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05-23


来自幽默大师老冯的帖子



看过冯小刚的电影《芳华》想起了自己的芳华。生于灾荒,长于动乱的我们,童年少年虽奇葩,那也是芳华,歌里唱的,芳华是青春吐出来的。人只有一个芳华,和孩子一样,多糟也是自己的宝。


长到一米高就跟着外婆去电影院看了一次刘少奇访问东南亚,从此我就认识刘主席了,报纸上、橱窗里都能认出刘主席来。没过多久,外婆跟我说:“出去千万别说刘主席了,隔壁老太太挂刘主席像被人差点打死了。”



不说刘主席说林副主席。从幼儿园开始,每天要先祝毛主席万寿无疆,再祝他的老哥们儿林副主席身体健康。突然有一天不准祝了,林老哥往苏修那边跑了。后来知道的事就更可怕了,林老哥这一辈子心中只有一件事:搞政变谋害领袖。天啦,我从小就为毛主席捏把汗,他老人家身边坏人多好人少,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还是抓不完,这是咋整的嘛?


我们那时最坑爹的歌是东风吹,战鼓擂……其中一句是“不是人民怕美帝,而是美帝怕人民”,好多同学都唱成“人民怕美帝了”,爹妈被约谈,写检查,典型坑爹。我倒没唱错,或者唱错了没人听见,但被吓坏了,从此烙下病根儿。


至今我也搞不清人民和美帝谁怕谁!如果再唱这个歌,我建议打上“少儿不宜”的字样。当然,老头也别瞎唱,容易被绕进去。


最烦人的课就是政治课,但也有开心的时候。有一学期,开学就讲毛主席如何表扬迟群和小谢,学期末迟群和小谢都被逮了,那学期的政治课不考了。都这么着不就好了吗?否则“十次路线斗争”得背出人命来。


后来没得可斗的了,连孔老二、梁山好汉都被揪出来了。如果领袖再有点时间,估计《聊斋》里面的鬼,《红楼梦》里的妇女一个都跑不了,刘姥姥肯定会成为大观园革命委员会主任,板儿成干部子弟。


学校让批孔老二, 这两千多年前的老二咱不熟啊,他写的东西我们看不懂,我们学的吓死他,翻越夹金山,飞夺泸定桥,小英雄雨来,雪山雄鹰,老队长王国福……我们和老孔学问不对称啊。


和所有孩子一样,我们那个时候有我们的电影大串联:我叫《阿福》,住在《鲜花盛开的村庄》,爸爸是《轧钢工人》,妈妈是《南江村的妇女》,姐姐是《买花姑娘》,还有第八个哥哥是“铜像”。上述电影没有一部是国产的,全是越南朝鲜进口大片。咱中国只出八个样板戏,其余的文化生活靠周边穷兄弟接济。



样板戏有个特点,所有人物没配偶,柯湘有过老公,来的路上被杀了,她整天和雷刚、温奇久他们打家劫舍,就是不结婚。李玉和家最神,奶奶不是亲奶奶,爹也不是亲爹,但表叔数不清。最神秘的是他家的密电码,没送出去时柏山游击队躲得远远的,连老李被捕都不来救。一旦送出去,柏山游击队杀回来办了鸠山。至今我也不知道那密电码是啥?肯定是一革命神器,可不能落在敌人手上,如果是现在,最好存在云里。


我们那时搞英雄主义教育,整天宣传那种被敌人打得全身是血,指头上还钉着竹签宁死不屈的英雄。这事让我很自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那是歌里唱的,我要是落入敌人之手,估计撑不了多久,因为我一是怕饿,二是怕死。万一我扛不住把上级的名字、下级的名字像竹筒倒豆子,一粒不剩地倒给敌人咋办?双枪老太婆还不把我打成蜂窝煤!一想到这我是又怕又痛苦!。


    

我们那时的文艺作品很少有爱情,我看到的第一段爱情描写是《敌后武工队》里的汪霞爱上了魏强,说是除了打鬼子就想他,一想他脸就红。就这么点描写,我都记了40多年了,搁现在还不如一条短信口味重呢。春苗、红雨、赵四海,不是光棍就是剩女,反正革命需要他们,他们也不着急,待到山花烂漫时,想嫁哪个嫁哪个。



我们那个芳华还有一问题就是力不从心,每个单位都有阶级敌人和叛徒,那时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抓不完。搞得祖国年年遭灾,没东西吃,就这样祖国还得北伐苏修,东征美帝,背上弄个亚非拉背着。结果是吃饭要粮票、吃肉要肉票,穿衣要布票,除了喘气不要票其他都得弄票,有钱能使鬼推磨的真理不灵了,那时的鬼有钱有票他还不一定推磨,因为他们不为城市老爷服务,真够鬼的。





苦啊!只盼着世界革命早日成功,可那帮革命阵营的孙子忒孙子了,越南动武了,阿尔巴尼亚把咱领袖的铜像回炉了,苏修叛徒集团扬言要驾着坦克冲过黄河。不过,我们毕竟朋友遍天下,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蚍蜉撼树,由他去吧。咱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各单位都在挖洞,昆明地薄,挖一米就出水,最后各单位都是纵横交错的水沟,再挖下去就成沙家浜了。




