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10月2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两情丨嵇伟:一生所爱,父亲母亲的浪漫邂逅

嵇伟 新三界 2021-05-20


作者简历

本文作者


 嵇伟,1978年从插队的淮北考回上海的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到文汇报《文汇月刊》。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4年赴英,1998年开始在英国广播公司BBC国际台工作。2015年从BBC辞职,开始周游世界。


原题

一生所爱




作者嵇伟



昨天是母亲节,今天是我的母亲离开这个世界的第35天,俗称“五七”。疫情阻断了我回家的路,中国和英国自去年底开始第二次断航。我无法回去见母亲最后一面送母亲最后一程,难以言说的心碎,化作眼角不尽的泪滴和满嘴的水泡,几近两星期不能吃饭。


写下我对父母的记忆,让他们在纸面上再活一次,也许能略略熨平我痛彻心扉的褶痕?

1995年父母和我在伦敦

01


我父亲嵇鸿1920年出生在杭州,那时我爷爷嵇竹贤是沪杭甬(上海到宁波)的铁路段段长兼杭州城站站长。父亲有一个哥哥三个姐姐,哥哥比他大12岁。父亲十岁出头时,爷爷从铁路局辞职,把城站旁边的大花园宅子卖给后来成为国民党中央监察院的某委员,带着全家回了无锡老家。老家是无锡城内学前街上的一整条巷子,现在是无锡市政府办公楼所在地。爷爷是家族的族长,在无锡乡下还有很多田,加上他在铁路局的工作,后来划成分时就是工商业兼地主。


父亲的哥哥(我的伯伯)是个玩主,爷爷任沪杭甬铁路段段长后期时,伯伯已经二十多岁,经常瞒着爷爷,让爷爷的下属给他包一个车厢,带着许多年轻的电影明星从上海玩到杭州,其中包括后来的国母蓝苹。伯伯在“文革”中吃尽苦头,后割腕自杀。


父亲从来没有说过爷爷在1930年代辞职回老家的原因,我后来猜可能跟伯伯利用爷爷职权大开“火车包厢party”有关。父亲倒是说过,全家回无锡后,年轻气盛却不想工作的伯伯还是继续大手大脚花钱,最方便的弄钱方法就是把家里的地契拿出去换钱,气得爷爷把他赶出家门。我父亲从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一度也闲散,为了不让小儿子学坏样,爷爷就去找那位买他杭州房子的中央监察委员,让我父亲去南京的中央监察院做秘书。


1949年初,国民党中央机关从南京一路往南退到广州,最后退到曾经在抗战中成为陪都的重庆。父亲就是在这里遇到了他的一生所爱——我的母亲。


我母亲名叫彭麟,1933年底出生于四川潼南县一个正在破落的富裕家庭。听母亲说,她的爷爷那时在镇上开百货店,家里本来很富庶,但是因为她的父辈中有人喜欢赌博,逐渐把家产和田地输给了杨姓乡邻,杨家在1949年后出了中国最著名最有权势的两位堂兄弟。家道中落后,我的外公在我母亲很小的时候离家出走,据说去打仗,从此再没有回来,没人知道是不是战死了。彭家于是逐渐败落。


我外婆是缠小脚的。等不到外公,家境又越来越贫寒,外婆最后只好改嫁。但是改嫁是不能带着女儿去的,所以我母亲被交给了在重庆的她的叔叔婶婶。母亲长到13岁的时候,她的叔叔把她送到重庆卷烟厂做工,童工。但是我从来没有听母亲讲过她叔叔婶婶的坏话。


父亲和母亲的认识以及相爱非常浪漫。那时父亲随着中央监察院退到了重庆,他单身,有钱,爱玩。有一天经过一片漂亮的小树林,突然头上被扔了一个苹果核,抬头一看,两三个女孩坐在树杈上嘻嘻哈哈笑。扔苹果核的女孩就是我母亲,那时她不到16岁,非常漂亮。


父亲29岁,比母亲大13岁。父亲是典型的江南男子,在十里洋场的大上海读高中读大学,却一眼就被从川东大山里出来的野性女孩迷住了。几个月后,1949年10月10号,他们和另外几对情侣一起集体结婚,证婚人是国民党最后一任重庆市长杨森。

我小的时候见过他们的结婚证书和结婚照,后来在“文革”开始时,连同我爷爷戴着瓜皮帽的照片一起被烧掉了。不过“文革”以后居然找到了结婚照的底片。


我在淮北插队的时候,因为想方设法逃避劳动而前途无望,所以总是满腹怨愤,曾经质问父亲,为什么当初不跟着中央监察院撤到台湾?如果去台湾的话,我今天就不会落到社会地位仅仅比劳改犯高一等的插队知青的下场。父亲不止一次内疚地解释说,他那时的职务只是个秘书,不够带家属去台湾的资格,等到后来又宣布他那一级也能带家属去时,他和母亲已经决定了回无锡老家。“所以一步走错,步步走错”,父亲经常自责地说。     


