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忽左忽右,扶不起的英国工党

闲蛋黄 伊森艾玛 2023-06-22

英国传统政治的基石是代议制,即人民选举议员,议员代表人民来议事。这种制度的优势在于,人民部分参与了政治,议员容易就专业问题深入探讨进而快速形成决策。数百年前,英国便经此途径创建了议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君主立宪制。时至今日,英国制度的实质仍然没有变化,即通过选举代表来行使权力。

164011月,为筹措军费镇压苏格兰起义,专制君主查理一世不得不召集已停止了11年的议会,这届议会一直延续到1660年,史称“长期议会”。围绕维护王权还是限制王权,英国议会内部逐渐形成两大政治派别:一派主张维护王权、代表封建地主与贵族的利益与立场,起初被称为“骑士党”;另一派主张限制王权、代表新贵族与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与立场,起初被称为“圆颅党”。


查理一世被砍头后,1679年围绕着国王查理二世的弟弟詹姆士(是天主教徒,且娶了法国的公主)是否有权继承王位的问题,议会争论不休形成了两大派:

“骑士党”则拥护詹姆士继承王位,被骂是“天主教亡命之徒”(托利tóraidhe);“圆颅党”主张提高议会权力、反对詹姆士继承王位,被骂是“苏格兰悍匪”(辉格Whiggamores);辉格和托利一开始只是两拨人嘴炮时的词语,久而久之成为党派的代名词。

英国近代两大政党——辉格党和托利党由此诞生,标志着英国政党萌芽的产生。不过在政党诞生后的十年间,即1679-1689年间,英国仍处于君主专制时期,王权依然至高无上。成为政治权力的中心政党活动虽日趋活跃,但作为两党政治活动空间的议会还未成为一个常设性机构,更谈不上与王权相抗衡了。直到光荣革命,英国才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1832年,英国议会通过了《选举改革法》,拥有选举权的范围扩大,参加选举的人数增多。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政治集团要在选举中获胜,就更要依赖政党这样的组织。在这次改革过程当中,托利党和辉格党分别更名为“保守党”和“自由党”。


托利党一向信奉保守主义,墨守成规,反对改革,因而得名保守党。保守继承点什么呢?是英国新教中的平等、自由价值观。教义里追求绝对的私有制,遵循多劳多得的原则,信奉勤劳致富双手创造,不靠别人的施舍,追求小政府,大市场,主张让上帝的手来管理市场,坚持自由市场经济。辉格党因为历来支持议会改革,带有某种自由主义倾向,故得名自由党。至此,资产阶级政党正式成立。资本家费尽心机夺取国家政权,当然不是为了玩,而是用国家权力剥削更多的剩余价值,让资本快速增殖。自由党与保守党的竞争延续了近一个世纪,而后遇到了工党的挑战。

工党的崛起

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被垄断资本主义代替后,保守党逐步由土地贵族的党变为垄断资产阶级的党。自由党主张的自由贸易政策使英国丧失了“世界工厂”的垄断地位,大批工业资本家转向保守党。19世纪后期,自由党内反对爱尔兰自治的成员另起山头,成立自由统一党,并在1912年和保守党合并。


19世纪下半期,获得选取权的英国无产阶级逐渐成为一股庞大的政治力量,然而并没有一个政党做为他们的代表,那时候的工会力量逐渐壮大。1867年至1885年,自由党开始同意一些工会的人员入党并参与竞选。

18661022日,拉姆齐·麦克唐纳出生于英国苏格兰莫里河上一个小渔村,是农场工约翰·麦克唐纳及女仆安妮·拉姆齐所生的唯一私生子。麦克唐纳基本上靠自学成才,当上了西艾斯灵顿选区自由党议员候选人托马斯·拉夫的私人秘书。

麦克唐纳通过拉夫结识了韦伯夫妇,加入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组成的改良主义团体"费边社"。费边是古罗马时代的一位名将,他采取渐进求胜的军法。费边主义属于社会主义的一个分支,他们期望能实现社会各阶层的平等,包括财产、地位和政治权利的平等。然而却反对通过改革来实现,试图用民主让社会自然过渡到社会主义。麦克唐纳辞去了拉夫的私人秘书职务,先后在伦敦几家报馆工作,从事新闻报道。期间,麦克唐纳还在全国各地进行巡回讲演,解说大多数人贫困的原因,大力宣传他的政治观点。

1893年初,苏格兰矿工凯尔·哈迪在英格兰北部的布拉德福城创建了独立工党。麦克唐纳于次年加入该党,并成为其领导成员之一。当时,英国工人阶级已经取得了选举权,职工会强烈要求工人应当有自己独立的议会代表。1906年英国举行议会大选,劳工代表委员会提出的候选人中有29名当选为议会议员。同年,该委员会正式更名为英国工党。


