 2022-10-11

明英宗朱祁镇(公元1427年—公元1464年)

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公元1435-1449年、公元1457-1464年两次在位)。第一次,年仅九岁,继位称帝,年号正统。国事全由太皇太后张氏把持,贤臣“三杨”主政。随之,张氏驾崩,三杨去位,宠信太监王振,导致宦官专权。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土木堡之变,被瓦剌俘虏,其弟郕王朱祁钰登基称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改元景泰。瓦剌无奈之下,释放英宗。随即,景泰帝将他软禁于南宫。一锁就是七年。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石亨等人发动夺门之变,英宗复位称帝,改元天顺。


土木之变


正统十四年,瓦剌首领也先大举进兵明境,明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不顾群臣劝阻,七月明英宗令皇弟朱祁钰留守,亲率大军出征。由于组织不当,一切军政事务皆由王振专断,不允许文武大臣参预军政事务军内自相惊乱。明军进到大同。未交锋,镇守太监郭敬报告也先为诱明军深入,主动北撤,王振看到瓦剌军北撤,仍坚持北进。后闻前方惨败,则惊慌撤退决定回师。本欲使英宗于退兵时经过其家乡蔚州“驾幸其第”,显示威风;又怕大军损坏他的田园庄稼,故行军路线屡变,导致士兵疲惫不堪。兵部尚书邝埜一再要求驰入居庸关,以保证安全,但王振不准。后勤不续退至土木堡时王振下令移营就水,饥渴难忍的军士一哄而起,奔向河边人马失序,瓦剌军趁机发动攻势。明军只得仓促应战,军队死伤惨重,王振被杀,英宗被也先俘去,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等66名大臣战死,史称“土木之变”,也称“土木堡之变”。


夺门之变


景泰帝在位年间,重用大臣于谦等人,治理国政,颇为有序。然而为了让自己一脉世代为君,他不但软禁兄长,甚至于景泰三年执意废掉皇太子朱见浚,换上自己的儿子朱见济。种种作为,颇让后人诟病。结果朱见济夭折,皇储之位空置。到了景泰八年,景泰帝突然病重,卧床不起。一时之间,人心惶惶。不知道这偌大的帝国,将要由何人接掌。


彼时,武清侯石亨、都督张辄,太常卿许彬、左副都御史徐有贞以及原王振门下太监曹吉祥等人开始密谋拥立太上皇。到了正月十七日凌晨,石亨、徐有贞率兵千人,控制了长安门,东华门。一行人将南官大门撞开,跪倒在太上皇朱祁镇面前,同声高呼:“请陛下登位。”朱祁镇被搀扶登舆,一行人立即赶往奉天殿。殿下的守卫大声喝止,他高喊:“朕太上皇帝也。”守卫只得唯唯而退。


十七日早朝时分,按照惯例,百官于五更前即在午门外朝房等待。忽然宫中钟鼓齐鸣,官门大开,徐有贞高声宣布太上皇已经复辟。目瞪口呆的公卿百官此时无从选择,在徐有贞等催促下整队入官拜贺。时隔八年之后,朱祁镇终于再次端坐在奉天殿宝座上,重新成为了大明皇帝。石亨等人破开南宫大门,迎朱祁镇复位,史称”夺门之变“,又叫南宫复辟。

明代宗朱祁钰(公元1428年—公元1457年)

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异母弟,明朝第七位皇帝,年号景泰。长兄朱祁镇即位后封其为郕王。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爆发,明英宗被瓦剌俘虏。为免主少国疑,于谦等大臣劝服孙太后,立郕王朱祁钰为皇帝。次年改元景泰。


朱祁钰在位七年间,知人善任,启用于谦等正直之人,使得江山社稷转危为安,可谓英明之主,但是在天性之间未能尽善尽美,因而使得奸臣乘机作乱,这是他的缺点。


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正月,夺门之变爆发,明英宗复位,改元天顺。二月,明英宗废朱祁钰为郕王,软禁于西苑。不久朱祁钰去世,享年三十。朱祁钰是明代迁都北京之后,没有被葬于明十三陵的皇帝之一(其余两位分别是朱元璋及其朱允炆),而是葬于玉泉山北麓景泰陵。