1980年代中,有一天父亲突然对我说,他刚买了一本沈醉的回忆录,书中提到,那批带着家属去台湾的跟父亲一样级别的人,先从重庆到了云南,准备从云南过去,却被“云南王”龙云截住,全部留在云南农场劳动改造了一辈子。父亲庆幸地说:“幸亏没有去,否则日子更难过,苦吃得更多。” 

我第一次听到父亲用这样轻松的语气说话,他仿佛从肩头卸下了背负半辈子的大石头。我想可能父亲终于明白了,大女儿少年时吃过那么多苦,并不是因为他当年走错了一步,没有追随于右任的中央监察院一同离开大陆。

1980年代中父亲带着母亲去参加某次笔会


02


1950年初,父亲带着母亲回无锡老家。母亲虽然对丈夫老家的雕梁画栋、青砖铺地和深深庭院里的桂花树海棠树欢喜不尽,但是她一个野丫头,怎么能忍受大户人家的条框规矩?她在无锡也没有朋友,父亲的三个姐姐,年龄跟我外婆的年纪差不多。所以父亲只好求前朝中央监察院的同事帮忙,到上海第一师范当校长秘书。


我的父母有过四个孩子,但是第一个男孩没有留住。大概两岁的时候,我哥哥已经会说话了,说肚子疼。父亲听信庸医的话,让孩子开刀,然后悲剧发生。我小的时候听到父母吵架时,母亲永远会怪罪父亲害了她的第一个孩子。

我觉得父亲可能比母亲更伤心,因为母亲那时还不到20岁,伤心几年也就过去了,而父亲已经33岁,他是在哥哥出生后开始儿童文学创作的,现在哥哥没了,父亲心里的创伤深重无比。哥哥死后第二年我就出生了,所以父亲极其宝贝我。母亲一直说,小时候再做坏事她也只敢骂我,不敢打我,因为她一打我,父亲就跟她打架。


我小时候淘气之极。幼儿园时代,母亲每天傍晚带我去居民食堂买晚饭,隔一两天就有其他小朋友的家长向我母亲告状,以致我一见有人朝我母亲走来,就拉着母亲的衣角藏到她身后,期望告状的人看不到我。

我曾经把弟弟弄丢一次,妹妹弄丢一次,让弟弟头上缝针两次,妹妹头上缝针一次。甚至把比我小两岁的弟弟当小狗训练,但凡有人跟我吵架,马上下令弟弟“去咬”,弟弟就冲上前一口咬住对方的胳膊、大腿或者屁股。

我们那时住在南京西路和延安西路交汇处,一条弄堂由两栋英式大房子组成,居民都是第一师范、戏曲学院和进修学院的老师,他们那些文质彬彬的孩子们全都比我大许多岁,但是没有一个敢跟我打架。

邻居向母亲告状,当母亲听说比我大七八岁的少年被“咬败”后,居然笑得前仰后合,把那位告状的模范教师气晕过去。直到近两年,母亲有时还会提起这件事,还会大笑起来。不过我不记得以前父亲对此有什么反应。


我们家是慈父严母。在对孩子的教育上,父亲和母亲态度截然不同,父亲对我们基本上放任自流,母亲却看不得子女的坏习惯。我在第一师范附属小学读书,二年级时,有一天父亲陪校长来我们班听课。忘记了当时我脑袋里是怎么想的,反正课上到一半,我居然站起身来走动一下。任课的老师大吃一惊,父亲却根本不当回事,回家还笑哈哈地学给母亲听,结果我和父亲都被臭骂一顿。

1998年父母在杭州西湖边

还有一次我在上课时跟同桌的男孩为了超越课桌中线打起来,老师叫我俩滚出去,男孩滚出去了,我却赖着不走,被老师连课桌一起拖到教室门外。这位老师住在我家隔壁的第一师范单身宿舍里,说下班后要来我家找母亲告状。我告诉老师不要来,说母亲去四川看外婆了。当然这个谎当天就被揭穿了,母亲拽着我的胳膊说:“如果下次再说谎,送你到派出所去!” 

