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5月2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文苑丨迟子建:对方方的一次写生

迟子建、方方 新三界 2020-08-17

 作家档案

1982年方方大学毕业后


方方,本名汪芳,祖籍江西彭泽,1955年5月生于江苏南京,成长于湖北武汉。1974年高中毕业后在武汉当过装卸工,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后分配至湖北电视台工作。曾任湖北省作协主席;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一级作家。

原题

对方方的一次写生




作者:迟子建
原载《时代文学》2000年第2期



迟子建,知名作家,黑龙江省作协主席


写在前面的话


最近看到“脑残”这个词比较频繁,今天一早,又在著名作家方方的文章《今夜我不关心脑残,我只关心你》中看到这个词,便有了一些思虑:真有“脑残”这类人吗?


最近读植物和动物一类的知识类书籍比较多,从植物、动物学角度而言,所谓“脑残”只不过是动物或者植物世界长期存在的一个品种,并不是现在才有的新鲜物种。西方有持不同政见者一说,套用一下,他们也属于持不同意见者吧。我觉得这样的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属于“变色龙”式的“脑残”者,也就是说,他本不属于这个品种,但他偏偏要伪装成这个品种,这些人不仅不是”脑残“,而且他们聪明的很,他们知道如何投其所好,知道如何乔装打扮,知道如何狐假虎威,知道为他所用之后才能为己所用,知道如何通过混杂思想,使界限不分明后以包藏自己的祸心,更知道如何在必要时刻凶相毕露把利己主义发挥到极致。


说到骨子里,这类为需要而“脑残”一下的物种,其实就是一个冒充李逵的李鬼,至于为什么冒充,看看李鬼冒充之后为了什么也就一目了然了。只有这样的人,也只有这样的人才有可能聚集起那些本属于那个品种的大量的喽啰,如沉渣泛起般进入公共视野。换一下视角,善良的人说这些人是”脑残”,而“脑残”的人看善良人才是真傻,才是真愚蠢。




第一次见方方,是在1985年的青创会上。那是个灰蒙蒙的冬日。我们在昏暗的楼道里经人介绍相识,记得方方穿一件鲜艳的毛衣,背着个精致的黑皮包,齐肩的头发微微鬈曲,她笑吟吟转身的一刻让人觉得格外明媚。在此之前,我只是从作品中认识方方。


这之后的十年中,我们没有任何交往,因为彼此实在是不熟,从来没有交谈过。只是不断见方方的作品四处开花,朵朵灿烂。方方红透了大江南北。

1995年,“红罂粟”丛书首发式在北京举行。作为丛书作者之一,我也参加了那个活动。主办者在会议之后组织到驼梁和五台山游玩。由于我和方方年龄相仿,我们自然同住一屋,这样便有充裕的时间聊天。我总以为,人和人的沟通,聊天是最好的方式,轻松、自由、随意,这时很容易就能认识一个人。与方方住在一起,聊天其乐无穷。她开朗、大度,与我一样贪玩,且也是口无遮拦,笑起来像东北姑娘一样不秀气,张着嘴,哈哈哈的,哈哈得脸上的红晕像朝霞一般艳丽。

描绘方方,必须用一个最俗气的比喻,好让她能找到一点笑料。几天疯玩下来,彼此“没有理由不成朋友”(方方语)。从这以后,只要有见面的机会,我就会兴高采烈去赴会,为的是能和方方胡侃一通。

方方说话机智、幽默,有一次与她住在北京的一家旅馆里,我们住在一楼,夜间老有老鼠出没。我这个人贪吃,零食不离身,因而老鼠在我的床的这一侧闹得凶。偏偏我是个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鼠的人。上高中二年级时,有一日清晨起床,我叠被子时发现一只老鼠在我被窝里,它已经死了,想必是深夜蹿上我的板铺,溜进我被窝后被我翻身给压死的。这段经历每次重温都令我毛骨悚然。为了求得方方的同情,我把这经历对她讲了,希望与她调换床位,不料方方一本正经地对我说:“你都压死过一次老鼠了,再压一次就是了。”坚决不与我调换床位。

方方衣着随意,与她自然洒脱的气质极为吻合。她爱睡懒觉,上午十点若给她打电话,她准会恹恹无力地责备你扰了她的美梦。而午夜十一时以后,只要我的电话叫了起来,很可能就是方方,这时候的她声音宏亮,就像清晨刚起床似的精力充沛。我想她那洋洋洒洒的文字,多半是在更深人静之时完成的。

