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Sherry:客居夏威夷(之二)

Sherry 鸿渐风 2023-04-30

请点击左上方“鸿渐风”关注我们


【天门人在海外】


客居夏威夷(之二)

文/Sherry


走走走,走过钻石头

(Diamond Head State Monument)

 

       钻石头,是夏威夷最有名的地标景点。它的火山坑形成于30万年前的一次火山爆发,因19世纪英国水手误把方解石结晶当作是钻石而得名。它也是徒步的绝佳之地,以前我们每次来到夏威夷都会去拜访。

 

       这一次,我们是星期六傍晚到达的夏威夷,正好赶上长周末,即星期一也休息。星期天一大早,因为时差的缘故我们早早起了床。在阳台上吃早饭,我问老公今天要不要在网上找一个徒步路线。老公指着钻石头说:我恋旧,先去这里吧。



       徒步,是我俩的最大爱好,乐此不疲。几年前我们搬到芝加哥城里,好处是比住郊区时多走许多路。新冠疫情爆发前,一年四季,我们每天都是走路上班。周末往北会走到林肯动物园 (Lincoln Park Zoo),看望一下狮子老虎,吃个冰激凌,再走回家,来回约13.5公里。往南会走到北岛自然景区公园(Northerly Island Park),来回大概约10公里。我们用步履丈量着里程,获取着健康,收获着快乐。


       以前我们到夏威夷去钻石头都是开车,到了公园再开始徒步。其实单程距离才有大约4.3公里。这次,我们出门先路过一所小学,再拐上一条美丽的林荫道,道路两边长着遮天蔽日的老橡树(Live oak)。人行道的内侧是高高的篱笆墙,开着看似不起眼的小白花,待人把鼻子贴近了却也是暗香浮动,植物识别软件说这也是一种茉莉(Jasmine)。



      路过皇后卡皮欧拉妮花园(Queen Kapi’olani Garden),我们总是会从花园穿过。园子虽小,却有许多种热带花木,包括夏威夷州花木槿(Hibiscus),里面还住着很多鸟儿和野鸡。花园有点疏于打理的悲凉模样,不知和新冠时期的百业萧条是否有关。夏威夷的主要经济来源是旅游业,往常会有无数来自美国大陆和世界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而现在游人却是寥寥无几,路没断而人已稀。

 

       夏威夷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严格的入岛管理政策,新冠疫情一直没有像美国大陆一样失控。这里公共汽车上都有很明显的标志:无口罩,没车搭 (No mask, no ride)。岛上的人们即使在室外也大都自觉地戴着口罩。我们徒步时,也只是在无人之处才摘下口罩。所幸的是我们徒步的很多地方都人烟稀少,有机会摘下口罩自由畅快地呼吸。



       钻石头这个火山坑是茶碟状。从公园门口穿过一个隧道进入,就好比是穿过茶碟的边沿,进入到茶碟底部。门票是汽车10刀,行人5刀,本地居民不收钱。门口卖票的人问我们是不是本地居民,老公说,不是,我们来自温暖的芝加哥。

 

       1904年钻石头被政府购买,作为军事用地。通往最高点的小道建于1908年,是瓦胡岛海岸防御系统的一部分,长约1.3公里 。走在曲折迂回的山道上,仿佛是在浏览钻石头的地理和军事史。穿过一个狭窄陡峭,长225英尺的的隧道,就到了建于山顶的火力控制台(Fire Control Station)。这里是一个绝佳的观景点,能看见堡垒,海边的钻石头灯塔,还有明信片一般完美的海岸线和威基基海滩全景。英文形容是美得令人屏住呼吸(breathtaking)。



       因为疫情,这里的人并不多,我们到了山顶观景,拍照,以示到此一游。身上微微出汗,神清气爽。这次徒步是从居民区穿过,走到钻石头,又原道回家。因为走得开心,我们就计划下次从海边走,经过灯塔,绕着钻石头转一圈,走居民区回家。


       徒步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溢于言表,一言难尽,喜不自胜,其乐无穷。早晚空气凉丝丝的,很是舒服惬意;中午即使太阳晒着,也不闷热。这里有沙滩白浪,让人惊艳的棕榈树、榕树、橡树和数不清的热带花木;更有古老的山谷森林,悬崖峭壁和随意现身的彩虹。在这个病毒肆虐、人祸不断的年代,徒步在这里,物我两忘,“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如穿行在世外桃源。



