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坍塌,大熊猫最大的天敌就是人类!
每个国家都有专属的国宝动物,澳大利亚有考拉、泰国有亚洲象、印度有孟加拉虎、俄罗斯有北极熊、西非有矮河马等等,说起中国的国宝,黑白分明、憨态可掬,嚼着竹叶的大熊猫是大家的首选答案。在上古神话,传说的涿鹿之战中,黄帝的坐骑是飞龙,而蚩尤的坐骑则是“食铁兽”。经考证,指的就是现在的大熊猫。
大熊猫自古以来用过的名字不下数十个:貔貅、貘、貊、驺虞、白熊、猛氏兽等,到了近代它的学名本叫猫熊,不过在汉字竖排右书改换为横排左书的时期,被误读为熊猫。别看大熊猫胖乎乎、毛茸茸,就以为人家只会撒娇卖萌装可爱,实则它搞起外交、拉动经济的功力毫不逊色,这也间接导致了大熊猫“供不应求”。
自1869年法国博物学家阿尔芒·戴维在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发现大熊猫,制作标本向世界首次介绍后,西方国家掀起一股“熊猫热”,数不清的传教士、探险家、旅行家、狩猎家千方百计来到中国,希望能在这片古老而辽阔的大地上,捕捉并成功带走这种奇珍异兽。据不完全统计,1936年-1946年间,从中国运出的活体大熊猫共计有16只;另有至少70具大熊猫标本存放在西方国家的博物馆里。
熊猫爸爸潘文石
潘文石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教授、生物学专家,但他更喜欢人们称他为“熊猫爸爸”。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科学家觉得熊猫数量在下降,但又不是特别清楚原因。于是1980年,中国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合作了第一个大熊猫研究项目,潘文石也是从那时介入野生大熊猫研究的,他决定走出实验室,去野外获得第一手资料。
1982年3月20日,潘文石在卧龙山区追踪大熊猫时不慎从200多米高的山崖摔下。紧急中,他抱住了从岩缝中横生出来的杜鹃树。树枝折断后,他重重地摔在一块石头上,肛门撕裂。潘文石一边流血一边爬回帐篷。山里缺医少药,潘文石无法进食,靠一勺蜂蜜和一个鸡蛋在山上捡回一条命。
“真是太难了!在荒山野岭,这么困难的时刻,没钱去医院,也没有人安慰我、照顾我……”潘文石几乎绝望放弃,给父母写信:“我为什么要选这么艰难的路呢?我的同学都去海外了,我为什么不去呢?”很快,他收到了父母的加急电报:“很多人到海外是为了镀金,既然是镀的,就不是真金。望你更坚强些,渡过眼前的难关。你会变成一块真金!”
潘文石真的坚持了下来,两年半时间里主要做了两件事情:第一,卧龙的竹子蕴藏量有多少。第二,熊猫是如何利用竹子的。潘文石来来回回共收集了599坨新鲜熊猫粪便。新鲜粪便要先烤干,再分离,计算出粪便里,熊猫吃的是哪部分,叶子是多少,杆儿是多少,新竹子和老竹子的比例是多少……1983年7月,研究小组的专家和林业部、环保总局的官员最后总结,整理出大熊猫科学史上第一本研究专著《卧龙的大熊猫》,潘文石后交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
1983年底到1984年初,四川地区8只野生大熊猫骤然死亡的新闻引发各界关注。当时,恰巧卧龙冷箭竹大面积开花,很多人认为这是导致野生大熊猫死亡的原因。作为全球野生动物保护的代表,大熊猫的安危成为全球范围内轰动的话题。美国总统夫人南希发起的“捐零钱救熊猫”的活动,她从美国学童手里汇集了一万美元,在陪同丈夫尼克松访华时,她把这张支票转交给了北京动物园,并且告诉在场的孩子这笔钱来自美国儿童。
