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圈何时 “ 跑 ” 起来
要致富,先修路。要解决 “ 中部塌陷 ” 问题, “ 交通破局 ” 是尤为迫切的选择。
相对这一梦想速度,现实走过的路很漫长 ——
△ 从老成渝公路到成渝高铁
资料图(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在现代意义上的公路出现之前,连接成渝的是石板铺就的 “ 东大路 ” ,全长1080里(约540公里),无论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都得老老实实地走上12天。但这并不妨碍东大路成为四川最繁忙的陆上交通,即便在战乱年代也是如此。
1933年
“ 西南第一路 ” 成渝公路(就是翻越龙泉山,被称为“成都秋名山”的老成渝路)耗时9年、历经坎坷终于修成。这条路全长438公里,从成都到重庆要走两到三天。
1952年
“ 新中国第一条铁路 ” 成渝铁路正式通车,线路全长505公里,全程13小时。尽管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条老铁路慢如牛,但在当年,它却把成渝之间的时空距离压缩到了一天之内。
1995
四川第一条高速公路 —— 成渝高速公路正式开通,双向四车道,全长337.5公里,全程3.5小时,成渝两地正式迈入高速时代。高速通车没多久,密集的客运大巴就将民航挤出了成渝市场,陆地交通战胜了空中交通。
2015年
花了整整82年,成渝之间的通行速度提升41倍,通行时长缩减为原来的1/47。但是,对于要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的成渝双城经济圈来说,这样的速度仍然远远不够。
截至目前,成渝双城经济圈四川境内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554公里,重庆高速总里程超过3500公里;四川高铁营业里程超过1400公里,重庆运营和在建规模超过1000公里。成渝两地间已有高速公路4条(包括年内通车的成资渝高速)、高铁(城际铁路)两条。不过,这样的规模相比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还是有点 “ 不够看 ” 。
制图:成都向上
从上图可以看出,成渝双城经济圈已开通的铁路(含高铁/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密度,在四大经济圈中处于垫底水平。特别是规划面积仅5.6万平方公里的粤港澳大湾区(约相当于成渝双城经济圈规划面积1/4),铁路密度是成渝的1.4倍,高速公路密度是成渝2倍,不仅高于京津冀和长三角,甚至也高于东京(6.9)和伦敦(2.6),确实无愧与 “ 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 ” 并称的世界四大湾区之一。
成渝双城经济圈目前已建成的外向客运通道包括西成高铁(北向)、沪汉蓉铁路(东向)、渝贵铁路(南向),但时速均未超过300公里。导致北上前往中原城市群需3~7小时,东向前往武汉城市群、长三角需6~8小时,南向前往粤港澳大湾区需7~9小时,相较东京湾区与大阪都市圈和名古屋都市圈2~3小时的时空距离,提升空间巨大。
网友对于成渝高速改造的部分建议
连接成渝两地最便捷的高铁,每天双向对发80次(包括成渝客专和成遂渝城际铁路),平均18分钟一趟,效率已算相当惊人,但是其他三大经济圈呢?广深每天对发248次、沪宁每天对发242次、京津每天对发213次(含高铁/城际铁路和动车),基本保持在6分钟一趟,比公交车还要准时准点密集。
货运通道建设的劣势更加明显。首先是对外货运通道不完善,目前成渝双城经济圈东向尚未开通货运列车,需经襄渝、渝怀铁路绕行,宝成、成昆、达成等普速铁路运力已接近高度饱和。其次水铁联运还没成气候,川渝境内江河众多,两地也都提出了雄心勃勃的水铁联运计划,但是2018年区内水铁联运比仅为5.7%,相比世界级城市群10%的占比,差距还很感人。
畅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是经济圈形成强劲活力的必备条件,以成渝双城经济圈目前的货运通道能力,很难承载 “ 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新基地、助力国内国外双循环 ” 的宏伟目标。
★丨UPCHENGDU
各位UPer,由于微信现在更改了推送规则,推送不再按发布时间来呈现,而是根据「点赞」数、「在看」数和「评论互动」数来确认推送的位置。为了及时看到向上的推送,想请大家:「星标」向上 微信公众号,看完文章后顺手点一下「赞」、「在看」,在评论区留一下言,UP君期待与你的互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