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没有人能够伤害你,除非你允许 —— “ 无我 ” 的强大境界!(深度好文)

感恩关注👉 喜悦心自在
2024-09-04
微信最近改变了推送规则,如果不加★星标★,即使你关注了本号,都极有可能收不到推送。所以请先点上面蓝字喜悦心自在,然后点击右上角(...),就可星标本号,谢谢新老朋友,感恩一路有您!




在关系中修习“无我”之境

可破除一切分离投射


如果你在工作中,生活中经常受到别人投射的困扰,比如,有人将你投射为傻子,白痴,笨蛋,或无聊之人,讨厌之人,恶心之人……等等。


当你接收到他们的想法投射会感到无比痛苦,如此,你可能想去证明自己并非这样而产生相应的行动,这些行动往往是出于分离的行动,这并不能解决你的问题,只会反向加剧你对此标签的认同。


唯一从根本上解脱的办法,便是放弃证明,以“无我”之境可改变自身感觉。


我不是你们眼中的……人,我什么都不是,我没有我,我只是简单的存在着,像空气一样透明,无论你们如何看待我,那都不是我。


如此无我,可达安宁,切莫抓取,执着更改他人看法,否则,永无安宁之日。



一个人“无我”的时候,最强大和富有。


“无我”本身,更强调的是一种认识或认知上的概念,属于思维层面,即超越于物理以及自我(身体)层面上的认知。


也就是说,我们普通人往往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个身体就是“我”,于是得出“有我”以及我执著之一切的结论。


换句话说,因为“有我”,才会有万事万物,即我们之所以能够认识到一切事物,皆是源自于“有我”,继而牵引出善恶好坏之分的“意”,最终形成头脑当中的认知分别。


我们人生的一切生老病死、身体的聚合以及所有感知,都是以“有我”为提前。


反过来说,若是“无我”,当然就会不再有我执于的一切了。


“无我”到底是什么呢?“无我”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状态?



01“无我”的时候,人最强大
如何才能做到“无我”?
当我们感觉到被别人冒犯和伤害,是因为我们“有我”,逆向推理,就是“无我”。
庄子用空船理论,来说明“无我”的强大。
河上有两条船相遇,其中一条船上有人,另一条是空船,当那条空船朝有人的船撞过去时,撑船的人会想办法避让,并不会骂空船。
如果,对方不是空船,撑船的人就会大声喊,让对方避让;如果对方继续撞过来,撑船的人就会忍不住生气和责骂。
庄子说的空船,代表一个人“无我”。
当一个人无我的时候,别人就伤害不到你。
把《庄子》画成漫画的蔡志忠先生说:“如果一个人能无我无心,便能遨游于世,有谁能伤害他呢?”
要做到“无我”,首先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不要太把自己当一回事。
你越执着自我,就越深陷在“有我”之中,别人随意说一句嘲笑和讽刺的话,都能伤到你敏感的自尊心,由此而产生不悦和痛苦。
你可能会说,我也不想在意别人的看法,可是内心就是做不到,怎么办?这是下一个步骤,让自己的心平止。
内心平止的人,不容易被外界扰动。

心动,则意念生,念头多则杂,杂则乱,人心不止。外界稍微一点风吹草动,都会牵绊我们的心。
反之,心不动,则意念不起,犹如尘埃落定,清净自然,心如止水。心不动,则风幡不动。
这就是禅宗六祖惠能说的:“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

《庄子》中这样说:“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一个人的内心,像明镜一样,事物发生了,就去应对它;事物结束了,就忘掉它,无论结果如何,都不往心里去。
长期以往,就可以做到不牵绊,不惦记,不耿耿于怀,外界的人事物,来去自如,就不会发生冲突和矛盾,没有冲突,也就没有伤害。
进入“无我”状态的人,最富有。“君子藏器于身,伺时而动。”
一个人,就是一个器。有的人大器晚成,有的人小器。
当一个人进入“无我”状态时,器量就无限大,“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天地都归到你的心中,就是无限大,最富有。“心平,内保之而外不荡,则成和之修,为德。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

一个人内心平和,保全中和之气,内德不外荡,心神不分,万物自来亲附而不离去。
换句话说,一个人的内心平和强大,无忧,无怖,有无限动力,有这样的心态,自己想做的事,哪有做不好的呢?
当你把自己想做的事,做到极致,做到最好,物自来附,不离去。
蔡志忠先生,就是最好的例子。
他就是喜欢画漫画,竭尽全力画到极致,最后成为非常富有的人,无论是钱财,还是名誉,自由,喜悦,健康,梦想成真,什么都有。这就是真正的富有。

02什么是“齐物”呢?
齐物的意思就是万物齐一,万物平等的意思,更本质的是指万物所遵循的法则是一样的,也就是道。
庄子在后面说:“其声能短能长,能柔能刚,变化齐一,不主故常”,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万物虽然形式各异,变换万千,但本质和规律是一致的。
这和老子说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其实有类似的意义上,在大自然看来,万物都是一样的,平等的,并没有高低贵贱,善恶美丑之分。
既然万物齐一,那么庄子认为,人最好的状态就是和万物融为一体,这是一种什么状态呢?,庄子说:“形如槁木,心如死灰”。
在介绍这几种状态之前,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我们大脑的认识系统。
人的认知系统可以分为两个,一类是热认知系统,一类是冷认知系统。
热认知系统是无意识的,特点是方便快捷,不需要大脑大量的逻辑推理,比如我们日常的走路,熟练汽车和熟练敲击键盘等等,这些行为都不需要意识的参与,都是下意识就完成了的。
第二类冷认知系统需要有意识的参与,是比较缓慢,而且费时费力的,因为需要大脑理性思考和逻辑推理。
系统一和系统二是类似的。
系统一就像热认知系统一样,它的运行是无意识且快速的,完全没有感觉,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状态,我们可以称之为“快思考”,比如走路和呼吸。
而系统二的运行通常与选择行为、逻辑推理和专注等主观体验相关,我们可以称之为“慢思考”。

