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因荷藕然:南非系列(之一)

因荷藕然 鸿渐风 2023-04-30


南非系列(之一)

--在一个叫彩虹之国的地方

                  

因荷藕然

 

       人生的旅程总是无法预测,1995年八月我第一踏上非洲土地。


       那一年八月的某一天,在约翰内斯堡国际机场,我与一名从匈牙利同来的南京籍女士,被一辆挂着莱索托国车牌、前后左右锈穿了不少小孔的小轿车接走。来接我们的是素末谋面的两个上海人。其中一人,我与他通过三次越洋长途电话。


       在飞机还没有抵达前,六、七十年代中国影画文字对非洲的描述,一直让我忧郁而忐忑。我还在担心着:干旱的大地、衣不蔽体的黑人、骨瘦如柴的孩子、破烂而荒芜的农庄情景……一幕一幕,总在我眼前飘来晃去。


      尽管有好心人一再告诉我:非洲非常漂亮!


       我们是凌晨抵达的。南非大地还在睡梦中。飞机开始下降时,我迫不及待的从机舱里的窗口向下望去,略微起伏而朦胧的地表,是明明暗暗的星星点点,仿佛夜空搬进了大地。只是稍微昏黄的灯色,证明着那是一座城市的某一片区域。


      在我们下降的航道上,没有看到一幢高楼。


      出机场,我们挤进破旧的车子,引擎喘息了几声就上路了。从那刻起,就开始了我在南非十余年的贸易生涯。



      第一次在南非的高速公路上,因为车身企图摆脱离心力与惯性的巨大晃动,使我不停的盯着表盘看,指针总是在120迈的附近颤抖。车子在几欲倾倒的挣扎中向前疾驰。只要有车超过我们,我们的车几乎就要翻倒了。那时的南非,还没有立法限制车速。一般的车,开到160迈以上是等闲事。立法限制车速,已经是几年后的事了。我紧张的抓住前面的靠椅,因为与两位上海人并不熟悉,也不好意思流露我的质疑与恐惧。而在前座的两位上海人一派泰然自若的样子,还不时回头向我们询问东欧的情况。


      由于高速公路两旁的景换物移,使我的恐惧慢慢消失,而前所未有的新鲜感也随之扑面而来。


      在东欧,我还没有见过这么好的高速公路。那时,我们国家的高速公路才刚刚开始建设。建成的路面感也出奇的差。在我后来的体验中,南非的高速公路开得越快,越平稳,没有中国高速公路上的那种颠簸感与摩擦感。南非路面是“哧哧的”,中国路面是“轰轰的”。南非的高速公路,不会刻意的推平拉直,是顺其自然的起伏弯转。不时有剪得整齐而生长均匀的大面积草坪,从我的眼前掠过。就这一点,我阴暗的情绪开始融化。


      天渐渐放亮,初升的太阳把大地洒得一片金黄。在高速公路的延伸尽头,是约翰内斯堡市、高楼林立的城际线。远景一如好莱坞电影中的美国的某座城市,有雄伟开扬的气场。


      终于来到南非了。我们临时住在市郊一个叫做“优浮”的地方,因为两个上海人就在那里。后来我才知道,这里是约堡黑、白人混杂居住最差的地方之一。贩毒、吸毒、卖淫、盗抢是这里习以为常的现象。


      来到一个国家或者城市,泛泛的了解是必须的。在游览约翰内斯堡市区时,经常会看到有黑人在高楼旁、霓虹灯下撒尿。这种即闻即有的尿骚味,就是在我离开南非多年后,至今记忆犹新。反而后来时间长了,这种感觉没有了,保留的却是最初的记忆。



      约堡是南非最大的城市,一如中国的上海市。她与世界其它大城市不同的是,她既不在海边,也没有河流旁城而过。是世界上最大的产金区,也是世界上犯罪率最高、最恐怖的城市。


     几天后,考虑到那辆车子的危险性,通过打探,我们去到荷兰裔的白人农场,买了一辆好一点的二手“福特”车。接着就马不停蹄的去了德班市。


      德班是南非的第三大城市,是南非、也是整个南部非洲的最大港口。这里是印度裔人在南非居住最多的城市。他们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来南非开采金矿和开采钻石的后代。而同时来到这里的中国人,不是因为思乡而返归故里,就是星散在南非的各个角落了。因为没有印度裔人多,也就没有形成这样的社区。


