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60万,播放量超2亿,这个63岁的“李子柒”正在征服世界……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粥左罗 Author 粥左罗主创团
不粘一滴胶水,不插任何金属,就能做一个能屈能伸的板凳?
不用任何电池,就能变出会旋转的水车、会吐泡泡的泡泡机和会走路的小猪佩奇?
这位巧手大爷,在油管上人称“阿木爷爷”。
在youtube(下称“油管”)注册刚两年,他就凭借手工制作的绝活,给小孙子制作了无数令人羡慕的玩具。
在油管圈粉118万,吸引了2亿播放量,单条视频播放量最高超4000万,月收入可达60万。
爷爷好厉害!这就是中国文化输出啊!
这是对“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最完美的诠释了……
这是什么中国功夫?!
在地球上活了28年第一次看到这样的东西,我好可怜。
太厉害了吧,打开的一瞬间我惊掉了下巴;
我愿烧掉我所有技术证书,换老爷子一身手艺。
还记得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吗?阿木爷爷把它变到了自己手上。
他用42根榫卯棱、4根榫卯柱、1个榫卯基,外加27道锁,完美复刻了中国馆。
鲁班凳,又名鲁班枕,俗名“瞎掰”。相传是2600年前,战国时期的木匠鼻祖鲁班发明的。
它既可以打开当小板凳用,又可以在睡觉时当枕头。别说外国人,我一个中国人也是大开眼界。看看这制作过程:
先用磨砂纸把木头磨平整:
然后用尺子和笔在木头上画好尺寸:
接着,把木块绑到树上按照尺寸开锯:
再经过一步步的钻、凿、磨:
看似没有任何支撑却又紧密无间,开合自如。
视频下面,许多网友留言:
我是张着嘴巴看完这个视频的……
简直就是鲁班在世!
居然不用一个现代工具就能做出来,谁能好心告诉我这是怎么办到的?
还有人赞叹说“堪称中国版宜家”,直接有网友在线科普:“您这次可高看宜家了,这可是中国2500多年前就有的手艺!”
除了这些东西,阿木爷爷还给自己可爱的小孙子做了很多很多玩具。
有一次,小孙子吃苹果的时候问,“爷爷爷爷,你会做苹果吗?”
爷爷哈哈一笑,当即就给小孙子做了一个苹果外形的鲁班锁。这个锁不会坏掉,而且还能拆拆卸卸,带给了小孙子独特的童年乐趣。
再看看这个手摇风扇泡泡机:
看到别人吹泡泡,爷爷立即给他做了一个升级版的泡泡机。不仅可以出泡泡,还可以吹风。
夏天里任谁拿出来,都绝对是整个村最靓的仔。
还有益智汉诺塔:
竹筒拨浪鼓:
会蹦哒的小袋鼠:
会武斗的小人儿:
欢脱的自动驱鸟神器,让再可爱的稻草人也相形见绌:
蛐蛐窝:
小木船:
关公大刀:
我的滑板车,在光滑的地上摩擦,摩擦:
这个三轮车也太时尚了吧?
没用一块轴承,更没有电线和电池,却造出来一只能走路的小猪佩奇。
每个木制品成型后,阿木爷爷都不忘拿着砂纸,里里外外打磨光滑,再抹一道油,避免小孙子被木刺刮伤。
视频里这一双手有多粗糙,那颗爱护孙儿的心,也许就有多柔软。
就像是孙子专属的机器猫,阿木爷爷这一手绝活,给了孙儿一个独一无二的童年。
除了上面那些,还有爬单杠的小木人、竹喇叭、鸟哨……
不管孙子看中了别家小朋友什么玩具,阿木爷爷都能淡淡地来一句:
“这个太简单了,我做个高级的……”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视频火了以后,很多人在网上留言:问一下爷爷,还缺孙子吗?
