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2021|透过投资人的眼睛看市场,隐藏的行业机会都在哪儿?
2021年,中国经济在疫情后复苏,股权投资市场随之回暖。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全景报告》,2021年,我国股权投资市场募资金额为2.21万亿,同比增长84.5%;投资金额为1.42万亿元,同比增长60.4%,在完成并补足疫情初期被延迟部分投资的同时,也开启了行业和技术更迭大背景下的新一轮投资热潮。
作为服务于企业成长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大湾区媒体,36氪广东于去年推出“对话投资人”专题,挖掘这些身处一线的捕手们的投资逻辑与思考,透过投资人的眼睛看未来的行业机会在哪里。
硬科技搭上快车,碳中和蔚然成风,
CVC空前活跃
在与36氪广东的对话中,不少投资人们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近年来的投资风口变化。
自2014年“双创”浪潮兴起,应用级的互联网公司不断被创造出来。伴随着国内IPO制度的重启与改革,各类基金开始涌现,VC/PE市场驶入“快车道”。这一年,互联网行业投资异常活跃。这个趋势一直延续到2018年,期间经历了移动互联网、O2O、AI、VR/AR、云计算、企业软件等投资风口的变化。到了近几年,互联网行业面临用户红利与流量红利消失殆尽的压力,快速扩张的互联网巨头神话难以被重写,风口来到了更依赖于长期科研技术积累的领域——硬科技。
在去年,与36氪广东对话的投资人中几乎有一半来自硬科技领域。随着政策红利、新技术发展等因素不断渗透,硬科技赛道的关注者和参与者逐渐增多。专注早期硬科技投资的「HKX基金」总经理赵育颖认为 ,“在投资界,大概每10年都会有一个很重要的浪潮大变化,接下来将迎来硬科技投资的黄金十年。”值得注意的是,「HKX基金」由“创投教父”红杉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点金胜手”李泽湘和陈冠华联合创立,于2017年正式开始投资。
像这样的“老同志创办的新品牌”并不少。
例如成立于2015年的「勤智资本」,其创始人汤大杰先后任职于易方达基金、深圳机场、南方基金、深圳高新投集团、深创投等企业,在深创投期间管理着10多支共计近40亿规模的基金;同样出身于深创投的前深创投总裁陈玮则在2016年离开并创办了「东方富海」,其合伙人周绍军从深创投离开不久后也一并加入。老同志们离开老牌机构,创立新品牌继续融身投资圈,为VC/PE市场带来新鲜血液。
此外,“碳达峰”和“碳中和”概念在2021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绿色”“生态”成为“十四五”规划的关键词。“碳中和”的风吹进投资界,将ESG投资和影响力投资等概念带入投资人视野,商业价值如何与社会理念结合成为投资机构当下面临的新议题。践行影响力投资的「道夫子」联合创始人张涛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者市场,要践行好环保理念,应该思考如何把中国消费者变为中国环保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基于此,「道夫子」挖掘以中国内地市场为重点的新蛋白食品领域中小企业,C端B端双管齐下,投资项目既有植物肉品牌「星期零」、植物基外卖食品品牌「70/30探蔬」,也有将豆制品及其他食品加工副产物升级回收为可持续食品原料的「上海普诺汀」、开发植物基食品的「莳神科技」等。
去年的另一个话题性投资趋势则是CVC(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 企业风险投资)的迅速崛起。早在2011年,「腾讯」、「京东」、「美团」、「字节」等互联网大厂开始相继布局VC。到了2021年,「泡泡玛特」、「蜜雪冰城」、「哇哈哈」等一批新晋玩家涌入。企业通过股权投资构建生态链壁垒,驱动创新与模式扩张,已经形成了一种必然趋势。
而早在2015年,注于无线DIY安防和家居系统研发的「创高智联」创始人李晨就创办了投资公司「创想未来」,聚焦物联网赛道投资,进一步发展扩大生态圈层,投中如今市值200亿元的全球蜂窝物联网模组龙头「移远通信」,并在去年频繁出手,投资了无晶圆厂半导体设计公司「联盛德」、物联网资产追踪解决方案厂商「云息通信」、商用清洁机器人公司「汤恩科技」、健身产品「速境」等企业。
