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飞鱼:呼伦贝尔自由行

飞鱼 鸿渐风 2023-04-30

请点击左上方“鸿渐风”关注我们



【游记】

呼伦贝尔自由行
文/飞鱼


 在我整理这篇游记时,正好看过一篇文章,结尾是这样说的:“心里学上有句话:‘你心里有钩子,别人才能往上挂东西。’”想来我心里的这个钩子,是从几年前陆续读了李娟的《阿勒泰的角落》、李薇漪的《重返狼群》和姜戎的《狼图腾》这些书后所致,那上面“挂”着草原和跟草原相关的一切。空灵的马头琴声,威武的套马汉子,神秘的蒙古包,旷远的天地相接,触手可及的白云蓝天……都随心中蠢动的钩子幻化成一剂勾魂贴,不由分说将我诱引。

 是故,就算明知道国内的旅行好多是花钱买罪受,就算闺蜜一再反对说“夏天的草原臭气哄哄”,这个八月,我还是偕同家人一起,义无反顾地飞向了呼伦贝尔。
书归正传。单位的放假通知来得猝不及防,我火速与携程接洽,即刻确定所有的行程,然后携夫带儿开启了呼伦贝尔七日之旅。当飞机自天河机场抵达海拉尔时,已是当日下午五点四十分左右。刚下过一阵雨,地面可见少量水渍。阳光暖暖的,天高云淡,气温27℃左右。武汉的热浪是暂别了,心中窃喜。
车行在海拉尔市内,几乎看不见高楼大厦,楼房最高也就十二层左右;道路宽阔而整洁,行人稀少。入住酒店后,我们和接站的司机一起去寻访美食。来到一家乍看不起眼的烧烤店,只见门楣边贴着一枚金底红字招牌,上书:“授予串儿  呼伦贝尔特色烧烤名店”。我们点的都是特色菜,羊拐筋很耐嚼,蒙古干巴串,是用风干的牛肉烤制,瓷实劲道;西旗羊腰子完全吃不出膻味;最后上的冷面更是一绝,根根细瘦圆润且晶莹剔透,随意用筷子夹起,非得整个人站立踮脚不能面碗分离,入口酸爽回甘,余韵悠长。经请教店主得知,是将面煮熟再用凉水沁过后,加入冰冻调料及鲜榨橙汁和少许白糖拌制而成的;面上铺排的少量番茄片、香芹叶和黄瓜丝、白芝麻,又令它具备了色香味里的第一要素色觉之美。


