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心然:宝岛拾翠(中)

心然 鸿渐风 2023-04-30

     【作者简介】:心然,陈艳萍,天门人,现居武汉。从生命的原香出发,与美同行,抒写生活、乡愁、诗情以及远方。

      心 然  的 微 信  号:15818820884。

      心然的微信公众号: 心 然 的 原 香。


☼  ☼  ☼  ☼  ☼  ☼  ☼  ☼  ☼  ☼  ☼  ☼  ☼  ☼  ☼  



 宝岛拾翠(中)


                               心 然


                    

坚守--中华传统的根基


      奶茶和冰淇淋,到了台湾,是必须要品尝的。一天,我们从一家专营冰淇淋茶点的西式餐厅出来,同行的莉莉径自往对面一家绸布莊走去。她喜欢为自己设计衣服。我们也尾随着进去看布料。


       这是哪儿啊?恍若是在几十年前故乡的供销社里?那时人们要做衣服了,就上供销社去扯布,每一种布料都用窄长型的木板卷着依次摆在专门的布柜里。我家住在供销社隔壁,女孩子喜欢花衣服,有事无事去供销社看。大人们选好花色,卖布的营业员提着布边一抖,“梆梆梆”,叠着布的板子翻很多个跟斗。黄色的长木尺一量,“刺喇”,布扯好了,布香伴着布灰在空气中回荡好一会儿“噼里啪啦”的一阵算盘珠子响,五尺二寸,四元三角五分。买布的大婶撩起衣襟,从里层的口袋里拿出布票和卖鸡蛋粮食积攒的一卷纸票


      这是一间有一百多平米的绸布店,里面摆着的布匹比小时候故乡供销社的琳琅满目多了。虽还是按传统的方式用木板卷着布但布的花色和材质都已西化。莉莉很快找到了心仪的丝绸,老板极热情的一板一板往外抽,抖开让大家欣赏。我没打算买,对布的兴趣不大,但对这种卖布的兴趣很大。



       趁她们选着布,挨个用手摩挲,细细抡开看,从全棉到丝绸到雪纺,从柜台外到柜台里再到布架。小时候,总不尽兴只仰着头看布料,看别人扯布料。我羡慕丫丫,她母亲是供销社的营业员。她能进到柜台里面去,爬上布柜,把各种各样好看的布料看个饱。


       对布兴趣不大,不是不喜欢。我竖着耳朵听了些报价,价格不菲。只能像小时候那样,说喜欢这块喜欢那块,然后多看几眼,多摩挲几遍。莉莉选好了几块丝绸,老板抖开布板,很用心地剪好。拿起计算器,一加一乘,价格就出来了,莉划卡付钱。


       感觉这绸布莊如一棵老树,有很深的岁月积淀,一问,七十多年,是老板父亲留下的家业。听见外间的热闹,老板娘从楼上下来了。六十多岁,妆容精致,着装典丽,手脚涂着红红的指甲油,亭亭玉立像民国时期走来的大家闺秀。问店里是否加工做衣服,老板娘回答说,她年轻时就在这布店帮人加工成衣,现在年纪大了,眼神不好,只卖布。


      老板好客,知道我们从大陆来台自由行,为我们写好景点,交代我们如何坐车如何玩,哪些适合大人,哪些适合孩子。一手流利的繁体钢笔字,透着笔力,透着雅韵。临出门,回头再看一眼绸布莊。一刹那,望见摆满布料的柜台隔层,有几把随意放置的算盘。


        走在大街上,半天回不过神来。这店铺好似刻意,专门为我们准备。他们知道这样的传统我们已经遗失了多年,知道人是怀旧的,替我们保存,替我们坚守,给我们惊喜。其实,人生看起来每天都在向外,但骨子里时时在寻根问底,溯源归祖。



     穿梭在台湾的大街小巷,”忠孝路“、”仰德大道“、”仁义路“、”至诚路“、”格致路“等等这样的地名,会让你仿佛受着孔孟之道的教诲。边走边看,“金号”、“布莊”、“会馆”、“国中国小”、“土地银行”等等,又让人疑是穿越。“简化字习惯了,在台湾看字,感觉繁琐也是,但美。“愛”用心。“親情”看得见。“義”从自己做起。觉得这些繁体字,有一种文化上的奢侈感,继而惆怅开来。行走在台湾,才知道我们丢失了多少风情。

 

        饿了,找家小吃店进去。桌子上有老板准备的食物菜单,一勾一画交给跑堂的工人拿到操作间,挂在掌勺师傅看得见的地方排着队。


        食物端上来,我点的一碗牛肉面。手工擀出来的面浓香,有嚼劲和韧性,几块牛肉厚厚的,烂烂的,香香的,吃下去就见功夫和诚意。我很少惦记食物,回家多天以后,还在想那碗台北街头的牛肉面。