回顾2021年的股权投资市场,互联网走到了下半场,硬科技搭上快车,碳中和蔚然成风,CVC空前活跃,鲜明的时代特征在投资圈被放大。
赛道们的春天与寒流
硬科技:盛夏果实待收获
从赛道来看,“硬科技”无疑是2021年投资市场的关键词。2010年,“硬科技”概念由「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提出。十年后,硬科技的价值被看到,无人不投硬科技。
在硬科技和数字科技这两条“长长的坡”上,「容亿投资」创始人黄金平打造了一支拥有中兴、华为等高科技头部企业背景和丰富产业经验及资源的核心投资团队,深耕硬科技和数字科技领域的投资机会,并在早期就定下了“以经营思维做产业投资“的基本理念。
从保荐人到投资者的「大米创投」创始人艾民在投资过程中不断“做减法”,逐渐聚焦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工业4.0和新能源领域的硬科技早期投资。聚焦硬科技赛道做减法之后,「大米创投」对硬科技项目的把控更加精准,也逐渐形成了硬科技生态圈的投资理念。在多年投资实践中,艾民总结道:“好项目是超越周期的,遇到好的项目一定要大胆追投。”
在“内卷”的大环境下,具备前沿科技基因的「德迅投资」像一股清流,保持清醒的认知理智出手。在「德迅投资」董事总经理谢彤看来,“资本市场不缺有钱的投资机构,但可能需要懂技术和市场的投资人。”例如在碰到新技术、新领域时,即使项目当下没有找到合适的商业化场景,投资人也要具备一定的前瞻性 ,“预见”到技术实现商业应用的场景,或是链接合适的资源帮助创业者。关于未来前沿科技的投资机会,谢彤表示看好国内的新材料、新能源领域,以及新型智能制造设备。而在星际探险、星际移民成趋势的背景下,国外的投资机会更多在于与维持生命相关的领域,如材料、生命健康等技术。
扎根硬科技投资6年的「中科创星」则意识到,赛道“热”难免导致泡沫存在。「中科创星」合伙人袁博表示,投资机构应有自身的独立判断。对此,「中科创星」的应对方式是走向不那么“热”的赛道,对“热”赛道中的项目及时踩“刹车”。“往早走”也是其应对策略之一。从技术资本化走向“科研资本化”,「中科创星」与前沿科学家进行沟通,对前沿趋势进行预判,寻找未来可能会“热”的赛道和领域,提前思考,提前布局。
同样“往早走”的还有“科学家基金”「HKX基金」,针对科学家创业者和青年创业者两个族群,专注早期硬科技投资,涵盖智能终端和芯片、新能源和新材料、大健康科技等领域。联合22位香港超级教授及科技精英,由学校生态为起点,「HKX基金」从中抓取有潜力的校友团队和顶尖的科研团队,并将经验传授给大湾区的早期创科人才。陈冠华教授认为,“未来大湾区是非常重要的硬科技投资机会,智能终端和芯片、新能源和新材料、大健康科技这三个领域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
坚持关注早期硬科技项目「东方富海」合伙人周绍军则认为,“早期投资其实就是投人,风口应该是由创业者创造的,而不是投资人。”业内评价称,「东方富海」是人民币基金中最懂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又是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领域投资中最熟悉国内资本市场运作的机构。但2020年疫情下,东方富海的投资业务暂缓了半年,面对被投企业停工停产的压力,周绍军当时也十分焦虑,直到2020年五、六月疫情末期,周绍军惊喜地发现,“很多公司业务不但恢复了,反而增长得非常快。”最让周绍军出乎意料的是,他投资的元器件分销采购平台「云汉芯城」的业绩比上一年增长了一倍还多。
新消费:寒冬中等待春天
不在意料中的还有一群新新人类。周绍军观察到,随着新一代人的成长,他们已成为消费市场的主力军,对于国货的认知程度比以前要深入很多,未来消费格局一定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正如周绍军所预料的,在2021年“后疫情时代”,经济回暖之时新消费赛道迎来爆发。但新消费赛道在2021上半年走到了巅峰,而后开始降温。据烯牛数据,从2021年8月起,每月融资项目数量均在100起以下,单月融资额也未超过100亿元。“新消费寒流”来临。
纵观新消费投资,从流量之盛到线下渠道崛起,再到今天的产品为王,投资热点不断发展变化。热潮掀起时,创业者和投资人一窝蜂涌入消费赛道。对于投资人而言,项目估值是从承担风险和回报倍数两方面倒推的,项目的定价代表了投资机构对项目成功概率的理解。“必要的时候投资人应该能享受寂寞,做合理判断。做投资是要做猎人,只需要捕获属于自己的那头猎物,而不是来屠杀的。”这是「德迅投资」负责互联网和消费领域的董事总经理齐海面对价格竞争的态度。