方方的作品很耐读,品位高,但很奇怪的是她的作品并不畅销。方方对此并不以为然。她对自己的作品是否得奖、是否畅销、是否转载、是否有人评论都看得极淡,确确实实是一个少见名利心、散淡之极的人。而我以为,这种作家往往更能成为大家。她的长篇《乌泥湖年谱》,我虽只读了部分章节,已经嗅到了一个成熟作家具有风范意味的文学表达气息。

方方有些“洁癖”,与她同屋住,我不敢随意去她的床上坐,怕她“训斥”。所以她说她家并不很整洁时,我一直不太相信。方方具有一副唱民歌的好嗓子。方方喜欢吃三文鱼,喜欢喝茶,也爱吃辣椒,但脾气不“辣”,很宽厚温和。与她交往,不必担心哪一句话会刺伤了她,你会觉得很放松和自由。


方方最好的朋友就是蒋子丹,我与蒋子丹并不很熟时,她竭力对我说蒋子丹如何优秀,后来交往多了,觉得方方说的果然如此。在海南岛的某一天,蒋子丹有天说要到我和方方的房间小憩一会,方方说“那你可别睡我的床。”蒋子丹很生气,说“那如果迟子建也有洁癖,我去你们房间岂不要睡在了地上?”针尖对麦芒,我真希望她们狠狠“掐”一通,好从中看热闹。岂料她们转身就和好了,让我觉得有些失落。我知道她们的友谊可以用一句俗话来形容:“地久天长”。


方方很能干,写作、带孩子、做家务、外出开会、办《今日名流》。她常常头疼,我说她是太累的缘故。她有个宝贝女儿毛妹,方方每次外出回武汉,总不忘给毛妹带回一堆吃的东西。一旦讲起毛妹,方方便满面幸福。


当然,我说的这些都是阳光下的方方。在黑夜,在星光闪烁的时分,我想方方一定有另一种不为朋友所知的情怀,也会有忧伤和惆怅,也会有隐隐的孤独感伴她左右。好在她有一支笔(确切地说是电脑),有开朗的性格,这一切会像遮住月亮的云彩,转瞬而逝。


方方如今住在一套舒适的住房里。据说楼下有个小花园,栽种了一些桃树和花草。我想黄昏时方方若是放一张藤椅在小花园里,一边饮茶,一边看落日,一边听花园虫子的鸣叫,一定非常惬意。


对方方的一次写生就要结束了,当静物的方方已经从窗前的椅子上站起来了。她走到我面前,看了一眼我画夹上方方的素描,突然哈哈笑了起来,说,就你这水平,还不如我们家毛妹!


我建议何镇邦老师请毛妹画画方方,一定格外精彩。



延伸阅读

关于写作的八个想法




作者:方方


摘要:我的主业是写小说。以前谈小说感想时,我说,小说经常是与落伍者、孤独者、寂寞者相濡以沫的,与之携手共行,甚至俯身助人。小说更宽阔地表达着一种人情和关怀,有时候会像老母鸡一样,护着那些被历史遗弃的人事,被前进的社会冷落的生命。陪伴他们,温暖他们,鼓舞他们。
更或许,小说自己会呈现与他们同命相怜的气息,也需要他们的陪伴、温暖与鼓舞。这世上的强人或是胜者,经常是不介意文学的,他们更多的时候拿文学当点缀、当花环,但弱者们,却经常拿小说当了自己生命中的一盏灯,水中的一根救命稻草,垂死时的救命恩人。
因为在那个时候,只有小说会告诉他,落后也没关系,很多的人跟你一样,不止是你一个人孤单或寂寞,不止你一个人痛苦和艰难,也不只是你一个人有焦虑和脆弱。人活着有很多方式,成功固然好,不成功也不是坏事。

01

我从来不觉得当一个清贫的作家是什么好事,但我也不会为了赚钱而胡乱写小说,也不会为了赚大钱去迎合别人。正因为此,我才会在没有钱的时候(比方买房买车等)去赚电视剧的钱。一旦把这些钱赚到手,我依然写我的小说。这才是我最喜欢做的事。作家的价值,是靠作品来证明,不是靠钱多钱少。