明天的行程是穿越呼伦贝尔大草原。在海拉尔街上小逛一圈后,我们带着热切的期待回酒店安歇。
次日清晨,吃过酒店提供的奶米粥、斧钺形的迷你油条等早餐后,我们随司机出发。今日里程超过三百公里。车子一路狂奔,出得呼伦贝尔市城区,即刻就纵横驰骋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了,没有城市石屎森林的遮蔽,不见绿灯红灯令行禁止,顿感胸廓豪迈、大有天地无拘任我行的畅快。只不过,那些修在草原腹地的公路,窄长如带,绵亘似草场的筋脉,宽度仅够两车对过。沿着这“筋脉”熟练位移的越野车不少,司机告诉我们,路多颠簸,有些地段要涉水而过,底盘低的小轿车在这根本不适用。只是今年雨水稀少,花草普遍长势欠佳,时而绿茵连片,时而稀疏难掩地表,但大抵都短浅不够没马蹄。远处浅金色的麦子和油菜花氤氲出江南初春的味道。
就在这天苍苍野茫茫中,深卧于草场低处的莫日格勒河来到了眼前。那心心念念的九曲十八弯,那在飞机上就过目难忘的“银练”,牵扯着我下车便不由分说高一脚低一脚地朝它扑过去。河流似绿锦上的写意勾勒,毫无规则地弯折向看不到两端尽头的远方。河床宽窄不一,最宽处目测不过一米余,窄的似可一步跨过,但转角曲弯幅度大。再细看,有些浑浊的水悄悄翻涌着,河床边黑黑的软泡土层难以固住植株根须的感觉。几个不大的白色蒙古包点缀在远处的草场上,男男女女在河边和草坡上搔首弄姿,有的拍摄者还带上了“长枪短炮”,被拍的女子们站姿与坐立交替,丝巾与衣袂齐飞。间或听到蝗虫孔武彪悍的轰鸣声,当它们贴身飞过时,带着咄咄逼人的蛮霸,仿佛宣誓着这里就是它们的领地。
远观、近眺,在这里兜兜转转了个把小时,我们随车继续穿越。
如果说九曲十八弯像娴静的银练,那些点缀草场的花色牛羊,则如青色画布上的点睛之笔。稀稀落落的似仙女遗落的花瓣;成群密集的,如瑶池忘忧的精灵。停车,我们在自由自在的羊尊面前打住。隔着铁丝网围栏,我们好奇地盯着它们看,而它们也不无警惕地瞅着我们,这是飞来的今生缘、定将看分明?还是朋自远方来,互读千遍不厌倦?一头毛色白底黑花的奶牛,在我对它举起手机拍摄时,抬头哞哞地啸叫了好几声,不知是喜是惊还是撒娇。
驶离此地,便不断与牛羊邂逅,有慢悠悠横穿马路不惊不慌的牛群,有行走中始终队形不乱的羊群,更有一大群由羊倌和牧羊犬同时看管的羊,但凡有羊欲脱离大部队时,必马上被牧羊犬给赶回队列,而那个悠哉的羊倌,处变不乱,淡看南来北往的车辆行人。


就这样一直在草原腹地驰骋与停歇。苍灰的云朵,似乎就在前方的不远处,低垂得触手可及。寥廓之境,伴随着我们驶向下一个景区——白桦林。
额尔古纳,——你的白桦林传说自古多纯情。今天,我们终于来了。凉风飒飒,电瓶车将我们送入景区。没多久,一大片白桦林蓦然出现在眼前。它们灰白的树皮斑驳多疖,枝干笔直向上,双株同生的很多。这片曾被誉为俄罗斯姑娘和中国小伙约会胜地的林区,处处得见爱之元素。不必说景区入口处用玫瑰装饰的心形门,也不必说顺着木栈道走进去那用整齐的白桦树干加框搭制的创意LOVE字样,单是朴树的《白桦树》,就一直伴着游客的游览浅唱低吟:“……白桦树刻着那两个名字,他们发誓相爱用尽这一生……心上人你不要为我担心,等着我回来在那片白桦林……”只不过令人感伤的是,“谁来证明那些没有墓碑的爱情和生命”?
幸而饮食男女最懂物质第一。这天的蒙餐午饭里,好吃的蒙古肉饼足以冲淡一切情绪的飘忽,里面包裹的牛肉和大白菜馅料,再次友好地颠覆了我们这些习惯江南食蔬的舌尖和味蕾。
当然了,再怎样被物质浸淫,无论如何还得保持一点点童真,这样才会总有新发现,努力做到像珍妮.罗森在《高兴死了!!!》一书里说的:“我疯狂收集每一个快乐的瞬间,用它们回击每一个糟糕的日子”。
我一直认为:美食是可以与我的情怀相暧昧的。


