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回首丨北京电影学院78级校友40年再相聚

李博 新三届 2019-01-05


原题

北京电影学院78级校友再聚首,

重温第五代40载光辉岁月


记者  李博

原载中国艺术报


北京电影学院78级校友合影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北京电影学院迎来了“第五代”电影人、78级校友“40年再聚首”的大盛会。10月15日,北京电影学院78级百余名校友从世界各地回到母校,共话中国电影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校友们首先参观了学校科研成果展,随后来到校史馆,在一幅幅泛黄的旧照片前共忆青春岁月,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感叹母校一点一滴的进步,并在这里参加了中国电影教育博物馆筹建启动仪式。


之后,校友们来到修建一新的摄影棚,参观了教学创作成果展,同时在这里进行亲切而深入的交流。活动最后,还举行了“何群电影艺术教育奖学金基金”捐赠仪式,已故著名“第五代”导演何群的母亲孙碧霞向北京电影学院捐赠人民币400万元,资助在校师生电影创作和学校教育事业发展。



1978年9月16日,在改革开放元年,北京电影学院全面恢复本科招生。在这一天跨入校门的学子们,对日后的中国电影、世界电影产生了非同凡响的影响。多年之后,这一天被世界权威的电影专业杂志《电影手册》评为20世纪电影史上最激动人心的100个时刻之一。


1982年,张军钊、张艺谋、肖风、何群4名北京电影学院78级的毕业生,被分配到地处偏远的广西电影制片厂。刚一入厂,这四个年轻人便迫不及待地拍摄出了电影《一个和八个》。这部颇具实验性的影片迥异于之前“第四代”导演群体诗意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成为中国电影创作现代艺术探索的发轫之作,也揭开了“第五代”导演群体震惊国内、名扬世界的恢弘序幕。

北京电影学院78级表演系同学合影


两年之后,著名导演陈怀皑之子、同为北京电影学院78级毕业生的导演陈凯歌创作完成了惊世骇俗的《黄土地》,影片不仅大胆革新了中国电影的镜头语言与叙事宽度,更对绵延数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回顾与反思。在这之后的几年时间里,田壮壮接连创作了《猎场札撒》与《盗马贼》两部为“21世纪观众拍摄”的文艺片,曾经的摄影师张艺谋拍出了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红高粱》与荣膺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秋菊打官司》,陈凯歌也在1993年凭借力作《霸王别姬》荣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北京电影学院78级摄影系同学合影


在这些辉煌的名字之外,以北京电影学院78级为主体的“第五代”电影人群体,还为中国电影贡献了顾长卫、李少红、尹力、吴子牛、夏钢、霍建起、陈国星、吕乐、侯咏、冯小宁、陶经、胡玫、周晓文、孙周、张丰毅、张铁林、周里京等一大批中坚力量。

北京电影学院78级美术系同学合影


作为“第五代”的领军人物之一,陈凯歌再次回到母校,不禁感慨万千。他在发言中回忆到:“我在1978年秋,刚刚走进北京电影学院的时候,才刚满26岁。如今,站在修建一新的摄影棚内, 21世纪的前20年就要过完了。时间最是无情物,40年的光阴倏然而逝,少时的同学、玩伴已变得苍老,还有一些同学,永远也回不来了。”

陈凯歌导演作为“第五代”代表发言


作为第五代电影人,陈凯歌谈到,“其实我们不过是在少时见过一些社会民间疾苦,经历过一些小磨难,却仍然热爱自己国家、热爱这个国家的文化,在风云际会、云破天开之际,被那一道历史缝隙中的阳光照亮的一群孩子,被朱辛庄春花秋月浸润过的一群顽童,为艺术着迷的一伙痴情人,和40年改革开放一起飞翔的不死鸟,但这群孩子用40年时间创造的,却是中国艺术史上罕见的、不平凡的成绩,而这一切都萌芽于那块平阔田野中叫做朱辛庄的地方。正是因为朱辛庄,我们才有机会相聚于此。”


“今天,我们仍然在创作,犹如一束花开,树把所有力气都给了花朵,才使花朵一直那样年轻下去。”最后,他对台下的老师们深情道:“有你们这样的老师真好,做你们的学生真好。”



“我在班里年龄不是最大的,但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有些比我年轻许多的同学竟离我远去了,比如前些日子去世的何群。”陈凯歌说,好友的离去让自己深深地感到,“第五代”这棵大树,终究会慢慢地枝叶凋零,以后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不解:究竟谁是“第五代”?他们是些什么人?