       小吃店里,大多是有些年纪的人坐镇掌勺,年轻人负责跑堂。那天在一条深巷里买阳春面,一行人排队,有骑电动车的,有拎着蔬菜和水果的。店老板夫妇五十多岁,负责食物的制作,儿子和女儿忙进忙出,做接待和打包的活计。实实一碗浇着肉菜臊子的阳春面,上面卧一个卤鸡蛋,提在手里沉甸甸的。台湾生活水平比我们高,这碗面55台币,折合人民币才11元钱。


        都说台湾小吃好,吊足了胃口,以为是什么不得了的味道。其实吃下去,你就深深懂得,牛肉面也好,阳春面也好,美味的豆腐干也好,吃出来的其实是食物的本来味道。这就像我们怀念故乡灶火里的瓦罐鸡汤,那是母亲精心的准备和好多个小时的慢慢熬制。就像我们惦念小时候吃过的一块糕,一张饼,里面没有添加剂,只有属于食物的本源味道。



       台湾阿婆的卤鸡蛋家喻户晓,没吃过时,心想一枚鸡蛋又能做成怎样?吃过了就知道,鸡蛋里面有心意,有光阴,有坚持,有情感。一碗虾炒饭,里面埋着五只虾,吃出来的感觉是,每一只都是老板的精挑细选,每一只都是刚刚出水的活蹦乱跳。


       最好的食物是真材实料,最好的味道是原汁原味,最好的服务是礼节和微笑。台湾的食物之所以被人称道,是因为一碗面里,既有岁月的根基,又有食物的根基,再加心怀善意和感恩的服务态度,吃了哪能不怀念呢!


        吃有根,行有根,穿有根,住也有根。这里没有多少大修大造的痕迹,但又感觉每个人都住得舒服。


       往繁华的西门町附近随意一拐,就是深街陋巷,栋栋私人住宅生长其中。不滞塞,不凌乱,仿佛经通脉畅的人,有旺盛的生命力。路人极少,九重葛攀爬着墙檐,盛放着火一般的红。


       台湾不繁华,自然风景也无独特性,但这份原汁原味的坚持和守护,让城市有别具一格的魅力。这是根的神秘,勾你回味无穷。



 信任--中华传统的基石


        去日月潭的路上,我对自己说,从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的地方而来,别对湖泊的风景有太多期待。来台湾,主要看文化在人情细微之处的掘进和深入。在的士司机的引荐下,一行住进了高妈妈民俗。


        不夸大其词的介绍,也不信誓旦旦的承诺,把我们引进房间后,高妈妈忙她的餐厅生意去了。我楼上楼下细细观摩了高妈妈家的住宅。她家一共有六层,一楼和二楼做餐厅,往上是客房。生意好杂物多,客人用的毛巾和一次性洗嗽用品随意放在楼梯的转角,储存菜品的冰柜放在客人上上下下必经的过道。她家自住的房间,门虚掩着。


       等我们安顿下来后,高妈妈上来收了房钱,之后再没人打扰。我们六个人进进出出,上上下下,他们从不用眼睛盯,余光扫,自己干着自己手头的事儿。碰到一起了,笑着问声好。好像我们不是陌生的客人,而是信任的朋友她家有餐厅,照理我们是潜在的客户。可主人家一点儿不着急,明里暗里没有一句游说。


       日月潭的环湖栈道修得安全漂亮,日光山色之间骑自行车兜一圈,应是不错的选择。选一家租车点,一行六人选了五辆自行车,付了点儿租金,骑着就出发了。一边骑一边想起去年暑天,去玛雅海滩消夏,不菲的门票之下,租个小格子放衣服,不仅要租金,还要押金。


        第二天计划去九份,大清早,一行人出发。一楼大厅里,空无一人,自己按了玻璃自动门就可以出去。服务台上有电脑,旁边的柜里摆着各种饮料酒水。高妈妈家有水果摊,晚间,只把摆在台面的零散水果搬进屋内,纸箱什么的依白天的样子放在大门前,用一块塑料膜盖着。


        心内温润。有些呆。轻手轻脚走出高妈妈家。街道上,一家家水果摊都这样盖着,好看的花花草草白天什么样夜晚什么样。想起我所在城市公园,办个花展,保安日夜守护。想起古人的“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一直以为是陈年往迹,没想到这里,还流转着传统的遗韵。