      走在德班的海滨上,湿润、温和以及海风,伴随着椰枣树摇曳下的露天咖啡卡座,无疑让我感到了不同于东欧的异国情调。


      一位在德班开厂的台湾人接待了我们。在一个望得到海的宁静西餐厅里,是很轻很轻的慵懒爵士乐,在室内环绕,没有一点杂质。让我有一种置身在天宫的感觉。黑人侍应训练有素、彬彬有礼。我第一次吃到了冰镇的生蚝,也第一次知道了生蚝还可以大到如四吋的餐碟。虽然没有腥味的生蚝很甜爽,但我回味的还是那听不懂的、至今还在我心中流淌着的英文音乐旋律。


      长期住下来后,周末了,我们会到约堡周围的购物中心,采购一个星期的食物、蔬菜与日常用品。这种购物中心,分布在约堡周围的东南西北。可以这样形容,购物中心是约堡最好的建筑之一,也是最干净、最舒服、最安全的地方。购物中心里一应俱全。听当时一个从美国来的沈阳人告诉我:进到购物中心就像到了美国。他还特别强调他非常喜欢南非。


      我也喜欢南非的居住环境。南非四季分明。这里的阳光是少有的纯净。蓝蓝的天既近且远。那种没有一丝云彩的蓝,只能用深邃来表达我的感受。夏天不热,晚上一般要盖毛巾被。冬天不冷,白天有一件夹克衫足够了。当你站在南非的阳光下,总是有一种想呼吸的欲望,那吸进肺腑里的空气,是甜甜的、清爽的、带着渗透性的。是那种我曾经的童年,为了赚书本费,在故乡小镇郊外割草时的久违感觉。



      在约堡安定下来后,我们搬了几次房子。最后一次租住的房子,是靠近高尔夫球场的一套没有多大花园的两层别墅。游泳池很小,我们几乎没有在里面游过,但每个月必须花两百兰特(南非货币。当时1美金等于4,5兰特左右)进行保洁。门口,是我们一家唯一使用的一条小路,长长的,大约有六十米左右,尽管两边是树木与花草,但我们还是担心不断恶化的治安环境,而心虚而后怕。毕竟每天都有抢劫、枪杀的消息。


       南非的别墅,没有一栋是相同的。不管是地形、还是风格,不管是色彩、还是材料,栋栋都有自己的文化承载与民族内涵而大异其趣。每家每户、院里院外,花树栽种得疏落有致,草坪均修剪得整整齐齐。在租房住的期间,我们看过无数间别墅,每看一间都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与文化的陶冶。


      为了安全、也为了稳定,我们还是买了自己的别墅。是在一个所谓的高尚与相对安全的区域里。尽管整个别墅区有保安24小时巡逻,人车单门进、单门出。我们还是做了全方位、立体的安保措施。围墙外围是密集的铁丝网、围墙内面是连接自家警锺的电网。晚上睡觉,上下两层用锁隔断。然后是连接保安公司的、设置密码的红外线报警器,并在睡觉后开始运行。别墅近一千平方米的占地面积,也是两层。上面住人。下面是厨房、餐厅、客厅、影视厅、书房、客房与半开放式的烧烤间。游泳池比前面租住的大,我们经常下去游泳,主要是小孩在里面耍乐。花园草坪赏心悦目。本来每星期黑人来剪草一次,但我不忍心错过那么沁人心脾的芳草味,后来都是我们自己操作了。我常常躺在那样的草坪下晒太阳,那是阳光离我最近的时刻。既是最温暖的时刻,也是敢把心放松的时刻。



      通常,南非的节假日我们有几个地方可去。刚开始,南非的赌牌还没有开放,我们得驱车一百多公里,到曾经的“加邦国”的赌场消遣。是白人政权给某一部落与族群发的牌照,其它地方不得经营。所谓的“加邦国”,我以为是中国人的叫法。它是南非种族隔离政策的产物。是人类用强权与智慧,制造仇恨的最佳范本。引申而去,也是我在南非惊心动魄生活了那么多年的必然结果。因为有了白人的种族隔离政策,才有我们去后看到的,黑人的贫穷、愚昧、盗抢、枪杀,吸毒与卖淫。