唐山大地震时,唐山计量局局长被埋了,解放军把他挖出来,他躺在担架上一直在喊打倒苏修,他以为是苏修放原子弹把他埋了。现在听着好笑,我们小时候天天等着和苏联打战。其实人多好办事说的就是我们这一代,准备死几千万呢。


咱的芳华虽苦,但咱生于灾荒没饿死,说明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我们这代人所经历的历史跨度等同于其他代人一百年的跨度。咱吃过忆苦饭,享受过法国大餐;用过工农兵牌香皂,使过法国洗头水。睡过大通铺,住过古堡,为瘦着过急,为胖操过心,这叫过来人。



延伸阅读

文革时的外国电影


 

    一个六〇后对我说:“我是在阿尔巴尼亚电影中长大的”。确实,对于在文革中成长的人来说,文革记忆,是少不了阿尔巴尼亚电影的。不过,文革中的外国电影并不是阿尔巴尼亚电影一支独秀,当时在中国还有朝鲜、越南、罗马尼亚电影,以及在内部放映的日本电影。文革中有一个段子概括了这些国家电影的特点:“苏联电影老是一套,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越南电影飞机大炮,朝鲜电影又哭又笑,罗马尼亚电影又搂又抱。”


 
      “苏联电影老是一套”,是说当时经常放映的苏联电影只有《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这两部。在1950年代,中国曾放映了大批苏联电影。但在1960年以后,随着中苏冲突的激化,经过左筛右选,苏联电影可放映的只剩下《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两部。这两部电影应当说是相当的好看,演员好、对话好,情节吸引人,配音也有特点。但是不知何故,这两部电影,在苏联解体之后,中国不再放映了。



   “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不是很准确,阿尔巴尼亚电影不都是莫名其妙,《宁死不屈》就深受大家欢迎。《宁死不屈》是描写阿尔巴尼亚人民抵抗意大利、德国法西斯占领的故事片,讲述一个女中学生从同情、理解抵抗斗争到参加抵抗斗争直到英勇牺牲的故事。其中有她和男游击队员的爱情,和另一个女游击队员的友谊。这个姑娘好像叫米拉,不是特别漂亮,但很吸引人,曾经使许多中国青年倾倒,我也曾暗恋过她。



《宁死不屈》里有一首歌,优美而坚毅:“赶快上山吧勇士们,我们在春天加入游击队,敌人的末日即将来临,我们的祖国就要获得自由解放。”还有许多经典台词曾广为传诵,比如在《海岸风雷》里,游击队员见面时都要对暗语,一个说:“消灭法西斯!”另一个说:“自由属于人民!”那时,我们师兄弟们几乎能把好几部电影的台词完整复述下来,晚饭后在宿舍里演绎时,嘴里还有音乐伴奏。  


还有一部片子也不错,叫《广阔的地平线》,反映的是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建设中一个码头的故事。其中还有一艘支援阿尔巴尼亚的中国货轮的镜头。的确有几部电影因故事情节交代的不清楚,中国观众看不明白:一部是《创伤》,一部是《脚印》,还有一部是《第八个是铜像》。



《创伤》虽然我看过几遍,但情节已经忘记了;《脚印》是讲一个医生的故事,那个医生医术高明,外国势力(南斯拉夫或者美国)想拉拢他,但他不为所动;《第八个是铜像》讲了七个游击队员的故事。从名字上看,它应当讲八个人的故事,但电影里没有第八个,第八个是谁呢?第八个是铜像。电影是想用铜像代表千千万万个没有在电影里出现的游击队勇士。



文革中放映的越南电影不多。有一部《森林之火》不错;还有一部《琛姑娘的森林》,是描写支前的,也可以。“越南电影飞机大炮”其实是指越南的战争记录片。有一部长记录片《铜墙铁壁的永宁》,说的是永宁这个地方长期遭受美军的狂轰滥炸,但始终没有垮下,人们在地道里生活,坚持战斗。完全是实录,拍摄时许多摄影师殉职。



说“朝鲜电影又哭又笑”,还是比较准确的。我最早看过的朝鲜电影有《摘苹果的时候》《鲜花盛开的村庄》,都是描写朝鲜新农村的生活,属于轻喜剧,里面有年轻人的爱情故事。



《鲜花盛开的村庄》里有一个经典情节:母亲为孩子找对象,拿了一张姑娘的照片对小伙子说:这个姑娘非常能干,一年能挣600个工分。这时电影给照片来了个特写,只见是一个很胖的女孩。当电影放到这个镜头时,全场的观众不禁哄堂大笑,有不少人都笑疼了肚子,笑出了眼泪。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都把体胖的年轻女孩戏称为“600工分”。



朝鲜还有悲剧,那就是不知让多少中国人流泪的《卖花姑娘》。朝鲜电影的音乐和歌曲都很优美动听,《卖花姑娘》达到了极致。故事也的确催人泪下,以至于许多人都要多带几条手绢来看这部电影。


