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型抄袭现场:安美频频和阿玛尼、IPSA等大牌“撞脸”!

用户说了 用户说了 2022-04-29


击下方蓝字查看更多品牌价值分析:

水密码||菲洛嘉||欧莱雅

蓓昂斯||KRYOLAN||得鲜

HOLD LIVE||Nursery||雅诗兰黛


招贤纳新

用户说团队正在招贤纳新,感兴趣可戳:





我们的官方小程序“用户说报告”近期有优惠活动哦

详情点击下方卡片进入小程序了解



产品简介



产品名称:安美三色遮瑕

产品定价:96元/4.2g

产品色号:01#光透遮瑕(适合全脸遮瑕);02#修正肤色(适合局部遮瑕);03#蜜粉盘(适合局部遮瑕)


低成本营销,美妆博主带货


体检师整理了2019年5月安美的官方微博,发现安美目前没有代言人,倒是频频转发各路美妆博主的微博。



对于一个2012年才创立的国妆品牌,安美选用美妆博主担任品牌的KOL可以降低营销成本,不会给品牌带来太大的营销经费压力。但是,请美妆博主推广也存在一个问题,美妆博主的粉丝群体和受众群体比较小众,和明星的受众群体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因此,在营销成本有限的前提下,如何提高营销转化率就很关键。


短视频的营销转化率>>>图文


同样是美妆博主推广,体检师发现:推广的形式对于营销转化率有很大影响。以目前比较火的短视频形式和传统的图文形式为例,进行对比。



将2019年5月安美官方微博转发的美妆博主推广博文进行整理,按照两种推广形式进行分类。首先,博主的粉丝数不是营销转化率的保证。粉丝越多,不能确保推广微博的点赞也越多。以@戴小仙Zoey和@小蜻蜓JT为例进行对比,前者的粉丝有499.5k,但是推广微博的点赞量仅有537次;后者的粉丝数远小于前者,仅有70.9k粉丝,但是推广微博的点赞数远远大于前者,获得了1400+次点赞


VS



其次,短视频推广的互动情况远好于图文形式。具体表现在短视频推广的单篇点赞量普遍大于图文形式,平均点赞量更是甩图文形式几条街。从上表可知,4条短视频推广获得的单篇点赞量分别是:1400+,2100+,138和8600+;然而,5条图文推广获得的单篇点赞量最高的仅为557。


两种形式的平均点赞量的差距更为悬殊,短视频推广平均获得3059次点赞;图文推广平均获得309次点赞为短视频推广平均点赞量的1/10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图文形式已经很难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了,更难留下深刻印象。因此,选择恰当的、受用户欢迎的推广形式可以事半功倍,大大提高营销转化率。


数据来源:微博数据中心


据《2018微博彩妆行业白皮书》显示,以阅读表现而言,含视频博文的阅读量是含图片博文的5倍;从互动表现来看,含视频博文的互动情况是含图片博文的3.8倍。微博平台的大数据也证实了视频形式的阅读和互动情况远高于图文形式。因此,建议品牌方多使用视频形式进行推广,以吸引更多的阅读和互动,增强推广的传播效果。


据“图媒体”对“升级一代”女性的观察报告显示,短视频+直播的营销方式成为该人群的新宠,是她们关注市场潮流、创意设计的主要途径之一。


最后,短视频的推广形式还有一个优势:该条视频的播放量会显示在视频下方;但图文形式的阅读量无法显示。因此,视频的播放量可以作为品牌方衡量KOL的影响力和带货力一个考核指标,具体的数字让无可言状的影响力透明化。


安美频频和大牌“撞脸”?


图媒体的最新报告指出,“创意设计”成为该群体日常关注度前三名的主题,有43%的“升级一代”女性关注创意设计类的信息。由此可见,品牌若想引起该群体的注意并收获她们的青睐,原创性是个很重要的因素。


数据来源:图媒体


然而,国货安美目前在产品设计的原创性方面存在很大问题,我们来看一下安美和许多大牌“撞脸”的车祸现场。


1.三色遮瑕膏




从产品图可以看出,安美三色遮瑕膏的内部布局与IPSA的惊人相似。遮瑕膏侧有3块遮瑕自上而下排列,最下方为调色格;右侧内置一把小刷子。布局相似以外,遮瑕的色号也很雷同。IPSA遮瑕的颜色自上而下依次为:咖啡色、浅肤色、杏色;巧合的是,安美遮瑕也是这三种颜色。


2.四色散粉



安美和其他品牌包装雷同的情况,不仅发生在遮瑕产品上。安美的四色散粉与纪梵希的也十分雷同,乍一看无法看出区别。从产品图对比可知,两个品牌的产品从外部包装、内部包装、布局结构、散粉颜色、赠品粉扑都十分相似。甚至连产品的色号名称都一字不差,皆为“1号色#慕斯淡彩”,这(抄的)也太不走心了吧?


3.唇膜



两个品牌的唇膜都是粉嘟嘟的罐子,都赠送了白柄粉头的唇膜刷,若非品牌名不同,“粗心”的消费者真会把两个产品混淆。


4.气垫BB



安美的气垫BB与阿玛尼的红气垫竟然是姐妹(同)款!大红的外壳,黑色的内芯,大红的粉扑;除了形状不同,很难找出两者的区别。


如果仅有个别产品和大牌“撞脸”,可以解释为巧合;可是这么多产品与大牌“撞脸”,该如何解释?请安美给消费者一个回答。这样模仿(抄袭)大牌明星产品的设计,用意何在?是品牌设计组缺乏原创能力?还是想模仿大牌的包装,在消费者眼中混个眼熟?又或是想以比大牌低很多的定价,引导部分“粗心”的消费者买单?


无论是出于哪一种用意,毫无原创的事实无可争辩。这样大规模地模仿其他品牌的产品设计,是对原创品牌的不尊重,是对消费者的不负责,也是对自有品牌的不自信。过度的模仿其他品牌且缺乏原创精神,无法真正建设好一个品牌。坚持原创、使用有品牌特色的包装,可以通过包装表达出品牌的定位和风格,增加产品的辨识度。


用户所总结


作为一个2012年刚成立的新兴国妆品牌,出于低成本营销的战略角度,请美妆博主担任KOL推广是合情合理的。短视频推广的形式,因其营销转化率远高于传统的图文形式,而值得其他品牌借鉴。


然而,安美的产品被扒出频频和大牌“撞脸”,体现出其原创能力的严重短缺,对其他品牌的不尊重,对消费者的不负责以及对自身的不自信。设计能力的暂时落后应该引起品牌方的重视,原创的底线应该被守住,不摆脱抄袭的思维就无法领先于行业。


用户说会员:2999元/年

点击下图了解会员详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