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部编版语文八上《记承天寺夜游》详解及练习,可下载电子版

请点击蓝字关注☞ 部编版语文资源 2021-04-30

最新资料下载免费领☞部编版语文7-9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免费领☞部编版语文7-9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

免费领☞部编版语文7-9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卷

免费领☞部编语文7-9年级上册阶段检测试卷合集

免费领☞部编语文7-9年级上册阶段检测卷(二)

免费领☞部编语文7-9年级上册阶段检测卷(三)

免费领☞部编语文7-9年级上册阶段检测卷(四)

免费领☞部编版7-9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免费领☞部编版语文7-9年级上册期中试卷(一)

免费领☞部编版语文7-9年级上册期中试卷(二)

免费领☞部编版语文7-9年级上册期中试卷汇总

免费领☞部编7-9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1

免费领☞部编版7-9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2

免费领☞部编版7-9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

免费领☞部编版语文7-9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

统编版1-6年级上册语文单元及期中期末试卷,免费下载!

统编版1-9年级上册语文单元及期中期末试卷,免费下载!


如需下载电子打印版


请拉到文章末尾免费领取


快要期末考试了,老师为大家分享的是部编版八上期末复习知识点,赶紧收藏和打印出来复习吧!


免费领☞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岳阳楼记》超全整理,可下载

免费领☞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醉翁亭记》超全整理,附电子版

免费领☞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湖心亭看雪》超全整理,可下载


八上《记承天寺夜游》


一、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二、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屋内,(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可以与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充满着月光,像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横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哪个地方没有松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不汲汲于名利而又能从容流连光景)清闲的人罢了。


三、内容理解


1.按要求用原文填空。

1)表现作作者感叹知音稀少的句子是:念无与为乐者。

2)显示与好心有灵犀的喜悦的句子是:怀民亦未寑。

3)描写月色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文章中最能表现作者自豪自慰又惆怅悲凉心境的句子是: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月色入户”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得很有人情味,请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月光似乎懂得作者寂寥无聊的心境,悄悄地走进门来与他作伴。

3.“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八个字,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高度地概括了作者在寂寞夜晚难得的喜悦与兴奋

4.“藻荇交横”比喻的是什么?给人的感觉是什么?

藻荇交横”比喻月光下摇曳的竹柏影子,给人感觉是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

5.对于月色的描写,含蓄地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庭中上下一片皎洁,透明,正像作者光明磊落的胸怀。作者处在其中摆脱了被贬谪的沉重,忘记了人世的得失,进入了一个透明清澈的世界。

6.文章结尾惋惜无人赏月,暗示了什么?

时时有月,处处有竹柏,但是很少有人能有此闲适之情来欣赏,暗示世人热衷于名利,为世俗所累。只有我们两个清闲无事之人有此雅兴,既有偷得闲情来消遣的窃喜,也透露出作者因贬职而有一丝淡淡的失落。

7.作者说:“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你如何理解句中“闲人”一词的含义?

 “闲人”本指闲情雅致的人。作者把自己列为“闲人”,表达了作者虽在政治上有远大抱负却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因是闲人而可赏月,又表达了作者的自慰。

8.文章结尾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作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悠闲的自慰等多种感情交织在一起。

9.作者出找张怀民,“怀民亦未寝”句中的“亦”可否去掉,说说你的看法。

不可去掉。怀民与作者同被贬到黄州,“亦”表现了二人同样的境遇。否则就不会有下文二人共同的感受与情趣。

10.作者在本文中所流露出的胸襟,在他的诗词中也有所表达,请你写出能表达此意的诗句,并标出处。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四、对比阅读5篇 


(一)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度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①,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树间,以红粉笙歌②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尝秋夜坐钓月矶③,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④,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⑤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   (李流芳《游虎丘小记》)

【注】①虎丘:苏州名胜。②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③钩月矶:在虎丘山顶。④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⑤无际、仲和,作者的友人。

1.下列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月色人户木兰当户织

B.然终不若山空人静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时闻风铎隔篁竹,闻水声

D.生平过虎丘才两度道不通,度已失期

2.句子中“于”字的用法和“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中“于”字用法相同一项是(  )(2分)

A.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B.万钟于我何加焉

C.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D.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3.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答:                   

4.用斜线(/)为【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

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

5.用自己的话说说苏轼是怎样描写承天寺夜色的。(2分)  

答:                    

6.承天寺的夜色与虎丘的夜色有哪些共同特点?(2分)  

答:                    

1.D    2.A

3.怀民在还没有睡觉,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4.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11.用比喻来描写夜色。积水喻月光,藻荇交横喻月下竹柏影。

5.月色美好;幽静(意思对即可)

 


(二)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度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亭以雨名,志喜也。

予至扶风①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②。既而弥③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④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⑤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⑥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⑦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苏轼《喜雨亭记》)

【注释】①]扶风,即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府。苏轼时任凤翔府判官,于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到任。②雨麦,上天下麦子。岐山,今陕西岐山县。占,占卦。年,年成。有年,指丰收。人们不知道雨麦是不是“祥瑞”,所以占卦。③弥,满。弥月,整月。雨,下雨(动词)。④乙卯,四月初二日;甲子,四月十一日;丁卯,四月十四日。⑤属,酌。属客,指斟酒给客人喝。⑥荐,重。荐饥,重复地遭到饥荒。⑦优游,叠韵连绵字,从容不迫的样子。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念无与为乐者念:_____     ②怀民亦未寝寝:______