       在夏威夷网络远程上班了一个周,转眼又到了星期六。今天,我们依旧是徒步转山。一大早,我们出发从动物园门前的老榕树下走过,路旁的公共汽车站下三个无家可归人还在酣睡,这一次来夏威夷,感觉无家可归的人比以前要多不少,不知是不是疫情造成的后果。我们顺着威基基主街卡拉卡瓦 (Kalakaua)往钻石头方向走,左边是宽阔的卡皮欧拉妮公园(Kapiolani Park)右边是晨曦下的大海,还有零零散散的晨炼和遛狗的人们。

 

       走上山脚就是钻石头大道,左边是钻石头山,右边是打理整齐的海景房。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有两个小小的公园,极为安静美丽。一个是玛卡莱海滩公园(Makalei Beach Park),另外一个是里希海滩公园(Leahi Beach Park)。公园之间是民宅,靠海的那一面是只能一人通过的窄长的小道,连接两个公园,一波波的浪头拍打着道旁栏杆外的礁石,石头砌的地面常常是潮湿的;因为很少碰到别的行人,颇有些与文明世界咫尺天涯之感。今天碰巧发现这里,从此这个小道被我们称为秘密通道,是我在夏威夷最喜欢的地方。

 


       很快我们走到了钻石头灯塔边。从前来夏威夷,我们好多次从钻石头山眺望这个美丽神秘的灯塔;现在发现离我们住的地方才3公里多一点。灯塔归美国海岸警卫队管辖,日本轰炸珍珠港时,无线电兵们曾在这里通知民用船只防范日军袭击。美国邮政局2007年还出了一张灯塔的纪念邮票。



     过了灯塔就是钻石头海滩公园 (Diamond Head Beach Park)。常有本地人来这里冲浪,也有不少人是专门来看冲浪的。这里还立有一座纪念女飞行先驱阿梅莉亚·埃尔哈特(Amelia Earhart)的铜质雕塑。阿梅莉亚因为1928年单独飞越大西洋而一举成名。她在1937年环绕地球飞行时失踪。

 

       走到钻石头公园入口处的山脚下时下起了雨,我们站在小棚子里躲雨,听到旁边树上几只公鸡引吭高歌。来到树下,果然有几只公鸡泰然自若地站在树枝上呢。树下也有不少的鸡。在夏威夷只要不是闹市区,总能见到鸡群。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有两场飓风,许多养鸡场被毁,鸡群们从此流落江湖,与野鸟杂交繁殖,成了夏威夷一景。 



       疫情期间美国许多公共厕所关闭,刚来时找厕所也颇费周折。我们一大早吃了早饭,喝了咖啡,到现在急需找厕所。有人指给我们一个,却发现已经好久不开了。正好看见前面山脚下人来人往,还有音乐声。原来是这里每星期六上午的农贸市场(Farmer’s Market), 在卡皮欧拉妮社区大学KCC (Kapiolani Community College)的停车场主办。我们走到维持秩序的校警前,问哪里有厕所。之前刚刚问了两个人,都回答说抱歉不知道。所以现在我也没有抱太大希望。不料,一个校警手往山坡上有房子的那边一指说:有,从那边上去,过了自动售货机就是。我喜出望外地谢她说,你救了我的命!她风趣幽默地回说,这是专门给你开的哟。

 

       从洗手间出来,我们看着这个误打误撞发现的农贸市场,简直是喜出望外。我们又渴又饿,就先到榨西瓜、菠萝、甘蔗汁的摊子,点了一杯西瓜汁。又吃了可丽饼(Crepes),还有一种日本小吃八爪鱼球。吃饱喝足后,我们逛过一个个的摊子,又听听艺人弹唱夏威夷歌曲。买了蔬菜,还买了鲜龙眼。见到一个路过的年轻女孩,她正在吃甘蔗,手里还拿着一杯切成一条条的甘蔗。我看了她一眼,她马上问我说,这些甘蔗太多了,你愿不愿意拿一些?我向她示谢,就很随和地拿了一根吃了。

 


      KCC农贸市场我们后来又来过两次,喜欢这里的热闹,也顺便吃点喝点再买点带回家。KCC社区大学依山而建,建筑很有特色,庭院雅致,古树随处可见。停车场一头是一个颇具特色的仙人掌公园,很值得慢慢欣赏。

 

       这条沿着钻石头走一圈的徒步路线我们后来简称“转山”,每次大约9公里。一共走了六次。临回芝加哥的前一天,我问老公,最后一天了,下班后干点啥?老公说:

         转山。哈哈哈。

 



 徒步阿罗哈塔楼 (Aloha Tower)

 