一战之前工党实力弱小,在议会上获取的席位数量也较少,不足以将其政治诉求付诸实践,所以工党的发展是与自由党是紧密结合的。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执政的自由党阿斯奎斯内阁准备参战。麦克唐纳一开始是反对的,当英国卷入战争后,麦克唐纳又开始大力支持以劳合·乔治为首的战时内阁及其战争事业。1923年底,在英国大选中,自由党拉拢工党联合组阁,挤掉了保守党。19241月,党魁麦克唐纳受命组阁,工党第一次上台执政,麦克唐纳本人任首相兼外交大臣。


工党上台后,通过了“惠特利住宅计划”,修订“保险法”,扩展失业人员福利。外交上,原谅一战老对手德国,还拉着苏联建交,搞贸易。这些棘手问题前两个大党都不敢碰,尤其苏联问题,等于是工党自己挖了个大“坑”。反对党窃喜,搞了一个“坎贝尔案”,诬陷麦克唐纳同情共产主义。迫于压力,麦克唐纳在192410月被迫辞职,重新大选。大选前四天,《每日邮报》公布了一封所谓共产国际写给英国共产党的信,指示它如何武装推翻英国资产阶级政府云云。本来就是一份伪造的文件,但麦克唐纳却以此为借口向苏联发照会,为保守党反苏宣传提供了根据。在这种气氛下,1924年底的议会大选保守党得胜,工党百口难辩,上台仅10个月的第一届工党政府仓促下台。

保守党上台后,一直搞不赢失业问题,1926年英国爆发的全国工人大罢工对保守党造成了重创。1929年,英国再次大选,工党取得大胜,第一次成为议会中的最大政党,但席位仍未过半,工党第二次组成了少数党内阁,麦克唐纳再度出任首相。但此时,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蔓延到了英国。英国出现了巨大的财政赤字。为了平衡预算,麦克唐纳采取紧缩政策,甚至不惜削减工人的失业补助金。19318月工党领袖麦克唐纳向国王请辞首相,但英王却出人意料地未让麦克唐纳继续留任并组建了一个超党派的“国民政府”(自由党、保守党、工党都参加)。

1935年,麦克唐纳以健康状况不佳为理由,提出同保守党领袖鲍尔温对调职务。麦克唐纳从政治舞台上消失,工党则在新领袖克莱门特·艾德礼领导下取得154个席位。19375月鲍德温请辞首相职务,尼维尔·张伯伦继任首相。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张伯伦由于执行绥靖政策,不仅没有阻止战争,反而助长了战争爆发,于19406月下台。丘吉尔成为保守党新首相,同时领导战时联合政府直至二战结束。

二战结束后,英国大选中(19457月),工党赢得下院393个席位,保守党只获得213席,工党领袖克莱门特·艾德礼成为新一任英国首相。这既与二战中工党的作为与发展壮大有关,也与战后英国民情变化、对和平发展与社会公平的诉求提高有关。丘吉尔在败选后愤愤不平,“Ungrateful characteristics is a great nation(忘恩负义是伟大民族的特点)

全球化带来的新变局

在凯恩斯主义的指导下,为了控制投资和抑制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性,工党政府不仅对英国最大的银行、一些重要的矿山、铁路、交通设施等实行了国有化,而且还建立起一套覆盖全体公民的社会保障制度。1948年7月,英国率先向全世界宣布:英国已建成福利国家。

英国迅速医治好了战争创伤,经济很快恢复到了战前水平。在接下来的1951年大选中,工党又败给了保守党,保守党独立执政。英国工党与保守党交替执政的政治格局大致形成并稳定下来。在随后几年,几乎所有西方国家对生产资料都实行了不同程度的国有化,并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程度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以石油危机为导火索,西方经济陷入了持续低迷状态。为了刺激消费、刺激经济,保证刚性的福利制度,再直接一点说是为了保证选票、保住执政地位,西方各国政府几乎不约而同地采取了赤字预算财政政策。然而,债台高筑的结果非但没有刺激经济增长,反倒引发了通货膨胀。凯恩斯主义失灵了,西方经济陷入了新的危机。

在这样的背景下,所谓的新自由主义出台了。以1979年上台的英国首相撒切尔、1981上台的美国总统里根最为典型,撒切尔上台后的主要政策是私有化和大幅削减国家福利,里根总统上台后的主要政策是减税,就是所谓的 “为企业松绑”。新自由主义反映了资本全球化的客观要求,虽然加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加速了穷人和富人之间的两极分化,但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全球化大潮的冲击下,以民族国家为基础、以福利国家制度为主要法宝的西欧各国社会民主党,包括英国工党先后失去了执政地位。

