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杨千嬅的紫发,不会掉色吗

读者人物 2022-09-29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北戴河桃罐头厂电影修士会 Author 咸湿菜


11年前,一个叫余春娇(杨千嬅 饰)的女孩顶着一头紫发闯进人们的视线,她乐观开朗,对爱情义无反顾。

杨千嬅说:“我什么也没有,只是胸口写着一个勇字。”只不过,单凭一个勇字,杨千嬅或许远远没法成为现在的自己。

从21岁出道到现在,她还是人们记忆中的“大笑姑婆”,还是那个染了紫发的女孩。



来源 | 北戴河桃罐头厂电影修士会

ID | beitao666


在这个天天都有人嚷嚷“港片已死”的年代,对于内地观众来说,了解港台艺人已经是一件值得列入怀旧清单的事情。

大家对杨千嬅的印象大概只是停留在《新扎师妹》和《春娇与志明》之中。

最近电影《梅艳芳》的播出,令她的身上又多了一个标签——“经纪人陈淑芬”的扮演者。


你好像很知道她,可能听过千百遍《处处吻》,但“嬅”字仍旧不会念。

哪怕她的身份已经是“香港乐坛天后”了,可对于内地观众来说,这样的名号远远没有“那个紫头发的女的”来得有辨识度。


1995年,被称为“小郑秀文”的杨千嬅在第十四届新秀歌唱大赛中获得季军出道。


在那之前,杨千嬅还是一名刚刚上岗不久的护士。


不管大家愿不愿意承认,当年的杨千嬅之所以能够出道,除了自身实力强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她和郑秀文实在是太相似。

不管是在外貌上还是在声线上,都让路人傻傻分不清楚。

唱郑秀文的歌,让郑秀文都分不清是谁

而又恰逢郑秀文在和华星闹解约,不知道是出于找新人接班还是什么,华星签约了杨千嬅。

而出道之初的杨千嬅也并非现在常见的紫发,要么是没啥记忆点的黑发,要么就是因为华星一心想让她与郑秀文形似而染的红发。

后来染起标志性的紫发,最初的原因是她的偶像陈百强出了一张紫色封面的碟片。


来源B站@YT杨桃吖

不过那时的杨千嬅,对于华星来讲,更多的是一个被选择的商品罢了。

1996年,杨千嬅和梁汉文、陈奕迅(点击可查看)一起被打包成“华星三宝”出道。

其实这个组合不免有些屈才,明明3个人都是实力唱将,偏偏被打包得像青春偶像组合似的,最出名的大多反而都是广告歌、青少年剧主题曲。

来源B站@YT杨桃吖

不过华星也算是有良心,有正经拿他们当作歌手培养,很快给杨、陈二人出了专辑。

杨千嬅凭借在1997年《再见二丁目》打出名气,陈奕迅也凭借专辑《陈奕迅》和《天下无双》迅速蹿红,反而是资历最长、本来是一带二的梁汉文收获平平。

来源B站@YT杨桃吖

2000年,杨千嬅更是凭借《少女的祈祷》一路过关斩将,在当年的“叱咤风云颁奖典礼”中荣获“最受欢迎女歌手”。

在颁奖典礼上,杨千嬅拿着奖杯对着台下的观众急得跺脚,终于憋出那么一句“我什么也没有,只是胸口写着一个勇字”。

老天爷会不会宠幸笨小孩,我们不得而知,但观众好像偏偏喜欢笨千嬅。

就像多年后TVB的节目里,马来西亚Yummy来信说的一样:“喜欢你,就是喜欢你的简单,听你的歌,令我忘了烦恼。”

很多人也把她当成同龄的友人、小妹妹,甚至代入了自己来怜爱。

来源B站@YT杨桃吖

香港歌坛从来不缺乏有实力的唱将,何况当年的杨千嬅在一众女歌手之中,其实算不上出色,打出独特记忆点,才是她的破局大法。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起,杨千嬅和郑中基那段闹得沸沸扬扬的感情。

