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核电崛起之谜,从望尘莫及到悄悄领先

闲蛋黄 伊森艾玛 2023-06-22


核电是利用原子核内部蕴藏的能量产生电能。1千克的铀235裂变以后产生的能量,大致相当于2700吨标准煤充分燃烧释放的热量。核电是战略高科技产业,也是大国必争之地。

1956817日,中苏两国政府签订关于苏联援助中国建设原子能工业的协定。1958621日,指导员在中央军事委员会扩大会议上说:“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十年功夫完全可能。”

作为共和国“两弹”工程的重要支撑,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大批科研人员和技术工人放弃在城市中相对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奔赴各大核工程基地。这些厂矿除了对外名称外,还拥有一个由三个数字组成的代号。地图上也找不到它们的具体位置,寄信地址通常是“XXXX号信箱”。许多人自己也不清楚所从事的是核工业,只是每天坐着专车进厂矿上班。具体工作内容,“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

19585月起,第一批铀矿山和水冶厂(湖南郴县铀矿(711矿)、衡阳大浦铀矿(712矿)、江西上饶铀矿(713矿)、衡阳铀水冶厂(272厂))陆续开工建设。1958年下半年,中国核工业的首批主要工程项目包头核燃料元件厂(202厂)、兰州铀浓缩厂(504厂)、酒泉原子能联合企业(404厂)、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221厂)的基础工程和附属工程,都陆续开工。

国际形势风云突变,中苏关系破裂后,到19608月,在中国原子能系统工作的233名苏联专家全部撤离回国,并奉命带走重要的图纸资料和数据,设备材料的供应也随即停止,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工业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和困难。

当然,中国是吓不倒的。中央最后的决定是,不理他们那一套。他不给,我们就自己动手,从头摸起,准备用八年时间搞出原子弹。”为了记住19596月这个特殊的日子,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工程的代号就确定为 “596”。

196410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19676月,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中国用了2年零8个月。19701226日,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核潜艇成功下水。艇上零部件有4.6万个,需要的材料多达1300多种,没有用一颗外国螺丝钉。


两弹一星是搞出来了,但原子弹不能当饭吃。核工业要扶持,要找出路。晚了,人才、技术、设备都会流失、老化。于是核工业从军工走向民用,中国开启了和平利用原子能时代。

728工程

19702月,周在北京听取上海市领导汇报由于缺电导致工厂减产的情况时,明确指出:“从长远来看,华东地区缺煤少油,要解决华东地区用电问题,需要搞核电”。上海市以传达周指示的日期(197028日)作为核电工程代号,即“728工程”。

1974331日,中央批准了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方案,指出:建设我国第一座核电站,主要是掌握技术,培养队伍,积累经验,为今后核电发展打基础。但由于“文革”的影响,工程迟迟未能动工。

在核电站是造还是买的问题上,国家也曾有过分歧。当时法国已经承诺,提供贷款与技术合作,其中包括一座核电站。水电部据此筹划在江阴建设苏南核电站,最终定在了广东大亚湾。国务院也于1978年底批准了从法国法玛通公司引进两套90万千瓦机组的核电站。法国的核技术M310原型是美国西屋公司Model312堆型。M310堆型在我国一共建了4座,大亚湾和岭澳一期各两座。

一机部参加进来,认为再搞30万千瓦的核电站意义不大,19788月正式提出要停建“728”工程。二机部马上反击,上海728院(现在的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在科研、设计、设备制造上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国家批了7个多亿,已花了近2个亿,岂有下马之理?

结果,198111月,国家再次批准了“728”工程。198211月,批准工程选址浙江省海盐县的秦山,采用了自主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建设方式。198361日,秦山核电站一期破土动工。秦山核电站的反应堆是在中国核潜艇196堆为原型堆的基础上设计的。当年只有工程代号,没有产品代号。CNP300是后来中核集团完成了国产百万千瓦级压水堆CNP1000的研发后给起的,CNPChina Nuclear Power的缩写。19911215日零点15分,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19941215日,秦山核电站投入商业运行,中国成为世界第7个有能力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国家。


大亚湾核电站同样辉煌。1993年并网发电,也是1994年投入商业运行。能源缺乏的广东省一直靠北煤南运,省内水系落 差小,不具备发电条件,就从核电上找出路。可他们缺电也缺钱,于是利用比邻港澳的优势,“借贷建设、售电还钱”。大亚湾核电站投运当年,中国广核集团(下称“中广核”)的前身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成立。大亚湾核电站国产化率仅为1%,而随后建设的岭澳一期,国产化率已提升至30%。