        清晨的日月潭,在薄雾的笼罩下梳妆打扮。没有了白日的喧闹,湖水泛着天青色的幽光。远山近楼,风物人情,一派岁月静好的相得益彰。景色的修为和人的修为一样,可以不惊艳,但要有内涵,那可是越看越美的啊!这给很多有风景的地方一个提示,人情美可以为自然美加分,反之亦然。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台湾的厕所很有意思,除人流密集区之外,很多地方都只是一间共用。第一次上这样的厕所是在当地一家简陋的菜市场,在生意人的指点下去深巷里寻到,一看却发现没有男女之别。以为仅仅是个案,没想到接下来到处是这样。因事去派出所,人来人往的警署重地,厕所也不分男女。


       台湾和世界很多城市一样,不怎么建设公共厕所。政府鼓励临街的店铺,把厕所向路人开放。随便一间面馆,你去吃碗面,上主人家的卫生间,里面没有一丝异味,手纸和洗手液配备齐全,有的还插着百合。洗手间一般在内屋,堆满了主人的东西,联通着主人的住家。


        这是一种人情,里面有深深的信任。信任,让人变得高尚起来。高尚的人有高贵的心,在高贵的心里,是一望无际的平和。厕所,是人们羞于提起的话题,在台湾,却有人文哲思。


       去台北的九份,必先由台中抵达台北再转车,我们乘坐的高铁一路走走停停,列车员不断用世界各地的语言讲解高铁临时停车的原因并致歉。到达距台北还有一站路的板桥时,列车不再往前了。没听到广播说换乘和退票的事情,只管随着人流往前走。没有喧哗声和埋怨声,没有拥挤和躁动,这里间其实存在着一种有序,大家都知道该怎么办。


       在当地人的热情指导下,我们来到退票口。一火车人,没几个办理退票手续。原来,退票和补偿有很多种方法,时间上也宽泛。我们走了三分之二多的路程,退了一半的费用后免费乘台铁去台北。


      铁路部门肯定知道火车上有外地游客,他不琐碎地告诉你如何转乘和退票,一是相信本地的台湾人里面有很多可亲的向导,他们比喇叭喊出来的声音柔软得多。二是退票和转乘是国际性惯例,用充满信任的心,静静去办理就好。



       这其实是在营造相互信任的环境,无声地引导人们走入相互信任的生活方式。蒋方舟在文字里说:“台湾人的确很好,温良恭俭让。”其实还有”仁义礼智信“没说。信是人言,人言不爽方为有信。信者,不疑也。


       很多文章里,说大陆人去台湾血拼购物,是富人心态,我觉得不完全。观察过在台湾购物者的心态,她们在大陆买东西时怕买到假货,怕上价不符实的当,怕被说明书蒙住双眼。到了台湾,仿佛台湾的东西不是人生产出来,而是上帝从天上派下来,绝对名副其实,物美价廉


       这其实得益于台湾人时时处处所给予人的信任感。当你信任别人的时候,别人也会不设防地信任你在这样的环境里,人不由自主变得豪爽起来,潜意识里有一种礼尚往来不想辜负别人的情愫作怪。


       这种感觉太奇妙。


      人和人之间的好感易建立,但信任感不易建立。里面有传统文化的熏陶,也说明台湾人幸福指数高。她们的幸福感来自于宗教信仰的普及,也来自于自身的丰衣足食。各行各业的人彼此信任着,社会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司机最怕交警,台湾的马路上很少有警察巡逻。清晨六点钟,天麻麻亮,十字路口,没有车辆通行,一位年轻小伙子正襟危站,虔诚地等着绿灯亮起。


       蒋方舟在文字里还说:“大陆人对台湾人的爱之切,有多少是源于对自己的恨之切。”每个人是每个人的一面镜子,在这镜子里,我们看到了自己丢失已久的珍宝,看到了同一个民族之下人心细枝末节的不同。



※  ※  ※  ※  ※  ※  ※  ※  ※  ※  ※  ※  ※  ※  ※  ※  ※  ※  ※  


前期文章回放:

心然:宝岛拾翠(上)

陆羽金鱼:我的知青故事(2/6)

鸿渐文献:女儿眼中的皮影艺人

因荷藕然:说说他乡二三事

曾冰之:故乡的阴雨天

雪梨子:我记忆中的老邮局


欢迎大家在公号“发消息”处留言。您的留言,可能出现在每周的留言精选中。另,应大家的建议,组建了《鸿渐风互动群》,旨在增进本号作者与读者的沟通,畅叙乡情,分享信息。有兴趣者可在留言处告知您的微信号,小编将加您入群。

赐稿者请将大作投递至:449027919@qq.com

谢谢!(请自留底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