被选民“质疑”

工党现在已经不代表工人阶级,也不奉行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属于中间偏左,仍会以维护工人利益为口号,但本质上是资产阶级政党。什么是工人政党?由工人组成、管理的政党,并透过民主架构受工人阶级及其组织所监督(工会、社区组织、合作社等),并且基于工人利益的政治纲领。很显然,工党不是。

作为近代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曾享有“世界工厂” 的美称。在工业化早期,英国保持着一个强大的制造业。例如,在1970-1971 年间,英国制造业是最大的行业,就业人员将近一千万占英国全部就业人员的32.4%。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制造业在英国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低。到了2018年,英国制造业的就业人员仅剩下二百多万,在全部就业人口中所占不到 10%。

英国工党本来就是在工会组织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在某种程度上,它几乎就是英国的工会联合会。自1990年成立以来的大部分时期内,工党甚至没有个人党员。制造业的急剧萎缩,必然导致大批劳动力丧失工作岗位。(英国工人)迫切地渴望工作,但是他们被络绎不绝的东欧移民潮击溃了。这也是英国脱欧党近年来能够异军突起的群众基础。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全球化不仅制造了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工人阶级之间的对立,也严重破坏了像英国这样的国家工人阶级内部的团结。


作为英国福利国家制度的创立者,工党显然不愿意眼看着已经运行了三十多年的福利国家被保守党政府一点一点地蚕食。为了扭转颓势、重返政坛,在1983 年的选举中,工党摆出了与保守党的决战姿态,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要重新加大政府开支、重新国有化、给工会更大的权力、单方面削减核武器、退出欧洲共同体 等一系列非常激进的政策主张。但这些纲领脱离了英国的社会实际,并未得到选民的认同。

工党在1979 年、1983 年、19871992年选举四连败之后,工党内部终于达成了一致:改革势在必行。因为在英国的政治制度下,对于任何一个政党来说,赢得选举、上台执政才是硬道理。在这样的背景下,1994年,年仅41岁的布莱尔被推举为工党领袖,他也是工党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一位领袖。布莱尔首先修改了党章,删除了对公有制的承诺,废除了原来的工会会员集体加入工党的制度,把工党变成了一个面向社会各阶层开放的群众性政党。在纲领上,他主张要在老左派和新右派、即传统社会民主主义与新自由主义之间走 “第三条道路”。在1997年的选举中,工党大获全胜,得票率由1992 年的34.4% 增加到了43.2%,议席则由271席增加到了418席,在议会中取得了压倒性优势。

由于在议会中拥有绝对多数,布莱尔政府得以顺利推行一系列适应历史潮流的改革,包括加强与欧盟的联系与合作。随后,英国经济出现了罕见的繁荣。19972004 年间,英国经济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2.9%,英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开始逐渐回升。2001年,工党不出所料地赢得了选举。但是,2003年伊拉克战争的爆发成为一个转折点,布莱尔错误地追随美国所发动的这场错误战争,使得工党和他个人的支持率急剧下降。2007年布莱尔被迫辞职。随着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英国经济严重受挫,失业率攀升,接替布莱尔的布朗政府却束手无策,拿不出任何有效应对措施,最终导致工党输掉了2010年的选举。


全球化、特别是欧洲一体化以来,英国制造业萎缩已是不争的事实。其中有几百万人长期处于失业状态,对全球化、对欧盟有着一种天然的对抗情绪,他们是英国脱欧的中坚力量,又是英国工党传统的选民。工党不敢旗帜鲜明地表态要留在欧盟,就是害怕失去这一部分选民。但从另一方面看,全球化、欧洲一体化毕竟代表着生产力的发展方向,给英国诸多行业带来了机会。在脱欧还是留欧这样关键的问题上,工党领袖科尔宾却态度暧昧,这样的领袖、这样的政党被选民们抛弃,也就不足为奇了。

往期文章:

故事会、读者、知音,是谁在坚守,是谁在挥手告别?

撒切尔夫人,有鲜花的地方,不一定有掌声

非洲粮食问题加剧,能从中国学点啥?

重温欧债危机,下次谁来扮演救世主?

二流的演员一流的总统,全凭一张嘴,让爱在空中飘

拜登签署《芯片和科学法案》,中国却要说声“感谢”

苏格兰为什么不服管,一直在闹独立?

美国中期选举要开始,川普就被抄家,“他们甚至撬开了我的保险箱!”

兄弟吵架,国家经济都受影响?印度首富家族的恩恩怨怨

德国统一,为何是东德并入西德?

大船托举的大国梦

你争我夺,看中国怎样一步步增加铁矿石的定价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