第三日,来到室韦口岸的奥洛契庄园,我想自己差不多接近“儿童急走追黄蝶”的童趣境界了。
这天一大早,我们兴致勃勃再启程,出酒店一转弯就遇到了两乘装饰得花红柳绿的马车,马蹄声橐橐,车里一溜兴高采烈的老年男女。在我们,颇觉有点出门见喜的味道。看到他们纯粹质朴的笑脸,我也欣欣然。
十点多,我们入园。庄园里阳光明媚,中俄界河额尔古纳河自东北向西南延伸开去,静静地在眼前流淌。河边的中文警示牌令人不寒而栗:非法越界,魂断他乡——何来中文之美、人文关怀?真有点大煞风景。
站上第一个观景台,庄园的概貌一目了然,河对岸俄罗斯的小村庄清晰可见。
来到植物迷宫,只见玉米还没坐果,矮墩墩的翠绿茎杆粗似甘蔗;向日葵大多头顶一枚硬实的苞蕾,只有少数稀稀落落地开着花。自打看过李娟的《遥远的向日葵地》一书后,我就一直很渴望能一睹金色葵园之风采。我爱成片的金色——那是象征着十足温暖和丰收喜悦的颜色。我像孩子一般在迷宫里穿梭找寻,运气不错,觅到了几处密集开花的向日葵,惊喜万分,狂拍一气。接着又飞奔到蔬菜基地,这一下更心花怒放了。肥硕的紫叶生菜,学名胚兰的菜头,紧实的紫甘蓝,胖嘟嘟的金色西瓜,如人腿般粗壮的西葫芦(也有金色的)……这一切都不是我寻常所见,开眼界了。
我又来到麦地,一大片矮矮的黄中泛绿的麦子在面前铺陈;怒放的野百合以及围绕百合噗噗追逐翻飞的群蝶——这些蝴蝶,歇息在百合花上几乎难分彼此,蝶翼与花瓣一样的深黄色夹杂黑色条纹,真是自然的造化啊!
到得第三个景点的观景台,极目四望视野辽阔,绿植版的太极图,金黄的麦地,射箭场,卡丁车,悠长的额尔古纳河,无遮无拦呼啦啦的风……多么熟悉的场景,我仿佛站在娘家的楼顶上,环视东风支渠和它所灌溉滋长的庄稼和野草。心里充斥着回归自然的愉悦,以及对故乡的遥想。
恋恋不舍地作别庄园,接下来将去与著名的大兴安岭林作一次最亲密的接触。坐在车内看,全程两侧皆是绿深如染的原始森林,多松树与桦树夹杂共生,地表一律似丝绒绿毯。偶有山鸡出没,司机说,这玩意儿气性大,抓回去也养不活,它会不吃不喝饿死自己。一只小松鼠不小心被压着了,司机赶紧倒车回看,发现它已肠子出溜断气,连忙倒提起来去路边扒个虚坑埋了,边埋边道歉,嘴里还念叨:“谁让你跑那快咧,我刹车也来不及啊!”这个东北小伙跟我们讲,森林里有许多蛇,黄鼠狼,甚至还有野猪和熊瞎子等,“这些动物都有灵性的,不可随意杀生,尤其是蛇,你要不小心弄死了它,它怎么着也要找到你报复的”,听得固然有些瘆人,但也忍不住心想,岂止森林里的这些动物呢,世间万物皆有灵啊!真希望那些无所不吃的人们,也能有如此觉悟,心怀慈悲。
这个想法,在次日来到根河的敖鲁古雅驯鹿园后更甚了。天又热了,这里栖身的大约十多只驯鹿,看起来皆没精打采的样子。它们大部分头顶张扬着虬曲盘旋的犄角,让我想起沈石溪在《疯狂血顶儿》里描述的那只桀骜不驯的奥古斯都盘羊,但其实鹿们温顺得很。按规定,鹿角是不许碰的,我学着别人壮起胆子,轻抚它们的背脊,它们一动不动很享受的样子。少数几只鹿顶上光秃秃的,问管理员,答曰那是因为早先有游客看中了它们的鹿茸,被锯下来卖掉了,要再过一年才能长出来。看到这几只“残鹿”,不免有些戚戚。人类啊,总是把自己的口腹之欲建立在其他生物的痛苦上,社会越进步,所谓的养生知识掌握得越多,对某些个体而言,就越是灾难。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里就深刻质疑过人类的诸多所谓进步,他说:贪婪是好的,而且我们让自己过得好的时候,不只是自己得利,还能让他人受益。“利己”就是“利他”。我想于人如此,于物亦然。这些对人友善,爱吃纯净苔藓,温驯优雅如斯的鹿儿们据说国内存量已不多,也依然逃不脱被人宰割的命运。唏嘘之!
所谓“人类立地成佛,大自然其乐融融”,大概也就痴人说梦罢了。
鹿园里有专门现做现卖列巴的,二十元一个,直径比我们老家卖的火烧粑略大,但是口感要松软些,据说加了鹿奶的,我吃起来无感。柴火在大灶里噼啪烧着,热汗兮兮的女卖主边操作边吆喝还边答疑:每天定板做一百个,下午四点后绝对买不到的。我听了默默地帮她预估了下利润。


