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2021|大浪淘沙,湾区大健康依旧未来可期
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的生物医药产业依旧火热。
根据《广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17-2021年)》,2021年广州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将实现5000亿元,增加值达1200亿元,占GDP比重超过4%。粤港澳大湾区给予了生物医药企业一片适合生长的土壤,才能让一颗颗生物医药的种子在这里长成参天大树。
三年前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已经明确指出,要推动生物技术发展壮大为新支柱产业,并在蛋白类等生物医药、高端医学诊疗设备、基因检测、现代中药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重大产业项目。
持续发力的广深生物医药
36氪广东持续关注着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企业的发展。在2021年,我们报道的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企业主要分布在深圳和广州两地。
在深圳的生物医药赛道上,更多涌现的是医疗技术和医疗机械企业。
随着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变化、国家集采政策落地、大数据与AI的技术发展,中国骨科医疗器械产业升级迎来了千亿级巨大风口。深耕骨科数字化诊疗医疗器械及创新型骨植入耗材的「博志生物」以模块化的方式打造了数字化一体机系统,串联起“诊断、预防、评估、规划、执行”完整医学链条。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骨科诊疗,「博志生物」以高精度骨科诊疗一体机作为入口,帮助骨科医生做出更加精准的判断,能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大幅度提高骨科疾病的治疗效果。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空前发展和利好政策频出,“AI+医疗”无疑是未来大健康领域的新趋势,在药物研发、医学影像、辅助诊疗等细分领域,人工智能都带来了降本增效,拓展了医疗领域的边界。
而开发检测产品和药品的「零一生命」则选择从肠道微生物切入,围绕人体微生态科技为用户的健康生活、疾病的临床研究及诊断治疗提供新型解决方案。「零一生命」创始人兼CEO王晓凯表示,在微生物医疗领域,由于基因检测成本下降,微生物领域的创业潮出现于2014-2016年。以肠道微生物为核心,「零一生命」拥有从肠道微生物基因检测、大数据分析、临床试验设计和执行,到新型菌株筛选和商业化应用等一系列核心技术,拥有较完整的技术链条。「零一生命」在去年获得了两轮累计近亿元的融资。
「零一生命」因微系列产品(图源:「零一生命」)
两年完成了两轮共计近4亿元融资的「裕策生物」让我们看到免疫治疗产品市场的庞大。「裕策生物」以新生抗原检测技术为核心,通过“诊”和“疗”两个手段来提升肿瘤免疫治疗的疗效。先通过对肿瘤状态的评估,再针对不同的肿瘤和状态进行不同的治疗方案,不仅为药物开发企业提供数据支持、技术支持和样本支持,共同开发肿瘤免疫治疗新药,还能为肿瘤患者提供治疗决策参考。
近年来,广州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孕育了白云山、香雪制药和百济神州等药物这一细分赛道上的领跑员。据亿欧数据,2018年,广州市获得上市许可注册的药品数量3495个,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品种数累计11个。整体来看,广州的制药领域在大湾区具有显著的优势。
2017年便在广州落户的「百济神州」近两年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产出答卷:百悦泽®(泽布替尼胶囊)、百泽安®(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获批上市,完成价值为20.7亿美元的增量发行,与诺华公司达成全球战略合作等。而在2021年11月,「百济神州」中国证监会同意其在科创板首次公开募资,同年12月正式登陆科创板,成为全球首个在美国纳斯达克、中国香港及上海科创板三地上市的生物医药公司。