可能母亲凶巴巴的样子让我很害怕,所以自那以后到现在,我接受教训,基本上尽量不说谎,要说,也得说一个不会被轻易揭穿的谎。


父亲和母亲还有许多不协调,因此经常要吵架。首先是他们的家庭背景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父亲是圣约翰大学毕业,母亲只念过小学,不过后来自己看了许多书,虽然字写得不好,看过的小说绝对不比文科大学生少。父亲喜欢中国古典文学,母亲却只爱西方文学,尤其钟情俄罗斯和法国文学。小时候母亲给我们讲的故事,全都是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和希腊罗马神话。2017年父亲病重住院时母亲去看望,曾经因为一句评论托尔斯泰的话,引得全病房人为她喝彩。
    
他们两人的性格也极其不同,父亲温文尔雅,母亲脾气急躁,经常要骂人。父亲对母亲是明显的顺从,准确的说是“宠”。母亲却经常对父亲不屑一顾,而且她的拿手好戏是之前答应得好好的事,只要谁一惹她让她不高兴,她就马上反悔。我从英国回上海探亲,这样的事就发生过好几次。

有一次讲好第二天去植物园看花,早上起来母亲看到父亲昨晚洗完澡没有刷浴缸,于是发脾气不去了。父亲怕我失望,答应跟我去。结果坐一小时出租车到了植物园,才匆匆看了一眼,父亲就急着要回去,说:“刚想起来,妈妈今天早晨气色不好,要早点回去给她吃保心丸。”   
     
很多很多年前,父亲曾经对我说,他对母亲最感激的一点,就是他们俩虽然平时吵吵闹闹,但是在父亲倒霉的时候,母亲从来没有想过要抛弃他。他指的是“文革”时期。
    
父亲本来是第一师范的校长秘书,在1951年哥哥出生后他开始发表作品,逐渐成为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我上小学时,每次学校组织到电影院看动画片,都会有父亲的作品。第一师范的王荫槐校长对他说:你应该换一个工作,不要再当校长的“管家”了。

上海少儿出版社那时邀请他去出版社当编辑,但是为了能写出更好的东西,父亲向教育局要求调到小学当老师,以便体验生活。教育局不同意,最后达成协议,调他去市重点中学市西中学教语文。父亲热爱这个工作,他的许多学生对他非常尊敬,40多年后仍然跟他保持密切联系,很多学生经常来看望他,邀请他参加聚会,直到他2017年去世。
     
父亲到国民党中央监察院当秘书之前,曾在无锡一个陈立夫陈果夫属下的机构工作了两个月,所以“文革”中就成了“中统特务”,当了好几年的牛鬼蛇神,经常挨批斗。我记得有一次还因为担心遭人诬陷,父亲准备向家人作永久告别,那天早上我惊恐地盯着父亲迈出家门时绝望的眼神,欲哭无泪——所幸诬陷没有成立,后来父亲活着回家了。而平时喜欢跟父亲吵架的母亲,每天为这个牛鬼蛇神丈夫送饭,从不跟他吵闹。

十多年前的父母
 
03
        
我跟母亲经常有争端,究其所以,大概是因为我的性格不像江南人上海人,却更像母亲那样的四川人。我跟父亲却从小就谈得来,记得一辈子只跟父亲闹过三次别扭,一次是他坚持不听我要他配戴助听器的建议,让我大光其火。

早些年还有一次,是在1976年底我回上海过冬的时候。那年我已经22岁,还在淮北插队,因为憎恨劳动,所以表现极差,招生招工全无指望。那时已经有知青开始搞病退了,父亲带我去医院检查,大概是头一次希望能从我身上查出一点毛病来,结果失望。

终于有一天父亲回家宣布,经人介绍,元旦那天有小汽车来接我去相亲,对方是上海郊区花桥公社的一位医生。母亲满脸狐疑,我愣了一会儿就冲到晒台上大哭起来。哭的理由很简单,我一听相亲就想起解放前,而且万一那个医生满脸麻子怎么办?于是母亲出手干预,以父亲被骂得灰溜溜收场。
       
人的记忆是有选择性的,我现在记忆中最幸福的时光,是小时候父母牵着我们的手在汾阳路、襄阳路和淮海西路的林荫道上散步,还有就是整个1980年代和1990年代中期我出国前家里的快乐氛围。
    
1978年秋天我从淮北农村考回上海华东师大,算是治愈了父母九年来最大的心病,不用再为他们大女儿的前程担忧。1982年大学毕业前,曾经以专访报道过我的上海文汇报社到高教局指名要我。父亲和母亲一定很为我骄傲,因为自从我到《文汇报》工作后,他俩只要上南京东路逛街,大半就会逛到《文汇报》来玩。我在《文汇月刊》的同事和领导们甚至报社负责文艺的副总编,因此也都认识我父母。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父亲也重新开始写作。父亲在1979年创作的童话《雪孩子》曾得过许多大奖,还改编成电影、舞台剧,感动过许许多多人。后来父亲出版了两部关于旧上海生活的长篇小说,还写了不少散文。不断有报纸杂志和电视台采访他,有一年上海教育台还弄了一帮小学生到父母家做过专题节目。