       情人节那天,老公说: 今天我们走路去市中心看阿罗哈塔楼 (Aloha Tower)吧,那是檀香山的地标。


       说走就走,我们上午出门,经过夏威夷最大的购物中心阿拉莫阿那中心(Ala Moana Center),它的对面是阿拉莫阿那地区公园,里面有大片的草地,绿树成荫,还有几个沙滩。公园靠陆地的一边有一条小水渠,我们沿着水渠走,边走边看渠里的鱼儿们。

 

       快走出公园时,一只鸭妈妈和一只很稚嫩的鸭宝宝和我们同方向在渠里游。渠里出现了一个篱笆,鸭妈妈一下子就跳过去了,剩下鸭宝宝急得嘎嘎叫,一边叫,一边试着跳过篱笆。鸭妈妈在另外一边来回徘徊,等着自己的孩子。鸭宝宝试了七八次,也跳不过去。我俩正讨论鸭妈妈会怎么办,她却一下子又跳了回去,领着鸭宝宝嘎嘎嘎地往回游走了。




       我们走过了好几个码头,终于到了阿罗哈塔楼附近。最先吸引注意的是一条大船,四个桅杆,看着很有故事,但是已经非常老旧,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让人心生悲凉之感。船的名字叫做“克萊德河上的瀑布”(Falls of Clyde )。我们在码头边坐下,在谷歌上搜索这条船的信息。

 

       这船于1878年在苏格兰修造,以苏格兰境内克萊德河上的瀑布群命名,曾被用做商船征战江湖,驶往世界各地。后来被一个英国商人买下,开到檀香山,登记注册。这艘船现在是个博物馆,虽然在1989年被指定为国家级历史性地标,却因年久失修,已停止对公众开放。它所属的一个非盈利机构曾经筹款维修,但是没有成功。两年前夏威夷交通部试着拍卖这艘船,也没能找到买家。最新的计划是送它回苏格兰老家。

 

       这条船多像人一样也经历了一辈子:一百五十年前,船按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建造,肩负了世界贸易的重任,是多年在太平洋上远航到亚洲,美洲,澳洲的商船;它后来被移居夏威夷,几经改造,又在檀香山和旧金山中间往返奔波。到最后垂垂老矣,再无商业价值。长期的年久失修,在几次几乎被拆毁之后,它将要落叶归根,重返苏格兰老家了。

 


       走在阿罗哈塔楼所在的九码头,只看见零零星星的几个游人。和许多大城市一样,檀香山也是先有水运和码头,再有城市。船运从18世纪末就开始,20世纪初的这里见证了船运业最昌盛的时期。阿罗哈塔楼耗巨资修建,是替船只导航的灯塔。塔楼是夏威夷式的哥特式风格,有十层楼高,以后的四十年都是夏威夷最高的建筑。塔楼也像纽约的自由女神一样,迎接了许多从太平洋上乘船而至的移民们。

 

       那时候的船只,才是世界各地游人往返夏威夷的唯一途径。有船到达和离开的日子都是节日:舟船日 (Boat days)。有乐队和草裙舞表演,还会用大量的彩色纸带装点着节日的喜庆。当船只离去,彩带一头在岸上一头在船上,象征离者不忍远去,送者念念不舍。


       二战中珍珠港被轰炸后,阿罗哈塔楼被涂上伪装色重点保护,归军队管辖。等到进入五十年代,航空业飞速发展,来岛的旅游者越来越多地坐飞机,船运业衰退,这里往日的歌舞升平永远成为历史。

 

       八十年代初州里成立了专门的公司,开发塔楼附近几个区域。除了服务州里的商业贸易,也给居民提供大面积的滨水区。我们今天在这里闲逛,这里的建筑,广场 ,棕榈树,还有草裙舞者的雕像看起来都被保护的很好,栩栩如生,赏心悦目。但因为人迹罕见,而看着非常冷清。


(图片均为作者的先生曹刚所摄)


(待续)


                                 (编辑:鳝鱼臊子)


作者往期文章链接:
Sherry:客居夏威夷(之一)


公号近期文章链接:

一个拯救者的倒下

喻训天:婆媳护箱百年风云

农村当前最大的问题不是农民收入太低

因荷藕然:上平十五韵:春风吟

棉花格格:读《红楼》二章

一个真实的告密者

因荷藕然:隔离记我的出书经历

纽浪客:书写江汉平原的悲欣遒章

太平天国:文化的荒漠

全村改姓始末

尔也:弃婴

张中行与杨沫


敬请赐稿,本公众号投稿邮箱:449822561@qq.com。欢迎留言(公众号“发消息”处可留言)。编辑部组建了《鸿渐风乡友群》,旨在增进编读沟通,分享信息。有兴趣者可在留言处告知您的微信号,编辑将邀您入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