国内也发起了类似的募捐,孩子们省出压岁钱、午饭钱来捐助大熊猫。在上海,一个项目号召学生们寒假每天捐出一分钱给大熊猫。这场募捐招募了53万名学生,每个学生都在认捐书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四川省林业厅野保处处长当年甚至登报让大家别再捐钱了,因为每天拆信封、回信就要忙到两三点,这样的日子他已经过了大半年。
潘文石并不认同“竹子开花大熊猫就会饿死”一说。卧龙2600米以上是大片的冷箭竹,2600米以下一直到河谷都是拐棍竹。竹子开花是个正常现象,它不开花怎么繁殖。熊猫因为竹子开花就过不下去,那它们几百万年来是怎么过的呢?并且,大熊猫吃掉的、包括它毁掉竹子,只占总共竹子的2%,微乎其微。
不是说竹子开花对大熊猫没一点影响,只不过活动范围缩小,但大熊猫该吃吃该睡睡,依然过着春天吃笋,夏天吃叶的生活。山下没开花的拐棍竹长势不错,可大熊猫们都看不上。相比饥饿,对野生动物的盗猎和大量采伐森林才是真正的威胁。
几位专家的意见无法逆转舆论,1984年1月1日,林业部下属的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决定将该年度的国际募捐活动用于拯救大熊猫,以促进珍贵稀有物种的科学研究和人工繁殖,国家甚至打算建立十三个大型的大熊猫饲养场。潘文石这下坐不住了,大熊猫的种群本来就少。一旦抓捕野外种群,数量将进一步下降,这不是在救熊猫而是在害熊猫了。
潘文石逐级找林业部门,拿出证据想说明竹子开花是自然现象与大熊猫死亡没有关系,但得到的答复是“别人可不是这样的观点”。凭借科学工作者的良知,潘文石用了三个晚上,把自己在卧龙这几年的研究成果写成了3000字的报告,向高层反映。由于有理有据,中央终于做出停止建立大熊猫圈养场的决定。而潘文石在一些人眼中却成了不听话、不受欢迎的人。
当时还流行一种观点:野生大熊猫对交配没有兴趣,母熊猫不会带孩子。1985年,潘文石带着自己的学生,开始秦岭野生大熊猫的研究工作。在零下十来度的冰天雪地里,他们近距离接触到了雌性大熊猫“娇娇”,不仅为它套上无线电颈圈,还用摄像机记录下它生活、繁殖的过程。在秦岭,潘教授团队甚至看见了四只野生雄性大熊猫为繁育权而厮杀打斗。
一头母熊猫发情,在树干上蹭自己的屁屁,四处留下求偶的信息,方圆百里的公熊猫收到信息火急火撩赶到。当勇士们赶到比武招亲地点,女主角趴在高高的树杈一声嚎叫,竹林中两只公熊猫抡起大爪子就撕杀起来。嚎叫声伴随着噼里啪啦的竹子被压断的声音,响成一片。研究人员不敢打扰爱的决斗,只能躲得远远观望,场面到底有多激烈?现场有血迹为证。最终,女主角牵走了胜出的勇士,跑进密林里开趴太去了。
经过不断的追踪和观察,潘文石得出结论:野生大熊猫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繁殖,并不需要人工干预。真正的大熊猫应该生活在它的自然栖息地里,在那里经风雨、见世面,在那里觅食,在那里寻找伴侣,在那里生,在那里死……这才是大熊猫该有的生活。
在保护野生大熊猫的研究过程中,潘文石经历了太多不为人知的艰辛和危险:潘教授的学生曾周意外跌落悬崖身亡。学生吕植在农民家过夜,晚上差点煤气中毒送命。野外的冬天寒冷刺骨,潘文石和学生住在破旧漏风的棚屋里,没吃过一顿饱饭。偶尔抓到老鼠和蛇,大家互相让着,舍不得吃。但他们还是有收获的,成功地解救一只棕色大熊猫丹丹,这可是世界上首次发现棕白色的大熊猫!