逛过鹿园,我们在回转酒店的路上,看到了一个“中国冷极”的标识牌。这里最冷达到-60℃,据说八月二十号以后就要降温变冷,但气象预报最多报到-40℃,就不会再往下报了,如同我们那里,明明已经超过40℃,却顶多只报到38、极少报39℃一个样。这样看来,唯有相信我们自身的体感,它比什么预报都精准。这里就要名副其实进入冷极的寒季,届时雪深没膝,出门艰难。我于是又祝这里的人抓紧赚钱,盆满钵满。
中午,司机带我们去根河街上一家名为“百一大地锅”的网红店,吃了东北铁锅炖鲢鱼,听店主的推介加了紫茄子,据说是绝配。暴汗之下只觉不过尔尔。
下午又折回额尔古纳市,入住俄罗斯风格的伊戈尔庄园。丢下行包,我们照例沿街乱逛,途中我拍了很多不认识的小花,在一户当地人住的房前,我正拍着,一旁几个男人热情地建议我“拍这种,那种不好看”,其中一位上了年纪的老者,还帮我扒开花叶,告诉我从哪边拍更好。我一面说谢谢,一面微笑看着他们黝黑的脸,心下感叹以粗犷放达闻名的蒙古男人,内心其实有如此细腻温柔的一面。
逛着吃着,地道的蒙古酸奶,皮薄汁甜的黄心小西瓜,牛肉干,一样样塞进了我们肚子里。最后,我们逛到了当地人介绍很热闹的大广场上。那里热舞阵阵,最拉风的是还有个男的背着骷髅道具混在女人堆里走鬼步。还有三只狗拉着人围着广场疯跑。入夜的大街上,满眼俄罗斯风格的尖顶、圆顶建筑一律流光溢彩美不胜收。
一觉醒来,又是一天。用罢早餐,我们去附近拜访俄罗斯家庭。
很快到达目的地,进门处,四个长相酷似俄罗斯人的中年女子盛装迎接我们。一个手拿托盘,其中放满斟好酒的小酒杯,一个端着一大盘切成指头般大小的列巴块,一个拿着一小盘食盐,一个告知我们:列巴蘸盐,俄罗斯人接待贵客的礼仪,据说,因为食盐和粮食是人体不可或缺的,此举代表对食物的珍视。外加俄罗斯人热情奔放,所以敬酒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端起小酒杯一饮而尽,又象征性地拿了一块列巴蘸盐吃过,随后被其中一位带入内厅,看到长条桌上一溜摆满了各类俄氏餐点,有巧克力,奶油面包,醋泡青瓜,奶糖,红茶,咖啡等。我们和其他游客一起,坐在这里品茶吃点心,听她们讲述俄罗斯民族的故事。那个身形高大、鼻梁坚挺且眉眼生动的女子,自述是俄罗斯族人,她的祖母在前苏联时代逃离祖国,跨越额尔古纳河,与战乱时闯关东的祖父相遇相识并结为伉俪,在额尔古纳河畔幸福地相守了一辈子。除了中国的春节,每年四五月份,他们还要过俄氏盛大的复活节,为了这一天,家人扫洒庭除,亲戚朋友从四面八方汇聚一起大团圆。这个活力四射的女子很会搞气氛,还直言不讳地告诉我们:他们爱俄罗斯,也爱中国,最直接的原因是作为少数民族的他们,在享有的诸多政策优惠中,尤其诱人的是孩子们读书升学可以加分。比起那些冠冕堂皇的说辞,这话更能令人信服,单凭这一点,都值得为这个直率可爱的女子奉上真诚的掌声。
而处处充斥的这些旅游节目环节,到底是否真有其实,那就不得而知了。