      不愿长途跋涉,经常去的,自然还是购物中心。


      后来南非公开竞标后,约堡的赌场一个比一个开的豪华与气派。从此,在那里演绎了更多中国人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


      两次去克鲁格国家公园,都没有特别的惊喜,没有近距离的与渴望中的动物接触。克鲁格国家公园是南非最大的野生自然保护区。连接邻国津巴布韦与莫桑比克。在这个自然保护区里,尽量少有人为的雕琢,还原与维护着其自然的野性。


      南非是个非常环保的国家。对环保非常重视,我们几次申请办厂,都是因为环保问题无疾而终。南非也是非常腐败的国家,在环保问题上,我们想腐败一下也没有腐败成。


      在约堡居住,当然少不了去太阳城。太阳城建立在离约堡两小时左右车程的地方,周围一片荒芜,灌木参差不齐,少有乔木生长。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这片土地缺水。但太阳城在90年代后无疑辉煌过一段时间,很多大型的国际盛事在这里举行。世界选美、时装发布,是这里的常客。太阳城以失落的辉煌为主题,集旅游、休闲、娱乐、赌博、居住于一身,极尽奢华之能事,是一个能让人放松的地方,更是一个销金于无形的场所。


      来到南非,就不得不提世界级的美丽海滨城市开普敦了。约堡到开普敦有一个多小时的航程。自驾十小时以上。我飞机去的多,自驾去的少。


      开普敦,是一个殖民地色彩强烈的城市,一砖一瓦都在呼应着近几百年的历史。当我第一次去过之后,就已经依依不舍、念念不忘了。那一次,我躺在海滩的细白沙粒上,真想放弃约堡的生意,来这里买一栋别墅,与海为伍,畅快余下的人生。只可惜囊中羞涩,非常遗憾与纠结的放弃了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但更大的悔恨随之而来,两年以后,当我再次来到这里时,别墅的价格已经是当时的五倍了。那里汇聚了世界上不少的才俊、贵族与明星。


      开普敦有无数难忘的景点。“上帝之餐桌”的特布尔山最为著名。站在上面眺望脚下的开普敦,秀美的景色一览无遗。而开普顿周边美丽的海滩,更是让人刻骨铭心。滑浪的、扬帆的、畅游的、晒太阳的。呈现的是人类生活最美好的一面。有的岛滩可以看非洲企鹅、有的岛滩可以看海狗海豹。



      有一次,我们一众人在海滩捡拾海贝之类的海鲜,大获丰收,我亲自下厨。我敢说,我虽然在无数的国家和地区吃过无数的海鲜,但那一次是最美味的。并不是我的厨艺精湛,而是新鲜无污染。因为,在我以后的烹饪实践中,再也没有做出过如此鲜甜、让味蕾长久记忆的佳肴了。


      出于崇敬,我也在海边遥望过在远处的罗本岛。这里曾经是关押过黑人领袖曼德拉20多年的地方,站在那里,心随海潮起伏,不免有海天一色、顿失茫茫的感慨——扪心自问,种族歧视真的划上句号了吗?人类换位思考的能力与自省的能力还远远没有觉醒。人类文明的发展,在罗本岛这里成为一个继往开来的拐点,它是逗号、感叹号、更是问号。


      沿着开普敦海边往北上,经伊丽莎白港、东伦敦市,是世界著名的南非花园大道。因为那是一个需要慢慢在沿途欣赏风光的旅程,我一直计划着、安排着,但终于在我离开时也没有成行。


      南非还是人类的摇篮。她的遗址就在约堡附近。由于在黑人最大的居住区索韦托,我没敢去。这是我的大不敬,不远万里去到祖先的摇篮,怎么样也是应该去凭吊、瞻仰、拜访的。后来又想:留一点遗憾,就是留了一点念想。我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了。


      来南非久了,我才知道,黑人也不是一个种族,是几十个种族。语言都有好几种。南非是一个多种族、多部落、多殖民主义入侵者的国度。



      离开那些繁华的都市,四周星罗棋布着黑人居住的棚屋。在那个白人统治时期、黑人不如狗的年代,他们现在的生活,只是有了些许的改善。当你身临其境他们的生活现场,你就会懂得,什么叫“熟视无睹”!人类标榜的所谓文明又是多么的残忍与脆弱。