英宗回朝


突如其来登上皇位,大权在握,朱祁钰也就不愿意放手。北京保卫战之后,明军多次击败瓦剌。瓦剌首领也先见此,便想放了明英宗,借此求和。他想放,可是朱祁钰却不愿意接。大臣建议朱祁钰迎回明英宗,他不悦,说当初是你们逼着我当这个皇帝。这个时候,于谦说,您已经当了皇帝,即便他回来,帝位还是您的。朱祁钰见最得力的大臣都这么说,便派人去瓦剌接触,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派去瓦剌的使臣杨善随机应变,竟将太上皇迎回,生米煮成熟饭,朱祁钰也只好接受了这个事实。明英宗回归之后,虽为太上皇,却被软禁在南宫。朱祁钰从内心来讲并不希望明英宗回朝,为防备明英宗与旧臣联系,对他的一举一动,都严加防范。朱祁钰竟接受太监高平的建议,将南宫的树木全部砍伐,以防有人越过高墙与明英宗联系,果然如于谦所说明英宗的回归没有影响到朱祁钰的帝位。但是在处理明英宗回归的问题上,朱祁钰表现的心胸过于狭窄,这也是他一生最大的污点。


易储风波


随着帝位渐渐巩固,朱祁钰并不满足,他不仅自己要做皇帝,而且希望自己儿子朱见济能够取代明英宗的太子朱见深成为皇位的合法继承人,于是他一手导演了贿赂朝臣的闹剧。 


土木之变之际,孙太后命朱祁钰监国,差不多同时也立明英宗之子朱见深为太子。张太后的用意很明白:大明江山依然是明英宗的,朱祁钰只不过是代理执政而已。由于太子是皇太后立的,朱祁钰不得不慎重。然而,他仍旧不停地试探,甚至贿赂朝臣,希望他们在重建储君的问题上能站在自己这边,不惜武力威慑。终于换来宦官和朝臣的默认。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朱祁钰把侄子朱见深的皇太子废掉,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不想到了第二年,朱见济就夭折。朱祁钰也因此在精神上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死亡之谜


朱祁钰是有疾而终还是被害身亡,史书记载不一。


病死说:


从《英宗实录》看,朱祁钰之疾,日渐沉重,终于不治身亡。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十二月癸亥,朱祁钰因疾不起,遂罢朝贺。从景泰七年十二月癸亥起至朱祁钰去世,《英宗实录》有近20处记载朱祁钰疾病状况。对朱祁钰之死,明代人多有忌讳,史书仅记代宗“薨”,而不言何以“薨”。参看《英宗实录》,只能得出有疾而终的结论。


被害说:


从史书看,只有陆釴《病逸漫记》对朱祁钰的死因作如是记:“景泰帝之崩,为宦官蒋安以帛勒死。”朱祁钰即位后,废明英宗原立之皇太子朱见深,而将自己的儿子朱见济立为皇太子。朱祁钰卧病之时,群臣请建太子,朱祁钰不允,说:“偶有寒疾,十七日当早朝,”然十六日“南宫复辟”,十七日早朝的竟是明英宗!明英宗能有复辟之日、乃朱祁钰贻患而成。明英宗以其自身的教训,决定反其道而行之。二月十七日,朱祁钰病已向愈,明英宗为防止再次发生“复辟”、“夺门”事件,命太监蒋安用帛将朱祁钰活活勒死。为斩草除根,又赐红帛令唐妃等殉葬。

明宪宗朱见深(公元1447年—公元1487年)


明朝第八位皇帝,初名朱见濬,明英宗朱祁镇长子。朱见深本为太子,土木之变后叔父朱祁钰即帝位。到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朱祁钰将朱见濬废为沂王,改立朱见济为太子。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英宗因夺门之变而复辟,被立为太子。


