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0分,再现特殊年代的爱与自由:女人的坚强,值得男人们肃然起敬
在“二战”时被德国纳粹侵占的巴黎,伊莎贝拉、薇安妮两姐妹,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
飒爽而坦荡的伊莎贝拉奔波于解救他人,是传说中的抗德英雄;忧伤却坚强的薇安妮默默帮助着友人、乡邻以及犹太遗孤。
性格迥异的两姐妹在童年时期相互依赖,却又对彼此的生活心存指摘。战争的来临令她们产生分歧,因为误会而远离,奔向各自的命运。
最终她们也在战争中共同成长,放下心结握手言和。
有人说“战争让女人走开”,其实,在现实的战争中,女性从来无法逃避。
她们或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其中,经历战争残酷的洗礼,然后一步一步地成长起来,最终成为自己也未曾预料到的另一个人。
图片来源:《女狙击手》
整个欧洲的灯光都在熄灭。 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更是将欧洲人民推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夜莺》不是一个爱情故事,它的悲凉与不动声色,与爱情故事属性纯正的《青铜时代》的壮阔和缠绵是截然不同的。
它书写的是关于青春的纪念——无论这青春是激烈的还是安静的;是对人与人牵系的珍视与怀念。
或者,我们可以说,所有的故事都可以归结为对某种人生的书写。
伊莎贝拉和薇安妮是年龄相差10岁的两姐妹。
少小母故,消沉的父亲也遗弃了她们。一个初及青春便哀哀无助;另一个尚在垂髫就茕茕孑立。
达科塔·范宁和艾丽·范宁姐妹俩将首次合作,在改编自克莉丝汀·汉娜同名小说的电影《夜莺》中饰演一对姐妹
姐姐薇安妮迅速与丈夫安托万结婚,并经历了多次流产,无暇顾及妹妹;妹妹伊莎贝拉在遭遇父亲的抛弃之后,再次被姐姐抛弃,被迫辗转于各个学校,始终学不会中规中矩。她的反叛因子早已刻入骨血,昭示了她日后的命运。
姐姐的婚姻从16岁开始,人生的苦辛迎面扑来。
当她终于能够安稳地做一名主妇和母亲时,她早已不去回顾自己的青春。而妹妹从童年一下子跨入了少女时期,她依然骄傲而激烈。
后来,战争的来临没有唤回薇安妮的青春,却更加助长了伊莎贝拉的闪耀。此后的年月里她们在各自的轨迹里跌撞着前行,擦肩之后继续错开。
薇安妮不知道妹妹对她的疼惜,伊莎贝拉不理解姐姐对她的关切;她们吞咽着各自的泪水,保护着别人的人生,却从不晓得对至亲血脉说一声爱。
一个青春疾逝,一日便是一生;一个青春正当,一生也拼不过一刻。
后来的伊莎贝拉总是能轻易地向心爱的男孩表达爱意。
但年轻而突生的爱即使再茁壮,也比不上伊莎深埋心底对父亲的爱。
4岁被父亲遗弃,伊莎贝拉讨人嫌地跟在姐姐后头;十几岁的时候她几度偷跑回家,每次见到的都是父亲的气急败坏。
父亲把他们从前的生活封存在各自的记忆里,他不去提起,她频频想念——直到他总在训斥她的顽劣,直到她记不清他有过的温情。
父女相见,分外眼红。他总是认定且挖苦她的轻浮,她常常反击和嘲讽他的冷漠——掩藏起被误解的伤心,掩藏起被打击得越来越脆弱的纯真。
战争渗入百姓生活的点滴,战争也一直横亘在她和父亲之间。
伊莎贝拉和爸爸之间刺人的针锋相对,是我觉得最令人动容的地方:我们为什么要这么骄傲而理所当然地刺痛本应该去拥抱的人呢?