我们还被邀请集中在一处人工搭建的敞篷下,几家一起,玩抢棍游戏,然后又自由换装,女的穿上好看的俄罗斯洋装,男的换上列兵服,开心地留影。
逗留约一小时后,我们赶往黑山头湿地。攀上不高的观景台,远眺湿地,绿莹莹一片看不到尽头,据说有几千亩之大。随后我们踏着密集的树桩和木栈道交替的路面,深入腹地一千米。沿途得见许多不认识的红色和紫色野果挂满枝头,野刺玫只见招牌不见花。一个个圆柱形的草塔杵立在静静的湿地深处,踩上去,结实柔软。
两小时后,我们来到黑山头某马场,吃了地道的烤羊排、羊杂汤和东北凉菜。完毕,我穿了这家免费提供的一件蒙族服饰拍照,许是不够壮实,又或欠缺凌厉,怎么看都觉很违和。接着又去附近的马场骑马,其实应该叫走马绕圈。一群群健儿策马飞奔,有的骑快马绕场一周,有的骑行穿越中俄边界,胆小的我们只是象征性地坐在马上,慢悠悠地绕了一小圈便完事。即便如此,那走起来颠簸的马背,也令人倍感不适。可想而知,那些马背上的英雄多么能受折腾。
紧走慢赶,到了186彩带河景区。电瓶车将人送至滑草的高处,放眼望,四面青山起伏绿草绵延,绿色中夹杂浅黄,弯曲的银色河带镶嵌其间,看不到草场的尽头。观景台上设置了一副副望远镜,按时间不等投币有别——果真万水千山只等钱。彩带河没有广告说的那么迷人好看,这处景点比预想中差得太远,如若见光死的网友,看了感觉相见不如怀念。
同样的,因为零星飘雨,入住的星空蒙古包,压根没看到星空,也是有名无实。
失望中爬起来去内蒙古民俗乐园游览。里面七八个蒙古包,分别展示了蒙古人的日常生活习俗以及图绘成吉思汗生平,四季衣着头饰,皮革的制作工艺,萨满的神衣与法器,奶茶的发酵,王爷府,四胡和马头琴,等等。几乎一整面环形墙的图解,让人看到了一代天骄隐忍不幸的童年,策马扬鞭威名远播的青壮年,但我自《成吉思汗传》里读过的有关他在征缴途中的疯狂屠戮,这里是隐瞒不宣的,足见隐恶是通识,无论哪个民族,都不愿污损先祖光辉形象。另据介绍,每一个蒙古女孩出嫁时,娘家人都要不舍代价为她备置一顶配饰华美的帽子,据说因为大脑是人体灵魂寄居处之故。而蒙古人在着装用色上的大胆张扬,又令我想起他们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豪壮。他们曾辗转迁徙居无定所,但他们在长生天的护佑下,用挥舞的套马杆,用马头琴的苍凉音色,诠释了对生活的无穷热爱。哈达分红黄绿蓝白五色,分别代表长生天,大地,河流,天空,白云(说到长生天,我又记起《狼图腾》里那个慈祥的蒙古老人毕利格,想起里面讲的天葬,只是在而今弃草场入城的政策引导下,估计天葬也像曾经的草原狼一般消失殆尽了)。出口处的银器博物馆里,一件件花型精致令人观之即爱的银壶、银碗、银镯、银梳等,无不再现了蒙古人的粗中之细。