那时候出版社和杂志社都流行用开笔会来笼络作者,父亲被请去参加笔会的地方,比我被请去的地方还多,北到黑龙江漠河,南至海南岛的鹿回头。那也是一辈子向往旅行的母亲的好日子,她跟着父亲走南走北,总算过了一把旅行的瘾。
     
父亲年纪大了以后也闲不住,每天要出门好几次,买菜、买水果、去银行、去理发…… 父亲到93岁时走路还比我快。有一次带我去花鸟市场买花,父亲不让我叫出租,说是走过桥就到了,结果那座桥是一座立交桥。我穿着高跟鞋,在大太阳下走了40分钟,差一点虚脱,好不容易看到路边有一个皮匠摊儿,立即强行要求父亲坐下擦皮鞋,我才得以休息了几分钟。

2016年父母在家里
     
父亲直到97岁去世前,一直是亲自处理他的所有银行业务和他作品的出版事务,还要大包大揽母亲的从养老金到各类存款的银行业务。父亲对母亲的精心呵护,让母亲除了做家务之外,几乎从不过问任何跟外界打交道的事。

母亲在2012年心肌梗塞了一次,两年后,我终于说服94岁的父亲和81岁的母亲同意请一个钟点工,每天为他们烧饭打扫卫生。那以后,母亲的家务活儿减少了很多,她的大半时间就是躲在房间里看书,有时也以骂骂父亲消遣。
       
母亲在父亲心中一定是位置最高的人,高于子女和孙辈。对于父亲,一年365天里,他和母亲的结婚纪念日比任何其它日子都重要。父亲不重视生日纪念,不重视逢年过节,但是非常重视他俩的结婚纪念日。在我的记忆里,从1980年代的什么时候开始,每年10月10号这天,他都要买一束百合花送给母亲。父亲去世后,2017、2018和2019年的10月10号我都在上海,我都记得买一束百合花,放在父亲的灵位前。
      
我一直以为,比父亲年轻13岁而且长相美丽的母亲,对父亲的感情一定是不如父亲对她的深厚。但是在父亲去世后不久,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外表历来比实际年龄至少年轻十岁的母亲,现在变得非常衰老,本来没有什么白头发的头上,现在也露出了大片灰白。

失去依靠了一辈子的丈夫,即便有儿女的照顾,母亲应该也是孤独抑郁的。她在生命的最后两个月一直说身上痛,却怎么检查也查不出毛病,所以她的病痛是心病。在她最后的日子里,母亲一定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了,她说她要去父亲去世的那家医院,要从那里去找父亲。
       
直到这个时候我才知道,母亲对父亲同样也是情深意重,只是表现方式不同而已。我看见好几次母亲在父亲的灵前骂他:“你这个老骗子,你说过我们要一起庆祝70周年结婚纪念的,但是现在丢下我一个人走了!你骗人,你讲话不算话……” 

父亲走了不到四年,87岁的母亲现在扔下她的孩子们,去找他了。希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能够重新团聚,像六十多年里的每一天那样,继续嬉笑怒骂。
      
我不满16岁就离开了父母离开了家,在淮北农村一呆就是近9年。后来更是越走越远,跟父母之间隔着整个欧亚大陆。但是那时候父母还健在,他们在哪里,哪里就是我心的归宿。而现在,父亲和母亲相继都去了另一个世界,我心就再无归处。

谨以此文纪念我在另一个世界的父母。


                               2021年5月10日


父亲的儿童文学作品


嵇伟专列

嵇伟:另类知青,

我们都经历过的日子

嵇伟:沉默害羞的莫言,

也有蔫坏的一面

嵇伟:拉丁美洲,

那一片遥远神奇的土地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父母大人

林珊:爸妈的故事
朝鲜战火中的中国电影人
何蜀:苦难风雨中打磨的父母"钻石婚"
刘海鸥:年迈父母天天见,
一年特许“探亲一次”
龚国庆:我的父母我的家
刘新路:兰州大学,
反右运动与我的父母
彭小莲:爸爸、妈妈,
他们的岁月,终于就这样结束了
张鸣:我们这代父母的怕与爱
陆晓娅: 父母在,不敢老
陈幼民:父母的眼神,
像刀子一样刻在我的心里
高凯东:镌刻于心的父母恩
乔冠华龚澎子女忆父母:
30年婚姻恩爱如初
人最大的教养,是原谅父母的不完美
斯雄:那一辈革命者是如何做父母的?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