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深度 · 财道传习社
重磅深度 · 财道传习社
智慧财务020社群与知识分享
|上方蓝字星标·置顶订阅|
转载·商务合作请添加首财君微信:cfo_tian
版权看淡,不服就干!那啥,大哥,你大金链子真好看…
文 | 麦田捕手
出品 | @首席财务官(ID:cfoworld)
重磅深度 · 财道传习社
过去10年,以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之势,发起1.2万件侵权诉讼的视觉中国“万万妹想到”,竟然折在了一个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之遥的黑洞上。
具体案情经过一天的朋友圈发酵,自然无需赘述,作为曾经和视觉中国发生过一次版权龃龉的我只是很好奇,到底是谁养肥了视觉中国们(还有东方iC、全景网也不遑多让)开心上演“碰瓷儿吧,兄弟”的胆儿呢?
视觉中国在过去12个月竟然告了1242家公司。粗粗盘点下来,这一事件里起码有3个未解之谜如鲠在喉。
关于被玩坏的黑洞,我们就不吐槽了。还是来读点有营养,对财务同仁有价值的内容:生死一线间!如何逃离6大财务黑洞?
未解之谜1:
视觉中国的著作权归属清晰吗?
起码从目前来看,这个答案很模糊。
被“共青团中央”官微强硬Diss的一句——“国旗、国徽的版权也是贵公司的?”——就轻而易举地揭开了其著作权的深层黑洞,从目前看到的各种吐槽来说,这里面既有将他人的logo图案做了矢量图招摇过市的情况,也有利用肖像权和摄影作品著作权之间的冲突而瞒天过海的个案。
在当下信息爆炸的环境下,如何能在互联网上清晰、简便地标示著作权,同时这个著作权的归属也应有权威的第三方认定或者审计(而不是现在那些给钱就盖章的公证处)。
目前看,这个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的话,恐怕网络版权的保护依旧会陷入“普遍侵权”和“海量碰瓷”的两个极端之间徘徊。
未解之谜2:
视觉中国的索赔定价合理吗?
先说句没用的——知识是无价的。
因此,怎么给知识产权定价就成了一个充满纠结的硬核问题,比如像华为、苹果、三星这类的专利知识产权领域就经常出现天价诉讼案例。
但对于视觉中国们的图片侵权费用而言,实际上完全可以参照其日常业务中的图片定价作为参考即可。而且,《著作权法》出台的初衷是保护创新、创造性的劳动成果,视觉中国的图片涉讼的标的价格是否充分体现了创新性和创造性?
比如一张普通的央行大楼外景图片(假如是日常的、没有特殊仪式存在的情况下),仅仅是因为某家兜里钱多的金融机构官微使用了,就该被诉讼上百万元吗?
更值得琢磨的是,对于一张只有几百块钱使用费的图片,到底是如何通过诉讼获得动辄数十万元的赔偿?这其中有无可以深挖的猫腻?
或许,打官司比一日三餐还平常的诉棍,也能得到某种牛X闪闪的VIP待遇吧。
未解之谜3:
假如重来一次,视觉中国的借壳上市会批吗?
如果不是今日无悬念一字板跌停的话,视觉中国还处于市值200亿元这个段位的上市公司“上流社会”。
2014年,视觉中国通过借壳老牌服装公司远东股份登陆深市。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全球性优质正版图片、视频等视觉内容”一直是其自我标榜的价值根基。
从目前最新的2018年三季报显示,视觉中国前三季度实现收入7.01亿元,同比增长20.97%;净利润2.20亿元,同比增长35.31%。
我同样很好奇,为上市公司贡献 80%营收的核心业务——“视觉内容与服务”,到底其中有多少来自百战百胜的诉讼,以及由诉讼而转化的年服务费?公司的诉讼成本是否是一个显著的战略成本?建议监管机构借助此次契机,要求其做一个专项的审计,昭告天下。
此外,连普通人都可以用天眼查查出视觉中国过去10年的天量涉讼,作为监管机构到底是怎么放行的这家全国首个“专业碰瓷概念股”,是不是也应该复盘自查一下呢?
好了,正经地看完了,来一同吃瓜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系【首席财务官】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留言获取授权!本公众号内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任何文章观点,皆为学习交流所用,非投资建议。如有疏漏、错误欢迎批评指正。
© 首席财务官·财道传习社出品
内容 | 案例 | 社群 | 连接 | 商业
麦田捕手品牌系列 | 转载·商务合作请加:cfo_t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