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因荷藕然:南疆走马食为先

因荷藕然 鸿渐风 2023-04-30

         请点击左上方“鸿渐风”关注我们 

      (文中图片均由本文作者提供)


游记


南疆走马食为先

                         

因荷藕然


 

 一、缘起缘由题外话


 去新疆,我总觉得是去外国。前后去了两次,这个感觉一点都没变。人们常说:去新疆不去喀什,不算去过新疆。可见喀什对于新疆的重要性。


  几年前去了北疆后,就一直在寻找去南疆的时机,上个月如愿以偿。当然,此次去,也是因为有当地权威人士的全程接待,我们才欣然信马由缰,直指南疆——喀什。


   把新疆当国外,一是因为它的远。5月下旬某日凌晨4点起床,7点25分由深圳起飞,中途经停乌鲁木齐,下午5点半才入住其尼瓦克酒店。中间折腾了十几个小时;二是它的风俗民情,完全与中原地区迥异;三是语言,尽管推行普通话达半个多世纪了,但维吾尔族人还是无法用汉语与非本族人进行正常沟通交流。


  去到南疆后,才知道南疆一派祥和,并非人们传说的不很太平安逸,害得我迟迟不敢前往,眼见为实,信哉!这是我的第一感觉。可是,回来后一直想写点什么,但举起笔来就有百般的不就手。我喜欢的角度,似乎与流行旋律背道而驰。只好一再暂缓、甚至几欲放弃。想到美食是个永恒的、且不担任何风险的主题,那就从这个点切入吧。



  此时到新疆,离2009年的乌鲁木齐7.5暴力事件已有10年之久,新疆的维稳工作海陆空、多维度、立体式展开,不疏忽任何一个环节,成效卓著。所有的小区、商铺、学校以及公共场所,都有防盗门、铁马、钢丝网。以前有警察24小时全天候巡逻,现在改用其它更先进的方式了。大街小巷布满了天眼,防患于未然,滴水不漏,真正做到了让犯罪分子无可逃遁。


  为了同一个梦想,宗教场所,多有悬挂国旗的。有宗教信仰的民众,必须到宗教场所进行礼拜、传教、祷告等宗教活动。实实在在彰显着宗教改革探索的伟大成果。全国各地的援疆干部,在新疆的办公地,不叫办公室、写字楼,而是叫“前线指挥部”。


  新疆的基层干部包括所有公务员,几乎全年无假,全天候待命。并实现24小时严格的打卡制度。新疆的基层干部,除了本职工作外,还有更紧要的任务,就是对当地的人与家庭实行传、帮、带。包人包户,与指定的家庭同吃、同住、同劳动。一个星期至少一次。


 在游玩的所有县市中,目光所及,皆是沿海省市援建的项目:学校、医院、公园、广场、街道、大厦,应有尽有。连当地的领队都说:又变了!援建的速度之快,连我都不敢想象。维稳尽善尽美,由此可见矣。



  新疆是全国唯一实现15年免费义务教育的自治区。学前的三年幼稚园教育,父母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如果小孩不去,父母要去办学习班的。直到欣然接受让子女去接受启蒙教育为止。教育兴国,新疆做出了表率。其它由政府主办的职业培训班、爱国主义教育班等等,更让人眼花缭乱。有的学习班更免费提供吃住。各种关怀应有尽有、无微不至。


  在喀什老城逛街,维吾尔族的小朋友们,个个轮廓分明、天真烂漫、活泼可爱,而且镜头感特别强。喜欢与游客追逐、合影。在老茶馆品茶时,有维吾尔老者拿着手鼓在我身旁尽情敲打,邀我跳舞。我马上羞愧起来,这么热情奔放的民族,我怎么敢信道听途说的东西、胡思乱想?杞人之忧的病、我害得不轻! 


