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记忆-专栏】绰号的来历 (我的初一乙班 4) / 文:施扬
欢迎关注 * 《教师文苑》
绰号的来历
施扬
班里女同学虽然不多,但环肥燕瘦,个个清纯靓丽。只是那个年代我们特封建,受“男女有别,授受不亲”观念约束,与女同学甚少搭话。即便久别重逢,对话也要脸红。以致如今除了名字,其它鲜有印象。只记得班里有不少男女同学名字相仿,如陈景清和陈萍倩,高建新和高俊瑄,吴解度和吴家逢等,有的一字之差,有的谐音相近,再加“锡普”话口齿不清,常常闹出笑话。
记得第一天上课班主任点名时,也许对冯老师的北方口音一时听不习惯,也许是同学们首次亮相心情紧张。当老师喊到名字相仿的同学时,往往男女同学一起站起来,引得全班哄堂大笑,让当事人尴尬万分。以致再逢老师点名时,俩人谁也不敢应声,唯恐再出洋相。
也就从这时起,同学们开始相互提绰号了。这些绰号有的颇多亲昵口吻,有的暗含讥讽之意,有的刻画外貌特征,有的联想姓名涵义,甚至有人还拥有几个绰号(那可真头疼的)。由于绰号喊起来生动简捷,相比于呼名道姓更容易让人牢记,所以很快就取代了姓名,在班里乃至年级流行开来。细数同学绰号的来历,大多数都要“归功”于瘸子龚鑑。也别说,他提的绰号都那么“别致”,容易引起大家共鸣。当然啦,作为被提绰号的同学,开始或有不习惯,或有难堪,甚至有点小恼怒。可时间一长,众口之下只能无奈接受现实。
叶建军大概是第一个被提绰号的。他的座位就在教室的电灯开关旁边,只要老师一说“开灯”或“关灯”,总是他伸手拨动开关,所以冠名“总门”。他很大度的接受了这个封号,能够执掌光明与黑暗的开关,可不正是一种领导力嘛!
“阿猫”吴伟铭是因为他笑起来的脸颇象花猫。而且,作为班级足球队的守门员,扑跃腾挪十分拿手。特别是他的扑抢点球更是一绝,就象猫捉老鼠十拿九稳。开始我们喊他“老猫”,以区别于另一个同学“小猫”徐振华,他是替补守门,笑起来和吴伟铭很相像。由于吴伟铭人缘好没脾气,慢慢地大家就昵称他为“阿猫”了。
丁荣根被称为“菜根”可是自找的。班会上同学相互介绍姓名时,他的“锡普”话让北方人冯老师实在听不明白,就让他到黑板上写上大名。这小子大笔一挥,潦草的丁荣根三字东倒西歪,中间的荣字实在看不清楚。只听得龚鑑大喊一声“丁菜根”,从此,菜根就成了丁荣根挥之不去的尊号。
李音平浓眉大眼,嗓门粗犷,又是山东人,称呼其“野李逵”形象传神;孙寿平性格豪爽、出手大方,被称呼“寿头”有点“待亏”了;沈国华上课打瞌睡,老师点名,他 “啊呜”一声打了个大哈欠,就戏昵为“阿呜头”;王泽平因头上有疤,被谐音俄语灯泡“拉巴达”;王宏的绰号“红红”得益于同学王芦庆的黄泥头口音黄红不分;吴解度的绰号“大甲鱼”是无锡话倒念姓名的结果;李之龙的“舰长”则因与中山舰事变的舰长同名;而马明元的“马块”,源于他的健美身材,不仅有清晰的六块腹肌,弯起手臂稍微用劲,就显出块块肌肉。
至于我的同桌关若飞的绰号“拉链”,至今也想不起何已加到白面书生的他头上。还有陈反动陈景清和王激动王宏(有幸获得两个尊号),天知道龚鑑是咋想的,大概是源于他俩说话的口气和表情吧?而我的绰号则因名字与无锡特产挂上了钩,开始是“小笼馒头”,后来为顺口又简化成“馒头”,尽管我当时是个瘦条子,形体与圆圆的馒头毫不搭界。
这些绰号代替了姓名,从学校到农场,直到如今的同学聚会,伴随着我们过了大半辈子。即使今天喊起来,仍透着那丝亲热。只是感慨之余不免怀念英年早逝的始作佣者龚鑑,那张貌似憨厚却不时露出坏笑的长脸,那条一拖一拐、不便行走却活跃在篮球场边吹哨当裁判的瘸腿。他在天国还好吗?不会给众神仙们也取了不少绰号吧 ……
施扬:
微信网名方木,下过乡,当过兵,退休前为外企高管,现今在家练练二胡,写写回忆录。以前多篇习作曾刊登于“太湖”杂志,如今尝试网络投稿。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版权归原图作者