朝鲜还有一部惊险反特影片《看不见的战线》,更受青少年喜欢。里面的特务叫老狐狸,隐藏的很深,电影几乎到最后,观众才知道他是特务。大家很希望还能看到这样的电影,就瞎传《看不见的战线》还有续集,叫《听不见的枪声》,有人真的相信了。


《南江村的妇女》是描述朝鲜解放战争时期,南江村的成年男人积极上前线,后方妇女们组织起来生产自救,肩负起支援前线的重任。特别感人的是朝鲜人民军渡江作战时,南江村妇女们拿出婚姻布匹做揽绳,拖住渡船,使人民军顺利过江赢得战斗的胜利……电影的具体情节我都忘记了,唯有那首主题歌却始终铭记在心。



记得还有一部《金姬和银姬的命运》,电影叙述的是一对双胞胎姐妹各自在北朝鲜和南韩的命运。生活在北朝鲜是如何的幸福,而生活在南韩是如何的悲惨。这部电影不知赚取了多少中国人的热泪。


不过,朝鲜电影看多了也让人生厌。电影里的人太容易激动,忽哭忽笑,特别是在听说慈父领袖在关心他们的时候更是激动的不得了。这时必定来一大段音乐或者歌曲,银幕骤现高山、大海、蓝天,极端的个人崇拜让人感到肉麻。



     
  “罗马尼亚电影又搂又抱”,实际上是针对一部罗马尼亚电影来说的,即《多瑙河之波》。即使现在看,这部电影里的拥抱、接吻镜头也不少。但这绝对是一个精品电影,人物刻画、情节构思、演员表演、还有音乐,均属上乘。而且,它把一个爱情故事自然地与反法西斯的斗争故事交织在一起。



我最喜欢的罗马尼亚电影是《爆炸》,是反应水上消防人员抢险的,故事情节很紧张,看的人惊心动魄。《爆炸》好像是在粉碎“四人帮”之后放映的,我记不清了。

   记得那时,我还在呼市的省府礼堂看过《山本五十六》《虎,虎,虎》《啊,海军》《冲绳之战》等电影,那些电影多数是日本和美国合拍的,有些称之为美国电影可能更为合适。当时中国对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给予严厉的批判,认为这些电影美化日本战犯,宣扬武士道。为了批判,就在有关单位内部放映。那时内部片的电影票很抢手,我就听说过少女以上床为代价换取电影票的事情。有一次,我从晚上一直看到天亮,看的昏昏欲睡、头痛欲裂。



 
  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虽然都在中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但因为中国与南斯拉夫之间的政治关系问题,他们进入中国观众的视野时已经是70年代末了,比以上电影在本国的热映已经晚了近十年。但这两部影片仍旧以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和演员的精彩表演,以及不同于以往那些电影的新鲜感而赢得了无数中国影迷的青睐。从此以后“瓦尔特”与高仓健一起成为了文革后中国无数青少年崇拜和仿效的男子汉形象,“瓦尔特拳”一时间也成为了都市流行的新词汇。



其实,在文革后期,已有不少西方国家影片在内部放映,理由不外乎就是为了参考或者批判。江青就曾为《鸽子号》里相爱的男女在水中拥抱的场面所感动,说如果是她,她也会跳进水里扑向自己的爱人。这件事情是作为江青的一条罪状在后来公布的。


上面那个关于文革期间各国电影特点的段子,当然并不完全。还有一句是关于当时国产电影的:“中国电影新闻简报”。但是,文革中的国产电影是另外一个话题,我这里就不说了。


文图选自网络,版权事务请与编辑联络



少年回忆

赵建伟:革命时代的少年,荷尔蒙何处安放?

革命时代的性压迫与“作风问题”

余浩:蒸汽火车带走我的少年梦想

张玫:红色少年三度越境投奔抗美援越战场

张玫:十二岁红少年 六千里大串联

王宝泰:什刹海的童年时光

夏新民:我的小学,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

陈创:黄湖五七干校的少年时光

罗新伟:我中学时最过错最无知的事

王世浩: 那年月沒有吃饱的只有吃撑的

王世浩:10岁那年我差点成为小右派

蔡善康:饥饿年代的个人体验与记忆标本

蒋国辉:大饥荒记忆

沈乔生:五类分子的子女

杜欣欣:我的苦难深重的"右派"父亲

陈小鹰:我的母亲亦父亲

段英贤:童年的蒙古旧时光

一组罕见年画,珍藏着我们的童年

季思聪:文革中师大女附中的恩师们

周大伟:“红色海洋”中的童年记忆

张海惠:花溪水赤城山——怀念父亲

李大兴:七号大院的青梅竹马

潘虹:父亲的自杀让我超越痛苦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永远的新三届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征 稿

新三届公号向新三届朋友征集稿件

主题一:新三届人的高考之路

主题二:新三届人的大学时光

主题三:新三届人的文革经历

主题四:新三届人的上山下乡

主题五:新三届人的当兵岁月

主题六:新三届人的爱情故事

主题七:新三届中的菁英人物

主题八 新三届人的职业生涯

主题九:新三届人关注的话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