  耳闻目睹后,我突发奇想:15年免费义务教育,就爱国这一专题来说,也许都不一定够。如果从汉武帝开始,娓娓道来,课时还真有点悬;抛开从唐朝至满清的空白期,由满清讲起,可能更实际一点。这样,在启蒙与日常普通话教育的基础上,灵魂与肉体将得到重生。统一思想水到渠成。不过,我也不知道当地的具体情况,纯粹是吃饱了、撑得慌而已。


  说到撑得慌,南疆的美食还真不少。清炖羊肉、鸽子汤、馕坑肉、烤包子、手抓饭、烤冷水鱼、各种烩菜、各类馅的灌肺灌肠等,还不包括品类品质丰富的水果。本文其实就是来聊美食的。确切地说,是看我们一众饕餮之族,如何在美食佳肴面前原形毕露。上面只是铺垫铺垫。所谓铺垫,就是为后面的文字暖场。铺垫虽显冗长,也与美食毫无交集,但却可以旁证我们从容大快朵颐、天山昆仑任我行的大环境。散文嘛,散点好。                 


二、先品为快美食街


        由于南疆一片风和日丽,人人安居乐业。
我们便开始放怀竟逐美食。临来的前后,新疆的朋友反复强调,要我们一百个放心,但内心不免还是疑虑重重的。终归信息不是太透明吧。耳濡目染后,一切真的烟消云散了。   


       入疆当天,接待我们的主人代表、领队一定要请我们到正规酒楼去吃饭。我们异口同声反对:到大排档去,吃地道的新疆口味!吃货的本色,哪里在乎环境,在乎的是味道。进到入住的酒店房间,稍作收拾完毕后,我们即刻集结队伍直奔喀什美食街。   


      美食街的食材,多以羊身上的部位为主。一去,领队欲给我们每人叫一份羊蹄。我们纷纷异议:浅尝辄止,意欲留些肠胃装点其它。于是一人半只,自由组合分配。羊蹄并没有放什么佐料,除了盐,还有一、两种叫不出名字的配料。入口软糯,胶质粘牙,毫无膻味。一下子把我内心的担忧全部化解了。   


       接着来了几碟灌肺子,到底灌的是什么,没有人理会,也说不清楚,只管吃!团友中有迫不 及待的,叼着羊蹄到处巡猎起来。与我同桌的团友,不停的打听羊杂汤。美食街又正巧无此一味。坐在我们对面的一个汉族中年妇女,望了我们几眼后,大有拯救灵魂的热情,告诉我们附近就有,并详细给我们介绍了去往的街道、特征与路线,团友听的眼睛眨也不眨,胸有成竹的对我说:我们等会儿去!  


        在美食街的其它地方,团友早已开始闻香识味,各自为阵了。寻酸奶的、烤鸽子蛋的、试新疆馕的。有团友更亲自烤起了羊肉串来,在烟熏火燎中,也还有模有样。我们马上过去加油打气。惹得当地的一群维族青年围了过来,不停的为我们点赞。间中有人问我们来自何方。言外之意——是羡慕我们怎么会如此疯狂?


      羊肉串虽然不是用正宗的红柳干柴烤制,但团友们个个吃得有滋有味。吃东西嘛,气氛不能忽视;有时更是食物好不好吃的关键呢。


       热闹过后,要吃羊杂汤的团友小声对我说:你还记得刚才说的羊杂汤吗?我对方位有点迷糊了。要不要我们等会儿去找找?我没吱声。除了我对荤腥不是特别感冒外,我当时的肚子已经吃得圆滚滚的了。


      可是,在余下的行程里,这碗羊杂汤,一直纠结着我的这位团友。每当这位团友自言自语提起羊杂汤时,我从其眼神里能看到的是满满的期待与向往。也许还有一份虔诚。


 三、歪打正着大盘鸡


       新疆实在太大。我们原来的行程是大环游。在我的建议下,改成了小环游。即使这小环游的区域范围,也等同于三个湖北省的面积。舟车劳顿,实在辛苦。好在我们乐在其中。由于几乎每天都有长途跋涉,饮水成为团队最重要的准备工作。而我们在第二天开始行程之前,就找到了一个最佳解决方案:购买当地的西红柿与黄瓜!这也是我们几年前去北疆后总结出来的经验。


      不管是南疆还是北疆,新疆的西红柿,吃起来有80年代以前的味道。既亲切,又能勾起无限的回忆。这样的食物载体,当然是我们旅途的最佳选择。新疆购物,重量都论公斤。西红柿折算下来,只有1.4元人民币/市斤。黄瓜15元,买了一大蛇皮袋子。据说,新疆的西红柿酱料,是特供全球快餐连锁店麦当劳的主要供应商。我吃过新疆的西红柿后,对此说深信不疑。新疆的这些产品如此物美价廉,直到我们的行程结束后,我对某些产品的低廉程度,还是持怀疑态度。眼见为实乎?惑焉。