③志喜也志:_____           ④雨麦于岐山之阳阳:_______

2.将【乙】文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

答:                    

3.【甲】文没有直接写友情,但可从字里行间看出。请你找出相关句子并作简要说明。

答:                   

4.(1)贯穿【甲】文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

(2)【乙】文的题眼是_____________

5.【甲】【乙】两文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

答:                     

1.①念:人教版,考虑、想到;语文版,想。

②寝:睡觉③志:记④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门为阳

2.官吏们在院子里一起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农夫们在田野里一起欢笑。

3.句子: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理由:作者夜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此时张怀民果然也没睡,二人心意相通呀!随后一同在庭院中散步赏月。这些都表明二人友情深厚。

4.(1)赏月(月光)(2)喜(1分)

5.甲文表达了作者悲凉苦闷、豁达乐观的复杂心情,乙文表达了作者关心人民疾苦、遇到好雨的喜悦之情。(意思接近即可)

 


(三)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度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无与为乐者  ⑵余强饮三大而别          

⑶相与步中庭

2.下面两个句子所描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2分)

⑴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答:                     

⑵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答:                    

3.根据甲乙两文内容,完成下表。(3分)


选文

时间

甲文

月景

闲情

乙文

更定

参考答案:

1.⑴考虑、想到   ⑵杯   ⑶在                 

2.⑴空明清丽疏影摇曳似真似幻⑵冰花弥漫水天一色

3.夜(晚上、夜晚) 雪景  痴情

 

(四)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度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水陆草木之花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

1.解释加点的词。(4分)

①陶后有闻   鲜:②清涟而不妖   濯:

③亭亭净     植:④相与于庭中   步:

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运用了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寄寓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乙文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抒发了__________心情

1.(1)少    (2)洗涤     (3)竖立   (4)走

2.(1)我惟独喜爱莲花,莲从淤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一点沾染。

(2)庭院地面,沐浴在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的月色之中,“水”中有像藻、荇似的水草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柏树枝叶的影子。

3.托物言志   壮志未酬的苦闷

 

(五)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度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王子猷居山阴①,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②。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③,忽忆戴安道④。时戴在剡⑤,即便夜乘小船就⑥之。经宿⑦方至,造门⑧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日:“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选自《世说新语 任诞》)

[注释]①山阴:今浙江绍兴。②皎然:洁白的样子。③左思《招隐诗》,表现隐居的乐趣。④戴安道:戴逵,字安道。⑤剡(shàn):县名,今浙江嵊县。⑥就:拜访、访问。⑦经宿:一整夜。⑧造门:这里是到门口的意思。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欣然起行           (2)念无与为乐者

(3)相与步于中庭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用现代汉语写出“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意思。(2分)

答:                     

3.作者发挥奇特的想象,用了两个新奇的比喻来描写月色。请你写出一句他的其它作品中关于描写“月亮或月色”的诗句或语句吗?(4分)

答:                    

4.两段文字都写了月色、月夜,请说说它们什么异同点?(3分)

答:                     

5.两段文字都是写的夜找好友,请比较他们的异同点?可从目的、原因、结果、情感、性格等方面考虑)3分)

答:                      

 

1.(2分)(1)愉快地,高兴地(2)想,思考(3)共同,一起(4)只是

2.(2分)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各种水草交叉错杂,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3.(2分)明月几时有,……;月有阴晴圆缺,……;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千里共婵娟。

4.(3分)两段文字都写出了月光的皎洁,运用了侧面描写;(A)段描写的详尽些,运用了拟人的手法。(B)段描写的粗略些。

5.(3分)两段文字都表现了他们那种旷达的胸襟,都是触景而想找自己好友;目的和起因不同:甲文文字为了找好友一起游玩,找同乐者,最终找到了;乙文注重找的过程,是想念好友,最终没找到。

【乙译文】王子猷住在山的北面。一天夜里大雪纷飞,他一觉醒来,推开卧室门,命仆人斟上酒。看到四面皎洁的雪光,于是他感到神思彷徨,吟咏起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怀念起戴安道。当时戴逵远在曹娥江上游的剡县,即刻连夜乘小船前往。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逵家门前却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为何这样,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已尽,自然返回,为什么一定要见戴逵呢?”


喜欢本文,欢迎转发分享出去


需要完整打印版

扫描下方二维码领取



综合整理:「部编版语文资源


电子版免费获取方式

扫码关注 部编版语文资源回复“初中语文”直接下载

关键字检索

在本公众号底部对话框输入

如以下等关键词,可以获取免费资源

小学语文I初中语文I小学数学I初中数学I状元大课堂I阅读500I二单元测试I350I初中课本I小学课本I默写汇总I道德与法治I笔顺规则I字帖I书单I微课I上册朗读I2019班主任I四上备课I五上备课I六上备课……

请点亮“在看” ↓↓ 1-9年级语文资源免费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