比如欣赏一幅艺术作品或者写一个宣传文案等等。
其实,我们日常的大部分行为和决策都是由热认知系统掌控的,而不是冷认知系统,这个也很好理解,毕竟冷认知系统需要耗费大量的大脑资源,大脑肯定会尽量避免的。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放松”的几种状态,第一种是彻底的方式,就是我们躺着沙发上面,什么都不想的状态,这种状态下,我们关闭了冷认知系统,也关闭了热认知系统。
第二种状态是我们说的“心流”的状态,这是一种非常沉浸和专注的状态,这个时候,你可以理解为意识是高度集中的,这个时候因为意识集中,但你的无意识几乎是关闭的,也就是说你可能感觉不到周围环境的变化。

就像一个小孩在忘我地玩游戏的时候,根本没有注意到老师已经走过来了。
而第三种状态就是庄子这种“心如槁木心如死灰“的“无为”的状态,这是一种比“心流”状态更高级的状态。
这种状态就好像同时打开了冷认知和热认知系统,或者说是意识和潜意识的完美结合。
你既非常专注,进入了“心流”的状态,同时你又保持对外在周围环境的警觉。
意识放开了身体,让身体自发地、非常自然地去做一件事,而意识又保持高度的敏锐和警觉。

03坚则毁矣,锐则挫矣
固执的人,认准一个理,习惯一种方式,就固定下来,后来任外界怎么变,他人怎么说,自己就是坚持不变。

尖锐的人,比较聪明,看问题通常入木三分,这样的人锐气,很容易走偏锋,变成一种对他人的刻薄。
凡是坚硬的东西,迟早会毁灭;凡是锐利的东西,迟早会受挫。这是天道运行的规律,用在任何人、事、物上,都合适。所以,我们做人要有弹性,通融一点,随和一些,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人的遭遇,好的与坏的,基本是自己招引而来。
这个世界,我们生活的环境,包括我们自身,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像一条河流,是生命的流畅。

人如果固执,就像自己在河边挖一个坑,把自己固定下来,不变化了,时间久了也就失去生命的活力。
人最大的问题,是固执的人,不认为自己固执;尖锐的人,不认为自己尖锐。觉得自己很好,没有毛病。别人看见,心知肚明,却不会当面指出,只会背后议论这个人不是个东西。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是好运和坏运交加,没有人总是走运,也没有人总是倒霉。
一个人,如果总是招到挫折,那么就要反省自己,修正自己,改变自己。
放下自我之见,无我,则一切东西,渐渐明了。

妨碍我们认知世界的,不是知道的太少,而是自己的见识局限。

面对同样的场景,有的人看见了道,有的人看见了物体,有的人视而不见,这就是见识的局限。
人不是读书越多,知道越多,就好。而是不管你读多少书,知道多与少,最重要的是,打开思维的盲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盲点。正是这个盲点,一叶障目,让你看不见世界的本质。
《庄子》说:“在己无居,形物自著;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

不以自我之见自居,一切东西,都可以逐渐显露和明了。
因为无我,行动起来,像水一样顺其自然,顺势而为;因为无我,安止的时候,又像镜子那么清静、空明;因为无我,反应的敏捷,就像回声一样随即而应。
一个人若是把“自我”看得很重,行动是不自然的,做不到像水那样顺势而为;停止下来时,思绪却浮想万千,得不到清静;反应的时候,是不敏捷的。放下自我,在己无居,才能形物自著。
做人要有弹性,固执和尖锐的人,经常受挫;
人的遭遇,好的与坏的,基本是自己招引而来;放下自我之见,无我,则一切东西,渐渐明了。
圣人无我。因此圣人就仿佛是一面镜子,万物都直接反映在镜子中,而圣人不对万物有任何是非的观念。
万物都自然有自己用处,哪里有什么所谓的是非呢!就像此前提到的大葫芦。
人如果硬要用这个葫芦装水,发现水一多,葫芦就爆裂了;如果硬要用这个葫芦做瓢,发现这个瓢太大,根本用不了。
这个大葫芦最好的用处就是放任他在海中漂流,人还可以在上面徜徉。这是就是物尽其用,无用之用。

04无我之境,破除我执
人生的境遇有时无法选择,向航海的船帆偶尔会偏航,但是如果自控能力强,随时调整方向,最终会驶向光明大道。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能战胜自己的才是强者。
圣贤们所讲的“无我”,其目的并不是让人变成“无知”,而是教人不再受缚于由“我执”而牵引出来的一切以及自身情绪的干扰与影响。

因此,悟及“无我”的目的,就是为了无“我所执的一切”之影响,即达到一种没有任何束缚的自在。
甚至可以说,“无我”根本就不是指没有“我”,而是“我”的意识上,不再受到外境外缘的束缚。
而这才是“无我”这一概念的本义以及内涵。
我们讲“无我”,并不是为了否认“我”或者这个身体的存在,而是希望人们认清真相,不再“我执”之所缚。

(THE END)





关注我们,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为良医,必定促进中国传

    

▼点击“阅读原文”👇

健脾化虚 莱菔丸 等你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喜悦心自在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