02


其实当代的中国文学发展得很好,出了许多优秀作品,只是那些高声批评中国当代文学的人们没有看到或是没能看懂而已。文学不必刻意去“赢得”任何人,包括青少年,作家们写自己想写的东西就好了。或许有些青少年读不懂,等他们成长起来就读懂了,如果永远读不懂,淘汰这些作品就是了。


03


我一直认为,至少近30年来,中国文学绝不输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学,只是我们与西方的语言体系完全不同,使之产生了深刻的隔绝感。此外中国的经济没有发达到全世界服气的地步,体制也影响了相互了解。要想中国文学在世界有影响,只能是整体国力的强大才能达到,跟作家个人其实没有太大的关系。文化没有先进落后一说,每一种文化都是独特的。它被关注到了,就有影响,没被关注,影响就微小。而被关注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它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所以,我们只能耐心等待中国强大。


04


作家应该始终遵循自己内心的原则去写作,一个优秀的作家应该坚持为自己的内心写作。文学几千年来之所以有魅力,就是因为有许多作家按照自己的心灵去写作。


05


想象力在创作中实在是太重要了。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消灭想象力的过程。社会生活,逼得人不自觉地按照它的程序行进。在这样的行进中,人们为了同步,为了不掉队,不停地改变自己,那种与生俱来的想象能力和逆反能力便在这种改变中越来越枯竭,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但文学却必须有辽远和深刻的想象。


我想当一个作家是不能太过忙碌的,生活节奏的松弛使人容易进入想象状态。想多了,写作时,你曾经胡思乱想的许多东西就会自动涌来。当然,有些东西是天生的,后来是学不来的。写作者有如一个会做菜的厨子,生活中的素材是原材料,而他将这些原材料相互搭配的过程便是他的厨艺技术,而做成什么样的菜,却得靠他的想象能力。


06


我之选择写作为生,真的就是因为我喜欢写作。隔阵子不写,便不自在。一旦坐在电脑前,开始动笔,立即感觉就舒服了。不过跟王安忆和叶兆言比,我还差很远。听说他们二人,一天不写就不舒服,仿佛要得病,必须每天写点什么才自在,我还没到这一步。我写作纯是出于自己的热爱,而不是因为阅读。但阅读却能给我增长见识,提升境界,开阔视野,让内心丰富。所以,一个热爱写作的人多半也是一个热爱阅读的人。 


07

文学是需要人文情怀的,但创作者不能居高临下,而要给这些平凡的小人物以充分的尊重。我最近一直在思考文学的本质问题,实际上,文学本质与弱者一向有息息相通的东西,或者退一步说,就算写作者本身,也多是弱者,因此他们要追求另一种表达,寻求另外一种人生满足,这也就有了创作。


08


对于有文学梦想的年轻人,我其实谈不出更好的建议,只想说,如果你是真的热爱,就坚持写,慢慢去写,写多了,自然知道怎么写,也自然会成为作家。但写作一定要是一件愉快的事,如果觉得写的过程痛苦,就不如换别的事去做。


方方写字楼

温暖阳光落在空寂的街上,感觉好浪费

灾难中没有岁月静好,

只有生者的向死而生

新生命的降临,是上天赐予的最好希望

新三届作家方方“武汉日记”走红


方方武汉日记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二十一二十二  二十五  二十六 二十七今夜我不关心脑残,我只关心你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号阳光天明文人帮
图片选自网络,版权事务请联络编辑

表扬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新生代文苑

查建英:80年代的确是一个浪漫时代

王小妮:80年代并没有传说中那么美好

王家新:我的八十年代

梁晓声:如果回到WG我要么移民要么跳楼

金弢:诗人舒婷与莱茵河上的红草莓

金弢 :莫言先生"哭"倒了柏林墙

苏炜追念史铁生:豆青龙泉双耳瓶

徐晓:我的朋友史铁生

顾晓阳:纽约一年

顾晓阳:洛杉矶的家被盗,

阿城哥几个成了福尔摩斯

顾晓阳:洛杉矶,乡愁变成了数码的

顾晓阳:顾城最后的日子

顾晓阳:先锋小说家马原

高尔泰:谁令骑马客京华
北岛:命运如此,他依然坚持:我不相信

潘婧:一个白洋淀女文青的心路历程

诗人芒克:我完好无损地活到现在

周舵:当年最好的朋友——记诗人多多

朱学勤:寻找思想史上的失踪者

——六八年人你在哪里?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少达审读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追师长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联系人微信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