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舟帆:“徐九经”朱世慧的艺术人生

舟帆 鸿渐风 2023-04-30

“徐九经”朱世慧的艺术人生


舟    帆


      大家可能知道京剧《徐九经升官记》,也可能知道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朱世慧先生。再往下说,你可能就不是蛮清楚了。


       笔者与朱世慧老师曾有过一些交集,釆访过朱世慧老师。这里向各位略为介绍一二。


      朱世慧1947年出生武汉,老家安徽泾县。谈到为什么选择了这一行,他觉得不奇怪,自己就是为戏而来的。大家看看他小时候的照片,我就不用多说了。他父母亲都是普通老百姓,老父亲闲下来喜欢哼几句小曲,小朱世慧也跟着伊呀学语,父母见他有这兴趣,在他12岁时把他送到了湖北省戏曲学校。开始学老生行当。


        后来,学校老师见他人灵巧,嘴皮溜,又爱相声,便想让他学丑角行当。身为京剧票友的朱父起初不同意,因为丑角之于京剧舞台就尤如甘草之于中药,虽不可少,却从来都是配角,朱父一直认为儿子是演主角的料。后来,老师终于说服了朱父,让他一半学老生,一半学丑角


       现在,让朱父引以为豪的是儿子终于成了“角″!朱世慧将丑角以主角的地位正面形象立于舞台,并且开创了一个新的行当:丑生。这个“丑生”既有丑的诙谐,又有老生的稳健。


      朱世慧,曾任湖北省京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省文联副主席、省剧协副主席。全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他戏路宽广、能演擅唱,首次将丑角以正面形象立于京剧舞台,表演既有丑行的神韵亦有生行的气质,被誉为“当今中国京剧第一名丑”。常演的传统剧目有《群英会》、《法门寺》、《审头刺汤》、《望江亭》等,主演的新创京剧《徐九经升官记》、《膏药章》、《法门众生相》等誉满艺坛。曾获梅兰芳金奖、二度梅花奖、文华表演奖、白玉兰奖等。


        据介绍,《徐九经升官记》既是京剧史上的经典,也是湖北省京剧院的镇团之宝,该剧于1980年改编创作,一经上演就引起了全国剧坛的轰动,被称为京剧界难得的“戏宝”。


        剧中“徐九经”由朱世慧老师扮演,被誉为“中国京剧第一名丑”。他,打破京剧舞台上长期以来生旦双霸天下的传统格局,让徐九经这个“丑一号”在台上立住了脚。他,别具一格,开辟了“丑生”这一京剧艺术的全新行当。让“丑生”兼有小生的儒雅、老生的稳健,又有大段的唱腔让其驾驭整本大戏。


       至今,《徐九经升官记》中《当官难》的唱腔更是深入观众人心,为人们津津乐道。此外,朱世慧为徐九经设计的特有肢体动作、面部表情是最大亮点,“抖脸”绝技更是将这个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



        您别说,朱世慧老师还真是个“角″。七十年代,在湖北曾有部家喻户晓的楚剧《追报表》,每天中午晚上电台都播出。说的是鄂东向阳公社红岭大队,青年会计张青,为了粮食《超纲要》虚报产量的故事。当年,这个楚剧《追报表》的小会计就是朱世慧老师扮演的。为了演活小会计,他接触了黄陂、孝感的100多名会计,戏中背着的军绿色书包就是从真实生活中提炼的细节。


       1977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将这个楚剧《追报表》拍摄成电影,全国上映,轰动一时。瞧瞧当年剧照和图片,朱老师绝对的小鲜肉,大帅锅!


    《追报表》的轰动效应,也波击到了美术界,湖北人民美术出版社专门组织人马,编辑出版了连环画《追报表》。


       你可能不知道的还有,早在七十年代,朱世慧老师就与刘晓庆搭挡拍电影。



        1976年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电影《同志,你错了》,朱世慧老师演男一号,在片中饰演书记的儿子方翔,一个想脱离环卫工作的小青年。为了演好清洁工,朱世慧告诉我,他足足扫了半个月的马路。

         

       而女一号则是大名鼎鼎的刘晓庆。说起当年与刘晓庆的合作,朱世慧老师脱口而出:“那就不是人!”听的我被吓了一跳,惊愕的楞了神。这些年,刘晓庆故事多话题也多,人们对她好坏褒贬不一,时常是网友们议论的对象,难道朱世慧老师也有说法?正当我分神思考之际,只听朱世慧老师嗓门提高了三度:“那就是神!演神!她演什么像什么。为了电影,没有她刘晓庆不敢想、不敢说、不敢做的。”哎哟,朱世慧老师这一急转弯,差点把我“甩”了出去。


       的确,刘晓庆曾是好多人心中的女神。


       看似与京剧艺术不相干的这两段演艺插曲,使朱世慧悟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京剧是写意的艺术,在舞台上可以用扬鞭代表策马,以云步象征行船,而现实生活却一是一,二是二,不能投机取巧,不能沽名吊誉,只有先做好了人,才能再演戏。这就是艺朮的奥妙所在。几十年来,朱世慧老师在他的京剧艺术生涯中,始终把做人做好人放在首位。



  “宫商角徵羽,五音化无极,至乐和天地,大钟声自希。”朱世慧老师也曾和我谈起他的表演体会,这一辈子就在“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九个字上下功夫,稍微的浮澡都不行,那会导致你的表演艺术昙花一现。他还告诉我 : “演员,就像你写文章,没有顶峰,只有高峰。要超越自己就要不断努力,加油!你想不付出,就不会有收获。”朱世慧老师朴实中肯的一番话,既是他自己几十年来对京剧艺术执着追求的总结,也是对我的勉励。


(摄影撰文: 舟帆个别图片选自网络)


※  ※  ※  ※  ※  ※  ※  ※  ※  ※ ※  ※  ※  ※  ※  ※  ※  ※  ※

 

舟帆往期文章回顾:

舟帆:想起婆婆的鞋样子

舟帆:舌尖上的乡愁

舟帆:我的家乡天门龙潭湾

舟帆:天门方言趣话

  

往期文章回放:

小熬浆糊:激浊扬清说楹联(趣话之三)

古禅:同学聚会纪实

陆羽金鱼:我的知青故事(5/6)

陆羽金鱼:我的知青故事(6/6)

因荷藕然:设想我的一次祭奠

雪梨子:尘世难逢开口笑


欢迎大家在公号“发消息”处留言。您的留言,可能出现在每周的留言精选中。应大家的建议,组建了《鸿渐风互动群》,旨在增进本号作者与读者的沟通,畅叙乡情,分享信息。有兴趣者可在留言处告知您的微信号,小编将加您入群。

赐稿者请将大作投递至:tsangsj@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