诚邀加盟
《金陵文学家》诚意邀请有缘朋友加入编辑团队:
1. 文字编委: 有较好的文学素养;
2. 朗诵主播: 擅长文字朗诵或者儿童故事播讲;
3. 版面设计: 熟悉微信平台文字版面设计。
有意者请联系主编 醉卧蘭亭(yf476800)
往期精选(点击蓝色字体可阅读):
【文学园地】 回家的路上 / 文: 馨怡
【编者按】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到1999年完成最后一届中师学生招生,据统计全国共培养有400多万中师生。毕业后,这些十八九岁的年轻人就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散向中国最广大的农村,扎根三尺讲台,撑起中小学教育大半个天空。
“中师生”,共和国教育史上一个灿烂的群体,支撑起祖国基础教育的半边天,他们中的大多数如今都已过了不惑之年,甚至知天命的年龄。
然而,如今大多数中等师范学校都已经停办或者改制,几十年后,'中师生"将成为绝唱!
为了重温当年的岁月,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这一代中师生群体,《蓝天教师园地》特开设“我们曾是中师生”专栏,希望希望能成为咱们中师生的温暖家园!
各位曾经的中师生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我们拥有共同的“中师生”身份,怀揣共同的“中师生情结”,欢迎大家踊跃来稿,分享自己当年的中师生活以及毕业后自己的人生故事。
主编:醉卧蘭亭(ID: yf476800)
【主编简介】
醉卧蘭亭:
男,70后,1993年毕业于一所中等师范学校,做过三年乡村中学教师,现供职于南京某高校。教过十几年英语,现从事美国政治与外交方面教学与研究工作。工作之余执着于少年时的文学梦,写作只是为了留作纪念。
希望结交有情怀的你一起:
品茗、读书、写文章;观云、赏月、念秋霜!
《教师文苑》原创征稿 启事
本刊征稿选题专栏:
1. 文学专栏:
喜欢写作的教师朋友们的文学作品,题材不限;
2. 教育教学感悟专栏;
3. 域外教育经验掠影专栏:
欢迎关心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教育教学经验研究和学习的朋友们赐稿;
4. 《译海精品》专栏;
5. 同桌的你
6. 留守儿童问题讨论
7. “我们曾是中师生”专栏。
投稿邮箱
1) zhongshisheng2018@163.com(各体裁中文原创)
2) charlesy2008@163.com (外文翻译类稿件)
具体投稿注意事项请参见(点击黄色字体查看):
《教师文苑》原创征稿 启事(关注《教师文苑》后可查看《投稿须知》栏目或在历史消息中查看。)
《蓝天儿童文学》原创征稿 启事
《蓝天儿童文学》系《金陵文学家》与《教师文苑》》姊妹平台,面向全国中小学师生征稿。
《蓝天儿童文学》投稿邮箱:
ltetwx@163.com
《蓝天儿童文学》微刊征稿详情参见:
《蓝天儿童文学》原创征稿 启事
文友交流群
欢迎文友加入下列文友交流群:
1. "我们曾是中师生”交流群:
2.“蓝天教师园地”交流群:
3. “蓝天英语同行园地”交流群:
4. “蓓蕾花园”交流群:
5.朗诵专家团队:
《蓝天儿童文学》面向全国组建朗诵专家团队,欢迎各地朗诵和评书播讲爱好者朋友加入。 有意者请加主编微信:醉卧蘭亭(ID: yf476800),加微信时请注明“朗诵专家团队”。
(点击下面蓝色字体查看具体各群详细信息)
文友交流群 / 文:醉卧蘭亭
感谢阅读!欢迎长摁下面二维码 关注《教师文苑》
苹果手机用户赞赏码
你可以长摁下面二维码给作者打赏,
同时请注明您的姓名和作者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