中广核的蓬勃发展,让业界的“老大哥”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倍感压力。秦山一期、二期相继落成后,中核也开启了国外引进之路。1998年,秦山三期开工,采用加拿大CANDU6堆型。这一堆型在国际上并非主流,但对发展中国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尽管切尔诺贝利阴霾未散,中国仍决定引进俄罗斯AES91堆型,在江苏连云港建设田湾核电站。

2004年,中国决定引进第三代核电技术。美国西屋公司、法国阿海珐公司跃跃欲试。西屋公司AP1000堆型最终脱颖而出。为引进这一美国堆型,国家于2007年专门成立国家核电技术公司。AP1000堆型在国外并无落地。作为世界首堆,三门核电站1号机组前景不明。中标次年,西屋公司被日本东芝收购。中广核在西屋公司被收购的当年,决定再次向法国引进EPR堆型。与三门相似,台山核电站1号机组也是EPR全球首堆。

华龙一号

然而,仅靠引进技术是可不行的。技术路线不统一、研发力量分散的问题始终困扰着中国核电。1999年,国家计委就曾提议中核与中广核联合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却未能如愿。对外国垄断的顾虑和获取自主知识产权的渴望,驱使三家核电公司分别基于各自引进的技术,开展第三代核电技术自主研发。 中核集团走出 CNP1000堆型、CP1000堆型、ACP1000堆型的路线;中广核相继研发出CPR1000堆型、CPR1000+堆型,以及最终的第三代ACPR1000+堆型。最后,在国家能源局的要求下,两者“融合”成为“华龙一号”。


2021130日,我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全球第一台“华龙一号”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在“华龙一号”正式启动专项型号研发不久,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事故发生。因此,“华龙一号”充分汲取了福岛核事故的经验教训,重新做了大量优化设计,以抵御更为严重的地震和海啸。“华龙一号”采用了“177堆芯”设计,加强了电源系统,能够在丧失厂外电源的情况下,通过纵深防御的电源供应系统,提供全厂断电应急供电,确保系统安全运行。

全世界有超过70个国家已经和正在计划发展核电,中国在长期的核电项目建设过程中,核电产业不断推进国产化,形成了成套供应核电设备的完整核电产业链。大型铸锻件、核岛大型主设备、常规岛设备、核级泵阀、控制系统等绝大多数已经实现国产化研制。


20211220日,全球首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首次并网发电,这是由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具有固有安全性的全球首个并网发电的第四代高温气冷堆核电项目,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少数几个掌握第四代核能技术的国家之一。


后发优势

中国核电起步较晚,发展还是比较谨慎的。秦山核电站1985年才开工建设,比前苏联落后了37年之久。在20年的时间里,中国只建设了深圳大亚湾、岭澳,连云港田湾等少数几座核电站,属于小规模的尝试。2010年以后,我们才加快核电建设的步伐。

碳中和四大能源,水能、风能、太阳能、核能,水能受地形因素制约大,风能和太阳能的经济效应低,唯独核电具备大规模发展的潜力。中国核电目前占全国能源的比例还很低,仅为1%(目前是4%)。核能发电占比最高的国家是法国(75%),其他如美国(19%)、俄罗斯(18%)、日本(33%)、韩国(30%)、瑞典(38%)等核能发电比例都比我们高,中国核能潜力还是很大的。

世界核电站运行,目前总共发生过三次严重的事故,分别是1979年发生在美国的三哩岛核事故,1986年发生在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和2011年发生在日本的福岛核事故。这三座核电站都是属于第二代核电技术,而中国是在获得了第三代核电技术之后,才开始加快建设的,所以,我们建设的核电站,都是比较先进和安全的第三、第四代核电站。

‘跟跑’到‘领跑’,中国核电一路走来并不容易,关键是需要拥有核心的竞争力。像印度,从1991年开发核潜艇以来的15年间,花了100多亿美元,因为实在难以完成核动力装置的建造,不得不向俄罗斯租借核潜艇。

只有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掌握关键技术,我们才能不受制于人。中国核电今日能有如此辉煌的成绩,得益于老一辈核工作者的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近期中国新航母下水,正是我们边学边造逐步升级的成绩,核动力系统现在是还没有,不等于我们将来搞不出来。

中国今天能够走多远,是因为昨天付出了多大的努力;中国明天能够走多远,取决于今天付出多少努力!

往期文章:

百年波音,是怎样称霸蓝天,又是怎样跌下神坛的?

致命的诱惑,北美印第安人为毛皮贸易付出的惨痛代价

历史缝隙里前行的广州十三行

没有信用的货币,一文不值

巴菲特,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上一次,是中国救了“硅谷钢铁侠”。这一次就不一样了

大唐的一个错误决定,迫使其退出了中亚的霸主地位,遗憾千年!

西部大开发,中国从古至今的顶级战略部署

一粒大豆,改变整个世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