       记得旅程的第三天,我们在莎车县,本来计划去吃手抓羊肉的。但没有吃成,为什么没有吃成?容我先介绍莎车县再说不迟。莎车县,是新疆最大的县,人口100多万。也曾是古时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有新疆唯一的得到联合国认可的非遗遗产。名胜古迹甚多。98%为维吾尔族,在10年前的7.5暴力动乱前夕,这里出现过严重的打砸抢事件,是主要的暴乱源头。


       而我们去时,并无异样,一派祥和。领队是新疆人,回民,但不是维吾尔族人。在喀什从事导游工作已有大几个年头了。我们此次来,他是特别借调。对喀什周围每个地方的特产如数家珍。据他介绍,新疆的羊,好吃不好吃,也分品种。而莎车的羊,是其优质品种之一。味道好的羊,一定是吃戈壁滩上含有盐碱成分的草长大的。


       参观完当地的著名景点,含着无穷的想象,我们走了几条街,要找的店还不见踪影,领队只是说快了、快了!由于饥肠辘辘,一路有人就想放弃。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令团友中有美食追求的人,大失所望,但又无可奈何。团队精神嘛,尽管百般不情愿,还是应遵守滴!



      就近找到一家纯“维餐”的大盘鸡店。进去以后,顾客皆是戴新疆帽的维吾尔族人,每张桌上只有一碟大盘鸡。每盘盘底直径,大约为50公分左右,几乎占满了整个桌面。我们人多,点了两碟大盘鸡。同时,也点了几样其它新疆特色菜。我们带进去的、没有洗的黄瓜,与该店的老板娘商量后,换了他们的四碟凉拌黄瓜。领队说,如果在汉餐厅,这个肯定会收加工费。   


       接着,老板娘送了两小碟凉粉来。可能由于实在太饿,凉粉瞬间一扫而光。老板娘过来走了一圈,又悄悄送来两大碟凉粉。我们之间无亲无故,受到如此礼遇,真想冲上去给她一点钱,在到底给她多少的纠结中,老板娘朝我们微微一笑,静静的走开了。我出去环顾四周,均没有我们这样待遇的。把我以前对新疆捕获的印象,搅成了一个大大的惊叹号。我心生感慨:这个世界,不管属于什么族群,老百姓大多还是质朴、友好、善良的。


       凉粉完全是四川风味。不管是大碟小碟,凉粉排放整齐,淋上去的佐料色泽搭配得恰到好处,十分养眼。我们领队,对凉粉情有独钟,凡是有凉粉卖的地方,他都不由分说,必定来上一碟。于是我问他,“维餐”怎么有如此正宗的川味?他笑笑说:四川餐厅在新疆无孔不入,早就民族大融合了!大有维稳之妙啊。吃饭之余,果真有深意。


       在这个纯粹的维吾尔餐厅,能吃到这样道地的川味,不但是一个惊喜,也说明美味的共性,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族与族之间,甚至国与国之间的距离。我虽然不是四川人,但我心中的亲切感瞬间爆表。而大盘鸡的味道,也让我刮目相看。真正吃出了鸡的味道来。可惜的是,餐厅的菜式,碟碟分量超出我们的预判,尽管叫了几次“乌苏”啤酒来消耗这些菜,后来每碟菜、还是剩下来了不少。虽然没有吃到手抓羊肉,大盘鸡的选择,也平息了部分团友刚才的失落。结账后,我们朝老板娘友好的点了点头,心满意足的回到了酒店。 



四、情有独钟话爱馕 



       其实在新疆,我最喜欢的食物,是西红柿与馕!由于价值太低,我都不敢在公众场合把我的“至爱”说出口。哪还敢大胆秀恩爱?从另一个角度讲,说明我爱是爱了,但爱得还是很肤浅。上次来就爱上了,但并没有去深究它。因为离开新疆,我就吃不上了。所以并不特别上心。这就好比异地恋,没有想得那么长远。


        这次来,领队讲,馕的品种有上千种之多。这才给我惊讶到了。一模一样的东西,怎么可能!不过,这次还真尝到了几种特别味道的,如火腿、果仁、葱香等等。馕的主要食材,除了面粉外,我怀疑里面放了鹰嘴豆磨成的粉,因为其韧劲,任何纯面粉的饼状食物,都赶不上馕。


