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雨中再登青城山(川行记)(文、图、曲)

杨福泉 杨福泉 2020-02-23

   青城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至今完好地保存有数十座道教宫观。天师洞又称常道观,是青城山最主要的道观,1983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我以前曾两次登青城山,皆不到天师洞,此行终于到了天师洞。


清秋巴蜀行,重登青城山。

细雨感天籁,幽径通道观。

拜谒天师洞,听君一席谈。

品茗有古意,风尘读青山。

松涛观自在,云海扬心帆。

人生本短暂,永恒一念间。

——

        2012年9月15日

 

  雨中沿着山径去天师洞,沿途松柏参天。



 很喜欢沿途所见这些结庐而居的木亭。

 

云里雾里,别样幽情

途中见曾任国民政府主席的林森的题字



途中所经过的“五洞天”

以树枝顶岩石,据说会减少腰酸腿痛之疾。

终于来到了天师洞
    青城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东汉顺帝汉安二年(143年),“天师”张陵来到青城山,看中青城山的深幽涵碧,便在此结茅传道,青城山遂成为道教的发祥地之一,被道教列为“第五洞天”。青城山的道教宫观以天师洞为核心,包括建福宫、上清宫、祖师殿、圆明宫、老君阁、玉清宫、朝阳洞等至今完好地保存有数十座道教宫观。天师洞又称常道观,是青城山最主要的道观,1983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

  天师洞附近景色幽丽,东有三岛石,巨石矗立。民间传说,张天师降魔时,见此石挡路,遂拔剑劈之,裂成3块,如今石上仍刻有“降魔”两字。三岛石旁泉水环流、浓荫蔽天。沿着石隙所凿石阶,拾级而下,可下至海棠溪边,这里涧深壁陡,藤萝垂挂,无比幽静。天师洞西侧有掷笔槽,这是个60多米深的幽谷,民间传说是张天师降魔时,作符掷笔而成的,景色奇幽

天师洞中的三清大殿





 四川省社科院文学所所长苏宁博士介绍青城山道长唐诚青

  唐诚青道长给我们讲道。唐诚青,俗名唐学成,乾道,汉族,生于1959年1月,籍贯四川省都江堰市。1977年6月在青城山天师洞道观出家,受业恩师为全真龙门派青城丹台碧洞宗高道彭宗仁大师,为全真龙门派第二十四代玄裔弟子。1983年毕业于中国道教学院,1986年任青城山天师洞道观副当家,2002年9月当选为四川省道教协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道教协会第八届理事会副会长、四川省道教协会第五届理事会会长、成都市道教协会名誉会长、青城山道教协会名誉会长,青城山天师洞道观当家。2009年文化部授予“弘道书画艺术大师”荣誉称号。

在天师洞讲坛留影

讲坛一瞥


青城山,山色空蒙。


延伸阅读

 杜甫草堂感怀(诗、图、曲)

游都江堰(川行杂咏)(文、图、曲)

独游青海瞿昙寺(青海行片段)(文、图、曲)

看丽江黑龙潭泉水复出有感(文、图、曲)

再访纳西著名民间歌手和耀淑(文、图、曲)

火把节忆旧(诗、图、曲)

在日月山感怀文成公主(青海行片段)(诗,图、曲)

漫游丽江古村落三股水(文、图、曲)

在中华艺术宫看吴冠中林风眠作品(诗、图)

云南黒井感怀(诗、图、曲)

在岗仁波齐神山下(西藏行片段)(文、图、曲)

八廓街(西藏行片段)(文、图、曲)

登八达岭长城(诗、图、曲)

上海咏怀(诗、图、曲)

访废城知子罗 (怒江行之七)(文、图、曲)

歌吟丙中洛——怒江行之四(诗、图、曲)

凭吊千年古镇剥隘——文山行之三(文、图、曲)

到“桃花源”坝美——文山行之二(文、图、曲)

滕王阁黄鹤楼怀古(诗、图、曲)

清华园拜谒王国维纪念碑(诗、图、曲)

莲花池畔凭吊陈圆圆、李广田(诗、图、曲)

邂逅黄荟再聆李娜《苏武牧羊》(诗、曲、图)

田野考察路千条(文、图)

走访古城堡遗址(《忠臣雅士——木增》节选,文、曲)

过昭君村(诗、歌、图)

登华山(诗、歌、图)

烟雨西湖吟(诗、曲、图)

探秘“东方第一峡”(文、图)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