有权的人想把丹丹弄走,潘教授真诚地劝诫:帮丹丹养好病,恢复后就应该放到野外去。因为棕白色是一个特殊的基因类型,如果抓进动物园里,那么野外有可能就减少了或是失去了这个基因。但潘文石的反对又算的了什么,丹丹最后被送进了动物园圈养。
潘教授心灰意冷,1986年打算离开。陕西省林业局推荐他们去隔壁长青林业局,可那里是一个森林采伐区。接待的局长格外支持潘文石的工作,于是潘文石和吕植又开始对大熊猫的习性进行研究。1989年9月21日,秦岭南坡,海拔1950米的一处峡谷中,大熊猫虎子出生。虎子是世界上第一只一出生就被人类跟踪记录的野生大熊猫。虎子的母亲“娇娇”先后生了六胎,被称为英雄母亲。
基于对大熊猫的保护,潘文石又写信向中央呼吁,提议停止采伐,安排职工转产,建立新的自然保护区。1994年5月,砍伐全线停止。1995年,国家投资5500多万元建立长青自然保护区,引入世界银行477万美元贷款,保护了大熊猫在秦岭南坡的最后一片栖息地。
在利益与金钱面前,潘教授其实是无能为力的。在潘教授离开长青后,“娇娇”还是被人抓进了动物园,2016年死于陕西楼观台。虎子桀骜不驯,被关了两年,在潘教授的努力争取下,才回到大自然。
熊猫经济与“猫粉”超话
1982年起,中国停止向国外赠送大熊猫,以呼应保护濒危物种的全球号召。在此之前,大熊猫经常充当“国礼”的角色,当时全国各动物园和研究机构圈养大熊猫共39只,但大熊猫在各家动物园太受欢迎,很少有动物园愿意出借大熊猫。送给外国的大熊猫中,只有两只来自圈养。
“国礼”熊猫在国内引起了热潮,每个动物园都在争取大熊猫,这促进了盗捕盗猎产业。1972到1980年之间,有92只大熊猫被捕获,其中有70只被送往国内21个城市。停止向国外赠送大熊猫后,国外仍然有对大熊猫的需求。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以3个月的租期,短期向洛杉矶借展了一对大熊猫,后来又转借给旧金山动物园。
短短几年内,美国多家动物园圆了大熊猫梦,连博览会和连锁超市办活动都想争取大熊猫站台。大熊猫还出租到了日本、荷兰、比利时、爱尔兰、澳大利亚等国。曾被中国无偿赠与大熊猫的墨西哥,甚至做起了二道贩子,把大熊猫租给美国一家动物园做短期展览。
每一次借展,都能给出租方带来数十万美金的回报。借展提供的资金,按规定应该用来支持大熊猫保护事业,不过资金的具体去向并不透明。圈养大熊猫-借展捞钱-扩张圈养机构,大熊猫短期借展从一种文化交流,迅速演变成一门一本万利、自我增殖的生意。1988年,美国联邦渔业和野生动物管理局禁止了商业目的的熊猫租借。其后,中国也不再以商业目的出租大熊猫,改为长期的“合作科研”,一般以十年为期。要求合作方必须兼顾科研和宣教功能;大熊猫及其后代产权始终归属中国,且出生在国外的幼仔必须在4岁以前返回中国。
面对10年大订单,国外合作方们最初有点犹豫。养大熊猫的花费远远不止引进费,单单伙食费一项,爱丁堡动物园从荷兰进口竹笋每年就要花7万英镑,因而,被迫在园内种竹子来降成本。高投入有着高回报。爱丁堡动物园在大熊猫到达之后,游客人数猛增了51%。算上门票和周边收入,爱丁堡动物园一年赚足了410万英镑。
对于大熊猫繁育中心这样的大项目,地方政府都会争相提供优惠条件。比如大熊猫保护中心碧峰峡基地,当年选址未定时有6个地方政府参与竞争,最后雅安拿出了足足6000亩土地胜出。林草局(前林业局)和住建部的区别仍然存在。两部委各自拥有圈养机构,中国大熊猫保护中心属于国家林业局,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则由住建部主导,两个机构分属不同的系统,旗下的大熊猫少有联姻。
以前威胁野生熊猫的主要因素盗猎和大面积的森林采伐已经得到解决,现在的问题是栖息地破碎和人类直接的活动。保护区内林下散放的家畜越来越多,大熊猫种群退缩到川陕甘三省的秦岭、岷山、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凉山等六大山系,被分割为33个局域种群。
野生大熊猫如果没有人类的干扰,繁殖成功率相当高。如果能保护好栖息地,野生大熊猫的种群增长还是高过人类的。2015年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1864只(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栖息地面积258万公顷,相比十多年前的第三次调查结果,大熊猫种群数量和栖息地面积分别增加16.7%和11.8%。现在准备开展第五次调查,估计野生大熊猫数量总体能到2000只左右。