       馕最好吃的时候,是它刚刚出炉的时候。时间长了,需要嚼劲,能把牙板骨嚼痛。我很享受这个嚼的过程,但一般人受不了。吃馕,最好配温水,这样不会破坏它的天然本质,能仔细品味它的纯粹来。相比于家乡的皇尝饼,馕少了老面发酵后余下的酸香。而且我估计,馕在烤制之前,表面刷过一层浅浅带油、带味的液状物,但究竟是什么,对我来说目前还是一个谜。馕的麦香也非常丰满,这也是黄河、长江流域出产的面粉无法比拟的。



       至于其烤炉,与我们见到的,基本大同小异。馕的味道,对我来说,是它入口时,与迎接它的津涎的交融;和交融后产生的田野般新绿的甘甜。仿佛八面桃风尽在口腔,并渗透到身体的所有感知部位。大道至简,食物味道的最高境界,不过如此。


       于是我又突发奇想:两千多年前,这里全是游牧民族,根本没有农耕,何来面粉做馕?如果是张骞、苏武发明的,也许更有逻辑性与必然性。他们从长安出发,出使西域三十六国,路途之遥迢,生活之艰辛,是我们现代人无法想象的。在只有马车代步的古代,一次就是几个月、甚至经年的跋涉,干粮是其最重要的保障。食物的保存,更至关重要。馕在西域干燥的天气下,几个月不坏,正是这种干粮的不二之选。


       丝绸之路由汉朝始,起初就是一个军事概念。汉武帝雄才大略、野心勃勃,御驾亲征,到处开疆拓土。在向西的不断进发中,开始是防范游牧民族的骚扰与侵略。后来合纵连横、平定西域三十六国,将版图纳入大汉之下,那又是战争的自然结果。在如此长的战线上,长年累月的物质运送与补给,是保证战争胜利的最重要条件。这样,沿途就出现了常驻人口与其配套设施。交流随之而来,中原产品到西域,西域的产品到中原,是一个自然发生、发展的漫长过程。


        因为爱馕,我异想天开,给予馕历史的含义与高度。这样,我的爱馕,不就高大上了!当然,此乃我的痴妄之语,或当戏说就好,看官不必当真。俗话说:饱暖思淫欲。升斗小民不能随意篡改历史,意淫一下,也未必就犯了王法。 


 五、手抓羊肉情何堪 


  没有吃上手抓羊肉,当然不会善罢干休。我们吃手抓羊肉的壮举,是在塔什库尔干县完成的。其简称为“塔县“,是中国唯一与巴基斯坦、阿富汗、吉尔吉斯坦三国接壤的县。塔县以塔吉克族人为主,是中国少有的欧巴罗人种。欧巴罗人种面部极富雕塑感,少女非常漂亮。只是高原紫外线太强,进入中年后都成高原红了。但轮廓依稀,应还可玉立于水之湄,供寻芳骚客远眺。


  六十年代的电影《冰山上的来客》说的就是这里。其插曲的旋律之美,又在我耳边响起。在去最高国门红其拉普口岸的路上,除了围着冰山之父、登山圣地慕士塔格峰仰望外,领队就开始为我们联系羔羊了。但一直不得要领。塔什库尔干县的羊群,几乎全部去了其它草场。看来吃手抓羊肉,又有泡汤之虑了。


   尽管沿途的雪峰、湖泊、蓝天、白云空阔壮丽,但有的团友还是竖着耳朵,在倾听领队联系的最后结果。反复来去,只有两头羊可供选择:一头宰杀后20公斤,太大太老,不是做手抓羊肉的料;一头毛重只有10公斤多一点点,宰杀后,最多5公斤,我们十二个人,大家又觉得可能不够尽兴。但也别无选择了。为了达到满意的味觉享受,最后还是选择了那只小的羔羊。小羔羊深棕色,圆鼓鼓的,温顺至极。可怜它还不知道,它将马上告别这个世界了。

