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大省四川此次缺电的过程,是近乎英雄般的悲壮
北京不缺电,上海不缺电,广东不缺电,江苏不缺电,中国第一水电大省四川却缺电了。为确保电网安全和民生用电,四川安排所有工业电力用户(含白名单重点保障企业)实施生产全停,从8月15日00:00至20日24:00“让电于民”。
四川的五大支柱产业包括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和能源化工,不可避免生产要受到影响。像成都也进入“电能保卫战”的非常时期。
地铁站许多灯关了。
商场,不复往日的熙熙攘攘和灯火通明。
一些写字楼里,公司关掉了空调,用冰块为员工降温。
四川缺电,很多人心中会冒出疑问。为什么电力匮乏的东部工业大省不缺电,反倒是水电丰富、工业欠发达的四川缺电这么厉害了?
四川地处长江上游,有大小河流近1400 条,水资源总量共计3489.7 亿立方米,水电资源技术可开发量约1.48 亿千瓦,占全国总量的21.2%,是“西电东送”的重要送出端。
2021年底四川水电装机达8887万千瓦(居全国第一),占比为77.7%;火电装机达1825万千瓦,占比为16.0%;风电装机为527万千瓦,占比4.6%;太阳能发电装机为196万千瓦,占比1.7%。
世界第一大水电站是三峡水电站,位于湖北省。世界第二大水电站就在四川省,名为白鹤滩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平均年发电量602.4亿千瓦,可满足7500万人一年的用电量。四川省常驻人口只有8372万,也就是说,白鹤滩水电站一年的发电量,就能满足约90%四川人的生活用电。四川省的用电结构中,居民用电占比40%,工业用电占比60%。然而四川的高能耗产业并不算多,在水电和火电的双重保障之下,正常年份四川本不会缺电的。
水电有个特性,简单来说就是“夏丰冬枯”:夏季丰水期因来水多,水电则可以“大发”(6 月至10 月);冬季枯水期因来水少,水电则减发或者不发(12 月至次年4月)。5月和11月则是平水期。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夏天汛期的水没法储存到冬天用,多出来的水只能放掉;电能也无法大量存储,只能源源不断送到其他地方,简称“外送”。
国家在川投资了多条水电外送通道。四川电网通过±800千伏复龙-奉贤、锦屏-苏南、宜宾-金华、雅中-江西、白鹤滩-江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500 千伏德阳-宝鸡直流输电线路以及川渝、川藏500 千伏交流输电线路与外部电网相连,形成“六直八交”外送通道,最大输送能力达到4504 万千瓦。截至2022年6月,四川电网已累计向华东、西北、华北、华中、重庆和西藏等输送电量1.35万亿千万时。
今夏的四川缺电,是几个原因叠加造成的:
一、高温少雨
四川最近实在是太热了,成都近日气温最高可达43℃,专家称今年是1961年以来,最强的高温年。四川15个地市严重受灾,遭遇了罕见的历史同期极端高温,以及历史最少降雨量,连乐山大佛也罕见的露出底座。
7月后,四川天然来水电量从9亿千瓦时下降至4.5亿千瓦时,降幅高达50%,且仍以日均2%的速度持续下降。都江堰的径流量只有222立方米每秒,成都和眉山的用水需求恐怕都难以保障,更不要说用来发电了。水电库容严重不足,外省煤入川运力也不足,造成电力供应面临电力、电量的硬性不足的局面。
从技术角度看,煤电显然是最稳定的。不管刮风下雨,下雪下冰雹,都不影响煤电的生产。但从保护环境角度出发,再考虑到自然资源的分布情况,四川对发展煤电始终兴趣不大。
二、用电量暴增
高温天气让空调设备使用频次大幅增加。四川电网最大负荷逼近6000万千瓦,同比年增长14%。居民日均用电量3.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3.3%,接近翻倍。
三、调度问题
四川是西电东送的核心基地,主要送往重庆、湖南、江西、江苏、浙江以及上海。像白鹤滩、向家坝、溪洛渡、锦屏等大型电站,需要服从于国家统筹安排和调配。外省得到了清洁的电力,四川得到了电费,也算是双赢。由于电网平稳运行才能确保安,电力作为特殊的商品,需要持续供应。四川丰水期和枯水期有不同的外送电力比例或额度,都是签了长期协议,不能随意去删减的。像今年这样的极端气象灾害,有条件的各省当然也会八方支援。比如中国网成都供电公司就将接收其中44台中压发电车,这些发电车可提供49400千瓦用电负荷。按照普通空调1.5p,制冷功率1.18kw,49400k可供近42000台空调同时运转。
西电东送万家灯火依旧的背后,是四川多少工厂在黑暗中煎熬换来的。如果还是不能全体、全天候供给民用电,那没办法,民生用电也得停了。
在电力方面,中国不缺资金,不缺人才,不缺技术,也不缺资源。像雅鲁藏布江、澜沧江的水电资源,都还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新疆沙漠中的光伏电站,还有很大的铺设空间。只是我们还需要时间去建设。
电网建设,储能,虚拟电厂等建设任重道远,全国一盘棋,虽然四川人民现在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希望大家能同舟共济,多一份理解和支持;相信一定可以战胜困难,共渡难关!
往期文章:
从“成本杀手”到“逃亡囚徒”,日产前CEO:“我们这里还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