朱见深英明宽仁,在位初年恢复了朱祁钰的皇帝尊号,平反于谦的冤屈,任用贤明的大臣商辂等治国理政,可以说有君王的风度。时代风气清明,朝廷多名贤俊彦,朱见深能够宽免赋税、减省刑罚,使社会经济渐渐复苏。但是在位期间任用奸邪,不能说没有缺陷。


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病逝,终年41岁。庙号宪宗,葬在明十三陵的茂陵。


荆襄流民


荆襄流民是元代以来困扰中央政府的一个大难题。荆襄流民主要集中在今天的郧县地区。该地万山环绕,又处于湖广、陕西、河南三省交界处,在元、明时是一个三不管地区。每当灾荒、战乱,这一带常常聚集近百万的流民。


成化年间对流民的重视和安置,是因刘通、石龙起义而起。政府在镇压了农民起义之后,任命原杰安抚流民,并设置了郧阳府,将流民用户籍的形式固定在当地,又设置了郧阳巡抚,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一难题。


设立西厂


始立于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在成化朝的历史上存在了五年零几个月。西厂正式成立后,汪直借用锦衣卫中的力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他的特务网络。西厂的特务人数,在当时比东厂要多出一倍。东厂的太监尚铭,也不得不俯首听命于汪直。西厂气焰非常嚣张,成立的当年就连兴大狱,逮捕了郎中武清、乐章、太医院院判蒋宗武、行人张廷纲、浙江布政使刘福、左通政方贤。


成化朝的西厂,一方面是扩大了明代特务的职能与侦察范围,侦察的地点不限于都城、地方,而遍及南北边腹各地,这是此前的东厂所没有的;另一方面,宪宗之设西厂,无疑加强了皇帝对于特务组织的偏爱心理。特务组织的存在,使原本属于厮役之流的旗尉,得以肆意凌辱大臣,也算是明代的创举了。


设立皇庄


“皇庄”之名始于宪宗朱见深。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朱见深没收宦官曹吉祥在顺义的田地,设为“皇庄”。不过,皇庄并不单是皇帝一个人的庄田,而是包括皇帝本身、后妃、皇太子及在京诸王的庄田。


皇庄的设立,其实是开了明代土地兼并的先河。朱见深的皇庄,很快就遍布顺义、宝坻、丰润、新城、雄县等处。上行下效,皇帝既然带头兼并土地,藩王、勋戚、宦官也请求皇帝赐土地,于是有王田、官庄。宪宗设置皇庄的做法,无疑在与民争富,是在毁坏王朝统治的经济基础。


一团和气图


朱见深作有一幅《一团和气图》,乍看仿佛一个圆球,画着一个眯眼嬉笑之人,但仔细观看会发现是三个人抱成一团,初看时的一个面孔实际是由三个面孔组成的。图的内容,源于虎溪三笑的典故。从表现形式和构思方法上,《一团和气图》符合古代漫画的特点和要求,但在主题上却没有讽刺意味,反而有歌颂漫画的味道,这是它的特殊之处。


据史学者研究,朱见深有鉴于其父朱祁镇制造了兵部尚书于谦等人冤狱的教训,继位之后下令平反昭雪,并在朝廷上下提倡团结,大概就是这位威严的皇帝之所以作此诙谐图画的原因之一。


专宠万氏


明宪宗爱的万贵妃比他年长17岁,四岁进宫。正统十四年,奉命照顾年仅两岁的皇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成化帝朱见深。成化帝登基,想立这个宫女为皇后。不合礼法祖制,被生母周太后驳斥,只好立为妃。皇帝终日临幸万氏,对新立的吴皇后看也不看一眼。万氏仗着皇帝的宠爱,对吴皇后也不怎么恭敬。吴皇后下令扑打万氏,甚至自己动手。皇后吴氏不辨时势,还以旧眼光看人,只以为打得不过是一个宫女。谁知道成化帝怒不可遏,一气之下废了她,打入了冷宫。随之,成化帝想立万氏为后。周太后看她这么大年纪,长相也不怎样,坚决不同意。最后,立了王氏为皇后。


