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游客那样拍照:记者镜头下的朝鲜
作者简介:
刘宇,198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83年起先后任新华社总社、伦敦分社、华盛顿分社摄影记者,以及摄影部采访室、国际室主任。现任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主任。
原题:
像游客那样拍照
那是我第一次以某个代表团的成员而不是记者的身份出国,没有发稿任务,与游客无异。
从北京坐飞机到平壤不过一个多小时,但仿佛穿过了一条时光隧道。如果你不注意街头随处可见的标语和巨幅领袖画像,很可能怀疑自己置身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的某个城市,让我感觉既陌生又亲切。
在大巴上,朝鲜导游教唱《阿里郎》《中朝友谊之歌》《金日成将军之歌》……
其实不用学,我也可以跟着哼唱。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原来那些熟悉的旋律一直留心里的某个角落,从来不曾忘记。
记忆中关于朝鲜的碎片和眼前的现实相互印证,逐渐拼成一幅完整的图画。
出国前听说在朝鲜用专业相机拍照有些禁忌。为此,我事先咨询了常驻平壤的记者。
他告诉我,在安排好的景点拍摄应该没有问题,事实也是这样。
只有一次,我早晨独自溜达到酒店前的大街上,刚拍了几张街景,在路旁拔草的“阿妈尼”就走过来,指着我的相机叽哩哇啦地说不停,我解释不清,只得返回酒店了。
我不知道为什么制止我,也许把我当成要暴露“阴暗面”的坏人?回到40年前,见到外国人乱拍,我可能也会这么想。
参观日程排得满满的,安排的项目绝大部分是纪念碑、博物馆、烈士陵园等纪念性建筑,其实无论是领导人、游客、摄影师,朝鲜给你看的地方都差不多。
朝鲜的公共建筑建得漂亮,在这些地方做服务工作的朝鲜姑娘更漂亮,导游、讲解员、服务员等等也许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吧。
但外国人要想真正走进朝鲜普通人的生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即便如此,我不敢浪费在朝鲜每一分钟。
在朝鲜的一周,大巴最前面的座位成了我的专座。只要坐到车上,相机从来没有离开过我的手,很多照片都是从行进的大巴上拍的。
很长时间没有这样拍照片了。摄影记者干长了,会觉得按快门变得越来越难:光线不好不拍,构图不好不拍,瞬间不好不拍。
也许正是在我们的踌躇中,好照片从眼前溜走了。
其实,从照片的功能来说,记录是比影像素质更重要的东西。当我们欣赏那些经典的历史照片时,它们的珍贵在于内容本身,没有人会苛求照片的颗粒和影调。
看什么都新鲜,见什么拍什么,这样的拍照状态大概只有游客才有。
选择当然是必须的,但对眼前的一切保持新鲜感和敏感度,对摄影师更加重要。
游客与摄影师的区别是:看到的一样,看出的或许不同。
摄影记者关注生活的变化,却常常对生活的常态熟视无睹——以为今天是这样,明天仍会如此。
直到有一天突然发现,许多司空见惯的场景,再也不会重现。
我想,任何一个人,如果几十年如一日像游客那样拍照,也能成为了不起的大摄影家吧?但是要真正做到,又谈何容易。
(原载作者微信号0707photo,本号获许可转发。 )
相关阅读:
长摁二维码关注我们。
曲逆编辑、工圣审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