早已走过童年的我们,想要的哪里是一条板凳、一只玩偶,我们想要的是一个和蔼可亲的机器猫爷爷啊。
阿木爷爷本名叫王德文,现年63岁,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
老人家1970年开始学做木匠,迄今已和木头打了四十九年的交道。
爷爷小时候家境不好,9岁时就没了父亲,母亲体弱多病,他早早便挑起养家的重担,还要照顾弟弟们的生活。
十四五岁时,因为家里的木头锅盖坏了,做饭做不熟,又没钱买新的,就自己动手做了一只锅盖。
做木匠的邻居到他家来,看到锅盖随口夸赞了两句,他就趁机求人家:
“我给你拉拉锯行吗?不要一分钱,就是想学艺。”
邻居没忍心拒绝,阿木爷爷开始做起了学徒。他特别努力,早起给师傅干活,干到下午才回家。
从那时起,阿木爷爷的木匠活就一直没撂下。这家锯,那家凿,串过千家门,吃过万家饭,才练就了视频里的“一身中国功夫”。
木头截短了一点长了一点,木块削厚了一点薄了一点,都不成。稍微一点点的差别,就能影响整个制作的完整性和平衡性。
2012年冬,阿木爷爷切木头时太专注,光顾着干活,忘记了垫在底下的手。0.3毫米的锋利刀片,将他的手指生生切断。
这场景现在回忆起来都觉得惨痛。但是阿木爷爷没有停下来,拆线没几天,他就又捡起了锯刀。
“干活哪有不剐不碰的?”他把过往所有的苦痛都说得云淡风轻。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要对这行感兴趣,但是感兴趣不代表只有快乐,没有痛苦。”
每一个令人张大嘴巴的神奇视频背后,都是几十年如一日对手艺的钻研,都藏着一位老手艺人打磨半生的心血。
让网友们惊叹的鲁班凳,是第七代鲁班凳,光是制作步骤就分为12道。
阿木爷爷在网上搜索资料,看了4个夜晚,画了很多小图,耗时7天才完工。
最费心的是世博会中国馆,虽然只有巴掌大,可那么多零部件,工序特别复杂。即便是阿木爷爷这样做了一辈子的老木工,也耗去了整整五天。
阿木爷爷说,这个英语技术他可不会。
他就是用手标注尺寸,再用一把三角尺、一根铅笔、一根当圆规的木条搞定。
如果你有仔细观察阿木爷爷的视频,会发现里面的很多工具,都很原始。
这里面大部分工具,都是他自己制作的。
没有电的年代,一根细铁丝,稍稍加工便是锋利的锯子。连钻孔的工具,也是最传统的手拉钻。没有圆规,拿着木条和钉子就能画出圆。
中国人有句老话: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
那时候做学徒,得免费给师傅干足三年活才能出师。
不过阿木爷爷很早就出来自己干了,对他来说,能者为师。只要有本事的,他都主动跟人交流学习。
阿木爷爷说:现在网上东西特别多,我也得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干到老学到老。
儿子拍下他的视频发到油管上后,阿木爷爷火遍外网,很多人在视频下各种赞叹:
“大爷太厉害了!一辈子把一件事做成了极致。”
他却说:“我厉害什么!咱就是农村的一个老木匠。”
一辈子生活在乡下,阿木爷爷可能从来都听过“择一事,终一生”的道理,却又用了整整一生践行这句话。
少年时代拿起一锯、一尺、一木,如此便是一生,或许阿木爷爷才是这个时代最坚定的长期主义者。
那些精巧新奇的玩具背后,蕴藏的其实是我们许久未见的中国传统文化。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我们心之向往的中华田园梦:
小孙子在将军案上喝茶背诗的这一幕,就是中国古代诗词文化的一幅缩影:
一盏盏明黄灯笼,是千年来国泰民安薪火相传的最美寓意:
乌篷小竹船,是无数文人墨客笔下最经典的江南印象:
竹笛和鸟哨,是现代机械工艺之前最常相伴的乡野趣味:
那些再普通不过的木头,在他的手中,幻化成的不仅仅是一份份天真童趣,更是一幅幅诗情画意,一个个田园梦想,还有精彩纷呈的中国传统文化。
只是,传统技艺有多精彩绝伦,就有多危机重重。
普通木匠、篾匠越来越少,像阿木爷爷这样的手艺人更是越来越稀缺。
对我们这代人来说,那些古老手艺的传承,已是当务之急。
希望有更多人看到这样的手艺,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我们要给匠人更多的尊重与支持,让世界都看到我们中华文化生生不息。
我们也要学习他们的匠心精神,专注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初心在方寸,咫尺在匠心。制心在一处,无有事不成。
别让老祖宗传下来的瑰宝,断送在我们手上。
本文来源公众号:粥左罗,50万年轻人的成长充电站。运营者粥左罗,90后,向上生长创始人,毕业四年从服装店员到成功创业,从月薪2300到月入20万,坚信成长即财富,只写最接地气的成长干货。关注粥左罗,菜单栏查看50篇必读好文。
我们长期招募新媒体作者&投稿
在后台回复关键词“投稿”,获取相关信息
你们最怀念哪种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