吴皇后前车之鉴,王皇后忧惧,因而对万氏处处忍让。成化二年,三十八岁的万氏生下皇长子,得封贵妃。一时之间,宠爱有加。可惜没过一年,皇子夭折,万贵妃从此不再有孕。母凭子贵的愿望落空,万贵妃担心年老色衰,处处谗害宫廷妃嫔,凡有怀孕迹象的,无不使手段让她们堕胎,险些使成化帝一脉绝嗣,导致皇宫内外惊惧。然而成化帝却对她宠信有加。佞臣汪直等人纷纷贡献财物,笼络万贵妃,一时之间,外戚横行,奸臣当道,朝纲败坏。

明孝宗朱祐樘(公元1470年―公元1505年)

年号弘治,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子。朱祐樘为人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不近声色,勤于政事,重视司法,努力扭转朝政腐败状况,驱逐奸佞,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任用王恕、刘大夏等为人正直的大臣,史称“弘治中兴”。


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朱祐樘驾崩于乾清宫,年仅36岁,葬泰陵,庙号孝宗。


早年经历


明孝宗朱祐樘的童年非常坎坷不幸。生母纪氏是广西纪姓土司的女儿,被俘入宫中管理皇帝私房钱。一次宪宗偶尔经过,见纪氏美貌聪敏,就留宿了一夜。事后,纪氏怀孕。宠冠后宫的万贵妃知道后,命令一宫女为纪氏堕胎。纪氏的人缘很好,派来的宫人不忍下手,回报万妃时就谎称是肚内长了瘤子而不是怀孕,万贵妃仍不放心,下令将纪氏贬居冷宫。纪氏是在万贵妃的阴影下,于冷宫中偷偷生下了朱佑樘,万贵妃得知后又派门监张敏去溺死新皇子,但张敏却冒着性命危险,帮助纪氏将婴儿秘密藏起来,每日用米粉哺养。被万贵妃排挤废掉的吴皇后也帮助哺养婴儿。万贵妃曾数次搜查,都未找到。就这样朱佑樘一直吃百家饭长到六岁。


一天,张敏为宪宗梳头时,宪宗叹息说:“我眼看就要老了,还没有儿子。”张敏连忙伏地说:“万岁已经有儿子了。”宪宗大吃一惊,忙追问究竟,张敏才说出了真情。宪宗皇帝听了大喜,立即命令去接皇子。当宪宗皇帝第一次见到自已那因为长期幽禁,胎发尚未剪、拖至地面的瘦弱的儿子,不禁泪流满面,感慨万千。当天召集众臣,说出真相。次日,颁诏天下,立朱祐樘为皇太子。宪宗的母亲周太后担心万贵妃会对太子下毒手,就亲自将孙子抱养在自己的仁寿宫内,才使太子安全地生活在宫中。


恢复大小经筵


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他采纳大臣的建议,开设大小经筵。这一制度是在正统初年制定的,大经筵,每月逢二、十二、廿二日举行,主要是一种礼仪;小经筵又称日讲,君臣之间不拘礼节,从容问答,是重要的辅政方式。大小经筵制度,在宪宗朝时一度废置。孝宗开始坚持日讲,同时,又在早朝之外,另设午朝,每天两次视朝,接受百官面陈国事。孝宗勤政图治的做法,与他父亲的怠于朝政形成鲜明的对照。由于孝宗锐意求治,朝廷上下,文武百官纷纷上言,或痛陈时弊,或广进方略,对弘治朝兴利除弊起了积极的作用。


一夫一妻


朱佑樘就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用实际行动实践男女平等的皇帝。他一生只娶了一个张皇后,从不纳宫女,也不封贵妃、美人,每天只与皇后同起同居,过着平常百姓一样的夫妻生活,实在不易。


