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制造业大转移: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
今年冬天欧洲注定异常寒冷,说的是天气,也是经济。秋冬转换进行时,很多高纬度城市已飘起了鹅毛大雪,冬天是真的来了。欧洲能源危机却近在咫尺,廉价足够的能源已经回不去了,更令人担忧的是欧洲整体经济。就像小马哥前两天哀嚎的一样,他说欧洲的富足将不在。
欧洲困境
早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欧盟主要国家就有了去工业化的趋势,工业在经济结构中的重要性不断下降。然而,过去20年整个欧洲经济还不错,主要得益于两点,第一就是俄罗斯便宜的能源,第二就是中国廉价而优质的劳动力以及庞大的市场。
俄罗斯地大物博拥有着异常丰富的天然气和石油储备,且价格便宜又稳定。中国的贡献就更不用说了,是世界工厂,能够出口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使得欧洲美国的老百姓可以用便宜的价格过上富足的物质生活。另一方面14亿人的巨大市场,在中国老百姓荷包渐丰时,也可以为欧洲商品提供一个广阔的舞台。2021年之前的德国,连续5年贸易顺差,每年都能从海外赚到超过2000亿美元,是整个欧洲经济上不折不扣的火车头,可一场俄乌战争彻底就改变了这一切。
欧洲也试图通过减少天然气需求抵御俄罗斯的反制裁,但电价和气价是相关联的,所以影响面非常广。当然,他们也可以从美国老大哥那里购买到一部分,但就算是盟友也得亲兄弟明算账,每艘从美国过来送温暖的LNG船,小赚个2亿欧元。9月份德国CPI指数超过了10%,这比30多年前柏林墙倒两德合并时还猛,民生压力山大呀。
二季度以来,中国天燃气均价大概是0.7万元每吨,德国均价大概是中国的2到3倍。8月德国平均的现货批发电价基本上是0.5欧元每度,也是中国电价的4到5倍。大工业生产成本急剧上升,产品在海外失去价格竞争力。德国5月份还出现了贸易逆差,最强工业国都赚不到钱了。
政客还能死鸭子嘴硬说没关系,可资本是逐利的,资本家是要赚钱的,全球贸易链条出现供需缺口,欧洲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角色暂时从生产者角色转变为消费者。欧洲化工、有色金属、钢铁等高耗能企业相继选择减产、停产或将生产线外迁。如果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欧洲工业结构可能永久性改变。
挪威铝业巨头海德鲁公司宣布将进一步限制并最终彻底关停目前尚在运行的60%产能,欧洲最大电解铝生产商法国敦刻尔克铝业公司宣布第四季度减产22%。欧洲最大钢企安赛乐米塔尔先后关停其位于法国、波兰、德国、西班牙的多座高炉或电炉。大众汽车、汉莎航空、西门子、拜耳、巴斯夫等大企业也在急着寻找出路。
德国联邦政府对于徳企出走也在努力挽留,认为可以用来自美国、中东和非洲的液化天然气替代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问题是市场和企业能否有这个耐心?
那工厂能搬到哪去呢?无非两个方向,美国或是中国。美国在页岩油革命成功后,能源问题上不但自给自足,还可大量出口。从产能角度看,美国积极推进本国制造业回流,为清洁能源、半导体、医药和其他高精尖技术等行业提供了大量的补贴。从长期角度来看,美国更适合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企业。
中国呢?有着便宜的劳动力,成熟的配套,全套的产业链,14亿人口的大市场,还有工程师红利。德国的有机化学、电气设备、机械设备、汽车及其零部件等行业生产就向中国转移了一部分。
1、德国蔡司集团在中国首次购地建立大型工厂;
2、宝马mini电动车生产线整体搬迁至中国(与长城合资光束汽车,专门生产纯电mini)
3、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在湛江投资100亿欧元新建新戊二醇(NPG)装置;
4、德国大众宣布168亿在华投资项目(和地平线成立合资公司);
5、宝马投资百亿人民币扩建沈阳高压电池生产中心;
6、汽车动力总成企业德国FEV公司落户沈阳中德园;
7、奥迪一汽合作的182亿元新能源汽车项目落户长春比亚迪和一汽的合资工厂也已经开始建设,预期23年下半年正式投产。
中国制造的历史机遇
从上海乘坐沪通高铁,半小时就能抵达距离最近的城市——江苏太仓县。太仓面积6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也才70万,却聚集了近400家德国企业,占到在中国德企的10%。
德国企业以精密制造为主,技术含量高,推出的产品覆盖了汽车核心零部件全链,例如,克恩-里伯斯的新能源电驱电动组件、欧托凯博的汽车线束、德福埃斯的传动轴……中国前驻德国大使史明德就说:太仓在德国的知名度,比在中国高。
2001年,在中德政府的推动下,太仓建成国内首家德资企业专业工人培训中心(DAWT),为德国企业提供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在这种模式下,学校引导学生与企业签订学徒合同。企业抽调专门人事及培训精英,与学校共同制定学生培养计划。学生在学校接受理论培训,以学徒身份在企业培训中心接受技能培训,以员工身份在企业接受岗位综合能力培训和企业文化熏陶。太仓政府每年拨款,把这个当做当地招商的一张特色名片。很多德资企业到太仓考察,第一站就是去培训中心参观。
一个跨国企业在哪布局,一定首先考虑投资的性价比和生产的稳定性。中国工业基础相对偏弱,有些产业不考虑市场因素,一般不太会往中国转移。如果产业对生产的稳定性要求高,对能源成本敏感,对运费不太敏感,是有可能转移到中国的,同时还要考虑中国的工业基础能不能承接这部分产能。第一步会是出口订单的转移,第二步才是产能的转移。化工、电气、机械、汽车及零部件中国既然有优势,就会多吸收一点。
疫情之前,全球产业链就已经在逐渐转移了。中国主要还是从低端加工业向高端的研发和制造产业升级,可能有一些低端产业迁往东南亚或印度。后疫情时代,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相对低廉的能源成本和稳定性高的生产是我们最大的底气,抓住历史机遇,或许能帮助我们实现产业升级和跨越式的发展。
危机危机,危中有机!但不论何时都是那句老话,打铁还需自身硬!
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