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关于爱情的扎心真相,你应该去问问她”
张小娴给自己的定义是一个写作者,而不是名人。
金庸也是她的读者,他曾对公众说:“关于爱情,你应该要问张小娴。”
张小娴的微博很少发自拍,她总是给人一种神秘、冷静、自律的感觉。
然而一旦谈到美食,她便卸下所有“伪装”,宛如一位初恋的少女。
在她的作品中,你会读出爱情与美食的完美结合。
文 | 郭雅君
来源 | 十点读书
张小娴身上有一种不被岁月打败的清新感。
黑亮的长直发慵懒地垂在肩上,棉麻长裙、平底鞋,加上她面对镜头透出的些许紧张与青涩,宛若一个害羞的女大学生。
她很少上电视节目,除了3年前播出的《朗读者》,能搜到她的信息大概只有6年前的《杨澜访谈录》。
有人问她为何选择与读者保持距离?
她回答:
我觉得面对媒体和镜头挺累的,我是个害怕应酬的人,也觉得自己不擅长面对观众,我喜欢安静。 我觉得,还是把我的时间留给写作吧。 对一个写东西的人来说,孤独感是很重要的,它甚至是写作的养分。
她给自己的定义是一个写作者,而非名人。
她不懂得如何在荧幕前讨好观众,不擅长找到自己最好看的角度,也不喜欢公开谈论个人的情感和生活。
可情感作家的爱情故事向来最引人好奇。在节目上,董卿(点击可查看)试探:“跟现在的男友认识很久了,超过二十年了吧?”
她巧妙地用一个细节描写了自己的爱情:“以前我不懂得怎么吃鱼的,他每次就会把鱼脸颊的地方都夹给我吃,然后说,最好吃的就是那个地方了,这么多年来,都让我吃了。”
人们不用知道张小娴的情人是什么职业、什么背景,反正他爱着她,就够了。
在《朗读者》的舞台中央,张小娴捧着书,一字一句认真地朗读。
读到后半段,她全然沉浸在自己书写的情绪里,有些哽咽,便强忍住,嘴唇不禁微颤。
如果那天站在上面的是亦舒或李碧华,大概是另外一幅画面吧。
至少从文字看来,亦舒呈现出来的形象是精明、知性、熟谙人情世故,而李碧华则有一种冷静的疏离感,信轮回、宿命,写尽前尘往事、痴男怨女。
只有张小娴,写了二十多年的爱情,仍有一种少女气,干净且清淡。
在写爱情小说前,张小娴做过编剧,也当过专栏作者。
少女时期的她是那种功课很好,身上却没有学霸气质的女孩,看起来一点都不刻苦,甚至有点偷懒贪玩。
高中毕业以后,她看到香港无线电视台(TVB)正在招聘编剧,她看了广告,觉得好玩,就想试一试。
暑假过完,张小娴打算辞掉编剧的工作,进入大学读书。
老板舍不得她的才情,极力挽留。最后,破了例,答应让她一边兼职当编剧,一边上课,并且给她全职的薪水。
此时的她尚未尝过恋爱的滋味,却写了不少爱情故事的剧本,她对此得心应手,“编成年人的情感故事不难,编打麻将才难”。
爱情天赋崭露头角。
后来,金庸(点击可查看)创办的《明报》想找几个年轻作者写专栏,几个编剧都去写了,唯有她的文章反响出奇地好,不久,她便被邀请开设个人专栏。
1994年,张小娴的第一部小说《面包树上的女人》在《明报》上连载,一炮而红。
隔年,她结束了10年的编剧生涯,正式成为专职作家。
其实比起写剧本,她更喜欢写小说。
“剧本不是已经完成的作品,它是一个未完成的作品,它需要导演和演员演绎出来,如果是写小说,到我这里就是作品最终的样子了。”
她开始在文坛声名大噪。
媒体纷纷给了她新的头衔——继琼瑶、亦舒之后,两岸三地最受欢迎的言情小说家。
连金庸先生也是她的读者,他对张小娴说:“看完你的《三个A CUP的女人》,很感动。”他对公众说:“关于爱情,你应该要问张小娴。”
张小娴特别喜欢用美食来描写爱情,不仅刺激读者的味蕾,也撩拨人们的情感。
饮食男女,食色性也。
爱情与美食是每个人都无法跳脱的原始欲望,而两者之间其实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她说爱情像酒,让人微醺或沉醉;婚姻像纯净水,真正纯净的水喝起来有一种淡淡的甘甜,水每天都可以喝,酒不行。
她教失恋的人做菜,有一道菜叫“失恋红衫鱼烩番茄”。
爱情破碎,红衫鱼的心需要被挖掉;姜、蒜是负心人,用刀背将之拍扁便能解掉心头之恨;胡椒粉是不可或缺的调料,失恋中的人免不了掉眼泪。
据闻,这道菜适宜世间痴情男女享用,多吃能补充体力,再战江湖。
她的小说里,女主角最爱喝桃子味伏特加,为了醉,为了遗忘。
酒的名字、颜色和四十度酒精,仿佛是孤独者的治愈,不少读者看了书,纷纷去找这种酒来喝。
她将爱情比喻为吃饭,年轻渴望一场盛宴,最后明白过日子需要的是寻常晚饭:
爱情就像吃饭,年轻时吃香喝辣,恃着有大把青春可以消耗身上的脂肪,常常不知节制。 后来开始变得讲究,只挑好的吃。年纪不轻了,胃口也没那么好,追求的是健康,渐渐爱上青菜豆腐和五谷杂粮,明白唯有这些味道可以一直吃下去。 这吃的,就是人生。想要的势在必得。
也许只有在谈论美食的时候,她身上的烟火气才会足一些。
她克制自己的表达,将自己的生活小心翼翼地藏好,不发自拍,鲜少见到照片。神秘,冷静,自律。
但在美食面前,她“伪装”得不够好。
在你几乎要觉得张小娴的微博背后是工作人员运营,每天更新一条语录的时候,她冷不防地跳出来晒美食,让人觉得亲切又可爱。
她曾发微博:“再见了驴打滚,我最喜欢的北京甜点,每次来北京都要吃。怎么能够这么好吃呢?下次再吃你。”
一个月后,她继续发微博夸自己最爱的甜点:“在北京短短几天,每天饭后都可以吃到驴打滚,实在太幸福了。”
采访时,她再一次强调:“北京的驴打滚真的很好吃啊!其实我不是特别爱吃甜点,我只是喜欢吃一切用糯米粉做的甜点。”
那感觉,仿佛一个热恋中的女孩,满心都是欢喜。
也许一个人对待美食的态度,就是她对待爱情的态度吧。
就像张小娴一样,享受爱情,乐在其中,有时悲观,有时乐观。知道它们能抚慰心灵,却也需要节制。
好吃的别吃太多,吃撑了,悔意就盖过欢愉。
书籍推荐:张小娴经典Channel A系列:《那年的梦想》《蝴蝶过期居留》《魔法蛋糕店》《我们都是丑小鸭》《刻骨的爱人》,张小娴 著,湖南文艺出版社
《Channel A》系列,是张小娴唯一恋爱群像经典小说,写尽了都市爱情的痴狂和悲欢。她的文字细腻而多情,她的价值观也滋养了一群又一群人的心灵,用笔尖描绘了各种各样的风花秋月、恨离愁伤。她是世界华人的爱情知己。
来源:十点读书。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内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 52 期 赠 书 获 奖 粉 丝 / 请7天内添加小编微信iiapril9凭转发截图领书(转发截图需保留至兑奖时,否则无效)
你有看过张小娴的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