如果说民俗乐园仅仅是静态呈现蒙古族的一切,那动态的马之舞,就丝毫掩不住他们骨子里的热烈奔放了。近一小时的演出里,包含两位女骑手的十多位马背上的能手,尽情展示了他们的绝技。马上空翻,套马,倒骑马,马侧藏身,马上平衡术,一人骑双马,双人独马,策马地上抓哈达,赛马……动作奇快,配乐雄浑,马蹄得得,尘土飞扬,十多个节目看得观众热血沸腾。观演毕,尽管周身乃至背包全部蒙尘一片,观众无不喜气洋洋。来到大蒙古,内心最渴盼的,也许就是看这些吧?


与之相比,入夜的篝火晚会就逊色多了。冷风呼啸刺骨,冷雨噼啪直下,篝火不点了,那表演也就差远了。瑟瑟发抖中,勉强看完半小时我们就淋雨退出。在骤然而至猝不及防的冰冷中,我们驱车近六十公里,返回了满洲里国际酒店这个临时的温暖小窝。
这个酒店俄罗斯住客不少,连早餐,也充满了俄氏元素。红肠,奶酪,蘸酱面包片,甜芯酥饼,奶茶以及鲜浓的纯牛奶,甜瓜、圣女果等等,可以说,这是这次旅游入住酒店以来吃得最“甜蜜”、品类最齐全的早餐。
吃过早餐退罢房,七日之旅行将结束,我们踏上了回家之路。赶往海拉尔东山机场途中,顺路看了呼伦湖。在冻得几近忍无可忍的情形下,我坚持下车沿着湖边走了走。云水相连,湖天一色,翻滚的乌云紧贴着被风吹皱的湖面,仿佛一口无边的大锅里,就快沸腾的水冒起的大团蒸汽。黑云压湖湖不惊,几只鸟儿近湖低飞着,无遮拦的冷风将一个个誓死拍照的游人吹得乱发恣肆鼻青脸肿。两处石碑,近门处的刻着“达赉湖”,靠里边的是“呼伦湖”,皆排着一长列照相的游客。
至于仅仅场外一观的套娃广场和满洲里国门,就更不值得细述了。这两地商业气息浓厚,到处充斥着购物广场,且门票皆价格不菲。看看携程不高的评价,我们将对套娃的稀罕与对祖国的深爱情怀一并压下去,踩着湿滑的雨地,冷冷地外拍了几张照片,默默地离开了。
海拉尔机场,风停雨住,太阳还出来稍稍露了一下脸。这里高温27℃,不冷了,也舒适了,慢慢让我们过渡并回归适应汗飞顿作倾盆雨的火炉武汉。
挂在我心钩上的草原之念,及此也聊算了结。
(文中图片均为作者拍摄)

                                         文字编辑:春秋阁
图片与版式;糊汤粉

作者往期文章链接 :
飞鱼:戏痴父亲
飞鱼:市声浮华,哪得贴心牵挂
飞鱼:峥嵘岁月古稀殇
飞鱼:乡邻百态


公号近期文章链接:
尔也:陶坛记忆
四巷子:林彪锦西撤退(下)
四巷子:林彪锦西撤退(上)
陆羽金鱼:正在消失的百舌鸟
棉花格格:打工小妹遭遇记
四巷子:王劲哉“戳”裁缝
张明:美丽的泰国之旅
君子陶陶:怀念一对青花瓷缸
江湖之远:抗日悍将王劲哉与沉湖猎人刘谊清


        敬请关注,敬请赐稿,欢迎留言(公众号“发消息”处可留言)。编辑部组建了《鸿渐风互动群》,旨在增进编读沟通,分享信息。有兴趣者可在留言处告知您的微信号,编辑将邀您入群。本公众号投稿邮箱:449822561@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