孝宗和张皇后是患难之交,一对恩爱夫妻。从接受的教育看,他也很早就懂得若想当个好皇帝,就不能爱美人废江山的道理。两人每天必定是同起同卧,读诗作画,听琴观舞,谈古论今,朝夕与共。这不经意间的举动,创造了古往今来一个特殊的纪录,也算是朱祐樘作为一代明君的佐证之一。正是由于孝宗坚持只宠皇后一人,使得他成为历代皇陵中只葬着夫妻两人的绝无仅有的典型,给他明君贤主色彩颇浓的一生更加平添了许多亮色。


发明牙刷


中国在南宋已有牙刷了,在中国四川成都中药博物馆依然展出一把宋代竹柄牙刷,堪称医史文物珍品。美国牙科医学会和美国牙科博物馆等的资料显示,世界上第一把牙刷是由中国皇帝明孝宗朱祐樘于1498年发明的,方法是把短硬的猪鬃插进一支骨制手把上。2004年,伦敦罗宾逊出版社出版的《发明大全》一书,列举了人类300项伟大的发明,也把牙刷的发明权归到朱祐樘名下。


明武宗朱厚照(公元1491年-公元1521年)


明朝第十位皇帝,是明孝宗朱祐樘和张皇后的长子,在位期间年号正德,后世成为正德帝或明武宗。


朱厚照从小机智聪颖,喜欢骑射。即位后史书上出现两极评价,一方说他处事刚毅果断,批答奏章,决定国家重大事件。另一方面说他为政期间荒淫无道,国力衰微,一生贪杯、尚武、无赖,喜好玩乐。


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驾崩于豹房,享年三十一岁,在位十六年,庙号武宗,葬于康陵。


随心所欲


明武宗即位后废除尚寝官和文书房的内官,以减少对他行动的限制。经筵日讲他更是以各种借口逃脱,没听几次。后来连早朝也不愿上了,为后来世宗、神宗的长期罢朝开了先河。诸位大臣轮番上奏,甚至以请辞相威胁,但皇帝依旧我行我素,大臣们也无可奈何,到了后来,只要朱厚照不做出什么出格的事,大臣们干脆不再管他。


沉湎豹房


明武宗不顾朝臣的极力反对而沉湎于玩乐,主要是因为受到了“八虎”的蛊惑。“八虎”是指八个太监,包括刘瑾、张永、马永成、高凤等人,其中以刘瑾为首。刘瑾为人阴险狡猾,想方设法鼓动武宗玩乐。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武宗离开了禁城,住进了皇城西北的豹房新宅。豹房是贵族豢养虎豹等猛兽以供玩乐的地方,朱厚照的豹房新宅始修于正德二年,至正德七年共添造房屋200余间, 耗银24万余两。其实豹房新宅并非养豹之所,又非一般意义上单纯游幸的离宫,实为武宗居住和处理朝政之地,有人就认为是当时的政治中心和军事总部。豹房新宅多构密室,有如迷宫,又建有妓院、校场、佛寺,甚至养了许多动物,武宗曾买来大量猛兽试验,发现豹子最为凶猛,因此多养豹子。武宗每日广招乐妓承应,荒淫无度。


玩乐宫廷


在刘瑾的引导下,武宗玩得越来越离谱。先是在宫中模仿街市的样子建了许多店铺,让太监扮做老板、百姓,武宗则扮做富商,在其中取乐。又觉得不过瘾,于是又模仿妓院,让许多宫女扮做粉头,武宗挨家进去听曲、淫乐,后宫搞得乌烟瘴气,急坏了当朝的大臣们,这些人不顾身家性命,联名上书请求严惩八虎,武宗刚刚即位,还缺乏驾驭群臣的能力,见到如此声势浩大的进谏,有些支持不住,想与群臣妥协,除掉八虎,但就在这时,刘瑾在皇帝面前哭诉使武宗心又软了下来,第二天他惩治了首先进谏的大臣,内阁成员谢迁、刘健以告老还乡相威胁,但是被武宗欣然批准,群臣失去了领头人,只好做罢。