而姐姐薇安妮,远不如妹妹坚强,也没能像伊莎贝拉那样不顾一切。
婚后不久,她的丈夫安托万上了战场,一去不返,家庭的重担落到她一个人肩上。
图片来源:《柏林的女人》
薇安妮最初带着对安托万的思念和平安归来的希冀谨慎度过每一天。
直到纳粹进驻了薇安妮生活的小镇,她的家里,多了一个陌生人。
德国军官贝克上尉征用了薇安妮的房子,他虽然是德国人,对法国老百姓却有人道主义的关怀。在他的庇护下,薇安妮一家可以不用挨饿,也免受了很多的麻烦。
图片来源:《沉静如海》,讲述了一个法国少女与征用自家房屋的德国军官之间,产生隐忍、痛苦的微妙情感的故事。男女主角无对白,只靠眼神和音乐来交流彼此的喜好与爱慕,此时无声胜有声
薇安妮与贝克之间渐渐萌生出了一种不一样的情愫。
与此同时,伊莎贝拉在做极其危险的工作。她使用“夜莺”这一代号,勇敢地活跃在抗敌的第一线,偷偷地帮助很多飞行员翻越比利牛斯山。
图片来源:《芬妮的旅程》
薇安妮从不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情感,她已不再去细究这个德国人究竟是善或是恶。她顶住所有的白眼和碎语,与他保持距离,期待着有一天他离开,战争结束,安托万归来。
她有一千种理由哭泣,为任何人,为这场看不到尽头的战争,为命运。而她只是沉默着。
以后她不再想起他。她不想父亲,也似乎忘记了安托万。
伊莎贝拉和她都用自己的方式解救着他人。
在乱世,年岁在人们身上的体现,都不太正常。
于连——两姐妹的父亲,“一战”前的他是个浪漫而慈爱的人。一家四口在巴黎过着幸福安康的日子,那是他们各自记得却不敢提起的黄金时光。
图片来源:《莎拉的钥匙》
后来的剧变因为战争,也因为自暴自弃。妻子离世后,他和女儿们天各一方。
他不知晓她们经历着怎样的疏远和落寞,她们也未听闻他挺过了怎样的苦痛和彷徨。
他认为将女儿们送去乡下,是有利于她们成长的最好方式——因为怕自己太颓唐无法照顾她们。他一次次把跑回巴黎,要“回家”的伊莎贝拉赶走,期待她去更入世或者更安全的地方。
图片来源:《莎拉的钥匙》
而对于薇安妮,他想念也信任,却从不曾主动探望她。
又逢战争,父亲让她们俩彼此照顾。他只要一个人做一些值得的、正确的事。
当小女儿伊莎贝拉被敌人发现,经受严刑拷打,几近毙命,是他挺身而出,用这种方式表达了他最深最重的爱。
父亲决绝地承认自己就是“夜莺”,随即被吊死在姐姐家的小镇上。伊莎贝拉虽然得免一死,却被送到了集中营。
父亲临死前给姐姐留了一封信:“等一切都结束的时候,伊莎贝拉会需要你为她留着这个家的。”
图片来源:《辛德勒的名单》
他还没有进入真正的老年,但他选择用曾经的热情与豁达,将自己燃尽。
还有索菲,薇安妮的女儿。她是薇安妮经历过三番五次的流产、心碎到快要绝望后,终于获得的宝贝。
可是索菲总是怯生生的,她的脸庞比她的年龄显得沧桑。
那对漂亮眼睛里流露出来的悲哀和怨怒令人心碎,面对这个在战火中遗失了童年的女儿,薇安妮没有任何秘密。
图片来源:《芬妮的旅程》
她都不知道如何跟未成年的女儿描述这个丑恶的世界。
索菲甚至拒绝薇安妮回忆她们曾经度过的温馨时光:欢笑、亲吻、家庭晚餐、圣诞节前的清晨、她脱落的乳牙以及最初牙牙学语时的呢喃……
从小担惊受怕的索菲一直揣着她的惊惧不放手,她的忧郁如影随形,始终伴随着短暂的一生。
薇安妮和伊莎贝拉,她们的人生故事太不相同:小的时候她们一个无依地奔跑,一个无望地追寻;成年后她们欲迎还拒。伊莎贝拉是薇安妮的不省心,薇安妮是伊莎贝拉的不进取。
她们的眼泪,常常是对方给的。她们领受过的最深的情绪伤害也往往来自对方。
图片来源:《傲慢与偏见》
飒爽而坦荡的伊莎贝拉奔波于解救他人,是传说中的抗德英雄,她可曾知道薇安妮为她吞下过多少泪水?
忧伤却坚强的薇安妮默默帮助着友人、乡邻以及犹太遗孤,她是否偶尔会思念可能也在痛苦着的妹妹?
图片来源:《围捕》
六年,两茫茫,不思量。等战争结束,她们终得相遇。
战时岁月里,伊莎贝拉经历的是大痛与大恸,薇安妮邂逅无数日常的悲哀,“活下去”成了她努力实践的事。而这两种经历,哪一个会比另一个更容易?
戏如人生,人生只会比虚拟故事更丰富、更“奇幻”。
用朴实的语言写普通人的故事,在最简单的情绪冲突里表现人们最基本的情感,从不用任何前卫的、调达的叙事和表现方式,是克里斯汀•汉娜最大的特色。
依然没有任何华丽的修辞与诗性的表达。可是故事中的泪与笑是活生生的,每一个起伏都扣人心弦——只要写好故事就好了,只要写好这些情谊就可以了。
爱情还真不是她着重描画的,爱才是,生活才是,人生才是。
尽管充满革命浪漫主义的伊莎贝拉看上去无疑是故事中最明显的主人公,是让人们集体记住并且纪念的英雄。
我依然更喜欢薇安妮:跟现实妥协但也会挣扎;接受所有伤害,但依然无私奉献;饮恨吞声却从不放弃希望。
她活过了“二战”,而且在战争结束后漫长的数十载依然活着,想念,吟味,包容。
只属于她的秘密最终将随着她一起消失于人世,没有人会知道。
活着与坚守,都是需要思量和努力的事。
书籍推荐:《夜莺》,克莉丝汀·汉娜 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夜莺》是汉娜最重要的作品,甫一出版便霸占《纽约时报》畅销榜超52周。小说讲述了一对姐妹花的故事:姐姐薇安妮拥有着幸福的家庭,她温顺谦和,细心经营来之不易的生活。妹妹伊莎贝拉年轻气盛,失去母亲又被父亲放弃的她似乎要与全世界为敌,也从不向挫败低头。两人相互依赖,却又对彼此的生活心存指摘。她们的故事令人着迷、心碎,又如此普遍,并从中照见自我。本书带领读者探讨每个人迟早会面临的困境,必须做出的决断,以及爱与家庭永恒的力量。
☟
/ 151 期 赠 书 获 奖 粉 丝 /
请7天内于后台回复“领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