说到底,还是真实的情感最有感染力,现在多少人精心炒作恋情,恋爱又失恋,结婚又离婚,却比不上杨小姐的无心插柳。


虽然当时杨千嬅还没有拍《春娇与志明》,也没有出《烈女》,但任谁听了他们的故事都不得不感慨一句,郑中基至死是志明,千嬅至死是烈女。

所以即使2002年的万紫千红演唱会上,杨千嬅一路唱一路哭,哭足10分钟,大家都会无限包容她。

换了别人,怕是不退票很难收场。

这场明明是场灾难的演唱会,最后成了大家脑海中的经典演唱会。

接下来的几年,是她烈女形象的巩固时期。

2002年的万紫千红演唱会以后,杨千嬅在年底发布《Miriam's Music Box》大碟。

那首在碟中不大起眼的《可惜我是水瓶座》,后来成了广东失恋男女的KTV必点曲目。

可以说在10年前的广东,没在KTV里唱这首歌唱到跑调,没在大排档里喝酒喝到吐,就不算一场有仪式感的失恋。


2004年,杨千嬅凭大碟《电光幻影》获得四台联颁唱片大奖,其中有两首歌在这里需要提一提。

一首是在十几年后突然唱响大陆的《处处吻》,那时的《处处吻》还是《处处吻》,没有千奇百怪的DJ版本。

一首则是《炼金术》,这首歌是杨千嬅和先生丁子高的结缘曲目。

据说丁先生与杨千嬅在KTV相遇,丁先生对千嬅颇有好感,于是当着她的面唱了一首《炼金术》,获得了千嬅的关注。


不可否认的是,杨千嬅的歌在唱出少男少女心事的同时,也确确实实地塑造了一大批男男女女的爱情观。

千嬅的歌里,有为爱近乎卑微的祈求,有勇往直前的追爱,但更多的,是宁折不屈的女性形象,是自尊自爱的精神引导。


一直到《春娇与志明》三部曲上映,才让这位紫发女子真正打开了内地市场。

这三部曲的热映无疑在大陆树立了一个属于杨千嬅的港女形象。

什么是港女,到现在也还没有定论,全凭观众一张嘴。

但杨千嬅的港女味不同于传统的TVB职业女性,是深夜里后巷点燃的香烟,是敢爱敢恨的做派,是余春娇头上染得颜色不均的紫发。


大家听歌看戏的时候,总是觉得自己很了解剧中人的平生。

但杨千嬅给人的感觉是,我们似乎真的是看着她长大的,看着她从为爱落寞的少女,到结婚生子,直到慢慢安定下来。


看见杨千嬅遇见了她的丁先生,不必再把“他错了要扮作糊涂”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眼看当年那个在台上哭着唱《假如使我说下去》的人,现在可以笑着唱她的所有苦情歌了。

眼看着她与旧爱破冰,在台上还是那副大大咧咧没心没肺的样子,大约是因为足够被爱所以无所畏惧。

2017年1月29日,和郑中基同台合唱《制造浪漫》

一路看到2015年Let's begin演唱会,杨千嬅邀请郑秀文来合唱。

当年那个因为被包装得像郑秀文而被郑小姐的歌迷拦住辱骂的新人,终于可以和郑秀文一起同台,而不必因为自己会被混淆而感到委屈不解。

紫发杨千嬅,红发郑秀文(右)

再到最近的《导演请指教》中 ,杨千嬅在短片《读心》中饰演一个因为机缘巧合而能够听到男人心里话的女性。

但方励的评价则是“因为用了杨千嬅,所以有点失望”。


王晶补充道:


总之就是,杨千嬅是好演员,但是导演不会用。

杨千嬅在《人民文娱》专访中表现得显然十分清醒。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导演请指教》中神经质的喜剧角色,在她年轻的时候就早有涉猎,而当年龄日渐增长时,她也开始尝试不同的可能。

她可以是烈女似的人物,也可以是《每当变幻时》里将爱情放置于香港大环境下的小人物,更可以是富有人文关怀的幼稚园校长。

最重要的是,杨千嬅没有忘记好好饰演自己。她还是那个人们记忆中的“大笑姑婆”。

她一如既往地善良,会记得二十几年前前辈对她的关照,并且一遍又一遍翔实地讲述当年发生的大事小事,记得梅艳芳(点击可查看)关心过她的情感生活,带她上过节目,让过主打歌。

因为喜欢,也因为感恩,所以我们在《梅艳芳》的电影里看见了她。


明明只是一个出场不到10分钟的角色,却陪剧组走完了最尾一场的宣传。

在《梅艳芳》最后的谢票会(映后见面会)中,连主创团队都已经悉数回港,只有杨千嬅和监制在苦撑。


从一开始被安排着要“莞莞类卿”,到后来可以选择自己所爱的颜色,从那以后,杨千嬅都没有改变过这个标志性发色。

一直以来,她都在走自己所想走的那条路。


2021年了,为什么还有许多人在喜欢杨千嬅?

大概就是喜欢她即使成熟也初心不改的模样。

即使岁月更替,她的眉眼间还依稀能看出当年的少女神态。

紫发的颜色肯定会掉,不要紧,记得补就好了嘛。


来源:北戴河桃罐头厂电影修士会(ID:beitao666),冷眼看片,大口吃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内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可可西里 | 女孩去世后 | 董明珠 | 林青霞韩寒 | 无腿老人 | 我爱我家 | 90后屠呦呦 | 张爱玲 陈好 | 金庸江湖


你喜欢杨千嬅的哪一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