从《关于同意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批复》看,国家将建立横跨四川、陕西和甘肃三省,涉及岷山片区、邛崃山-大相岭片区、秦岭片区、白水江片区的大熊猫国家公园,也对野生大熊猫来说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大熊猫圈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1963年到1989年,大熊猫新生儿的成活率只有37%,只有13.9%的大熊猫活到四岁的繁殖期,圈养成年大熊猫的补充主要来自野外捕获。好在大熊猫相关科研进步,1990年到2002年,71%的新生幼崽得以存活。到现在,大熊猫的圈养幼崽成活率超过了90%。2022年底,全球圈养大熊猫的种群数量已经增长到了673只。
对圈养大熊猫来说,现在的生活条件固然不错,但野外才是熊猫的真正家园。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一共野化放归过11只熊猫,有9只存活(比较费熊猫)。而且,野化要从小做起,通常要处在和人尽量少接触的环境中,绝大多数圈养大熊猫几乎无法回归野外。野生大熊猫跟圈养大熊猫是截然不同的两个群体,引入外来熊猫也不一定能补充基因池,比如让秦岭亚种和四川亚种杂交会怎么样,差不多就是潦草小丫炸毛的样子。
大熊猫圈养多年的目标是超过300只,意味着熊猫自我维持发展的健康种群底线。迅速增长的大熊猫数量证明着圈养技术的突破,但熊猫数量太多也是一个烦恼,毕竟圈养的空间和资源都是有限的,所以圈养大熊猫也要赚钱养活自己。熊猫们也有自己的饭圈,就是“猫粉”们。线下看一次熊猫不容易,“猫粉”追踪熊猫动态的主要方式是,iPanda熊猫频道和各类熊猫媒体。
用猫粉的说法里,滚滚(大熊猫)是高度拟人化的。小时候住的是“幼儿园”,饲养员是“奶爸奶妈”。在本地展出就是“营业”,借展动物园就成了“打工”。有意愿和能力长期去线下拍大熊猫的粉丝,则会成为“猫粉”眼里的大神。通过微博上发表大熊猫的照片与视频,这些人也拥有了自己的粉丝群,能够影响整个“猫粉”圈子或者舆论导向。
建超话、发返图、做应援、粉丝控评、撕同好、撕基地、撕饲养员……流量爱豆有的,“猫粉”圈子里都有。为了“自家熊”能够出圈,亲妈粉们会在纽约时代广场买投屏,会在“自家熊”生日发起带话题抽奖,众筹为“自家熊”买食物、买玩具,有时在大熊猫平台打榜投票,会为谁第一、谁刷票互撕以及撕官方。“猫粉”格外关心大熊猫的福利状况,如果发现大熊猫繁育过程中宿舍不达标,食物质或量不达标,大熊猫直播时看起来状态不好等等情况。“猫粉”可能在各个平台发起舆论攻势,打电话投诉也是常有的事,有些还会直接投诉到圈养机构的上级。
即使圈养大熊猫内部,大众的关注也是冷热不均。比如海外归国的“香香”,是全日本的“国民闺女”。关西大学理论经济学荣休教授宫本胜浩保守估计,大熊猫香香2017年诞生时,一年内给东京带来的经济收益约为267亿日元4736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6.5亿元)的经济效益。2021年6月,大熊猫双胞胎诞生,此后一年将给东京产生超过3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7.5亿元)的经济效果。
“和花”生来也不是网红,但凭着自己的性格让“亲妈粉”爱上了她,不仅有专属的“站姐”为其每日拍摄照片,相关周边产品的销量也高得惊人。因为和花的粉丝实在是过于热情,成都熊猫馆不得不对场馆实施限流措施以避免和花受到噪声的打扰。
四川成都号称要打造“熊猫之都”,建造了全世界首家以大熊猫为主题的互动体验专题博物馆,举行大熊猫文化研讨会,把城市街道命名为熊猫绿道,地铁3号线还有专门的熊猫专列,市中心的IFS商场上更是趴着一只大熊猫雕塑,面向建筑,屁股向外。四川还力邀《功夫熊猫2》取景,让青城山、宽窄巷子、担担面等四川元素出现在这个动画片的各个角落,北京环球影城更是设有功夫熊猫园区,推进了大熊猫产业的进步。
熊猫的濒危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生存条件严苛,更重要的是因为人为的因素,人类肆意开发原本属于他们的栖息地,导致栖息地碎片化。地方政府想发展旅游业,从熊猫经济中分一杯羹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不能简单把野生大熊猫抓回来,人工养殖,靠卖门票,靠国家项目补贴赚钱,而是要深度开发熊猫产业,提高单位效益产出。
我们沉迷于它们的可爱,但更愿意看到大熊猫们回归大自然,拥有属于它们的自由。互不打扰,和谐相处,才是人与自然最佳的相处方式。
以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