应州大捷


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蒙古王子伯颜叩关来袭。朱厚照大为兴奋,火速回京布置亲征。其时距土木堡之变不到七十年,朝臣听到“亲征”二字不禁神经过敏。于是又是一轮的规劝、教训,甚至威胁,但朱厚照决不愿意放过这次实战机会,终以“大将军朱寿”的名义统兵出战。作为惩罚,他不给任何一个文官随驾的荣幸。


双方大战几天,朱厚照亲临前线同敌人战斗,据说还亲手斩敌一人,不过也险象丛生,“乘舆几陷”。朱厚照亲自指挥的这场战斗,取得了杀敌十六名,己方伤五百六十三人、亡二十五人的战绩。在这场战斗中,武宗亲为指挥布置,战术正确,指挥得法,体现了较高的军事指挥才能。应州之役,成为武宗一生中最为光彩的时刻。


禁食猪肉


朱厚照因为自己生肖属猪,曾一度敕令全国禁食猪肉,但他自己仍食用猪肉,“内批仍用豕”;旋即在大学士杨廷和的反对下,降敕废除。

中国各朝代帝王——商朝
中国各朝代帝王——西周
中国各朝代帝王——春秋战国
中国各朝代帝王——秦
中国各朝代帝王——西汉
中国各朝代帝王——东汉
中国各朝代帝王——三国
中国各朝代帝王——晋
中国各朝代帝王——南朝
中国各朝代帝王——北朝
中国各朝代帝王——隋朝
中国各朝代帝王——唐朝(一)
中国各朝代帝王——唐朝(二)
中国各朝代帝王——唐朝(三)
中国各朝代帝王——唐朝(四)
中国各朝代帝王——五代(一)
中国各朝代帝王——五代(二)
中国各朝代帝王——十国(一)
中国各朝代帝王——十国(二)
中国各朝代帝王——宋(一)
中国各朝代帝王——宋(二)
中国各朝代帝王——宋(三)
中国各朝代帝王——元(一)
中国各朝代帝王——元(二)