“其实我们这些‘第五代’,不过是在少年时见过些社会与民间的大疾苦,经历过一点个人的小磨难,却仍然深爱着我们的国家、热爱着自己的文化,在风云际会、云破天开之际,被那一道历史缝隙中的阳光照亮的小孩子、被朱辛庄的春花秋月浸润过的一群顽童、为电影艺术着迷的一伙痴情人、与改革开放40年一起腾飞的不死鸟。”

张铁林观看展览


陈凯歌坦言,“第五代”在过去40年中创造了中国文化艺术史上罕见的不平凡成绩,而这一切都萌芽于那块处在平阔田野中的朱辛庄。“所幸的是,直到今天,我们仍在创作,犹如一树花开。我们都见过枝干的沧桑,却没见过衰老的花朵,那是因为,北京电影学院这根粗壮的树干,将养分全都给予了花朵,让花朵永远美丽地绽放下去。”陈凯歌最后感慨道,“祝愿所有电影人都永远年轻。有你们这样的老师,真好。有你们这些同学,真好。”

张丰毅与老师交流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78级美术系的著名导演尹力认为,“第五代”是中国电影40年来发展的见证人。“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令人惊叹。因为改革开放,整个中国社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电影事业自然也不例外。”尹力表示,“近20年来,中国电影的票房从9亿元增长至500多亿元,银幕数从3000块增加到近60000块。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电影迅速从低谷中走出,正行进在由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的重大历史进程之中。”尹力认为,未来中国要真正成长为电影强国,一方面要大力加强法制建设,让法律为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另一方面要培养大量优秀人才,让更多年轻的创作者更快、更好地进入电影产业中来。


尹力在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前,曾在工厂里当过两年工人,当年周围很多同学都与他有相似的经历。“除了学校的专业教育,入学前在社会中的历练,也为我们的创作提供了很多养分。”他建议如今在北京电影学院读书的学子应更多地走进生活、认识社会,脚踏土地进行创作。“年轻人不能把电影看成一种职业,而是要用心热爱电影,让电影成为自己的梦想。”



校友代表江海洋说道:“故乡、故土、母亲、母校是一个人永远都不能忘怀的,我们在电影学院成长,是这里的老师们把我们这群热爱电影的孩子聚拢在一起,我们78班是一群调皮的孩子,但我们热爱电影,把电影当作毕生的梦想,我们祝北京电影学院越办越好!”


“78级校友是新中国电影高等教育恢复招生的第一届学生,是北京电影学院教育改革成果的鲜活体现,也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电影发展的领跑者、参与者和生力军。你们不但是学院派电影的先驱和奠基者,更是改革开放以来北京电影学院荣光缔造的主力军,还是助推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桥梁和纽带。感谢你们将从学校学到的学识和才华,无私地奉献给了中国电影事业的方方面面,奉献给了中华大地这片热土。”对于78级的贡献与成就,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侯光明如是评价道。



当天中国电影教育博物馆筹建仪式也拉开了序幕。新中国电影教育开拓者吴印咸的女儿吴筑清捐赠了吴印咸拍摄的电影《白求恩大夫》剧照相册,78级校友孙欣为博物馆捐赠了78级校友10年、20年、30年聚首纪念品。


        “满山的松树青又青,满园的鲜花红遍野,电影教育博物馆要成立!”在悠扬的歌声中,江世雄老师登台致辞。“我们是电影学院教学的参与者、见证人,听说全国有一百多所开设影视教育的学校、院系,但电影学院是其中当仁不让的领军人物!追溯到前沿,北京电影学院有近70年的建校历史,学校重艺德教育、重基础教育、重实践教育,成为‘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今天,我们电影学院有责任、也有能力来建设中国电影教育博物馆,作为顾问,我们人老心不老,人老精神不老,希望我们能为中国电影教育博物馆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文图选自网络,版权事务请与编辑联络



喜欢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卌年专题

北大七七七八是这样给自己庆生滴

北大经济系77、78级同学相聚深圳  

邱炜煌:我与父亲,从文盲到教授的跨越

柳红:我考了两次大学

梁刚建:感谢1978,补录分校改变人生轨迹

陈建功:妈妈反复啰嗦逼我考大学

1977年孙中山故乡86人被大学录取

低调的高干子弟和北大国政系77级学习经历

贾建初:一个69届初中生的大学梦

胡盛元:一个新三届大专生的不平则鸣

李友仁:当时我填报北大也许能被录取呢

吕飞飞:我们不参加改革便只能改良

马莉:解冻时期的校园爱情故事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征 稿


新三届公号向新三届朋友征集稿件

主题一:新三届人的高考之路

主题二:新三届人的大学时光

主题三:新三届人的文革经历

主题四:新三届人的上山下乡

主题五:新三届人的当兵岁月

主题六:新三届人的爱情故事

主题七:新三届中的菁英人物

主题八 新三届人的职业生涯

主题九:新三届人关注的话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