      不管在南非的任何城市,都有中国餐馆。他们不同于东欧的中国餐馆,少有千篇一律的装饰与浙江青田口味。而是中国的南北风味,鲜香酸甜麻辣咸,一应俱全。还可以品尝到故乡的时蔬,因为国货小型超市里应有尽有。早来的台湾人,已经让家乡的种子在这里开花结果了。


      南非是个物产丰富的国家。除了黄金与钻石,南非的农产品也具多样性与低价格。


      单是南非作为一个划分三个首都的国家——行政在比勒陀利亚、立法在开普敦、司法在布隆方丹,就说明了这个国家的特别。


      这样一个历史深度如此、物产厚度如此的国家,广大人民与国家历史,却是那么的多灾多难。


      虽然,我在南非那么多年,但去好望角却只有一次。从开普敦去到好望角要一、两个小时的车程。当你在好望角的一端,攀爬到上面的崖壁上,瞭望远处的大海,大西洋与印度洋,就在那里的某一处汇合了。宝蓝色的海水,一直模糊到与天相接。在我们能看到的远方,是没有天,没有海的尽头。这时你会感觉到,人已经渺小成一粒尘埃。脚下,是海水有节奏的巨大起伏,向岸边款款而来,从容、内敛而义无反顾。当海浪撞向岸边的岩石,几米高的雪白浪花,随着一阵阵咆哮声而消散在附近的海水中……


      荷兰人、英国人、德意志人、西班牙人曾经在这里抢夺、残杀的刀光剑影,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只有海浪不变的节奏,在提醒到过这里的每一个人:要翻开人类历史新的一页,从宽容与敬畏开始。



      坐了27年监牢的黑人领袖曼德拉,重新获得自由之后,没有仇视他曾经的敌人。他用他那博大的胸怀,赢得了全国的大和解。政权和平过渡,黑人的权利在逐年提高,各行各业在有条不紊的发展着。曼德拉领导南非人民翻开了这个国家的崭新一页。


      曼德拉说:上帝对我们太厚爱了,给了这样一个彩虹之国予我们。我们不应 敌对而是应该珍惜。


     《走向自由之路不会平坦》——这是曼德拉一本著作的名字。当今世界的现实又何尝不是如此?在人类发展到网络时代的今天,聪明的政治家们还在犯最古老的错误——猜疑、打压、战争以及一如既往的自以为是。如果当今世界所谓的优秀政治家们,都有曼德拉27年的牢狱生活、丁点的怜悯之心与历史感,也许就不会用演讲的技巧,去愚昧民众,推销自己狭隘的胸襟了。


        在我离开南非以后,南非举办了世界杯足球的盛大赛事;2010年成为金砖国。我相信他们会摆脱贫穷、愚昧、野蛮与落后。因为这个国家只要有一个曼德拉这样宽厚仁慈、高瞻远瞩的政治家就已经足够。何况还有这样一个物产丰富、气候宜人的国度。


      在南非,我经历过无数次恐怖事件,差点魂断异乡,但我还是时常牵挂着那里。


      是啊,风雨之后,彩虹必会跨越长空,链接我们的未来。

 

2018-11-18重新整理于海桃湾


※  ※  ※  ※  ※  ※  ※  ※  ※  ※ ※  ※  ※  ※  ※  ※  ※  ※  ※


往期文章回放:

雪梨子:天门方言与官话(上)

舟帆:“徐九经”朱世慧的艺术人生

小熬浆糊:激浊扬清说楹联(趣话之三)

古禅:同学聚会纪实

陆羽金鱼:我的知青故事(6/6)

陆羽金鱼:我的知青故事(5/6)

因荷藕然:设想我的一次祭奠


欢迎大家在公号“发消息”处留言。您的留言,可能出现在每周的留言精选中。应大家的建议,组建了《鸿渐风互动群》,旨在增进本号作者与读者的沟通,畅叙乡情,分享信息。有兴趣者可在留言处告知您的微信号,小编将加您入群。

赐稿者请将大作投递至:tsangsj@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