《武汉“战疫”纪事》合集

《红楼十二钗》合集

30首经典电视剧主题曲

曾仕强论三国智慧 合集

《中国历史悬案》合集

《中国诗词大会》合集

纪录片《楚国八百年》合集

纪录片《中国通史》合集

纪录片《河西走廊》合集

纪录片《金城兰州》合集

纪录片《中国将帅》合集

纪录片《解放西藏》合集

纪录片《四大美女》合集

纪录片《契丹王朝》合集

纪录片《千年书法》合集

纪录片《大国崛起》合集

纪录片《中国商人》合集

纪录片《诗词中国》合集

纪录片《茶马古道》合集

纪录片《十大元帅》合集

纪录片《大国仪仗》合集

纪录片《茶叶之路》合集

纪录片《美丽中国》合集

纪录片《银发汹涌》合集

纪录片《诗画江南》合集

纪录片《中国医生》合集

纪录片《美丽中国 》合集

纪录片 《华为是谁》合集

纪录片《大明宫》合集

纪录片《习仲勋》合集

纪录片《毛泽东》合集

纪录片《潘天寿》合集

纪录片《第三极》合集

纪录片《英雄之城》

纪录片《玄奘大师》

纪录片《俺爹俺娘》

纪录片《缅怀杨绛》

纪录片《抗美援朝》

纪录片《豪门秘事》

纪录片《布达拉宫》

纪录片《齐白石》

纪录片《邓丽君》

纪录片《钟南山》

纪录片《圆明园》

纪录片《路遥》

纪录片《孤老》

纪录片《启功》

纪录片《孔子》

纪录片《赤峰》

纪录片《马云》

纪录片《南宋》合集

纪录片《故宫》合集

纪录片《先生》合集

纪录片《敦煌》合集

纪录片《王震》合集

纪录片《路遥》合集

纪录片《家风》合集

纪录片《货币》合集

纪录片《知青》合集

纪录片《强军》合集

纪录片《徐渭》合集

纪录片《屈原》合集

纪录片《中国远征军》合集

纪录片《非典十年祭》合集

纪录片《资本的力量》合集

纪录片《汉字五千年》合集

纪录片《三国的世界》合集

纪录片《麦积山石窟》合集

纪录片《西藏的西藏》合集

纪录片《走近毛泽东》合集

纪录片《李鼎铭先生》合集

纪录片《 南怀瑾先生 》合集

纪录片《中国文房四宝》合集

纪录片《梁思成 林徽因》合集

纪录片《憨山大师的一生》合集

纪录片《中国十大王朝》合集

纪录片《抗美援朝真实档案》

纪录片《 龟兹·龟兹》

纪录片《另一个香港》

纪录片《不朽的马克思》

纪录片《十大瓷厂往事》

纪录片《生于五十年代 》

纪录片《北京的星期天》

纪录片《苏联最后的时光》

纪录片《大昭寺与小昭寺》

纪录片《1950年中苏合拍》

纪录片《英雄战胜北大荒》

纪录片《人生第一次 • 养老》

纪录片《中国新疆,反恐前沿》

纪录片《隐形杀手:对抗病毒的战争》

纪录片《鲜为人知的东北惊天大鼠疫》

纪录片《流行病:如何预防大型传染病》

纪录片《新中国十大元帅、上将授衔》

纪录片《揭秘六十年前北京定陵挖掘全程》

纪录片《秦灭六国 商鞅变法》合集

纪录片《邓小平百万裁军决策内幕》合集

纪录片《苏东坡》合集

百家讲坛《水浒》合集

百家讲坛《苏轼》合集

百家讲坛《李煜》合集

百家讲坛《李清照》合集

百家讲坛《武则天》合集

百家讲坛《长恨歌》合集

百家讲坛《春秋五霸》合集

百家讲坛《中华孝道》合集

百家讲坛《人间词话》合集

百家讲坛《大隋风云》合集

百家讲坛《贞观之治》合集

百家讲坛《太平公主》合集

百家讲坛《诗歌爱情》合集

百家讲坛《诗歌唐朝》合集

百家讲坛《千古爱情》合集

百家讲坛《清官海瑞》合集

百家讲坛《末代皇帝》合集

百家讲坛《清官海瑞》合集

百家讲坛《诗歌三曹》合集

百家讲坛《禅意生活》合集

百家讲坛《风雨张居正》合集

百家讲坛《易经的奥秘》合集

百家讲坛《诗歌话清明》合集

百家讲坛《隋唐英雄志》合集

百家讲坛《玄奘西游记》合集

百家讲坛《孟子的智慧》合集

百家讲坛《唐诗的故事》合集

百家讲坛《向古人学家教》合集

百家讲坛《救时宰相于谦》合集

百家讲坛《易中天品三国》合集

百家讲坛《汉代风云人物》合集

百家讲坛《南唐后主李煜》合集

百家讲坛《胡雪岩的启示》合集

百家讲坛《王立群读史记》合集

百家讲坛《囚徒天子光绪》合集

百家讲坛《大秦政坛双星》合集

百家讲坛《人间正道是沧桑》合集

百家讲坛《向诸葛亮借智慧》合集

百家讲坛《五百年来王阳明》合集

百家讲坛《纳兰心事有谁知》合集

百家讲坛《书香才女李清照》合集

百家讲坛《金戈铁马辛弃疾》合集

百家讲坛《抗倭英雄戚继光》合集

百家讲坛《孔子是怎样炼成的》合集

百家讲坛《钱文忠解读三字经》合集

百家讲坛《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合集

百家讲坛《正说清朝二十四臣》合集

百家讲坛《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合集

百家讲坛《唐宋诗词的风骨气韵》合集

百家讲坛《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合集

百家讲坛《侠骨柔情陆游陆放翁》合集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授权)

图文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西北孤莲

主编微信:xuzhigang112963929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