好几个团友都离羔羊远远的,不忍看对其的宰杀过程。有的甚至连羔羊的颜色都不想知道。全体团友无一不怜悯慈悲,个个戚戚然。但没有人提议给这条羔羊放一条生路。宰杀后将近5公斤。加工地是一个四川老板开的叼羊马场。一小时后手抓羊肉上桌,大家抛开刚才对羔羊最后的同情心,争先恐后,一品手抓羊肉的精妙。该手抓羊肉配料也很简单,生姜几片,枸杞若干,适量胡椒粉。好在肉质非常软嫩、滑爽。


 据说当地人就是白水煮一下就行了。这样看来,我们的手抓羊肉还不算正宗,管它呢!好吃就可以了。看得出来,大家对这一餐还是非常满意的。吃到最后,竟然还有多余的。我在想:是贪婪匹配不上我们的能力?还是大抵我们还不是一群真正的肉食者?又或者被吃前的情绪影响所至。我寻求不了答案。有一位西方名人曾经讲过:人性是不可考验的。在美食面前,那就更是如此了。


   据我的主观经验而论,中国人可能又犹胜一筹。当年韩国举办奥运会,由于韩国人嗜狗肉,西方多国提出抗议,几欲抵制,差点闹成国际风波。好在韩国及时承诺,在举行奥运会期间,汉城绝不供应狗肉,风波才得以平息。但几十天过去后,世界依然回复到了从前。更有甚者,我的老家岳口也开始举办“狗肉节”了。其实,人类是有原罪的;而我们又习惯了熟视无睹。我更虚伪,吃了喝了,还卖口乖,还在这里大谈什么情怀。这大约就是人性吧。


六、如何好说烤全羊


       虚伪了一阵后,还是继续来谈吃。大戏当然是新疆著名的烤全羊!按原来的安排,入疆的第一天就是烤全羊。由于主人翁要带队去沿海考察,只能改在他回来后。有的团友,几乎是冲着正宗的烤全羊来的。但一直忍着,大家心照不宣。一颗心就这样,一直悬在颠沛流离的旅途上。


       南疆之行接近尾声,烤全羊当然要正式登场了。接待地点是1908年英国驻印巴领事馆(喀什办事处)遗址地。据说当代某封疆大吏曾是这里吃烤全羊的常客。接待大厅白色雕花,典型的维多利亚风格。但已相当陈旧了。好在残余一点厚重的历史感。不知道林则徐是否来过这个大厅?又或者左宗棠是否为此地的座上宾?


       按我的推论,林则徐不一定吃过这里的烤全羊。因为:一、按林则徐勤政、尽忠的性格;二、他当时流放在伊犁,与喀什相距甚远,是否来喀什考察过?本人无法妄断;三、根据他在长安告别妻子、前往新疆时写的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应该是抱怀高远式的清教徒。


       而左宗棠就不同了,虽然是林则徐的知音、莫逆之交,但两人的性格却完全不同。左宗棠大开大合,自负,天纵英才。而且有传世名馔”左宗棠鸡“为佐证。虽然野史不足为据,但也透露出为食一族的蛛丝马迹来。而且,林则徐不但嘱托左宗棠,而且把在新疆时考察的所有资料全部给了他。可见对左宗棠的器重。


        这些资料为左宗棠日后收复新疆起到了指导性作用。不然,何以千年“故土”,能在积弱的满清,靠左宗棠的文韬武略得以“新归”?”故土新归“后,那是当好好的庆贺一番的。这个遗址正是适当之选。烤全羊更是那些”醉卧沙场“人们的佐酒恩物。将士在这里一起把酒言欢,当可豪情万丈了。


       话又扯远了。而且有时序颠倒之虞。那还是让烤全羊正式登场吧。烤全羊是新疆维吾尔族人,款待最尊贵客人的。我们这次烤全羊的师傅应该是一个汉人,能讲流利的普通话。穿着标准的大厨制服,推着烤全羊徐徐入场后,开始讲简单的礼仪与程序。大厅一片欢呼声。个个充满了期待。


      在举行完吃烤全羊的仪式后,师傅一片一片的、把烤全羊片到每一个人的面前。接着,主人发表祝酒辞。然后我们开始品尝。果真名不虚传!烤全羊确实烤得好。入口焦香、绵软、温润、嫩滑。而对我来说,是没有一丝异味。毫不夸张的说,这是我吃羊史上的里程碑。