广州生物医药产业聚集态势明显,已形成以广州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国际生物岛“两城一岛”为核心,健康医疗中心、国际健康产业城、国际医药港等产业特色园区协调发展的“三中心多区域”的生物医药产业格局。优良的营商环境和持续加码的利好政策吸引了百济神州、诺诚建华、龙沙集团、GE医疗集团等生物医药企业落户。
而在一江之隔的香港,大健康赛道也有着自己的回答。
专注吞咽障碍功能性食品的香港「康乐龄」抓住了人口老龄化下诞生的1.3亿特需人群的蓝海市场。由于进口价格昂贵、国内相关科研较少,长期以来相关产品在国内普及率低,「康乐龄」用通过超声波辅助酶等技术让吞咽障碍者不仅可以“告别碎餐、糊食”,还能获得更多的营养。
不断升温的体检与医美
除了生物医药外,体检和医美这两条细分赛道也在不断增温。
随着近年来国民对自身身体状况的不断重视,专业机构体检这一市场仍然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自2014年起,我国体检诊疗人数不断增加。至2020年,中国体检诊疗人次已到达6.4亿,预计2021年中国体检人数将到达6.8亿。而医院的体检流程往往比较繁琐,专业的体检机构能够帮助普通人更加方便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
重点关注人工智能慢病健康管理和精准医疗两大领域的「上泰生物」就在去年完成了数千万元的A+轮融资。「上泰生物」专注新型高端体外诊断试剂及仪器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及一揽子医疗解决方案,深耕体外诊断赛道(即IVD)。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6年中国体外诊断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提到,体外诊断产品技术继续朝高速化、模块化发展。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体外诊断这一市场在中国还具备一定的上升空间。
专注于母婴这一细分赛道的非侵入诊断技术研究及相关设备研发商「亿杉医疗」在去年宣布开启了新一轮数千万元的融资。光学应用是「亿杉医疗」的主要技术支撑,目前已在多个领域部署专利池,拥有三十几项国内外专利申请。
「亿杉医疗」新生儿黄疸仪(图源:「亿杉医疗」)
当前体检赛道仍处于各家纷争蛋糕的时期,这一细分赛道依然可以让人看到不少希望。
除诊断市场外,我国的疫苗市场正在迎来行业发展的增长拐点。探索疫苗行业数字化服务的「橄榄枝健康」在去年乘风获得近千万美元的A轮融资。「橄榄枝健康」打造了“互联网+疫苗”平台,提供一系列疫苗服务,全面提升了疫苗接种率,其合作网络覆盖全国超过20个省份50个城市。
除此之外,「橄榄枝健康」还聚焦布局疫苗、体检、检测等预防医学领域。亿欧智库在发布的《2022年医疗大健康产业十大趋势预测》提到,从需求端来看,国民对医疗健康的需求已经从治疗为中心向前、后拓展至预防到康复的全流程管理。而今年1月21日,「橄榄枝健康」连续完成A+轮、A++轮数亿元融资的消息似乎佐证了这一判断。
皮肤医美领域则是近年来另一个市场发展较快、新增应用较多的场景。在与「密尔医疗」的交流中,36氪广东了解到,在医美这一领域目前较多的设备都是由欧美品牌占主导,而「密尔医疗」正在制作更适合中国人的医美设备。除了医美这一领域外,「密尔医疗」通过掌握自主可控的激光器核心技术,在特殊的激光治疗波段拥有独特的技术优势,在口腔科、皮肤科和泌尿外科三大临床科室也提供了更高效、更普惠的激光治疗工具。去年,「密尔医疗」获得了数千万元的Pre-A轮融资。
结语
医疗毕竟不是一个低门槛的行业,监管法规、技术等各方面都会限制着发展。在去年下半年,上市破发、IPO被否等负面消息也让生物医药行业遭受了一定的打击。
但大健康赛道仍存在大量的产业发展机遇。虽然可能会经历短暂的阵痛,但粤港澳大湾区的政策支持和资金资助等扶持方式,依然让我们看到了大健康的未来。粤港澳大湾区云集了一众实力的产业园,能让生物医药企业能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广州市中的荔湾区,作为多年的医药之都,带来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开发区政府对对知识城的生物医药企业也给予了强有力的政策等方面的扶持。而中心城市深圳,也早在2020年宣布对生物医药方面关键“卡脖子”技术攻关方面企业提供最高3亿元资助。
2022年的大健康赛道或许充满荆棘,但前路仍旧敞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