与如今逃离消费圈的VC们背道而驰,齐海认为现在是新消费品牌跑出来最好的时代。随着中国供应链的成熟,今天的“Made in China”已经发展为代表“优质供应链+品牌力”的3.0时代,而下阶段的4.0将代表“品牌力+产品原创设计能力”,齐海认为这也是未来整个消费的走向。
在消费品牌的同质化竞争更加激烈的背景下,「德迅投资」对品牌的产品突破能力提出要求:除了具备品牌能力和渠道能力,产品还需具备强差异性。齐海也建议创业团队在抓住阶段性的流量洼地时,争取把流量所积聚的能量转化成品牌势能。“如果说之前消费赛道过热,那么当前正是合适时机,真正值得重做一次。”
生物医药:春天在路上
对于赛道的选择,「德迅投资」负责风控与尽调、投后管理工作的付郝认为,押注的赛道背后是否有足够大的市场、是否符合未来发展的趋势,是关键的考量因素。但是,“基因是否与我们匹配,「德迅投资」是否了解并喜爱这个赛道,这一点也相当重要。”
例如在新冠疫情后,不少投资机构涌入生物医药赛道,但「德迅投资」一直没有伸手。付郝笑言:“看着别人投得很好,我们鼓掌就可以了。认知以外的钱,我们不用想着去赚。”
生物医药赛道的技术壁垒较高,难以在短期内构筑起对生物医药的、相对完整的认知。「勤智资本」创始人汤大杰是在接触「康方生物」后开始研究生物医药的。当时的投资环境显示,资本对创新药板块敬而远之。但汤大杰发现,医药行业存在结构性机会。目前国内药企绝大部分还在生产化药、仿制药,由于没有专利门槛和技术壁垒,而创新药市场,全世界每年销售在6000亿美元以上,其中在中国首次批准上市的创新产品贡献不到5亿美元。汤大杰判断:“国内生物医药行业的国际化人才正集聚中,创新药行业在国内刚刚起步。”
「勤智资本」通过“投前服务”打开市场,在早期涉入企业使其对企业“知根知底”,有更充分的了解,也更有底气与药企一同坚持长期主义。在「亦诺微」的天使轮到A轮融资,与「康方生物」的B、C、D轮融资,「勤智资本」均有参与。随着生物医药领域资本化加快,「勤智资本」开始关注成长期的项目,参与跟投了「冠科美博」、「亚虹医药」等企业在2020年内的融资。
而在2021年末尾,港股创新药暴跌,生物医药的收尾并不圆满。医改政策一夜之间重构投资逻辑,未来,真正的自主研发与创新或许才是医药企业抵达春天的唯一道路。
“先知”FA脱离劳动密集型
每一次大笔融资披露时,大家往往关注资方与项目方——什么机构又砸了多少钱、投了什么赛道,而“财务顾问”这个角色及其价值却少被讨论。但无论是硬科技、新消费、碳中和,还是生物医药,在整个一级市场中,最先嗅到商机的可能是介于项目与资金间的FA。
随着入场的资金源和金额越来越多,抢夺头部项目的激烈程度日渐升高,决策周期缩短,FA也显示出回暖迹象。根据36氪创投研究院统计,2021年Q1-Q3股权投资(VC/PE)市场募资规模超过1.2万亿,在投资活跃度上也相比2020年整体上升——行业交易数量达26457件(同比增长率35.66%),交易金额5.2464万亿元(同比增长率54.25%)。
专注“科技新消费品”赛道的「庚辛资本」便在近一年完成了16个科技消费领域明星项目的交易,如消费级机器人品牌「ROBOSEN」,实现了从上游驱动产业变革的技术创新,到下游消费升级的各个场景的2B+2C全链条布局,目前融资成功率达100%。
但「庚辛资本」创始人张家康坦言,FA机构的平台属性不强,“并不算是好的商业模式,而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和智力密集型模式”。FA界的老大「华兴资本」也加紧动作,横向拓展出投行、资管、财富管理三大板块业务,向着机构化、脱离劳动密集型演变,近年来投行业务在其收入结构中的占比已逐年降低。
发现价值不如创造价值。「庚辛资本」也在不断探索更多可能性,将资产多元化配置,参与投资成为GP,定位小规模跟投角色,挖掘“技术革新”和“超级平台”的投资机会。
结语
除了挖掘投资人的方法论与赛道趋势判断,在去年,36氪广东也通过“快问快答”发现更“接地气”的投资人面孔。他们是眼光犀利、决策果断的捕手,也是或有趣可爱、或严谨自律的宝藏投资人。
迈入虎年,36氪广东将持续对话投资人,关注投资机构的投资方向、趋势;同时,作为“离资本最近的媒体”,36氪广东将发挥链接资本的媒体优势,将推出新的FA服务,帮助企业分析梳理项目优势,并提供融资痛点解决方案。
以粤港澳大湾区为核心,36氪广东将继续为各位创业者、投资人以及科技、财经、新经济领域从业者提供最前沿的深度商业报道,搭建最畅通的资本对接与产业对接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