      桌上有团友不淡定了,纷纷发表自己的感受、心得。热情介绍哪个部位的肉质更好吃。主人却见惯不怪。只是不停的劝酒。主人虽为中州人,但在武大毕业。所以,他当晚狂飚武汉话。那天主人在桌上摆放了四箱“伊力老窖“,一下子把我这个老江湖也给怔住了。当天身体因多有不适,我索性就不准备端杯子了。但始终拗不过主人的盛情,最后也喝了几杯。


        结果两斤多烈酒酒量的主人,却把自己给喝醉了。原因无他,我们这场,已是主人当天的第三场酒局了。由于后面一直闹酒,几个团友事后无不多次“愤愤然”提起:尽在劝酒,害得我没有吃上几片烤全羊!结果都浪费在桌子上了!唉!少吃多有味;没有吃到的一定是至味。吃完之后,剩下来的更有无尽的回味……


        而对于我来讲,遗憾是没有弄清楚烤全羊的配料与烤制程序。由于烤全羊宴的场面特殊,无法请教其师傅。曾经也溜进“维餐厅”的后厨,看当地师傅烤肉。那又是又一番景象了。在新疆寻访美食,得出以下个人的观察与体验:新鲜与野生,是任何佳肴的真谛。

      新疆维吾尔族人普遍非常淳朴,能歌善舞,乐天知命。生活的节奏也慢,举手投足间,都是人间的烟火气。自古以来,老百姓的要求并不高,安居乐业就心满意足了。宏图大业只是少数人的借题发挥罢了。一切美丽的外表总有它的欺骗性。


      新疆的店家普遍不欺客,价格公道。就拿馕来说,不管是旅游景点、还是高山偏僻处,任何地方都是三元一个。餐馆的每一碟菜,量足而廉。味道都不复杂,调料一目了然。深知简单出真味的道理。由于天气得天独厚,食物皆不易坏,从而保障了味道的延续性。


      水果品种丰富,由于种植季节温差大,果质水分多、味道好,价格更是沿海以及内陆城市梦寐以求的。一句话:返璞才能归真。讲完了半天吃的,这篇文章的主题就算完成了。 


        虽然吃在当下,现在也时兴诗和远方。鄙人虽为酒肉之徒,并不妨碍附庸风雅。在此次南疆之行期间,也曾吟诗填词。现抄录其中两首,权当本篇拙作的结尾:

其一、

金缕曲●心内域外 

念念昆仑雪。

纵然来、长情浩渺,与心凄绝。

遥想当年营旌烈,战马嘶嘶溅血。

汉武帝,雄姿英发。

剑下江山如火滚,为功名、毙命如削铁。

残照落,又星跌。 


征程何必重攀越。

叹人生,韶华不再,尽消风骨。

前路茫茫通山海,却正滔滔凛冽。

问今古,奈何豪杰。

有意诗吟江南梦,望空天,毕竟怀家国。

西域夜,更萧瑟。


其二、

五律●边城

重走文忠路,【注】

沙飞旱柳鸣。

云高天更阔,

驼远影还轻。

梦应山形起,

情从暮色生。

苍茫无去处,

晚霭笼边城。


【注】“文忠”为林则徐谥号。



                     2019-6-28于海桃湾 


                                 (责编:皇尝饼)


作者往期文章链接:

因荷藕然:古禅留韵(四)

因荷藕然:商旅散记

【鸿渐文献】因荷藕然:我与故乡岳口的心思

古禅:古禅留韵(三)

辋川书童:濛雨依风入梦来

因荷藕然:那些人,那些事

因荷藕然:猪年说猪

战斗民族的前世今生:丁酉秋俄罗斯双城游记(下)

战斗民族的前世今生:丁酉秋俄罗斯双城游记(上)


公众号近期文章链接:

兰竹:流年浮生

月如钩:苦难历程

老竟陵:茅草湾往事

丁存宽:长篇乡史连载《永隆纪事》(九)

秋秋:老街·童年

编辑部:《鸿渐风》周年纪念专辑

因荷藕然:古禅留韵(四)

曾腾芳:续茶缘

小小、榕树、陆羽故乡:古雁桥三章


敬请关注,敬请赐稿,欢迎留言(公众号“发消息”处可留言)。编辑部组建了《鸿渐风互动群》,旨在增进编读沟通,分享信息。有兴趣者可在留言处告知您的微信号,编辑将邀您入群。本公众号投稿邮箱:449822561@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